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七章 羅龍文

第九十七章 羅龍文

周夢臣說道︰「你過去,殺人是開頭,要借馮某人的人頭,震懾江北,我不管他們是誰的人,後台有多硬,都讓他們老老實實的辦事。這一件事情,就要你來做了。堅決不能再出現這樣的事情,再出現這樣的事情,我自然不會手軟,只是你就不僅僅讓我失望了,也會讓楊尚書失望了。」

王崇古心中一凜。知道這個關系到自己的前途。自然不敢怠慢,說道︰「請大人放心。我一定會將事情辦好。只是戰事?」

周夢臣說道︰「這個你听麻貴的就行了。」

王崇古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這與他想象的不大一樣。

王崇古已經準備臨危受命,去解決倭寇的問題了。他雖然覺得有些難題,但並不覺得有多少問題,忽然將這一件事情交給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將,這讓他有些接受不了。只是周夢臣終究不是楊博,有些話王崇古不敢與周夢臣講的。只能答應下來。

卻不知道,周夢臣其實也不信任王崇古。

周夢臣很無奈。他能殺一個人,不能殺一群人。總不能將江北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僚全殺了,殺了之後,誰來辦事?

事情總是要有人做的。所以只能殺一個個頭大的,讓他們看看。也讓有人安撫,去督促,讓他們戴罪立功。這種事情武將是做不了的。

必須要讓文官來做。

不過,戰事就不勞王崇古了。

周夢臣當然知道,王崇古也是能打仗的。但是終究不如自己培養出來的嫡系用得順手。不要看麻貴才二十出頭,年紀輕輕,但是軍事上很多時候,不看年紀的。看經驗,麻貴原本是軍事世家出身,又跟隨周夢臣完整的經歷對韃子的戰事。磨礪數年,讓他領兵數萬,統領一方,是有一些問題的。但是讓他率領三五千人,打一場追擊戰,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江北的戰事規模也就這樣大,其實,江北這邊的戰事,總體上是比北疆那邊規模要小一點,不過江南對大明太重要了,在政治上分量卻比邊疆的戰事要重要的多。

畢竟邊疆上的戰事,打了多少年了,朝廷上上下下,幾乎都已經習慣了。

這樣戰事讓麻貴去辦,也是合適的。

另外,即便退一萬步說,讓麻貴立功對周夢臣來說,也比王崇古立功要好。而且王崇古能不能收拾這個殘局,周夢臣也是存疑的。

所以,周夢

臣派出的騎兵。

雖然江北也是水道眾多,但是總體上是比江南要少一些,而且騎兵追逐戰是最合適。即便王崇古這邊沒有做好,得不到地方上的情報支持,但是以麻貴的能力,只要發現倭寇的蹤跡,也是能追上去,咬得住,打得贏。

當然了,如果提前跑到海上了。那就沒轍了。

不過,逃到海上雖然周夢臣心中有些過意不去,但是在官場上足以過關了。

畢竟,真要說起來,揚州這樣的事情,比之前,打到蘇州城下,攻破好幾個縣城,甚至騷擾南京的事情相比,就差太遠看,再加上周夢臣到這里不足半年,好歹有兩場勝仗,乍浦大捷,與台州大捷。而江北這樣局面,也也不算大敗仗,甚至言辭上做一些手腳,即便不諱敗為勝,也能說是平局。

只是周夢臣不希望是這樣的局面。

周夢臣這邊交代好了。王崇古與麻貴就立即去準備了。特別是麻貴,數千騎兵過江可不是一件小事,騎兵在岸上是龍,到了江面上就不行了。特別是戰馬,讓戰馬上船,本來就不大好辦。好歹這些戰馬都是訓練有素的,不會鬧出什麼事情,但是如果在江面上遇見了戰斗,這些戰馬一受驚,可就不好說了。

畜生畢竟是畜生。

所以,麻貴為了安全起見,過江的地方,在南京附近,如此一來,就要繞不小的圈子,好在只要上了岸,騎兵絕對能將時間給追回來。

周夢臣送走兩人,看向何心隱,說道︰「何先生覺得本官處置的如何?」

何心隱起身行了一禮,說道︰「是我小看周大人了。不過,周大人真不怕嚴閣老。」

周夢臣說道;「天下間不怕嚴閣老的人,或許不超過十個,但是不才就是其中之一。」

何心隱說道︰「既然如此,我送你一個消息,記得羅龍文嗎?」

周夢臣听了,微微一愣,手指在腦門上輕輕敲了兩下,他現在處理的事務很多,要記住的人名最少有一兩百個。比如各地大儒,比如各地尚書,巡撫,還有一些已經退下來,但還很有影響力的官員。自己嫡系的人馬,外門弟子之中有出色才能的人。

這是一張龐大的網絡,周夢臣都要費神。

好在周夢臣記性不錯,雖然不至于在如某些人一般,見過一個人,即便幾十年之後,還能回想起來。但是有過數面之緣的人,還是有些印象的,。

周夢臣說道︰「羅龍文,不

是胡宗憲的幕僚嗎?參與過離間徐海與陳東的之事。」

何心隱說道︰「沒錯,不過而今不是。我得到的消息是,在那一件事情之後,羅龍文就去了京師,進入了嚴府,隨即又南下到了南京,而後趙文華就死在半路了。總之,這一段時間,他在南京與北京之間跑了數次,但是實際上,我問過一些人,這些人都是在南京與北京之間討生活的。但是都沒有見過羅龍文,或許他沒有走運河沿線,也或許,他只是托詞。不過,有人見過他出海。或許他只是通過海路去北京了。而今現在他就在揚州城中,做什麼不知道。」

周夢臣心中一動,大腦子飛快運轉。何心隱明面的話,周夢臣根本不用去想。不就是羅龍文是嚴黨在江南的使者或者說代表,最少是代表之一。

這些事情都是羅龍文在幕後做下來的。

但是對周夢臣來說,這是最沒有價值的事情。畢竟,嚴黨即便不派羅龍文,也會派別人的。這沒有什麼。不過何心隱說,有人見過羅龍文出海,這是在暗示嚴黨通倭嗎?

這事情就有一點點嚴重了。

通倭是大案,即便拉不下嚴嵩,但是拉下嚴黨一兩個要員卻是可以的。但是何心隱為什麼要告訴他。這是徐階的意思,讓周夢臣辦這一件事情?

不大像,畢竟徐階對周夢臣不可能不尊重。即便他讓徐階辦這一件事情,最少也會派專人攜帶書信來說服。而不是讓何心隱這樣提一嘴。連封親筆書信也不給。

如果說何心隱自己的想法?那何心隱是什麼意思?

順便,周夢臣又想起了胡宗憲,胡宗憲知道不知道這一件事情?是知道了不說?念及舊情?還是這是嚴世蕃的離間計等等。

最後又回到事情本身,羅龍文真的通倭嗎?他通的又是誰?

紛紛擾擾的事情,又回到周夢臣這里,他要怎麼辦?這一件事情,應還是不應?查還是不查?一時間周夢臣拿不定主意,信息太少了一些。他問道︰「何先生是什麼意思?」

何心隱也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意思。

他在江北調查的時候,發現了羅龍文介入很深,順便多調查了一些,只是事情還沒有調查出結果,甚至還沒有與北京那邊通氣,他本意不與周夢臣說的。畢竟這一件事情不同尋常。不僅僅是江北的事情,他也沒有答應周夢臣調查的。

但是不知道怎麼的。就順嘴給說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