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姥姥說,她是一路討飯,來到了長白山腳下的岩礁村的。
村東頭有間被廢棄的草屋,姥姥和姥爺在這間屋子里生下了母親。
姥爺是村里的孤兒,平日就是吃百家飯、穿百家衣。
晚上,姥爺就跟著敲村鐘的老爺爺寸步不離。
于是,他和這位老爺爺就住在村子里的學校。
白天免費跟著學生听課,課余時間幫助老爺爺給學校打掃衛生,拾柴、生火、做飯。
姥姥來到這個村子的時候,姥爺那年十二歲。
他還記得很清楚,那是一個初冬的早上,他從床上爬起來,揉著惺忪的雙眼,剛推開門,就眼被絆倒了。
「別鬧了,都給我絆突擼皮了!」
姥爺用腳踹了下絆他的「雪人」,生氣的說。
可是,這個「雪人」紋絲不動,姥爺意識到主不是村里的「嗄子」裝扮成「雪人」跟自己開玩笑了。
姥爺上前仔細看去,是個小姑娘!
當餓的昏過去的姥姥醒來的時候,身邊圍著村長,和敲村鐘的老爺爺。
听說姥姥是家人闖關東都死在了路上,自己命大才跑到這里的,于是,村長就安排姥姥住在了一位孤獨的老女乃女乃家里住下了。
于是,姥爺和姥姥就每天一起上學,一起打豬草,一起撿地。
哭也在一起,笑也在一起。
十八歲那年,姥姥和姥爺在村長及全村人的祝福中,成了親。
婚後五年,生了一兒一女,一家四口該是多麼美好的日子。
天有不測風雲,卻因一場大火,姥爺喪命,兩個孩子燒成了殘疾。
男孩子被火燒斷的房梁棟砸壞了,落了下終生殘疾。
女孩子,也就是楊陽的媽媽從此雙目失明了。
姥姥看著眼前的一切,當場崩潰的喊了兩聲,哭昏了過去。
「報應,報應啊!」
姥姥領著殘疾的一兒一女,過上了貧困交加的生活。
楊陽的媽媽就成長在這樣的一個家庭,男人在一次意外中永遠離開了他們,兩個孩子又受傷後因沒錢治療,最終落下了殘疾。
這對原本就艱難的家無疑是雪上加霜,整個家的天仿佛突然陷入黑暗,那時候多希望能有一束光照亮我們這個家。
本以為一切都是痴心妄想,然而,這道光卻來得那麼快、那麼溫暖。
村長了解了她家的情況後,主動找上門來,在核實了相關情況後,為姥姥辦理了低保,並且先後給姥姥介紹了種花、保潔和做酒曲等工作。
村長每次上門來走訪,姥姥總是跟自己的孩子說,一定要好好感謝村長,但村長也每次總是笑著說︰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要感謝就感謝黨和國家。」
那時候,這一家老小,雖然不懂太多,但是在心中,已然默默記下了這道照亮全家的光是︰新中國和共產黨!
楊陽的媽媽一直記得,姥姥對兒時的自己說過最多的話,就是要好好學習、記得感恩。
她很長一段時間以為感恩是要努力學習,所以她也拼命地學習。
每次將獎狀拿到姥姥面前的時候,她也總是邊哭邊說︰
「好好好。」
楊陽媽媽十八歲那年的夏天,久不見下雨,家里附過的井水都要見底了。
被姥姥帶到十多里外的水庫去洗衣服。
舅舅坐在一邊放羊,由于耐不住酷暑的熱度,背著姥姥一猛子扎到了水庫里。
然而,他那只落下毛病的腿,由于並不是很靈活,被水草纏住了
等姥姥發現他在水里掙扎的時候,也顧不上自己的水性並不好,慌忙下水去救兒子。
然而,無論姥姥怎麼用力,也拉不動舅舅了,自己也眼看著一點力氣也沒有了,被水流沖走的瞬間,一位男青年追了好遠,終于把姥姥拉上了岸。
舅舅永遠的離開了,但姥姥被那位叫楊志的男青年救活了。
楊志就是楊陽的爸爸。
楊志家里世代在山里種參,祖上也有些中醫的秘方。
當他看到漂亮的楊陽媽媽一雙失神的大眼楮時,頓時想起自己家里的那一劑藥方。
楊陽的媽媽吃了幾劑藥,眼楮終于能看見了。
楊志是她眼里第一,也是唯一英俊的男人
第二年,楊陽出生了。
楊陽的姥姥也從此跟著女婿一家進山,種起參來了。
再後來,楊陽又到十八歲的時候,是那樣出奇的巧合,就在那一年,楊陽的爸爸也走了。
他是從高高的山崖上一時腳滑摔下去的。
于是,家里只剩下了三個同一性別的人︰姥姥,媽媽和楊陽。
「參農的日子,不是女人能支撐下去的。」
在鄰居的勸說下,她們一家三口下了山。
但是,當楊陽笑著將大學錄取通知書放在她們的面前時,她們卻再一次的沉默了。
這時興奮的楊陽才慢慢回過神來:
家里哪有錢啊!
于是,楊陽也漸漸沉默了。
就在她們全家都要放棄的時候,那道光又適時出現了。
班主任老師主動聯系到了楊陽,告訴她國家為貧苦學生提供了助學貸款,可以畢業工作後再還款!
又是這道光,讓楊陽得以順利走進心心念念的大學校門。
在大學期間,還享受到了國家對他們貧困學生的生活補貼。
楊陽看著頭頂的藍天,白雲慢慢的飄蕩。
細細想來,從她記事起,一直都是在黨和國家,以及村里所有愛心鄰里的關懷和幫助下成長的。
同時,不斷長大的楊陽也逐漸明白,好好學習不是感恩,但是好好學習可以讓我以後更好地感恩。
然而,時至今天,她還是有點迷茫,應該如何感恩呢?
那里好心的村里人,你幫一把柴,他幫一把米的,才將家里的日子過了下來。
一天,病房里的楊陽,看到了一位當村官的同學事跡上了報紙。
這實在令楊陽感動不已。
從此,她開始關注這個以前從沒听說過的群體,了解到了許許多多扎根基層的優秀選調生及村官的事跡。
楊陽頓然意識到,最好的感恩不就是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嗎?
最好的感恩不就是化作曾經照亮她的那道光去照亮別人嗎?
于是,她在心里暗下決心,她也要做他們一樣人。
馬上就要填報畢業後的方向了,于是,她毅然選擇了成為名大學生村官,也毅然選擇了扎根基層,毅然選擇做一道能溫暖別人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