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夏天的一個早上,八點左右。

路邊站著一位身穿單肩連衣裙的姑娘。

她叫楊陽,圓臉,笑眼,嘴邊兩個梨窩,甜甜的一個女孩子。

這些單肩設計的連衣裙,穿在她身上,時尚又貼合她的氣質。

其實,無論是連衣裙、上衣還是比基尼,這種不對稱設計的單肩款式,早在2009年,就已經開始重歸時尚舞台了。

這種單肩款式的連衣裙,第一眼看上去的感覺,就相當的性感火辣,搭配起來的方式也相當的隨性。

可是穿在楊陽身上,卻是青春和明媚。

她在等車回家,剛吃完早飯,感覺站一會也蠻舒服,便掏出手機玩。

路邊走過來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在楊陽看上去,就是傳統的中國老農的面貌。

他說︰

「姑娘,你能給我一塊錢嗎?」

老人怕楊陽拒絕,只敢要一塊錢。

老人說自己乞討也只是為了吃點東西,而不是要現金。

楊陽說︰

「你進去早餐店點餐,我付錢。」

他回答說︰

「老板不讓我進。」

楊陽很震驚,這是縣城也會發生這樣的事!

但是也沒多想,便說:

「吃什麼,我給你點」。

他說:

「能有一口吃的就好!」

楊陽給他要了一碗八寶粥和兩個餡餅,才3塊錢,但是這樣的餐費老人都沒有!

楊陽問:

「你是哪里人?」

他說:「我就是這個鎮的小安社區人。」

楊陽又問:「今年多大了,看起來得有70歲了吧?」

他嘿嘿的說:「俺才65。」

楊陽感慨:「怎麼落到這般地步?」

他說:

「母親1958年去世,父親1972年去世,我是個獨生子,家里是土房,年輕時就沒娶上媳婦,後來又得了腦血栓,右臂和右腿都算是殘疾了,現在又無兒無女,只能一個人過活。」

楊陽說:

「那你是五保戶啊,村里支書沒有給你申請五保嗎?」

他說:

「這樣的好事哪能輪的到我,人家有的一個月四五千工資,照樣有低保,我這沒關系的人,和支書關系又不好,支書怎麼會給我五保。」

楊陽又問:

「听說這鎮上不是給五保戶蓋房子嗎?」

他說:

「沒有人蓋。」

「那你有什麼收入嗎?」

他說:

「村里分給我兩畝地,一畝好地租給別人300塊錢一年,一畝鹽堿地租給別人200塊一年,一年下來收入500塊。」

楊陽想自己一個月一多生活費都不夠花,他一年500塊!怎麼活下來的?

于是又問他:

「晚上住哪?」

他說:「隨便找個能避雨的地方就睡,夏天好對付。」

「你這樣天天在縣城溜達?不回家?」

他說:「天天溜達,回家也沒人,還不如在縣城找點吃的!」

「你這樣一個人過馬路被車剮了,撞了怎麼辦?」

他說:「那樣更好,撞不死有人養我,死了就解月兌了。」

「你有沒有找過政府?」

他說:「找過,沒用,沒人管我!」

「怎麼不去敬老院,你是不想去吧?」

他說:「沒人安排我去!」

這到這里,楊陽回家的車開過來了。

楊陽上車走了,但這個故事卻在楊陽的腦海里久久不能結束!

楊陽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父親在一次意外受傷後因沒錢治療,最終落下了終身殘疾,而母親是一個沒有文化的普通農村婦女,只會務農,這對原本就艱難的家無疑是雪上加霜,整個家的天仿佛突然陷入黑暗,那時候多希望能有一束光照亮他們這個家。

本以為一切都是痴心妄想,然而,這道光卻來得那麼快、那麼溫暖。

村長了解了楊陽家的情況後,主動找上門來,在核實了相關情況後,為她的父親辦理了低保,並且先後給楊陽母親介紹了種花、保潔和做酒曲等工作。

村長每次上門來走訪,父母總是叫楊陽要好好感謝他,但他每次總是笑著說,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要感謝就感謝黨和國家。」

那時幼小的楊陽雖然不懂,但是在心中默默記下了這道照亮。

她們這個家的光是︰黨和國家。

至今她猶記得,母親對兒時的楊陽說過最多的話就是要好好學習,記得感恩。

楊陽很長一段時間都以為感恩是要努力學習,所以她拼命地學習,每次將獎狀拿到父母面前的時候,他們總是邊哭邊說︰

「好好好。」

但是,當她笑著將大學錄取通知書放在他們的面前時,他們卻沉默了。

慢慢回過神來,家里哪有錢啊,楊陽也漸漸沉默了。

就在她們全家想要放棄楊陽讀大學的時候,那道光又適時出現了。

班主任主動聯系楊陽,告訴她國家為貧苦學生提供了助學貸款,可以畢業工作後再還款,又是這道光讓楊陽得以順利走進心心念念的大學校門,在大學期間還享受到了國家對他們貧困學生的生活補貼。

細細想來,從楊陽記事起,一直都是在黨和國家以及社會所有愛心人士的關懷和幫助下成長的。

同時,不斷長大的楊陽也逐漸明白,好好學習不是感恩,但是好好學習可以讓她以後更好地感恩。

然而,楊陽還是有點迷茫,應該如何感恩呢?

轉眼間,大學快畢業了。

楊陽的同學們開始投簡歷時,也不忘記試試大數法則。

她參考著各系各個專業的同學們的經驗︰

「我投了將近30家公司。」

一位女同學說,她去年廣泛撒網、海投簡歷,拿到了5份錄用通知,最終選擇去北京一家影視公司做編導。

工作兩年的律師學兄說︰

「我投了不少律所。多投簡歷、貨比三家,能增加找到滿意工作的概率。」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應屆畢業生中,投遞簡歷份數在11份至30份的,佔41.3%;31份至50份的,佔12.5%;51份及以上的,佔11.7%。

「廣撒網的大數法則,雖然要花精力,但在不斷的試錯中,能看清自己想要、適合怎樣的工作。」

瞄著特定方向廣泛撒網,幾率更高。

楊陽得到了這樣的經驗,但她還是跟隨一些大學期間的同學,作為志願者參與了一次國際環保會議的服務工作。

「那次經歷讓我想清楚了要從事環保事業。」

但後來,楊陽又去了一次鄉村支教,那次經驗,用好的話說,簡直就是生命中黑夜里的一盞燈。每每想起來,都是那樣的溫暖和明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