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二章 當面說

第五十二章當面說

可以說,華山這一次地震固然是一次的不幸,但是賑災貸款,卻是晉商對整個關中的一次收割,可以這樣說,晉商通過種種條件限制本金的使用,比如晉商從外面運來大量的物資,直接將這些物資折合銀子作為貸款,乃至于貸款分期使用,等等。

可以說用數百萬兩,撬動了整個關中的土地。他們手中土地抵押,一度到了整個關中的百萬之五十之上。即便是低息利息,足夠他們賺得了之前數年賺不到的銀子。

連他們承諾給周夢臣五百萬兩,其實大多都存在銀行。周夢臣花出去之後,也很快回到銀行之中。

可以說,這一次給晉商大開眼界,所有人都發展,原來錢還能這麼賺?簡直是一個數字游戲,本金在倉庫里面根本沒有動,數目上的加加減減,他們的錢都在迅速增長之中。

為了這一門生意,即便為朝廷貢五百萬兩,也是劃算的。

可以說,很多晉商都已經準備好認栽了。

而今听周夢臣這個方案,張允齡忽然覺得,似乎這五百萬兩還能要回來。比起秦晉兩省幾乎入不敷出的財政,未來的潼關鐵路,與壺口鐵路,無疑是兩個聚寶盆。如果拖得時間長了,在十年十幾年的維度來看,五百萬兩,不是還不清的。

張允齡沉默片刻,他有些想不通。很簡單,那就是周夢臣對晉商太好了一些。

張允齡之前覺得,周夢臣給了晉商這麼大的好處,就是為了那五百萬兩銀子而來的,或者周能臣不會全部貪污了,但是定然會在其中分一杯羹。

而今看來,卻不是那一回事?、

這就讓張允齡就些不明了,周夢臣是為了什麼?不弄明白這一點,他就不能對癥下藥,應對周夢臣未來的舉措,在商業上,也會讓自己處于被動之中。

「算了。周大人這樣的人怎麼是我能揣測的?」張允齡心中暗道︰「我與周大人,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人物,這樣的人物,應該留楊尚書去應付太對。」

張允齡一想到這里,就說道︰「大人,說得極是。只是定下來的事情,卻不是 一個人能做主的。大人真有此意,要麼等消息,要麼等時間當面談談。」

張允齡並沒有說那個當面談的人是誰,但是周夢臣卻知道是誰?正是楊博。

周能

臣心中暗道︰「也好,正好與楊博談談。關于晉商的事情,楊博才是能拍板的人。」周夢臣微微一笑,說道︰「說得也是。」

于是就不多說了。

隨即周夢臣就在壺口待了一陣子,並見了周圍的父老,詢問當地的生活情況,詢問周圍有沒有煤礦,畢竟蒸汽機,是需要吃煤的,而且朔州露天煤固然是極好的,但是如果從朔州運輸的話,成本太高了。還召集陝西山西臨近府縣的官員,召開會議,將修鐵路的事情,公之于眾,並招攬民夫。而且周夢臣也準備從關中遷移一些災民來參加這個工程。

如果周夢臣的計劃成功了,壺口鎮。請注意,明代是沒有壺口鎮的,作為有幾個小村落而已,不管是後世陝西的壺口鎮,還是山西的壺口鎮都是建國之後才有的。這里的壺口鎮,是周夢臣對兩個碼頭的統稱。

整個壺口鎮定然是西北繁華之所,這樣的地方自然需要大量的人口填充的。也算是為了移民的重要節點。

提前安排一些人,也是再好不過。

做完這一切,周夢臣留下徐渭代替處置這里的政務,對接朝廷與陝西,山西兩省事務。對此周夢臣一點也不擔心,徐渭在周夢臣身邊時間長了,周夢臣而今事務繁多,也不是只有一個幕僚了。而徐渭一直能在周夢臣身邊擔任幕僚長的職位,在周夢臣看來,如果不是徐渭的臭脾氣與科場失利的原因,徐渭當一省巡撫,或者總督是綽綽有余的。

而周夢臣乘船北上,一路逆流而上,到了黃河一處河灣,卻見有數艘船只已經等在哪里了。見周夢臣到了,立即有人去引周夢臣的船只去停泊。

周夢臣下船只後,卻見楊博已經在河邊支了兩個魚桿。

周夢臣微微一愣,心中暗道︰「這些人都喜歡釣魚的時候說事,是誰開得頭?姜太公嗎?」周夢臣一肚子吐槽,還是老老實實的坐著給他留得小馬扎上面。先將魚竿拉起來,重新上了餌,然後拋了出去,說道︰「楊兄,我千里迢迢而來,也就不廢話了。有幾件事情,非你我商議不可?」

楊博並不奇怪,他說道︰「可是用潼關鐵路,與壺口鐵路收益換秦晉兩省賦稅抵押?」

周夢臣微微一笑,說道︰「看來,已經有人給你匯報過了。」周夢臣微微一頓,說道︰「算是吧。」

楊博說道︰「其實從一開始,我就覺得你這樣做是冒了大風險的,朝廷是什麼情況,你又不是不知道,一分

錢要分成兩半用。這還是方尚書有辦法能做到這一點,秦晉兩省賦稅不多,但是每年也有二三十萬兩,對于朝廷來說。也不算是小錢,豈能說不要就不要了?」

「倒是你而今的法子好,你這個空手套白狼,傳到朝廷了,也是你周夢臣高明,下面的晉商被當成大傻瓜而已。」

周夢臣說道︰「楊兄,你知道的,我沒有這個意思?」

楊博說道︰「我當然知道了。我沒有怪你。畢竟他們與我們不一樣,行商就要唯利是圖。至于臉面什麼並不重要,但是你我卻是朝廷大臣,名聲還是有用的,羽毛能珍惜一二,就珍惜一二吧。」

楊博說到這里,有幾分惆悵,不知道是因為周夢臣,還是因為他自己。

周夢臣說道︰「如此說來,楊兄答應了。」

楊博說道︰「我自然答應了。」

周夢臣說道︰「那就謝過楊兄了。」

楊博說道︰「你千里迢迢來此,就為了這一件事情嗎?」楊博轉過頭,不去看餌,而是看向周夢臣。

周夢臣輕輕一笑,說道︰「楊兄英明,我的確不是單單為了這一件事情。」隨即周夢臣長話短說,將他的移民計劃說給了楊博。

楊博微微一愣,說道︰「其實我這里很缺人,能有百姓遷移過來,我自然舉手歡迎,只是,這一件事情是便宜了我,對你卻是一件麻煩事情。你這是何苦?」

周夢臣微微一嘆,說道︰「河朔一省,三千里河山,三分功績在我,三分功績在楊兄,我豈能不珍惜?或許這是我一輩子唯一的軍功了。總是要善始善終的。如果沒有這個條件也就罷了,但而今的情況,你也知道,關中地震之後,幾年之內,是恢復不了元氣的,而今關中一些人口是因為我的賑災政策,才能活在關中,但是朝廷不可能一直賑災,自然要想辦法安置他們。而且自從成化以來,流民四起,不就是人多地少。而今能先移民一些,讓百姓知道,塞外還有活路,不至于鋌而走險,也算是為你我積福,也國家銷禍了。」

楊博說道︰「你都說到這份上了,我豈能不答應,畢竟這一件事情也是對我有利。不過,我也有一件事情,要拜托你。」

周夢臣心中明白,政治就是這樣的,很多事情都是資源交換。只是他一時間不清楚,楊博想要什麼,說道︰「楊兄,有什麼事情,盡管提,只要是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全力以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