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冷宮, 我養老的地方。 但是任誰都知道現在的康熙,再也不是當年那個好欺負的小皇帝了,至于當年操握權柄、結黨營私, 壓得那位小皇帝喘不過氣來的鰲拜等人卻早就已經塵歸塵, 土歸土了。
他們沒有一刻像現在這樣清楚地意識到——
這愛新覺羅家的江山,是愛新覺羅•玄燁的江山!
這當中有多少人是怎麼想的,佟國綱和佟國維卻並不知情, 這一時半會兒的他們也不去在意,反正看著月壇上的康熙,他們只有滿心的激動和驕傲。
那是愛新覺羅家的子孫沒錯, 但是他的身上同樣也留著他們佟佳氏的血脈。
作為康熙的母族, 佟國綱和佟國維覺得沒有誰比他們更加盼著康熙好了, 畢竟在康熙登基之前,即便孝康章皇後已經入宮為妃,但是因為並不受寵的原因,所以那時候佟家在京師這樣遍地是權貴的地方壓根就不起眼。
但是因為後來康熙登基為帝,他們佟家也跟著起來了。
原本他們的祖父佟養正向tai祖努爾哈赤投降之後不過是隸屬漢軍(那時候還沒有漢軍旗只有漢軍),後來卻被康熙將他們一支抬至漢軍瓖黃旗。
至于兩位親舅舅,康熙也沒有薄待, 一個讓他襲爵一等公,而另一個則授其為內大臣,可以看得出來, 康熙對自己的母族感情很深厚。
至于自己的親表妹更是入宮沒多久就直接冊封她為貴妃,僅居皇後之下而已。
任誰都看得出來康熙對佟佳貴妃的厚待了,但是偏偏佟佳貴妃想要的卻不僅僅只是一個貴妃之位而已。
康熙當年要立後的時候,因為年齡不夠,再加上各種政治的原因導致自己錯過了這樣的機會, 佟佳貴妃沒得埋怨。
但是在仁孝皇後去世的三年之後,為什麼被立為繼後的人是鈕鈷祿氏而不是她?
那時候鈕鈷祿氏的義父鰲拜已經死了,而她的生父遏必隆也已經病逝,至于鈕鈷祿氏本人也並不受康熙的寵愛,所以佟佳貴妃實在是想不明白自己到底為什麼會輸給她?
即便鈕鈷祿氏這個皇後只是當了半年而已,佟佳貴妃依然是久久都難以釋懷,她永遠沒法忘記自己那個時候胸有成竹的以為表哥會立自己為繼後,結果最後她卻要跪在鈕鈷祿氏的面前向她行禮。
不過上天都是公平的。
想到鈕鈷祿氏和和仁孝皇後一樣早死,佟佳貴妃就忍不住暗笑,她就說她是福薄的人,哪能承受得住那麼大的福氣?
要不然她也不會當上皇後半年多就病逝了,要知道她被冊封為皇後之前,身體是並無大礙的。
佟佳貴妃心想,鈕鈷祿氏早死也是好的,這樣的話就能把皇後的位置給她騰出來了。
雖然有了仁孝皇後和鈕鈷祿氏這兩個例子,但是佟佳貴妃仍然想要皇後那個位置,並且認為她們早死完全是因為她們福薄罷了。
她可不像她們,她福氣大著呢,就連她額娘都說她是趕著他們佟家要發跡的時候出生,生來就是注定要享福的。
「表哥,這大閘蟹是寒性的,吃多了對身子不好,恰好臣妾的承乾宮那兒有一壇上好的花雕,不如您今晚賞個臉,和臣妾回承乾宮小酌兩杯吧?」
這按照慣例的話,每逢初一十五皇帝是要宿在皇後寢宮的,換做是別的時候,佟佳貴妃當然不敢在這樣的日子里明目張膽地邀請康熙去自己的寢宮了,偏偏這個時候中宮空虛,偌大的後宮之中位份最高的人就是她。
而且在佟佳貴妃的心里,她肯定是鐵板釘釘上的下一任皇後了,既然如此,那麼今晚陪著康熙度過這團圓夜的人,還能舍她其誰呢?
「下次吧。」康熙道。
「表哥……」佟佳貴妃雖然也猜到了康熙有可能會拒絕自己,但是當他真的出口拒絕了,她還是十分失望,她開口想說點什麼企圖讓康熙改變主意,可惜康熙壓根就不給她這個機會。
從宴會上離開之後,他就直接回乾清宮了。
「如蘭。」眼見著康熙走得這麼干脆,佟佳貴妃的臉色一下子就變得不太好看,因為她位份最高,再加上康熙剛剛點名了,所以佟佳貴妃這會兒想要離席去追康熙都不能。
但是想到被太皇太後允許提起離席的宜嬪和德嬪兩人,佟佳貴妃咬牙,讓自己的心月復去看看康熙究竟是回了乾清宮還是去看宜嬪或者德嬪了。
雖然這些答案都不能夠讓佟佳貴妃滿意,但是如果非得要從中選擇一個的話,那麼她寧可康熙是回乾清宮了。
並不知道佟佳貴妃膽大包天到竟然敢窺視帝蹤的康熙回到乾清宮之後已經快要到亥時,平時這個時候康熙也該就寢了,但是今天……
「萬歲爺?」梁九功不知道康熙在想些什麼,見他沒有吩咐,便試探性地出聲問他,「奴才伺候您沐浴更衣?」
「貴妃剛剛的話說得在理。」康熙道,「這大閘蟹屬寒性,不就著黃酒喝的話,確實容易傷身子。」
梁九功︰「……???」
啊這……
萬歲爺這是想喝酒了?
還是說想改變主意去佟佳貴妃的承乾宮了?
梁九功正琢磨著康熙的意思,就听到他問他︰「前兩日朕讓你派人給景秀宮送大閘蟹,你有沒有吩咐人連同黃酒一同送過去?」
梁九功︰「……!!!」
萬歲爺,不是您說送龍井和大閘蟹的嗎?
可沒說要送黃酒哪。
這可真的是天地良心啊。
梁九功能夠自幼就在康熙身邊伺候到現在依然地位穩固,自然不僅僅因為他夠忠心了,但是饒是梁公公平日里機靈得一批,這會兒也得被康熙突如其來的話給問懵了。
「這……回萬歲爺的話,奴才只差人給戴小主送了龍井和大閘蟹。」梁九功道。
「朕要你有何用?」康熙道。
看著知道沒有給靜好送黃酒之後,便換上衣裳就提著一壇上好的花雕親自去景秀宮給靜好送去的康熙,梁九功︰「……」
真的嗎?
萬歲爺真的覺得他沒有用嗎?
他不信。
要問別人要是知道了這件事的話是什麼心情不好說,但是如果問梁九功的話,梁九功表示——
別問,問就是心好累,背了黑鍋還要護送主子跟人去幽會。
當然了,作為當事人的靜好和康熙可不認同梁九功的說法,他們這不是幽會,他們是約會……咳咳,不是,是聚會而已。
「那你來得太晚了吧?」靜好道,「東西我們都吃完了,月亮我們也賞完了,你這個時候才來。」
靜好嘴上是這麼說的,但是明眼人都能夠看得出來她情不自禁上揚的嘴角和彎起來的眼楮,由此可見康熙的到來,確實是讓她高興。
「是我來晚了。」可愛的人即便是在抱怨那也是可愛的,看到這樣的靜好,康熙壓根生不起氣來,他亮出自己手上提著的那壇花雕,「但是看在我帶上了賠禮過來的份上,能不能和我再賞一次月?」
「是什麼?」
「花雕。」
靜好聞言,看向康熙,這賠禮送得……
也太和她心有靈犀了叭?
……
靜好沒有要石榴和小陳子伺候,和康熙兩人去了一趟廚房,拿爐子給花雕加熱之後,兩人便回到了庭院。
「蟹吃多了寒涼,上次讓人給你送大閘蟹的時候忘了順便讓他們給你送黃酒了。」康熙平日里是不會注意這些小事情的,要不是因為恰好佟佳貴妃今天晚上提了一下,他也不會想起這件事。
「這沒什麼。」靜好道,「我還沒有謝謝你讓人給我又送大閘蟹又送茶葉的呢。」
「你這不是謝過我了嗎?」康熙一邊說著,一邊晃了晃自己手里拿著的月餅,這是靜好剛剛給他的,「不過你剛剛不是說了東西都吃完了嗎?怎麼還剩下一個月餅?」
「誰知道呢。」靜好裝糊涂道,「大概是石榴忘了還有一個吧,正好便宜你了。」
听到靜好這話,康熙忍不住笑了一下,她這句話說的是真是假,他還不至于分辨不出來。
不過他沒有拆穿靜好,而是笑著咬了一口,卻發現這個月餅和他以往吃到的不太一樣。
月餅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周時期,據說當時的太師餅就是月餅的始祖,至于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則是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發展于明朝,直到清朝,這個習俗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了。
而且清朝的月餅不僅在制作上,種類上,甚至是口味上都遠超其他朝代。
先說月餅上的圖案,從廣寒宮殿到八仙法物,幾乎囊括了所有和中秋相關的事物;再說外皮,既有香酥皮月餅,還有女乃酥皮月餅,前者是用香油和面做成的,而後者則是用女乃油和面做成的,當然了,除此之外還有用豬油的。
至于口味的話,甜咸都有,而每一樣其實康熙都已經嘗過了,但是靜好今天給他的這個月餅,一口咬下去他發現竟然和以往吃過的不一樣。
以前康熙吃過的甜口月餅里的餡料不是用棗泥做的,就是用豆沙做的,偶爾還會有糖或者果,至于咸口月餅的餡料則是用椒鹽和芝麻。
而現在這個月餅的外皮平平無奇,但是里面的餡料竟然是用蓮子蓉和咸蛋黃合二為一做成的,蓮蓉的清香中和了糖的甜膩,而金黃流油的咸蛋黃咸香誘人,獨特的口感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而另一邊的靜好也覺得這花雕酒讓人越喝越回味,本來就酒香濃郁的花雕經過加熱到最佳溫度的時候,味道就變得愈發醇厚起來了。
靜好喝了一口之後,沒有著急著咽下,而是讓花雕的酒香在自己的口中慢慢地揮發出來,片刻後,溫熱的花雕順著喉嚨咽下,而濃郁芬芳的酒香則慢慢地往上涌,經過鼻腔直接竄上大腦。
黃酒的度數一般都是不高的,所以靜好一點都不怕自己會喝高了,一杯接一杯,等康熙反應過來的時候,靜好已經喝了小半壇子的花雕了。
「我還不知道你原來是個小酒鬼?」看著靜好如玉的臉頰上悄悄地染上了兩朵淺淺淡淡的紅暈,康熙笑得有點無奈。
而且他覺得她的警惕性未免有點太低了,雖然兩人是認識的,而且他在她的眼里還是個太監,但是不管怎麼說,太監也是男人,她怎麼就敢這樣喝酒呢?
而靜好呢,也是因為一時開心,再加上明知道黃酒的度數不高,所以才敢這麼喝的,再加上這景秀宮又不止她和康熙兩人,還有石榴和小陳子呢。
但是靜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這花雕的度數確實是不高,也不會讓她完全喝醉,但是喝得多了,她難免會有一種微醺的感覺。
這種飄飄然的感覺,讓靜好感覺天上的月亮似乎變得更加迷人了,吹來的晚風似乎也比之前要溫柔了許多,就連身邊的康熙也仿佛比之前更加吸引她了。
吸引到她忍不住朝他勾勾手指︰「我告訴你一個秘密。」
「什麼秘密?」
「你過來一點呀。」
康熙稍稍靠近了靜好,然後就听到她說︰「你知道嗎?其實我的唇很軟的。」
「???」
「你想感受一下嗎?」
「!!!」
康熙看著近在眼前的靜好,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變得燥熱起來,他的喉結上下滾動了一下,片刻後他才啞聲道︰「我想。」
這兩個字還沒有落地,康熙的唇便貼上了靜好的。
她的唇就像她所說的那樣,又柔又軟。
原本康熙想著淺嘗輒止,但欲wang這種東西是很難人為控制的,從一開始的啄吻到後面的深吻。
明明一開始主動的是靜好,偏偏最先投降的也是靜好,她看著自己眼前的康熙,她認識他這麼久以來,他一直都是沉穩冷靜的樣子,但是此時他卻氣息稍顯凌亂,薄唇被她吮吻得有些發紅,襯著他如玉般的臉,莫名地透著幾分色氣。
看著這樣的康熙,靜好突然問道︰「我們這樣算不算是在tou情?」
康熙︰「……???」
她覺得只有她死了,她才能徹底的放心下來。
但是偏偏被太皇太後給攔住了,甚至警告她不允許再對靜好出手,否則的話她不介意再換一個博爾濟吉特氏來康熙的後宮。
宣貴人自己很清楚,她如今在宮中能夠有這樣的地位其實全依仗太皇太後的面子,如果她不願意再護著她的話,後宮那些滿洲女人能把她給撕了。
于是再是不願意,宣貴人只能夠暫時放過靜好。
當然了,太皇太後不允許宣貴人再對靜好出手的原因很簡單,不是因為她喜歡靜好,想要護著靜好,而是她深知如果宣貴人真的出手弄死了靜好的話,那麼她想要說服康熙,允許宣貴人和太子親近的可能性就會小很多。
太皇太後當初盼著大清的下一任皇帝同樣擁有一半的科爾沁血脈,結果她的兒子福臨卻拒絕配合,甚至極力反抗。
最終擁有一半科爾沁血脈的孫子她沒有看到,就連她自己的兒子也沒了。
要問太皇太後會不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她肯定是不後悔的,但是她也知道同樣的辦法是不可能再用到康熙的身上。
如今的大清,再也不是當初的大清了,但是太皇太後仍然沒有放棄讓科爾沁和大清的關系更加緊密。
如今她還活著,看在她的面子上,康熙當然不會虧待科爾沁了,但是她還能活多久呢?
所以太皇太後就想著讓同樣擁有科爾沁血脈的宣貴人和太子親近,她也沒有奢望太子會認宣貴人為母,只是想著如果宣貴人和太子有這一層關系的話,那麼日後對他們科爾沁來說是一筆不可多得的財富。
再則,太皇太後也憐惜自己這個小曾孫剛一出生就沒了額娘,後宮那些女人,其實也不是說不能照顧太子,但是她們誰都有可能會有自己的孩子。
真到了那一天,誰能夠保證她們一定會真心地對待他們的保成?
但是宣貴人就不一樣了,太皇太後很清楚,她那個孫兒,是絕對不可能讓她有孩子的,所以在太皇太後看來,要是宣貴人能夠照顧太子的話,那麼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
這樣一來,她以後有了依仗,而太子也能得到幾分女性長輩給他的關愛。
所以太皇太後能夠眼睜睜地看著宣貴人要了靜好的命嗎?當然不能的,因為宣貴人可以刁蠻,也可以任性,但是絕對不能手上沾血。
太皇太後想要的是康熙想起宣貴人的時候,會說她雖然脾氣不好,但是本性不壞。
憑著這個不壞,她才能有一個可能照顧太子的機會。
太皇太後是怎麼想的,宣貴人知道嗎?
她當然知道了,但是她並不想照做,因為她很清楚,日後登基的人不是太子。
為什麼宣貴人這麼篤定呢?
因為在選秀的前一天晚上,她做了一個夢。
夢里她依然是她,但是原來其實他們都活在了一個話本里,而她只是話本里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配角而已。
明明她出身高貴,入宮便封為貴人,享受嬪級待遇,但是她卻只有表面風光而已,事實上她從入宮開始就注定了一輩子無寵無子。
宣貴人覺得自己在話本里就像是可憐蟲一樣,只能夠靠著太皇太後和皇太後的庇蔭在後宮里淒涼地活著,但是偏偏有的人卻能夠輕而易舉的得到她夢寐以求的那些東西——
榮寵和子嗣。
一覺醒來之後,宣貴人原本以為自己只是做了一個噩夢而已,但是當她選秀時真的看到了靜好和她夢里見過的那張臉一模一樣之後,她才驚覺那可能不僅僅只是一個夢,很有可能是長生天給她的一個恩賜,讓她窺探到了未來會發生的一切。
打那之後,宣貴人就雄心勃勃,斗志昂揚的,用後世的話來形容那就是她覺得自己牛了,是天選之女了。
為了不讓事情按照話本里的劇情一樣發生,宣貴人處處打壓靜好,不允許她出現在康熙的面前,目的不是為了別的,就想著剝奪她的人生,然後……
取而代之。
宣貴人只是一個小姑娘而已,在沒有做這個夢之前,即便她明知自己入宮之後得寵的可能性不大,卻也依然心存期盼,更別提做了這個夢之後,她親眼目睹了康熙能夠為靜好做到什麼地步,她就更加心動了。
宣貴人想,既然靜好能做到的事情,她憑什麼做不到?
所以宣貴人壓根就不想按照太皇太後給她安排好的路來走,她覺得她能夠走出一個更好的未來,甚至覺得昔日的廢後和現在的皇太後做不到的事情,她說不定能夠做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宣貴人願意照顧太子就怪了,但是不管她心里是怎麼想的,面上都不敢透露出來,更不敢違抗太皇太後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