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四章 生存見聞指南

青年街D巷C幢四號樓六層,這里如今是小莫單獨租住的地方,來到太空堡壘居住學習已經一個多月了。

太空堡壘的居住面積,還有實用空間是非常大的,據說居住上限,數億人都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太空堡壘並沒有居住這麼多人。

大概幾千萬人還是有的,太空堡壘的形狀就像一顆星球,這是模仿星球的外形,球形的好處在于,通過旋轉自轉,可以讓太空堡壘上的人類。

有著和正常星球一樣的晝夜交替,擁有不低于人居星球的光照時間,甚至可以做到完全相等的生活狀態和習慣。

但太空堡壘並不是一顆真正的星球,需要龐大的人員,維持整顆太空堡壘的正常運轉。

他們所處的太空堡壘雖然只是中小型的,體形卻是非常的大,不過卻沒有真正的星球大,直徑為一萬二千星公里,除了太空堡壘表面可以住人,內部同樣有著巨大的空間,同樣能夠用來住人或者存儲資源。

據說在太空堡壘建造之初,有過兩種建造方案,一種是建造一個空心球體,還一種是建造出一個框架骨骼,然後填塞各種土壤物質,從而模仿一顆真正的星球體。

不過最終這兩種方案,都沒有得到徹底的執行,可能是遇見了難以執行的問題吧!

現如今的太空堡壘,建造方式借鑒了巨型戰艦的建造模式,但也有別于戰艦飛船的建造方法,畢竟形狀還是有很大區別和不同的。

一個立體球形,或者內部像車輪,有許多支撐的合金鋼柱,看來似乎是這樣,其實並不完全是。

因為太空堡壘模仿了星球的旋轉自轉,從而時刻可以獲得恆星光源的照射,產生類似自然星球的晝夜交替,保持足夠的光照時間。

但是風雲雷電,還有四季該如何實現呢?甚至山川地理河流花草樹木萬物呢?太空堡壘就需要,有類似于大氣層那樣的東西,來形成這一切。

要想形成大氣層,必須擁有足夠的星球引力重力,太空堡壘如果是空心的,那麼就不可能有足夠的引力和重力,如果引力和重力達不到要求。

那麼自然就不可能,完全模仿出完整的,星球自然循環交替現象,但如果建造成實心體,那麼這麼大的體積重量,以現在人類的文明科技,需要什麼樣的材料來支撐加固呢?畢竟這是一個隨時都旋轉自轉的球體。

有一種材料,可以完美的解決重力問題。

那就是重力金屬材料,雖然重力金屬不能和空間金屬材料相比,指的是價值上面,雖然沒有像空間金屬那麼昂貴,但是價值依然不菲。

建造一顆中小型的太空堡壘,所要消耗的重力金屬,恐怕不比一艘巨型飛船,少多少。

人類就是這樣一種充滿智慧的種族,懂得取舍和折中,這麼大一顆球體,似乎並不需要每個地方都住人,比如球體內部,一些人工建造的設施等等吧!

球體旋轉產生風雲雷電摩擦,加上光照水氣,形成雲雨滋養萬物,形成真正的大氣層,看起來很簡單,實際上呢?並不可能這麼簡單。

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大多經過成千上萬年的,自然條件衍變自我循環改造,這都不是人類可以輕易模仿的,人類可能用千萬年的時間,等待球體的自我完善改造嗎?

答案是,不可能有那麼多的時間,如果真的用掉這麼多時間,不知道人類已經,繁衍交替了多少代人了。

何況自然狀態下的星球,絕對不是靠簡單的模仿,就能出現合適的大氣層,要知道宇宙中同樣有不少星球,也擁有自己的大氣層。

只不過這種大氣層,並不適合人類生存,甚至無法繁衍生命,能夠達到繁衍生命程度的大氣層,需要的條件和機遇,都不是那麼簡單就可以形成。

沒有大氣層,那麼就不可能形成,自然星球的各種自然現象,還有四季交替,萬物循環。

所以重力金屬的應用,對人類來說,也算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吧!至少太空堡壘擁有了,類似于星球的大氣層,但是各方面原因,導致這個大氣層無法達成自然星球的,那種完美的調節自然狀態。

就像太空堡壘一樣,人造星球產生的自然就是人造大氣,那麼一切都跟自然不搭邊,什麼都變成了不自然的東西,雖然像但並不是真正的自然循環,還有自然現象。

但也並非一無是處,通過人類的自我調節改進,許多的功能和自然現象,還是能夠做到實現的,比如下雨,就可以人工降雨。

這樣就可以調節太空堡壘,環境的溫度濕度。總而言之一切都變的似是而非,總有著不倫不類的感覺,據說太空堡壘,就是現在仍然處于不斷修繕改進之中的狀態。

畢竟自然星球無數年的衍化改變,不可能輕易就讓人類所模仿掌握成功,但這種嘗試的精神和決心,仍然是值得讓所有人敬仰敬佩的。

大氣層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能夠讓太空堡壘人造的湖泊海洋,不被恆星光照過熱的溫度,給完全蒸發散失到宇宙星空去。

就像一個透明的大罩子,讓水源這種珍貴的自然資源,不準流失到星空中去,當然這里面也有著自旋和重力引力的部分功勞。

這一切看起來簡單,實際上光是建造球體之前,人類就做過無數次,各種的嘗試試驗吧!否則就是球體的建造,都未必會成功。

盡管太空堡壘模仿球體是成功了,卻依然面臨著各種問題和挑戰,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任何人類的精英學者或者科學家。

都不敢保證甚至是預估,它的具體使用壽命是多久,只能通過一些人類建造的設施設備,來監視觀測,達到提醒人類,太空堡壘是不是,已經到了即將解體的程度。

而且任何一顆太空堡壘,使用時間和壽命,也都是不盡相同的,這個也是在實驗室環境,得到檢驗和驗證過的一個問題。

因為會受到外部實際環境的影響,還有建造的技術原理材料等等的約束。

只要這些監控檢測設施設備,出現了觀測異常,那麼人類就需要撤離這顆太空堡壘,因為可能會崩潰和解體。

但不會產生突然解體這種現象,除非出現激烈的天體級別踫撞,因為人類文明的建造技術,科技技術手段也並不全都是擺設,還是有著很可信的手段和方法。

言而總之,總而言之,這畢竟是一顆集中了,人類科學技術文明心血結晶的產物,也承載了人類美好的希望和願景的存在,也是人類心靈的另一種寄托產物。

隨著人類的數量不斷壯大發展,人類在宇宙中的分布,也越來越遠,越來越廣,人們也同時在不斷探索宇宙,尋找宇宙星空的邊緣盡頭。

但是宇宙就是宇宙,讓人類認為的宇宙星空邊緣,不斷的在拓展變化,星域版圖也似乎永遠都在擴大之中。

各種的星球天體星域,隨時都可能處于被探索,被發現的狀態,各種人類的矛盾和利益爭斗,也在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在上演著。

也許下一秒鐘,一顆新的礦星就會誕生,上演著已經發生著的故事,演繹著人類新的悲歡離合,生死與共,血與火交織的新的篇章。

然而對于此刻的小莫來說,這一切都不是他需要最迫切關注擔心的,他在這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漸漸慢慢的熟悉適應了這里的一切。

這個對于現在的他來說,可能才是最重要的事,畢竟到了一個新的陌生環境,不能適應這里的生存狀況,恐怕才會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在來到太空堡壘生活學習之前,他和拿莉莎還有楊迪姐,都兌換了不少金剛砂通用星元貨幣。

兌換比值大約等于一千星元,等于一塊金剛砂的兌換比值,這個比值幾乎已經無限接近于,金剛砂在外部世界,真正的交易價值。

但其中仍然有著很大的交換利益空間,也就是說,金剛砂的實際價值,還是要遠遠大于,星元貨幣的兌換價值。

這個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太空堡壘也是要有收益的,否則怎麼支撐,這樣一顆龐大的太空堡壘存在,所有的人也都是需要消耗各種生存資源的。

如果不能夠滿足需求,那麼就要降低生存標準要求,那麼在現實中,就可能產生,太空堡壘的人員,會產生實際性的外流下降。

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你不能滿足生存所需,那麼人員外流,就是一種必然會產生的現象。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人們的福利條件就會下降。

這些走的人可不是單單流失那麼簡單,帶走的可能就是無數的資源和財富,還有各種的知識和福利資源政策條件等等吧!

很多事情看似毫無關聯,可能就會產生看似沒有關聯的聯系,牽一發而動全身。斃一役而毀其全功。

可能這些資源人流量,就會到達新的資源生長點,比如新發現的星域星球,或者新的珍貴礦產源地。總之是不斷流動的一個狀態。

至少現在的礦星,還是能夠不斷產生並提供,一定數量的金剛砂,產生足夠的向心吸引力,讓這些人氣資源福利政策,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疇。

小莫兌換了大概,約一萬塊金剛砂的星元,換算下來約等于一千萬星元,他們需要在太空堡壘生活學習,大概一年的時間。

楊迪姐和他兌換的星元數量大致相等,拿莉莎基本上將所有的金剛砂,都兌換成了星元,也就是大概是他和楊迪姐,一倍還要多的樣子。

約模在二千萬星元出頭的樣子,在來時運輸船最初的標準餐物價不難看出,食物水源對于太空堡壘來說,價格可能是最便宜的。

五星元就能夠買到一份船上的標準餐,雖然沒有遺留者營地的標準餐份量足,但是對于一般人來說,還是能夠勉強吃個半飽的。

這其中可能會有,運輸船克扣份量的嫌疑在,但也證明了,金剛砂在太空堡壘的高昂價值。

食物水的價值相對便宜,並不代表著太空堡壘生存物質其他方面也很廉價,也許會高到讓人無法想象的地步,比如小莫正租住的房屋,還有各種看得見看不見,正等待著他們買單的費用。

他們在太空堡壘需要學習滿一年的時間,這一年的時間不同于在礦星時間的學習程度,因為沒有假期時間,除了會有周末的兩天休息空閑時光。

其他的時間都需要在學習中度過,真正換算下來,學習時長,可能等于兩年還要多的礦星學習時長。

這兩年當中,不管是學習上產生的費用,或者是生活中產生的費用,直接或者間接的,太空堡壘方面,恐怕都不會輕易的放下屠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