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三章 沙船幫

第三十三章 沙船幫

周夢臣安插在海寧的耳朵,將海瑞在海寧的所做所為,全部上報,周夢臣時刻關注之余,更多是關注沙船幫,而汪宗元處理關于財政一系列事務。四百萬石糧食,並不是一個小數字。雖然湖廣的長沙,武昌,南直隸的九江,安慶,都是糧米匯集之地。綜合起來,每年的糧食交易量,要在千萬石以上,至于多時候最多多少萬石,這可不好說,畢竟古代沒有那麼發達統計手段。

但是即便如此,四百萬石,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而糧食交易,又不像尋常貨物,一手交錢一首交貨那麼簡單,大宗貨物交易,交易其實其中最簡單的事情,檢查糧食質量,交貨周期,儲存運輸,那一個都不是小事。

更不要說,從江南籌集錢糧,也是很重要的。

總之,汪宗元忙得一塌糊涂,好在唐時英已經到浙江巡撫,從浙江府庫之中協調出一些銀兩,才算是將采買大米的銀兩籌齊。

至于趙文華的家產,除卻銀兩之外的產業,還在扯皮之中。

不過,這些都是關乎與江南士紳的溝通,不管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這事情都好解決,只是周夢臣不會輕易低頭。等海瑞能不能大殺四方了。周夢臣可是听說,江南一代的士紳,目光都聚集在海寧了。

海寧真要決出勝負高下,還需要時間。

周夢臣也沒有閑著,他立即召見沙船幫的幫主,沈船主。

只是周夢臣看道沈船主的時候,忽然擔心起來,覺得似乎高估了沙船幫的力量。

無他從這個沈船主的打扮上就能看出,而今的沙船幫的實力,並不是太大的。

很簡單,大明之風氣,從正德之後,越發走向奢華了。周夢臣衣著只求舒服,身上不喜歡絲綢,反而喜歡棉麻布料,因為舒服。也就是夏天穿絲綢。因為涼快。但是即便如此,周夢臣對棉麻要求也是非常苛刻。畢竟現代人各種享受,在古代人看來,根本無法想象的。

所以,周夢臣的衣料從來是周家自己做的。甚至為了這一件事情,李雲珍專門招募了幾家工匠,在京外皇莊之中,專門挑選了一塊地種棉花,可以說,從棉花選種,到最後成為布匹。到裁剪,都是精益求精。才算是讓周夢臣穿著舒服。這樣布料,一年下來,也不過幾十匹,供應周家內院周夢臣與妻子孩子用。

在周夢臣看來,這已經是極盡奢侈之能事了。

但是在江南士大夫看來,不

過爾爾。

至于其中奢侈程度,這里就不說了,單單說眼前的沈船主,一身絲綢衣裳,倒是顯得很華貴,但是穿愛沈船主身上,卻左右不舒服,上下不妥帖。很顯然,這位沈船主平日里,決計沒有穿過這樣的衣裳,而且在周夢臣面前,畏首畏尾,就好像是一尋常百姓。

沒錯,周夢臣身份日高,他接見的人,很多在見周夢臣的時候,可以說是戰戰兢兢的。

不過,這位沈船主下面也最少有千余家跟隨,在崇明島上,也是一號響當當的人物了。這個時候,有這個表現,讓周夢臣有些失望,心中暗道︰「難道,沙船幫言過其實?」

周夢臣問道︰「沈船主麾下有多少只船只?」

沈船主說道︰「小的麾下只有十三條船?」

周夢臣心中咯 一下,問道︰「是幾桅船?」

沈船主說道︰「只有三艘三桅船。」

周夢臣頓時皺眉,心中暗道︰「何心隱的情報有錯嗎?」

周夢臣關于沙船幫的一切都是通過何心隱得到的,在元代,崇明島就是從長江出口的一處出海之地,當地百姓以出海行船為生,當時主要目的地就是北方,是大都。

到了本朝,這種習慣依然沒有改變。可以說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便是地方官也不能無故奪百姓生計,這是要出問題的。

周夢臣以為這里百姓習性是與福建百姓差不多。但是而今看來,卻是不一樣的。

因為福建百姓之中,固然有一些堅固行船的老百姓,但是大部分從事出海貿易的人,都是賺得盆滿缽滿。哪里像沈船主這般。

而且沈船主的船也太少了。

區區三艘三桅船,要知道大明海禁,僅僅禁三桅船以上的。可見沙船幫,雖然不能說是本分百姓,但是比起福建那些無法無天的海商,也能算是真大明子民。

但是這不是周夢臣想要的。

他忍不住問道︰「我欲明年漕糧海運天津,沙船幫能不能承擔此事。」

沈船主一听,本來眯著的眼楮,忽然明亮了起來,微微一眯,隨即就暗淡了,說道︰「大人,百萬石以內,是可以運輸的,百萬石以上,沙船幫就承受不住了。」

周夢臣一愣,說道︰「你只有這幾艘船,敢應承百萬石的糧食?」

沈船主似乎是說到了自己的專業領域了,

放松了一些,說道︰「大人有所不知,所謂沙船幫,不是我一個人,不過是我沈老兒,在崇明有些威望,這才推崇我為主,其實大家一般情況下,都是各做各的買賣,平日都是幫人運貨,自己不辦貨,平日有了幾家吃不下來的,才推我來協調,擔個虛名而已。我一家能運輸的糧食,不過三五萬石,但是沙船幫全體,運輸百萬石是沒有問題的。」

周夢臣這才了解了真實的沙船幫。

在這個時代,幫會與後世所謂之幫會,是有區別的。這個時代幫會,更帶有行會的性質。當然了,周夢臣不相信,沙船幫在搶奪生意的時候,全部不使用暴力,這年頭,兩個村子爭水,還能打出幾條人命的。更不要說,其他啊生意了。

不過,這些僅僅是時代的插曲,沙船幫似乎更多想得是生意。

而且在做生意上,也表現出不比福建敢冒險。听听就知道,沙船幫只幫人運貨,自己不參與。其中含義也就很清楚了,在大明是海禁的,但是海禁不禁三桅船,而船上的貨物又不是自己的,他們只是賺運費,遇見事情了,是可以推干淨的。

這就是非常常見鑽空子法子。

當然了,周夢臣不相信,沙船幫真是一點沒有參與海貿之中。但是他們這種態度,就證明他們對國法還是有畏懼的。

周夢臣心中暗道︰「勉強夠用了。」畢竟,周夢臣未必看得上沙船幫的規模,但是對沙船幫成熟的水手,確實很眼饞的,畢竟,而今的航海還是一個技術活,不是一般人能夠辦到的。

只是周夢臣不知道,沙船幫之後規模,在萬歷征倭的時候,沙船幫就被明軍征召運輸軍需,甚至有五百人直接參與了對倭國的海戰。在明亡之時,更是出了一個沈廷揚力主海運,甚至打通海運。只是大明江河日下,沈廷楊最後抗清而死。而到了清朝,沙船幫依然存在,只是當時的沙船幫已經從姓沈變成了姓朱,更有趣的是,康熙年間從鳳陽遷到崇明的朱家第一代家主的夫人,姓沈。

而朱家把持的沙船幫,更是興旺數百年,在情末民國時期,還是上海灘的大亨之一。

歷史就是這樣耐人琢磨。

當然了,沙船幫的大發展,也是因為海運大發展,而海運的大發展嗎,是隆慶開關之後。而今倭寇雖然厲害,但是海貿貿易量其實並不是太大的。

周夢臣問道︰「如果要運輸四百萬石糧食,需要什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