簡體版

211 通個氣,退了!

元德將盡,妖孽遞生,骨肉多虞。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旁徨,俄爾天災流行,眷屬罹殃︰皇考終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喪。

夫五德更始,三正迭興,馭物資賢,登庸啟聖。元德淪微,危亡薦襲。蒙元凶虐,實違天地;元順昏暴,取紊人神。三光再沉,七廟如綴。鼎業幾移,含識知泯。

朕一匡頹運,再造中原,固以興滅繼絕。

朕在位三十有二載,然,朕年老體衰、不力國事。

皇太孫朱允煐服膺明哲,輔亮我皇家,勛德光于四海。格爾上下神祗,罔不克順,地平天成,萬邦以乂。應受上帝之命,協皇極之中。

老朱伏案提筆,開始寫起來退位詔書,他沒有什麼舍不得,沒有什麼糾結,很多的事情他早就有著一些準備了。所以在這個時候,他自然也就顯得十分順手,一些事情根本難不住他。

朱雄英可不知道他就要正式改名了,還在朝堂上處理著一些政務,覺得還算是順手。

等到下朝後,朱雄英本來是準備離開的。但是忽然間接到了聖旨,皇太孫領五軍都督府都督、六部尚書等人去武英殿,這是要面聖了。

到了武英殿,老朱躺靠在榻上,氣喘吁吁的抬手,「眾愛卿平身吧。」

看著老朱垂垂老矣的樣子,不少文武感覺到心酸,他們的聖上被病痛折磨的憔悴不堪。

在不少文武情感充沛的時候,老朱費力的說道,「咱算算,得有兩個月沒有上朝了,咱也沒有理政了。」

卓敬這個時候立刻站出來,「陛下且保重龍體,皇太孫殿下臨朝理政頗為賢達。」

這一下嚴震直、任亨泰這些人也紛紛站出來,包括徐輝祖這些人也都站出來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勸陛下保重身體,朝堂上的事情不需要擔心,皇太孫可以處置好。

這可不需要擔心犯忌諱,這對于朱皇帝來說並不是犯忌諱的事情。多多的夸獎他的皇太孫,心悅誠服的賣力夸獎,老朱只會開心,不會覺得這是皇太孫搶班奪權成為了威脅。

對于這些文武大臣的表現,老朱是比較滿意的,但是這可不夠。

喘了口氣,老朱緩緩開口說道,「咱想著,咱也太長時間沒上朝,這般耽擱朝政不好。皇太孫臨朝理政頗為嫻熟,品性寬仁。咱想著,咱就退了,以後朝上諸事太孫直接處置。」

不少人愣了一下,其實現在就是這麼一個模式啊,就是皇太孫在處理朝堂上的大事。

其實真的要說起來,以前也是這樣的模式。很多的事情都是先太子處理的,都是太子處理完畢了,再送去皇帝那邊審閱一下,這個流程大家都熟悉啊。

怎麼現在這個‘退’,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在其他人還在發愣的時候,朱雄英直接跪倒,「皇爺爺,孫兒年幼,無法承擔大任。」

老朱則不這樣認為,也頗為不高興的說道,「咱像你這般歲數,也開始打天下了。你也成親生子了,臨朝理政也有些時日了。咱想歇歇,這社稷就交給你了。」

朱雄英繼續‘哭嚎’,似乎是一片真心,「皇爺爺驅除韃虜、建立基業,皇爺爺愛民如子、庇護萬民。皇爺爺莫要再說,皇爺爺自然吉人天相,肯定會好起來!」

這爺孫兩個一唱一和,本來心里有些打鼓的重臣們一下子反應過來了。陛下說的‘退’,這可不是簡單的將朝政交給皇太孫處置,而是退位、成為太上皇了!

這一下茹這些太孫班底都在心驚肉跳,他們此前的一些準備,自然也是為了皇太孫正大光明登基而準備。但是前提是有的,那就是皇帝大行,他們只是覺得皇帝已經病入膏肓,這才是他們覺得正常的太孫繼位的流程。

包括徐輝祖等人都是一樣,他們想著的都是皇太孫登基,前提是皇帝駕崩,而不是皇帝退位!

這一下文武大臣們也不知道該如何表態了,如果順著皇帝的意思來,誰知道皇帝陛下會不會生氣,會不會因此讓皇帝陛下對太孫有了間隙?

畢竟這可是皇位,這個時候要是說錯了話離間了天家親情,這本身就是抄家滅族的大罪。要是因此讓太孫的地位動搖了,說不定就會造成奪嫡亂局,到時候說不得就是大明的罪人。

可是不接這個話茬吧,誰知道這是不是皇帝陛下真心的,誰知道皇帝是不是自感時日無多,所以才會在這個時候想到了要退位?

武英殿這邊的戲碼就是朱雄英一個勁的在哀求,而這些文武們一個個匍匐在地、冷汗直冒。

眼看著也差不多了,老朱擺了擺手說道,「你們且退下吧,咱也乏了。」

如蒙大赦的文武們立刻離開了武英殿,這一幕實在是太震撼了,他們到現在都還沒有緩過來神,一個個的似乎也都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該如何應對。

在文武們都離開,老朱立刻翻身坐了起來,「你這哭的也太假了,光打雷不下雨的,沒個真心!那些個老狐狸久在朝堂,說不得看出來些端倪。」

朱雄英三兩步到了龍榻前,坐下後說道,「這都要登基了,也莫要裝了。那些人三請三讓也都是做做樣子,都到了這般地步了,也都知道事情算得上是定了。」

老朱也樂了起來,對朱雄英說道,「咱退位,可是直接就退了。你是接了咱的江山,又不是篡了咱的天下,哪有什麼三請三讓的!」

道理可不就是這麼一個道理嘛,所以要說朱雄英去‘謙虛’,其實也是有些沒必要的事情。

此前給一些朝臣信號,大家基本上也都是默認皇帝陛下的身體狀況不太好,可能是惡化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看看宮防、城防都換成了皇太孫的心月復,所以不少人也都是覺得或許真的要考慮一些事情了,不過這也是順理成章的。

但是現在可不一樣了,皇帝陛下這是給一些重臣通了個氣,他這是要主動退位了。

這樣的事情也根本瞞不住,相信等到這些重臣們離開皇宮,很快這個消息就會傳播開來。

老朱看著朱雄英,笑著問道,「咱想著趕緊退位,到時候也正好過年了。你這一登基,沒幾天也就可以改元了。這年號,你可想好了?」

年號,這是從漢武帝開始建立的制度。以前很多的皇帝每逢祥瑞、災變、皇位更替或者皇帝突發奇想,都會下詔改元。

而老朱不一樣,他規定了朝廷以後不封禪、不受尊號、不受祥瑞。這種做法基本上消滅了後世皇帝想要改元的可能,基本上也確定了大明要形成一代君主只使用一個年號的慣例。

朱雄英想了想,對老朱說道,「孫兒心里還真沒底,建文肯定是不能用,孫兒不打算當個文皇帝。永樂也不好,顯得俗了些。正統,這就是在罵孫兒了,宣德、正德、天順這些,孫兒覺得沒必要。要不,還是皇爺爺再給孫兒拿個主意?」

老朱哈哈大笑,隨後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要不,咱看‘英示’?」

看著老朱遞來的紙條,這顯然是老朱深思熟慮後給的。

朱雄英微微皺眉,這個年號看起來有點沒特色,也有那麼點俗氣。說實話,歷朝歷代好像也根本沒有這麼一個年號。老朱的‘洪武’其實也不是首創,歷史上一共出現過三次。

忽然間看到了老朱期待的眼神,朱雄英一下子明白了。

「行,就是這個年號了。咱繼承了皇爺爺的社稷,咱也是皇祖母的孫兒,是父皇的兒子!」

老朱哈哈大笑,非常欣慰,「咱就知道你能懂咱的心思!旁人不知道,還以為是你改了名,這都舍不得了。咱想著,還是你皇祖母。」

「等孫兒登基了,我爹就是興宗了,到那時也沒人能阻得了孫兒去給爹修陵。」朱雄英嘀咕著,也有些不滿,「到那時,紫金山上就有三座帝陵了。」

老朱就不滿了,說道,「東吳那孫權也是葬在那邊,咱可是移走了他的石麒麟。」

對了,紫金山上確實有著孫權墓,這可不能忘了。所以說紫金山上有三座帝陵,那可不是很合適的,因為算起來是四座帝陵。

老朱看著朱雄英,再次確認,「英兒,你到時肯定是要去北平的。這紫金山是個好地方,集王氣,是個龍脈。但是你可想清楚了,真的要在咱跟前修陵?」

「早就說了的,孫兒百年後肯定是要在爹娘跟前,在祖父、祖母跟前。」朱雄英笑了起來,他知道老朱的真實想法,「皇爺爺放心好了,且等著就是,到時候咱們一家團聚。」

老朱樂呵呵的笑著,活著的時候一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太短,死了之後再長長久久的在一起。

忽然間想起來了什麼,老朱說道,「要不,你也活到退位。到時候盯著垠兒,咱也記掛他。」

好吧,後世之君是什麼樣子老朱顧不上了。但是他看著長大的孫兒、重孫,要是在他跟前一直長伴,那才是老朱認為的真正團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