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七十章 驚天深意

御花園內,亦步亦趨的楊一清滿臉的愁容,他來見皇帝是要談國事,可皇帝卻在和他風花雪月……

「車道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朱厚煒不以為意道:「御花園是賞花的地方,談國事未免有些煞風景吧。」

楊一清感覺皇帝有些飄了,甚至隱隱有從蓋代明君朝昏君發展的架勢。

「陛下,若是尋常之事,臣自不會多言,議會若是能拿定主意,也不敢煩擾陛下,只是茲事體大……」

「不就是人口過剩?能算什麼大事?」

楊一清徹底無語。

六年前,天津衛人口接近千萬,朝廷不惜血本在天津開建無數工廠,鼓勵天下商賈行商天津,另外行文天下,移民暫停,這才緩解日趨龐大的人口壓力。

嘉靖十二年,谷侯出海帶走四百萬移民,大量工廠出現工人短缺之現象,而且按照移民大計,下一次谷侯回京,將會至少再為西歐輸送一次不低于四百萬的移民,如果不補充人口,那麼天津八成的工廠將會陷于全面停滯!

不管是為了工廠還是為了移民,議會通過法案,再次開啟移民大政,誰能想到,短短半年時間內,數不清的百姓紛紛啟程,最終匯聚到了天津衛!

半月前統計,天津衛人口竟然一舉突破兩千萬!

兩千萬人口吶!大明在籍人口不過也就六千多萬罷了!

關鍵的問題是天津衛最多只能容納數百萬人做工,超過這個基數一倍多,就會出現大量無所事事的移民,而且還以壯勞力為主!

議會以最快的速度暫停移民,但是天知道還有多少在各地官府領了銀子和糧食的百姓已經走上了移民路,保守估計,最終天津衛將會涌入兩千五百萬人,甚至達到恐怖的三千萬!

人口太多只能分流,于是京城人口暴增!

這些移民無工可做,如果不安置好,就會成為流民,一旦民變,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被楊一清攪的沒了賞花心情的朱厚煒嘆了口氣道:「這是議會的責任,是議會考慮不周,如果當初議會定下,暫時開啟移民兩個月,這個時候會有多少?等到人口分流出去再次開啟,豈不是壓力頓減。」

楊一清都快老淚縱橫了……

「臣身為議會議長擁有無可推卸的責任,只待此番移民潮得以妥善解決,臣再向陛下請罪!」

朱厚煒淡笑道:「考慮不周罷了,無需上綱上線,現在這種情況靠議會討論是討論不出最佳解決方案的,而且議會不是已經開了數個常平倉來賑濟移民了嗎?這事做的不錯,盡管治標不治本,卻也沒更好的辦法。」

「陛下,一千多萬人,就算常平倉全部開了,也維持不了多久,最多一個月罷了,而且下次谷侯回京再次移民,常平倉的糧食可是海上的口糧,口糧用盡,就無法移民,如此便是惡性循環。」

朱厚煒嘆道:「移民來都已經來了,總不能把人趕回去吧,現在暫時也沒別的辦法,先分流,把人口先輸送到山東、山西各府各州,讓這些移民先參與到各地的基礎建設當中以工代賑,再讓杭州府籌備兩百萬石軍糧,谷侯再次輸出移民,就讓他去杭州跑一趟。」

楊一清想了想,也確實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應是,不過他也不是沒想過分流,甚至已經打算行文各地官府,暫時收留途中的移民,以此來減緩京師和天津的壓力,但是考慮到移民乃是大政,如果分流會不會造成各地官府沉重負擔,又或者讓移民抵觸,或許便是得不償失。

不過以工代賑的法子確實是神來之筆,讓楊一清由衷贊嘆。

「楊愛卿與朕已有十幾年的君臣之誼,愛卿是什麼樣的人,朕最是清楚不過,什麼請罪的廢話以後還是不要掛在嘴邊上的好。」

「臣明白。」

「楊愛卿可曾想過為何以前沒有爆發移民潮,而這次爆發了呢?」

楊一清皺眉,隨即嘆道:「或許便如陛下說的那樣,這些想要移民的百姓對大明失去了歸屬感。」

「不錯。」朱厚煒緩步而行道:「百姓為什麼會對大明沒了歸屬感?而那些被虜來大明做苦工的西歐人卻能任勞任怨,失去生育權還要忍受壓榨,卻反而對大明有了歸屬感?

移民都是華夏百姓,他們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國人都有土地情結,都想著自己死了以後能葬家鄉,然而他們卻選擇了背井離鄉,甚至明知道必然會客死異鄉,也在所不惜?

歸根結底是沒了歸屬感的同時,朕還給了他們希望!

西歐苦工也是人,在那邊的時候也一樣飽受貴族壓榨,過著無比艱難的日子,被俘虜來了大明,他們本來是在絕望中惴惴難安,然而到了大明反而豐衣足食了,于是這些苦工有了希望。

北方的游牧民族和華夏王朝戰了幾千年,再強盛的王朝也滅之不盡,幾十年一過便會死灰復燃,然後繼續侵襲華夏邊疆,為什麼?

因為沒有辦法,因為他們靠自己沒法生存,所以只能用戰爭的方式來減少人口,用戰爭的方式搶奪資源,目的也是活下去。

說到底就是活下去,華夏的百姓為什麼要選擇走?因為他們也想活下去,而對于華夏農耕文明而言,活下去的根本就是土地!

這千千萬萬的移民九成九都是隱戶或者失地百姓,家中有個十畝八畝良田,或者有一技之長能夠養活全家的誰願意遠渡重洋?

土地……土地……說來說去還是土地,這就是根!

所以想要在根源上斷絕移民潮,說白了就是要能解決土地問題,讓百姓能夠有地有收成,一邊種地一邊做工,估計還想讓他們移民,便只能拿鞭子抽了……」

楊一清冷汗淋灕,似乎知道皇帝這番話背後蘊藏著的驚天深意!

這麼多年了,從皇帝大刀闊斧改革的那一天起,滿朝的大臣就知道皇帝有一天會對儒家會對土地動手,現在儒家未動亦動,現在終于輪到土地了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