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

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

玉林城西北。

楊博看著一個奇怪的車。下面沒有輪子,而是兩道滑軌。前面有幾匹馬拉著。楊博說道︰「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卻不想雪地能行此物?周長亭就是用此車偷襲青城嗎?」

楊繼盛說道︰「不是,那是剛剛下過雪,甚至行軍之中一度遇見下雪,只是謝天謝地沒有出現大雪,那時候的雪看似很厚,但都是虛的,雪橇壓上去,會陷進去。這是大軍行軍之後,硬生生踏出了一條路。才能用雪橇。即便如此,馬蹄也長長打滑。只能湊活得用。」

楊博感受著來自北方的寒風。忍不住緊了緊衣服,說道︰「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周長亭就是非常之人。」

如果在大同的時候,楊博還有很多不服氣,但是而今卻不能不服氣了。

別人不知道其中難度,楊博同樣是領過兵打過仗,他在軍事上,要比尋常文官高明太多了。他不用听周夢臣是怎麼從玉林趕到了青城。單單听楊繼盛的後勤準備,再看看而今冰天雪地,切實感受一下塞外的寒風。就知道,這一件事情,周夢臣能夠做成,但是他楊博是做不成的。

楊博又跟著楊繼盛換乘雪橇車,在不專業的馬兒拖拉之下,速度還行。一路上,三十里左右就有一個軍站,有一個千戶把守,這個軍站,雖然大多都是依托于草原上的廢棄的建築物,但是縱然這里曾經是漢唐故地。但也沒有那麼多廢棄的城池用。

相當一部分軍站,都是很奇怪的房子,是雪做的房子。當然了,與愛斯基摩人的雪屋是一些區別的。區別就是這些雪屋並不是弧形頂,而是將雪堆成雪牆,在雪牆上面蓋上木頭的頂。四面遮風而已。

因為這一條路,是而今最重要的一條後勤路線。周夢臣想盡一切辦法,打通青城與玉林之間的聯系。

楊博看完之後,也是嘖嘖稱奇。

三日之後,楊博終于到了青城。

而今的青城已經看不到多少大戰的痕跡,雖然在長街上,一些痕跡還是難以抹掉的。比如說牆壁上的刀痕,與燒焦的痕跡。地面青石板上,即便如何清洗,一時間也難以清洗干淨的暗紅色,是堆積大量鮮血的痕跡。

但是已經看出一些人氣。

一部分是周夢臣帶來大軍活動的痕跡。

周夢臣將青城之中的空房子,按照建制分給各軍了。畢竟而今距離臘月還有一段時間,也就

是說,這個冬天,還沒有到最冷的時候。周夢臣不做好御寒工作。擔心大軍在塞外第一個冬天,會有非戰斗減員。

之前的戰斗之中,有這麼多非常戰斗減員,已經讓周夢臣心疼之極了。

整個青城簡直是一個大軍營。

第二部分,就是商人。是晉商。

不得不承認晉商的冒險精神,或許有一些大商賈還在考慮這一戰的政治風險。沒有怎麼參與。但是大同本地的小商人。卻已經行動起來了。

跟著大軍行動。來到青城。

他們之所以敢如此,固然是大同軍的軍紀好。但也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那就是大同人口之中,軍人比例太高了。高到了幾乎任何一個大同人都與軍中有聯系。即便沒有聯系的人,他的交際圈之中,一定與軍隊有聯系。作為晉商之一的大同商人,而今在晉商團體之中佔據的比例不大。

撼動不了蒲州系商人的地位。但是大同商人的實力也在迅速提升。畢竟大同的繁華,縱然讓外人吃了大頭,大同本地商人也要吃小頭的。

而這些商人又與大同軍中關系密切,甚至有一些人根本就是某些將領的白手套。

周夢臣即便知道,也不好說什麼。

一來收稅與軍中是兩個體系。周夢臣不擔心這些商人有後台之後會偷稅漏稅。二來,這個時代對軍隊的要求就沒有那麼嚴苛。不貪污軍餉,克扣糧餉就是好將領了,至于從其他方面賺錢。根本是無可厚非的。

周夢臣也只能入鄉隨俗,不要太苛刻了。

當然了,這些商人的存在,也不是沒有好處的。最少大同商人在對外進取上是最積極,也是最魯莽的。他們在經商上沒有什麼經驗。甚至惹急了,敢抽刀子干架。畢竟很多商人之前就是在軍中的。

這些人如果在別處經商,或許有些不妥當。但是在草原上確實最合適不過了。

而今這些商人到了青城,也補充一些後勤不能彌補的地方。

比如,收購戰利品。

雖然周夢臣嚴謹下面劫掠,但是這一戰卻是巷戰,甚至一度打到逐屋爭奪,很多時候真不好說,一個士兵與敵人廝殺的時候,順手將一些貴重的物件放在自己腰包之中。周夢臣怎麼管?

最後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塞口袋里面一些東西,上面不問。但是你要是大包小包得拎,抱歉充公。

即便如此,也給了很多將士發財的機會。但是他們賣不出。這就是大同商人的機會,同樣的機會是青城的房屋與店鋪。

這些也是戰利品。

整個青城南半城,幾乎打成白地。但是這些大同商人都很有信心,大明有信心,他們相信大明一定會在草原上待下去的。作為草原貿易的中心。青城自然會重新繁華起來的。

雖然周夢臣沒有說要出購這些房子。但是想來官府拿著這些房子也沒有什麼用處。不過要等明年軍營修建好之後的事情了。

另外還有草原上漢人勢力來打听情況,蒙古人來觀望形勢的,等等。

總之,這種各色人等讓青城繁華之極,似乎不想剛剛打過仗。

楊博一到青城,周夢臣就知道了,自然派人來請。

楊博與馬芳見了周夢臣,幾人寒暄幾句。周夢臣就讓馬芳下去了。只留下楊博。周夢臣說道︰「我想過朝廷會派誰來,沒有想到是楊兄,有楊兄在,我可以放心回京了。」

楊博笑道︰「怎麼如果不是我?周老弟就不回京了?」

周夢臣有些悵然,說道︰「也是,不管是誰?我都要走了。甚至九邊不出什麼大事,我一輩子都不可能到邊塞任職了。」

周夢臣而今這番作為,幾乎是宣告,他與宣大總督,三邊總督這樣的官職無緣了。畢竟周夢臣復套之戰,或者在尋常百姓看來,是大大的功勞,但是對于上層大佬來說,他們很難說,周夢臣這樣做是功勞,還是污點,或者說,既是功勞,也是污點。

楊博說道︰「周老弟放心,你這一戰成名。武功乃百年來最盛,或許我這兵部尚書都要讓你一頭了。」

周夢臣說道︰「謝楊兄吉言。陛下有什麼旨意。」

楊博說道︰「我也不宣旨了。你自己看吧。」隨即將手中的聖旨遞給了周夢臣。周夢臣一看,說道︰「也好,三日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足夠將事情交代明白了。」周夢臣隨即將聖旨重新卷起來,說道︰「既然時間緊,我就不給楊兄休息時間了。直接交代事情了。」

楊博微微一愣,不過也知道,大戰之後千頭萬緒。三日能夠交接完已經算是不錯了。也立即打起精神說道︰「我洗耳恭听。」

周夢臣說道︰「發動一場戰爭是容易的,結束一場戰爭才是最難的,做事要文武相濟,用武的事情,我已經做得七七八八了,下面就要文事以濟,如果我能在這里留上一年,自然沒有問題,但是而今就要走,這最難的事情,就要交給你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