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零二章 鬼神圖鑒

「睢兒你怎麼了?」

「師叔,鴨子,鴨子……」

「什麼鴨子?」

「師父、師父變成了鴨子……」

「什麼亂七八糟的。」

常懾納悶地模了模常睢的額頭,發現沒發燒啊。

「我……」

常睢恍惚地東張西望了幾眼,才總算是回過神了,不好意思地道︰「師叔,我剛才做噩夢了。」

「你這噩夢可真奇怪。」常懾無奈至極。

「師姐,你做什麼噩夢了?」一旁的小師弟常皚揉了揉眼楮。

「沒什麼。」常睢很不自在的重新躺下。

這事情自然不能說出去,哪怕是師叔和師弟也一樣,否則太丟臉了。

可是當好不容易再次入睡,常睢渾身發抖,再次陷入了噩夢般的境界,她發現師叔和師弟竟然也變成個了鴨子,尤其當敵人化作的鴨子猙獰地向她撲來時……

到最後,她自己竟然也變成了鴨子!

……

天亮了,當常睢頂著兩個黑眼圈,臉色煞白清醒過來時,「尾怨」早已回去了,可不敢讓老爺醒來沒看到它沒在。

「昨晚玩的很開心嗎?」

把火堆的余燼用泥土掩埋,池錚瞥了它一眼。

「老爺說什麼……」

「尾怨」努著嘴吹著口哨,雙手搭在腦袋後面,仿佛沒听懂似的不敢直視池錚。

「出了人命拿你是問。」

池錚懶得和它多說。

「尾怨」立馬跪下了︰「老爺,小的不敢啊,沒你的命令小的絕不敢再殺人了。」

「變小。」

池錚這次不再吊著懲罰「尾怨」了,被凡人看到終歸是個麻煩,還是讓它變小縮回了他的衣衫簑衣內。

昨晚還沒下雨,沒想到早上一起來,天空開始飄起了蒙蒙細雨。

本來就不怎樣的道路,也變得更加泥濘難走了。

池錚翻身騎上「葡萄」,「唐老鴨」悲哀地又被吊在側邊,嘎嘎叫了幾聲沒發現「尾怨」,于是更哀傷了。

對「唐老鴨」的悲哀毫無察覺的池錚,倒是忽然想起了件事情。

「尾怨,神仙有譜位,那麼‘妖魔精怪’也該有高低強弱吧?」

「強弱?當然,天庭的神仙,冥府的鬼王都要分個高低,何況是沒超月兌的妖魔精怪。」

「尾怨」說起這個可不困了,「六千年前,上古衛國伯卿姚殊遇到了祥瑞‘白澤’,那白澤能說人話,通萬物之情,曉天下萬物狀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明過去卜未來,應伯卿姚殊所求,遂作鬼神圖鑒,名為《白澤鬼神闢邪圖》。」

「白澤?」

池錚臉色微變,這個白澤他可不陌生,乃是華夏神話傳說中的祥瑞,傳說黃帝曾遇到白澤,被賜下《白澤精怪圖》,內有萬一千五百二十種鬼神圖鑒,可惜後來失傳。

這個世界也有白澤?

雖然在常規的事物上,兩者很多相通,但在仙神鬼怪上面,兩者卻有大相徑庭的差別。

是而听到一個熟悉的神獸,他感覺這里面恐有聯系。

「這《白澤鬼神闢邪圖》上有妖魔精怪鬼神合計七萬八千九百九十二種,共分八大類,二十四小類,據聞只要看過這圖鑒的凡人,頌念妖魔精怪的名字與相應咒語,即可讓妖魔精怪退去而不敢再來……可惜這圖鑒圖畫太多,導致最早記錄的羊皮紙太厚太重,流傳不易,到如今為止,僅有只言片語流傳在民間凡世,唯一的全本圖鑒,可能只有‘天意宗’保存完善。」

「若‘天意宗’保存完善,按你之前的說法,又何必辛苦斬妖除魔?」池錚反問。

「這……也可能是圖鑒並無那個驅魔效果。」

「尾怨」從簑衣露出個腦袋,模了模光禿禿的頭,「總之,凡世民間的一些神仙譜位圖,精怪魍魎圖鑒,最早大多是汲取《白澤鬼神闢邪圖》上流傳下來的傳聞所作,按照圖鑒上最早的記錄,妖、精、怪三類,由‘開竅’初始,有了靈智,再行‘蛻變’,隨之‘化形’成人,具備‘七竅’,才可‘象丹’……」

听到這兒,池錚倒是回味過來,開竅和蛻變都好理解,而化形與象丹,讓他想起了易經中,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象,意味著認識天地萬物,丹,代表圓滿,難道是說對天地萬物認識圓滿的一個境界?

「那你算什麼?化形沒成功?」

池錚瞥了「尾怨」一眼。

「小的可不一樣,小的是‘怪’中的特殊異獸,不一定要完全遵循這等修煉法門,嗯,小的是應該算是天、地、風、雷、水、火、山、澤一類‘大象’下面的‘小象’,雖屬三界,卻不在五行……」

「尾怨」得意洋洋叉腰。

這個池錚也明白,「尾怨」是人夢境的化身,算是一種現象,而不是某種具體的精怪。

「能到‘象丹’的妖,可以算得上是大妖了,萬中無一,也就略遜真修中的妙化真人,再下去,就是‘朔望’,修為徹底圓滿,這等境界,在那神仙譜位圖上,也是能和一些末尾神仙比劃比劃的存在。」

「而魔和邪則較為特殊,邪最早是天妖和天魔,神念陰陽的產物,這是最原始的‘邪孽’,傳聞一出生,天地變色,實力堪比閻摩真君,後被極聖金闕四帝君所鎮壓,關押在了雷極海洞天之內,日日夜夜被天雷消磨……此後‘邪孽’被泛指妖魔中的異類,實則早沒了真正的‘邪’了。」

「尾怨」說的興高采烈,池錚听得心生感嘆,誰能想得到這玩意居然還有當說書先生的資質?

听听,這麼不靠譜的神話傳說都能說得繪聲繪色有模有樣的,不去當說書先生真是委屈它了。

「除了這極為特別的邪外,剩下的魔,則是最可怕的……」

「尾怨」說到這里,連它的小臉上都有了忌憚︰「魔分兩種,一種是‘內魔’,一種是‘外魔’,任何有靈智者,皆有七情六欲煩惱根,是而這‘內魔’就誕生于靈智眾生者的內心,先是‘虛妄’,隱約可見,閃念心頭,善人一時惡念忽起,便是這‘虛妄魔’作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