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好百思不得其解, 因為康熙幫她寫的那些心得靜好自己也看過了,有一說一,確實不是她的水平能夠寫出來的。
但是小太子居然一點都不懷疑?
靜好心想, 難不成平日里她在小太子的心目中就是這樣高深莫測, 滿月復經綸的形象?
小太子︰「……」
大概用大智若愚來形容比較合適?
靜好︰「……」
她合理懷疑他在內涵她!
畢竟她是不是真的大智別人不知道她還能不知道嗎?所以真的——用大智若愚來形容她的話,那麼她就只剩下若愚了好不好?
「想那麼多做什麼?反正有朕替你做就是了。」康熙自然是不可能跟靜好說實話了,因為幫她做功課對于他來說,反倒是成了一個福利。
畢竟吧,大概只有在有求于他的時候,靜好在榻上——會更加熱情和配合一些。
「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是我怎麼總感覺有哪里不太對勁的?」靜好仔細地想了想, 她總感覺自己好像是忽略了什麼。
但是康熙又怎麼可能真的讓靜好反應過來呢,恰好——個時候小保康見他們包好的粽子都端上桌了,卻沒有人伺候他吃, 當下就自己動手了。
以前小保康只能喝女乃的時候就算了, 但是自從他可以吃一些米糊糊和雞蛋羹甚至可以簡單吃一些大人吃的食物時,靜好就沒有再讓人抱著他——食了, 而是畫了圖紙之後就讓人做了一個兒童餐桌椅。
自從有了——個兒童餐桌椅之後,最高興的人不是小保康這個當事人, 也不是靜好這個當額娘的, 甚至不是康熙,而是小太子他們幾個當哥哥的——
知道在小保康還不會吃東西只會喝女乃的時候,大阿哥就有過一個很損的想法,那就是抱著小保康一塊上飯桌。
————樣他們既可以吃到好吃的, 又可以看著小保康。
可惜自古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好吃的和小保康之間大阿哥必須「忍痛」做出一個選擇,但是有了——個兒童餐桌椅之後就不一樣了, 他們既可以——魚,也可以得熊掌,簡直就是兩全其美。
所以和自己的兄弟們相比,小保康可以說是幾兄弟當中最早上飯桌的那一個了,雖然飯桌上仍然有許多菜肴都是不適合小保康吃的,比如說今天的粽子。
雖然一歲半的小孩子不是完全不可以吃糯米,但是要知道糯米是一種很難消化的食物,別說小孩子了,就連一些腸胃不好的大人都不能夠多吃甚至不能夠吃。
而小保康雖然比一般的早產兒要健康許多,但是年紀確實是還小,所以靜好壓根就沒有想過——他吃粽子——
他自己按捺不住就要從兒童餐桌椅里爬起來伸手去夠桌面上的粽子,靜好也顧不得繼續思考小太子還在給她布置功課的不對勁了,連忙伸手把小保康摁回了他的椅子里。
「不可以哦。」靜好伸出食指沖著小保康搖了搖,然後道,「你還小呢,吃了會肚子痛痛的。」
靜好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模模小保康的小肚子,然後問他,「保康你想肚子痛痛嗎?」
小保康連忙搖頭︰「不——痛痛。」
他可是知道痛痛是什麼意思,就是很難受很難受的意思,他——不——呢。
「那就對啦。」靜好彎著眼楮道,「額娘已經讓石榴——你做了你喜歡吃的牛肉面哦。」
「面面~」小保康的眼楮一亮,一听到是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小家伙整個人明顯就熱情高漲了許多。
一點都沒有平時讓他多走幾步路那種生無可戀的樣子。
「是,——你做了面面。」靜好笑著道,她個人是比較喜歡吃米飯的,畢竟上輩子她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嘛,即便現在換了殼子,靜好的口味也沒有怎麼改變。
但是小保康就不一樣了,他大概是隨了爹,比起米飯更喜歡吃面食,什麼包子呀,什麼餛飩呀,什麼面條呀,那都是小保康的最愛。
靜好雖然自己喜歡吃米飯,但是也沒有強迫自己的兒子也跟著自己一塊喜歡吃米飯,相反,知道小保康更喜歡吃面食之後,她就開始琢磨著上輩子她知道的、吃過的那些面食有哪些適合小保康吃了。
不過小保康現在還小,吃的東西都必須偏清淡的,所以有很多都不適合他吃,至于她現在所說的牛肉面也是經過改良之後的。
湯底是用牛肉和牛骨熬出來的肉湯,再將牛肉剁碎,下了面條之後再加一些蔬菜,除了——些食材之外,調味料放得很少,所以端上桌的牛肉面看起來就很清淡了。
不過小保康到底是沒有——過什麼世面,——樣清淡的牛肉面端到他的面前,就跟山珍海味沒有什麼區別了。
平時做什麼事都懶洋洋,說什麼話都慢吞吞的小保康在美食面前倒是積極了不少,等女乃嬤嬤幫他把兜兜——圍上之後,小家伙就迫不及待地開餐了。
因為小保康還不會用筷子的原因,吃面條用勺子又不太合適,所以靜好特意讓人——他打了一套木做的叉子,叉子的前端都是圓圓的,所以靜好倒也不擔心小保康自己用叉子吃東西的時候會不小心弄傷自己。
不過畢竟是當額娘的人,即便明知道小保康在吃飯這件事情上面很讓人省心(因為他懶得做什麼危險的動作),靜好的注意力還是更多地集中在他的身上。
「有奴才看著,你就安心用膳吧。」康熙倒沒有上手伺候小保康,而是自己動手挑了一個外表看上去稍微好一點的粽子就給剝了,剝好之後就送到靜好的面前道,「來嘗嘗你親手包的粽子味道如何?」
為什麼康熙知道哪個粽子是靜好包的呢?
很簡單,因為這一堆粽子大小分明,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大的粽子是靜好包的,小的粽子是小保康包的。
看著康熙把第一個剝好的粽子——了自己,靜好抬眸看了他一眼,眼底的笑意漸濃,拿起筷子夾了粽子的一角尖尖送入口中之後,味道居然意外的不錯?
包裹在最外面的箬葉經過高溫之後,鎖在葉里的那種誘人的植物清香便會釋放出來,沾在糯米和紅豆上,而包裹在最里面的豬肉的肉香和咸蛋黃的流油也會將紅豆和糯米都浸潤透,因此吃起來的時候,糯米和紅豆竟透著一股復合的美味,讓人吃得滿口生香。
「好吃。」靜好臉不紅心不跳地夸贊了自己一句,「我真的是個天才。」
第一次做粽子就能夠做得——麼好吃,——不是天——是什麼?
康熙被靜好這毫(臭)不(不)謙(——)虛(臉)的發言——逗笑了,但是也不忘附和她道︰「確實是好吃,第一次做粽子能夠做得——麼好吃,看來你確實是很有天賦了。」
眼睜睜地看著康熙一口都沒吃就先——靜好吹了一波彩虹屁的梁九功︰「……」
萬歲爺您就寵她吧。
「對了,朕有件事跟你說。」康熙突然道。
「什麼事?」靜好問。
……
今天包粽子的人不止靜好和小保康兩人,平貴人也在讓底下的奴才——她準備好食材,打算開始包粽子。
平貴人雖然進宮這麼久了都沒有被康熙翻過牌子,但是她到底是仁孝皇後的庶妹,哪怕仁孝皇後如今已經去世多年,但是小太子還在呢。
再加上平貴人進宮的時候,不論是噶布喇還是索額圖都給她準備了不少的錢財,所以即便不是儲秀宮的主位娘娘,也沒有什麼恩寵,但是平貴人昨天說想要包粽子,今天就有人把食材都準備好了。
平貴人今日包粽子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饞那一口吃了,而是想要包——小太子吃。
平貴人在進宮之前得了索額圖的一番叮囑之後,很清楚自己現在根本不適合爭寵,畢竟如今靜好的風頭正勁,後宮那麼多嬪妃都輸得一敗涂地了,更別提如今還不滿十三歲的自己。
所以即便康熙沒有翻自己的牌子,平貴人也不氣餒,而是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小太子的身上。
因為對于平貴人而言,現在更重——的不是得到康熙的恩寵,而是把小太子的心——籠絡回來。
靜好當初是如何籠絡小太子的,平貴人並不知道,但是她想著,她無非就是從小太子年幼喪母——方面入手的。
畢竟小太子剛出生就沒有了額娘,再加上康熙又不能時時刻刻都照顧他,所以他難免比其他小孩子更渴望親情。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就好辦了。
平貴人心想,從血緣上,她比靜好和小太子更加親近,再加上她又有幾分和她的嫡姐仁孝皇後長得相似,而小太子對于素未謀面的生母又心存一份孺慕之心。
只要她持之以恆地對他關懷呵護的話,那麼等時間一長,小太子自然知道更應該親近誰了。
對此,平貴人是很有信心的,因為一來靜好終究不是小太子的生母,而且她還有自己的兒子,二來小太子會日漸長大,早晚會明白世上只有他們赫舍里一族才是全心全意為他,扶持他的人。
不得不說,平貴人的想法其實沒毛病,策略也是正確的,但是問題是靜好和小太子之間的關系,壓根就沒有她甚至沒有其他人想的那麼復雜。
如果不是因為一開始的機緣巧合,靜好壓根就不會和小太子有什麼交集,而小太子——不是因為當初冷宮的一段經歷,他也不會那麼親近靜好,喜歡靜好。
小太子確實是年紀尚幼,但是不代表他分不清好壞的,靜好對他的好是出于利用還是真心,他可以感受得到。
平貴人有一句話確實是說中了,小太子確實是比其他孩子更渴望親情,或者更直接地說他確實是有點缺愛,而且缺的還是母愛。
人嘛,都是沒有什麼就想要什麼的。
更小的時候小太子沒有覺得自己沒有生母有什麼不對的,因為那時候宮里的孩子很少,周圍的人也不會在小太子耳邊說什麼。
但是後來大阿哥回宮了,一切就不一樣了。
而在小太子意識到了——點,開始渴望母愛的時候,靜好又恰好出現。
小太子沒有把靜好當做自己的生母,但是他確實是開始貪戀靜好對他的好——
不然小太子也不會不管靜好是被廢還是得寵,都一趟一趟地去景秀宮了。
言歸正傳,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如今面對平貴人的屢屢示好,小太子都不知道該如何拒絕是好。
因為平貴人並不是要利用他,或者對他有所圖謀,單純只是想要代替外祖父和皇額娘對他好而已。
再加上……
「太子殿下,既然是平貴人的一番心意,那您便收下吧?」听琴不僅是小太子身邊的大宮女,而且還是從前仁孝皇後身邊的近身婢女,除了她之外,听棋也一樣。
因為這一層關系,所以听琴自然會——平貴人幫腔了,她道,「平貴人如今不得皇上寵愛,若是您也不和她來往的話,那麼她在宮里的日子怕是難熬了。」——
天底下哪里都有跟紅頂白的人,但是要數哪里跟紅頂白的人最多,無疑就是在這紫禁城內了。
如果平貴人不得寵,小太子又不和她走動的話,即便她出身赫舍里一族,久而久之怕也是會被底下的奴才怠慢的。
听琴在這紫禁城里待了——麼久,自然清楚了。
小太子聞言,看了听琴一眼後道︰「那就收下吧,順便讓人多照看著些儲秀宮。」
雖然小太子是晚輩,但是他地位高,所以這樣的話從他口中說出來,並不讓人覺得違和。
至少听琴听了,就直接笑道︰「奴才遵旨,太子的心意,奴才也會一並代勞告訴平貴人的。」
小太子聞言沒有說什麼,而是徑直回屋了,用膳的時候看到平貴人送——他的粽子也一並送上桌之後,小太子微微垂眸。
*** ***
時間不緊不慢地晃到了五月初一,紫禁城一年一度的端午大轟趴便開始了。
之前說過了,端午節是要佩戴五毒袋的,而其中的寓意便是將五毒困于袋中,使其不能禍亂1。
靜好雖然不是迷信的人,但是入鄉隨俗的道理她還是懂的,所以提前讓奴——準備好五毒袋的靜好在五月初一那一天就直接——小保康戴上了。
讓靜好親自繡那是不可能了,而且——五毒袋也並非只能夠用荷包來裝,原來還有許多用其他不同材質制成的五毒袋。
比如說小保康現在身上戴著的——個五毒袋,就是由白玉鏤雕而成的,而——小太子準備的那一個也一樣,看起來精致得很。
說是五毒袋,但是更像是一個藝術品。
從小到大小太子戴過不少的五毒袋,再精致,再美觀的他都戴過,但是靜好給他準備的——一個,卻叫他喜歡得很。
原因無他,只因為靜好給他準備的——個五毒袋和小保康身上戴著的那個是一模一樣的,一看就知道是一對兒。
但是除了靜好給小太子準備五毒袋之外,平貴人也——他準備的,而且平貴人準備的還是自己繡的那種。
不得不說平貴人的女紅確實是很了得,因為她——小太子繡的那個五毒袋上的蜈蚣、蠍子、壁虎等等的五毒圖案都繡得活靈活現的。
一看就知道是下足了功夫了——
是平貴人的一番心意,小太子當場就收下了,不過並沒有佩戴上,因為他還想和他的保康弟弟戴兄弟五毒袋呢。
但是等小太子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奴才在伺候他穿衣時,——他戴上的卻不是靜好給他準備的那個白玉五毒袋,而是平貴人——他繡的那個。
小太子的眉頭一皺︰「孤昨日佩戴的那個五毒袋呢?」
「奴才昨日見您那麼寶貝珍貴妃娘娘——您準備的五毒袋,便替您收好了,畢竟今日要去看賽龍舟,人多雜亂的,——是不小心踫著了,或者掉了,您豈不是得心疼啊?」
听琴笑著——小太子解釋道,「所以奴——就特意換上了平貴人給您繡的五毒袋,因為用料不同,——也輕便,不容易磕著踫著。」
「沒事,孤小心些就是了。」小太子把奴才——他戴上的五毒袋摘下來之後道,「把原來的——孤拿來吧。」
「奴才——就去拿。」听琴應了一聲,便轉身去把替小太子收好的白玉五毒袋取了回來,然後蹲下shen子替小太子戴上之後笑道,「——是踫著了,掉了,太子您可不許心疼啊。」
「孤自然不會心疼。」小太子道,「因為孤就不會讓它被踫著磕著,更不會把它弄掉了。」
倒是听琴……
小太子看了听琴一眼,隨即收回了視線。
因為听琴和听棋她們都是仁孝皇後身邊的老人,所以小太子一直都很信任她們的,事實上——些年來她們也確實是沒有辜負他對她們的信任,對他一直都是忠心不二的。
但是自從平貴人進宮之後,小太子就發現了不對勁,或者說違和的地方了。
小太子依然確定听琴她們是忠心于他的,但是從來他沒有想過的問題,他現在不得不開始想,听琴她們究竟是因為他是他皇額娘的孩子,所以忠心于他?還是因為皇額娘是赫舍里一族的人,而他是皇額娘的孩子,所以忠心于他?
或者問得更簡單一點,那就是听琴她們真的對他忠心不二嗎?還是他只是她們忠心的對象之一?
小太子不想這樣懷疑伺候了他——麼多年的老人,但是听琴最近的一些所——所為讓他不得不懷疑她的動機。
平貴人是他的姨母沒錯,但是听琴那麼賣力的在他面前幫她刷好感,是為了他,還是為了平貴人?
小太子抿抿唇,卻沒有當場發作。
听琴自然不知道小太子在想什麼了,她對小太子沒有任何惡意是真的,但是想要讓小太子和平貴人親近一點也是真的。
在她看來,平貴人既然是小太子的姨母,兩人身上又同樣流著赫舍里一族的血脈,那麼他們就是一條船上的人了,那麼她在當中出一份力,叫小太子更早的接納平貴人,和她親近,也無傷大雅吧?
……
毓慶宮里的那點事情,別說靜好了,就連康熙也不知道,熱熱鬧鬧地過足了五天的端午節之後,——場盛大的轟趴總算是結束了。
不得不說,賢貴妃丟掉戀愛腦,認真做事的時候確實是有幾分本事的,所以端午節過去之後,賢貴妃和襄妃兩人都得到了康熙的賞賜。
很顯然,——樣的賞賜和端午節前後宮的嬪妃們都收到的賞賜是不一樣的,之前所有人都收到的賞賜是慣例,而賢貴妃和襄妃如今收到的賞賜,則算是一種獎勵——
點賢貴妃和襄妃清楚,後宮的其他人清楚,靜好自然也清楚了,但是她不清楚的是——
賢貴妃和襄妃得到賞賜就算了,那是人家應得的,她怎麼也得了賞賜了?
靜好看了一眼魏珠命人打開的漆盒,里面擺放的是八副樣式不同,材質也不同的紈扇。
所謂的紈扇,其實就是團扇,靜好伸手拿起其中一副,其柄是用白玉制成的,觸手是微涼,輕搖兩下,帶起了一陣輕風。
靜好讓荔枝——了魏珠他們賞賜之後,除了自己手上拿著的——副團扇之外,其他的便讓她們收好。
她想,康熙——她送團扇,該不會是怕她吃賢貴妃和襄妃的醋吧?
事實上確實是這樣,但是又不止是這樣。
康熙——天來到景秀宮的時候,——靜好手上拿著自己送她的團扇,還沒有開口,臉上便先露出了一個笑。
和靜好話家常了一會兒之後,康熙就問靜好︰「怎麼樣?你考慮好了嗎?——不——和朕一起去塞外避暑?」
是的,今年康熙就準備首次出塞行圍避暑,——一去至少也得兩個月,所以康熙肯定是要帶人一起去的,至于帶誰去?
康熙當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靜好了。
如果換做以前的話,靜好肯定會一口答應下來的,但是如今有了小保康……
小家伙現在還不滿兩歲,——個年紀肯定是不可能跟他們一塊去蒙古的。
靜好道︰「如果我和你一塊去塞外避暑的話,那麼豈不是要和保康分開至少兩個月的時間?」
听到靜好這麼說,康熙面上不顯,但是失望的情緒還是從話里帶了一些出來︰「那你的意思是不跟朕一塊去了?」
靜好乜了康熙一眼,隨即笑道︰「誰說的?我跟你去呀。」——
康熙看向自己,眼楮明顯比剛剛——亮了一下,靜好彎著眼楮道︰「反正也就兩個月而已。」
康熙想要忍住不笑出來,但是那種突然天將驚喜的感覺還是叫他有點忍不住,故意問靜好︰「分開——麼久,——是保康想你怎麼辦?」
「也是哦。」靜好假裝思考了一下,然後一本正經地道,「那我讓他……堅強?」
小保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