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79、第179章(二合一)

是誰家的小可愛漏訂章節啦!  濟合醫院的車拐過轉角。

「嘟嘟嘟」司機用力按著汽車喇叭, 刺耳的汽笛聲立刻蓋過了嘈雜的人群聲響。

濟合每個月都來送捐贈物資,紅十字會醫院的保安是認識濟合的車的,見狀就有人從保安亭里跑出來, 一部分人去開另一半鐵門, 另一部分跑過來驅散擋在車前的人群。

車子緩緩經過旁邊摩肩接踵的人群,向紅十字會醫院里面駛去。

車子駛入, 鐵門又迅速關上, 截斷了外面人打量的目光。

在帳篷後門診大門前的空地上轉了個彎,車子穩穩停下。

紅十字會物資處的人在車子一進來就已經出來等著了,見車子停穩, 快步走上來。

車門打開,一個穿著白大褂的黑發華國人從副駕駛座跳了下來。

華國人還是……日本人?紅十字會醫院物資處的工作人員一愣,腳步不由停頓了一下。

隨後,車後座又陸續下來三個穿白大褂的醫生,一個頭頂毛發略稀疏的微胖醫生皺著眉頭環視一周, 將目光落在紅十字會醫院的工作人員身上。

「周先生?」白蘭德遲疑地開口道。

周懷生聞言回過神來,他看向白蘭德笑道︰「對,是我, 我還以為來的會是彼得先生或者喬娜小姐。」

他一邊說著一邊招呼身後的安保人員幫濟合司機一起卸東西。

「因為今天我們過來,順便就能把交接工作做了, 所以他們就不多跑一趟了。」白蘭德見安保人員已經把裝著藥品和器械的箱子搬了下來, 笑道, 「我們先清點交接吧,我看外面的人已經很多了, 藥品供應得跟上才行。」

周懷生立刻點頭,「好的好的。」說著,他拿出口袋里的單子, 跟著白蘭德去對物資了。

見白蘭德在和紅十字會醫院的人在做交接,一時半會也好不了,葉一柏思忖片刻,掀開帳篷走了進去。

義診還有十五分鐘才開始,帳篷里正在進行忙碌的準備工作。

「六十組藥,還差兩組!」

「哎呦,我的听診器忘帶了,有多余的听診器不?」

「這手術刀型號不對啊,有大一點的嗎?」

葉一柏進來的時候,醫護們都忙得腳不沾地。

義診窗口很簡陋,五個排在一起的帳篷,中間打通,前面對著群眾的那邊還沒掀開,只放了桌椅,平均一個帳篷口兩張桌子四張椅子,旁邊有牌子寫著某某醫院某某科室某某醫生,葉一柏匆匆看了看內科居多,外科就只有三個窗口。

除了濟合的兩個,還有一個普濟的,普濟……還真巧啊。

葉一柏這邊心里暗道巧合,另一邊郭頡和老師一走進帳篷,就看到了站在旁邊的葉一柏。

主要是在一群四五十歲的中年男人中間,葉一柏實在是太顯眼了,年輕,長得帥,還有旁邊那些個時不時偷偷往他那個方向看的小護士,讓人想忽視他都難。

「葉醫生!」郭頡興奮地朝他揮了揮手,「老師,他就是我跟您說的葉醫生,那天晚上都虧他了,不然那群警察能把我們醫院給拆了。」

郭頡一邊跟旁邊的中年醫生說著一邊朝葉一柏的方向走來。

「葉醫生,你也來義診啊,上次忘了問你,你是哪個醫院的,你老師呢?沒有一起來嗎?」郭頡顯得有些興奮。

民國西醫少,外科醫生更少,加上民國百姓相對保守的治療理念,義診中來的更多的是內科醫生,郭頡一個外科的,專攻的又是那麼不可說的方向,跟那些同齡的內科醫生共同語言總是少了些,因此他看到同時外科的葉一柏,就極為高興了。

「我的老師要上課。」葉一柏邊說,邊對著郭頡身邊的中年醫生點點頭。

郭頡的老師約莫五十歲左右,在這一波義診醫生里算是年紀大的了,且從時不時就有人主動打招呼的情況看,這是一個極有名望的醫生。

「蕭醫生好。」葉一柏跟著其他打招呼醫生一樣稱呼道。

蕭醫生溫和地笑道︰「郭頡都跟我說了,上次的事真的是麻煩葉小友了,我當時剛好有點事出去,如果當時沒有你出手,耽誤了病人的治療,那我就難辭其咎咯。」

「蕭醫生客氣,治病救人,本分而已。」

幾人說話間,一陣清脆的鈴聲響起,一個面容嚴肅的女護士按著從自行車上拆下來的車鈴,用一口地道的上海話說道︰「九點 ,各位先生都做好,我們開始 。」

說著幾個護士上前將桌子前的帳篷掀開,帳篷外面站著的幾個安保人員連忙把兩邊的帳篷固定住。

「早上不是說濟合的人會過來?都開始了還沒見人呢。」

「別想了,他們能每個月送物資已經很好了,那些個洋人醫生,除了數得出的幾位,哪個不是眼高于頂的,更不要說是濟合。」

「听說濟合的床位,都是要兩三個月前預定的,農工商局副局長拖了好些個關系都沒預定上。」

隨著護士們掀帳篷的動作,帳篷里的醫生陸陸續續都到桌前坐下了,見最旁邊濟合的桌子還空著,就不免又議論聲傳出來。

蕭醫生和郭頡也到普濟醫院所在的位置處坐下,見葉一柏還站著,郭頡不由奇怪道︰「葉醫生,開始了,你到你位置上坐下吧。」

郭頡環顧一周,兩個醫生一張桌子,一共二十個位置,除了濟合的,都坐滿了?

那葉醫生坐哪?

郭頡想著是不是紅十字會醫院的後勤弄錯了,要不和老師商量下讓葉一柏跟他們一起坐吧,就在他這麼想的時候,葉一柏坐下了。

葉一柏的動作讓帳篷里的聲音就是一靜。

一個看起來二十歲左右的年輕華國人,在濟合醫院醫生的位置上坐下了?

就好比一群學校去招生,到了地方發現居然華清燕大招生辦的牌子也豎在那,眾人暗搓搓關注華清燕大的動向,突然發現一個看起來像學生模樣的人大咧咧地在華清燕大的位置上坐下了。

這讓其他人怎麼想?

「小伙子?你沒坐錯位置吧?」有人忍不住開口道。

「哦,沒有。」葉一柏一邊檢查紅十字會醫院準備的東西一邊回答道。

因為同時外科的緣故,普濟蕭醫生和郭頡的位置正好在濟合兩張桌子旁邊,「葉醫生,你是濟合的呀?濟合還招華人醫生的?今天就你一個人來嗎?」

葉一柏檢查完藥品器械,眉頭微皺,這麼些東西哪夠用,幸好他們自己也帶了些。

「我只是實習醫生,我的上級醫師現在在和紅十字會醫院對接這個月捐贈物資的事,應該快到了。」

我只是實習醫生……

郭頡一滯,想起那天晚上葉一柏利索的手法,突然感覺自己有被傷害到。

「可以放人了!」桌子前的帳篷都被掀開固定好了,隨著嚴肅女護士中氣十足的一聲吼,前頭維持秩序的保安把幾個木頭做的路障打開,密密麻麻如螞蟻般的人群迅速涌向帳篷前的各個窗口。

理查和薩克趕在最後一分鐘匆匆忙忙地鑽進帳篷。

兩個金發碧眼的的醫生在一群黑眼楮黑頭發中顯得格外醒目,特別是薩克一米九的大高個,進來的時候看得兩個護士一愣一愣的。

兩人大馬金刀地往桌子後一坐,面露期待地看向密密麻麻涌來的人群。

然後……

「為什麼沒人來我們這?」理查看著旁邊長長的隊伍,以及自己面前空空如也的空地,發出了來自靈魂深處的疑問。

葉一柏目光掃過理查和薩克,又看向旁邊長長的隊伍中用敬畏和疑惑目光偷瞄他們這邊的病患,葉大醫生無奈地揉了揉太陽穴,失策啊。

他忘記了這個時代的百姓對洋人有著與後世不同的敬畏,在有選擇的情況下,國人醫生和洋人醫生會選誰,這是明擺著的事。

「為什麼?是我長得很奇怪嗎?」

「是不是薩克太高了?嚇到他們了?」

薩克︰……

「醫生啊,俺們這幾天老咳嗽,前兩天還咳出血來了,俺是不是要死了。」

旁邊外科窗口傳來病人小心翼翼的問話聲。

其實即使掛了科室的牌子,但需要免費義診的百姓大多是不識字的,更分不清楚哪個是內科哪個是外科,只認這身白大褂罷了。

「有沒有酗酒的習慣?來,張嘴我看看,喉嚨有沒有問題,會不會不舒服。」

得到病人否定的答案,蕭醫生寫字的手就是一頓,他溫和地安慰病人兩句,讓郭頡去旁邊窗口拿止咳的藥去了。

看到病人拿著藥千恩萬謝地走了,葉一柏心里堵堵的,醫生接觸的病人多了,很多時候能從一個人外表看出他的健康問題,就比如剛剛那個,沒有酗酒,沒有慢性咽喉炎,再看他蠟黃的面色和瘦削的身材,約莫就像猜到是肺部毛病了。

但是那又如何,這種需要長時間高投入的疾病根本不是剛剛那個病人可以負擔得起的,學醫救不了華國人,身處這個時代,才能體會到那位文學家說出這句話時的心情吧。

「干啥呢,往前走啊,不走就算你出列了啊。」旁邊隊伍中傳來一聲呵斥聲。

一個黃色制服的巡捕推搡著將一個穿著黃色布衣的中年人推出隊伍,中年人臉頰黝黑,臉上還有一點泥點,頭發上沾著幾粒稻谷粒,嘴唇發白。

「長官,他腳疼,您就繞了他這一回,我們馬上走馬上走。」中年人的同伴立刻從隊伍中跑出來扶他。

「老楊,你還好吧。」同伴和他差不多的打扮,布衣布褲,粗糙的料子露著兩只胳膊,一看就是做體力活的。

「腿,痛,受不住了。」那位被稱為老楊的中年人嘴唇哆嗦著,說出來的聲音確實極輕。

「走,我們回去排隊。」同伴扶起老楊,就要往回走。

但是等他們站起來的時候發現剛剛他們的隊伍早就沒了他們的位置。

「我們排這兒的。」同伴氣急,上去理論。

「是你們自己走出去的呀,外面黑板上寫得很清楚,出列就是放棄,要重排的,你們出列了。」

「你講不講道理!」

「做人不好這樣的,你們自己出列的,怎麼就怪我了。」

眼見兩邊就要吵起來,兩個巡捕將老楊和他的同伴圍起來,「行了,出列,回去吧,別讓我們動手。」

「不行,我們排著的,是你把老楊推出來的,不是我們自己出列的。」

「什麼東西,怪上我了,我tm……」說著竟要動手。

只是沒等他動手,幾個穿黑制服的巡警聞聲跑了過來,「怎麼回事?你一個華捕,對著同胞耍橫呢?吃著外國人的飯,連自己娘是誰都忘了?」

「王一,你什麼意思?」

「字面上的意思。我們裴局說了,法租界和縣城是按照紅十字會醫院門口那條線算的,醫院大門里的事我們管不著,大門外的事你們手也別太長,乖乖守你們的院子去。」

「你這個xxxx。」那個華捕一急,罵了髒話,兩邊的氣氛陡然緊張起來,周圍的巡警和巡捕聞聲都聚集了過來。

一邊黑制服一邊黃制服,涇渭分明,好似一個不小心就會打起來。

與此同時,那個老楊額頭上的冷汗越來越多,身子顫栗地也越發厲害,他同伴焦急的環顧四周,突然目光停在了隔壁空空的桌子後被兩個金發碧眼洋人包圍的黑頭發白大褂醫生的身上。

該死的,不管了!

他抱著老楊猛地朝葉一柏那一桌奔去。

「我這麼空,尋你開心?」葉大醫生沒好氣地說道,「剛剛你看了一遍,記住了多少?」

昨天晚上,葉一柏連夜看完了約大醫學系的教科書,心里居然少見地有些沉重。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醫學發展比他想象的還要落後。

國內醫學界,雖然一家家醫院和診所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但喊得出名字的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教會醫院或帶有外國背景,國內自有醫院屈指可數。

華國唯二兩家能授予醫學博士的高校都是外國人開辦的,到今天為止華國醫學生居然都沒有一本屬于自己的教科書,甚至現在國內大小醫院包括國有公營醫院在內,所有醫生的病歷都是全英文書寫的。

華國的醫院,華國的病人,病歷卻是用全英文的,這種怪相居然在這片土地上持續了近百年。

至于國際醫學界,國際醫學界也沒好到哪里去,對于醫學發展至關重要的分子生物學還沒有建立起來,電鏡、內窺鏡、超聲診斷儀、磁核共振成像(mri)都不知道還在哪個犄角旮旯里。

而葉一柏主攻的心髒外科,號稱被醫學界主流正式認可的心外科手術的正式開端的b-t分流術還要11年後才會正式面世。

無論國外還是國內,如果說後世的醫學是一棟高樓大廈,那麼現今的醫學則是剛剛壘起地基的閣樓,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葉一柏突然想起了上輩子寫論文時查到的一組數據,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民國平均壽命不超過四十歲,四十歲在後世可是正當壯年的年紀啊。

「我腦子記住大半了,但是我的手不一定受我腦子控制。」理查實話實說。

「縫合不是什麼有難度的技術,想要學好它,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多練。」

面對當下醫學發展的現狀,葉一柏倒沒有什麼力挽狂瀾青史留名的想法,自己有幾斤幾兩他自己門清,不過有位偉人說得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將自己從前輩手里學來的,一點點教給後輩,如果他上輩子所做的一樣。

「這附近有賣香蕉的嗎?」葉一柏問他的第一顆星星。

香蕉?

理查看向葉一柏的目光突然有了一種微妙的變化。

「南京路那邊應該有,我去買。」說著竟轉身就要往外走。

還真是個說風就是雨的急性子啊,葉一柏感嘆的同時不忘伸手拽住理查的後脖領子,「沒有就沒有,南京路那麼遠,不必特意跑一趟。」

「不過作為一個醫學生,香蕉和葡萄應該的你最熱愛的水果才對。」葉一柏又極有感觸地補了一句。

理查︰???

理查忍不住開口道︰「葉,你是不是在跟我開玩笑?如果你願意教我縫合術,香蕉和葡萄雖然貴,但是還是在我可承受的範圍內,即使天天買不行,一個星期兩次,不,三次還是可以的。」

葉大醫生反應了整整一秒鐘,才反應過來,他們說的好像不是一回事。

仔細回想了一下大腦里的常識,葉一柏這才驚覺,原來民國時候的水果這麼稀缺這麼貴,就算是醫生這種高收入群體,也遠遠不能實現水果自由。

「理查,你誤會了,我本來想讓你用香蕉來練縫合,但是不方便的話,我們換個地方也行。」葉一柏笑道。

理查︰???

十五分鐘後,濟合醫院食堂後廚

主廚和幫工們一臉疑惑地看著兩個穿白大褂的醫生。

「兩位醫生的意思是要幫我們殺魚?」主廚帶著一股子皖南口音的上海話,面上雖然笑著,但看葉一柏和理查兩個人的目光卻充滿了「這倆不是神經病」的疑惑。

理查的面部表情已然僵硬了,他覺得自己就是個傻子居然真的相信葉一柏跟著他來到了從來沒有踏足過的後廚,還就這麼頂著後廚人員看傻子一樣的目光呆在原地不動。

「沒錯,這兩桶魚,我們包了。」葉大醫生戴著口罩十分闊氣地揮揮手,表示承包了後廚的魚塘。

得到肯定的答案,主廚和幫工們臉上的笑容更加真切了,「這怎麼好意思呢,這是我們的工作。」

殺魚這種事既麻煩又有味道,誰樂意做啊,不過該客氣的還是要客氣一下。

「諸位不必客氣,這是我們自願的。」

「那行!那就麻煩兩位醫生了,這邊留給你們,我們出去。」葉一柏話還沒落,主廚就迅速接口道,然後十五秒後,廚房食品準備間里就剩下了葉一柏、理查、還有兩桶還在飛快甩尾巴的魚。

等到後廚人員全部出去,理查實在忍不住開口道︰「葉?你認真的?殺魚更練縫合有關系嗎?你不會打算讓我縫魚吧?」說到最後一句的時候,理查的聲音甚至有些微微變調。

「魚皮里含有大量膠原蛋白,張力和抵抗力大于人的皮膚,如果你能把魚皮縫合練好,其他縫合不就手到擒來了。」

葉一柏記得他們大學的時候宿舍里的水果永遠是香蕉和葡萄,每個縫四個邊,縫完了吃掉,絲毫不浪費,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他們當住院醫,導致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葉一柏看到香蕉和葡萄就反胃。

魚皮啊,比起植物來更有張力,更考驗人手底的功底,雖說這里只有十幾條魚,但是每天十幾條,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

理查整個人都是崩潰的,「葉,其實我有錢,我去買香蕉,我現在就去!」

回答他的是魚兒掙扎時魚尾濺起的一抔冷水。

葉一柏戴著橡膠手套的手直直伸入桶里,一手就抓起了一條努力掙扎的鯽魚,菜刀一拍,世界安靜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