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八十六章 分賬

第八十六章

分賬

政治理念這東西從來不是秘籍。非但不是秘籍,而且是恨不得天下人知道與相信的人越多越好。這才更容易成為國策。

方鈍是戶部尚書,從理論上來說,戶部尚書作為大明財政的一把手,有權做出任何財政方面的改革。但奈何大明二百年天下,很多事情都已經很不可動搖了。即便方鈍是戶部尚書,也只能按照規矩行事。

但是多拉攏一個盟友也是一件好事。

周夢臣于是細細將這里面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方鈍听了陷入長考之中。好一陣子才說道︰「如此來說,商票就最重要了。這東西最容易作偽,你準備怎麼應對啊?」

周夢臣設計出來的繳納商稅的方式,其實就是先自己填報一定數量的商稅,然後朝廷衙門給商票,這種商票胡貨物一起運輸,各地衙門檢查之後,不許額外征收賦稅。一律放行。但是如果沒有商票的貨物,各地部門就權力查封。

當然了,而今僅僅是一個想法,還不能實現。

在朔州而今是在朔州碼頭上查驗,凡是發貨的人,按照貨物征收三十稅一。想來在朔州這樣的地形下,他們不會為了節省一點點賦稅,而不走水路的,否則陸路的消耗,會幾倍于水道。

但是在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在江南這種水網密布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做到卡住要害水道。就只能用這個辦法了。

當然了,僅僅是一個雛形。自然有不少不完善的地方。

周夢臣說道︰「我準備用宮中印刷作坊。或者戶部單獨成立一處,用最新的技術用彩色印刷。」

方鈍微微一愣,說道︰「套印?倒不是不是辦法。只是還是不保險。不怕你笑話,我都想印寶鈔了。可惜了——」

周夢臣說道︰「請方叔放心。總是會有辦法的。」

周夢臣也知道,很多新燃料都是從煤化工之中出來的。周夢臣對這些技術不大熟悉,不過他現在不是一個人了。大同書院雖然才畢業了一屆,在周夢臣看來,雖然這時代的科學研究很是簡陋。但是有獨立帶項目的人。也不超過十個。

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同書院持續培養出來的人才會越來越多的。到時候周夢臣就能讓一些學生研究煤化工這個方向。要求不高,只需搞出一些化工燃料就行,可以作為防偽標志來用。

反正周夢臣提出這個方案,短時間也推行不了的。

方鈍說道︰「這個方

法,我看不出什麼問題。只是這方案在北方容易推行,在南方就難了。而且我也看不見此策大行于天下的那一日了。」

方鈍看得很明白。

這個方案,對于北方來說,更多是增量。無他,在北方很多地方,根本找不到周夢臣所說的這種大型工坊。周夢臣這個方案,就等于一開始就立了規矩,有官府的權威在,下面人也不會說什麼的。

但是對于南方卻不一樣。

南方手工業規模是南方不能比的。別的不說,蘇州城中有織機近百萬張。雖然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家中自己織布,但並非沒有那種聚集在一起,一個廠子里面就織機近千張的地方。

這些地方之前都沒有怎麼繳納賦稅。

而今忽然要繳納賦稅?他們怎麼願意啊?

所以,這個方案北方很容易推行,但是如果不對北方加強建設。推行了也沒有什麼用處,收不上來什麼錢。但是在南方是能征收一大筆銀子的。但是恐怕要遇見很大的阻力。

別的不說,單單說徐階。不知道徐階知道不知道。反正徐家的產業正在繼續擴張之中,以至于將來整個松江的土地似乎都是徐家的。與此同時,松江布更是天下聞名。作為松江的支柱產業。

至于徐階與松江布之間,有什麼關系,就不好說了。

周夢臣說道︰「方叔老當益壯,又怎麼看不到啊?」

方鈍微微一笑說道︰「我解決不了現在的問題,估計明年都未必有了。你見過陛下,陛下有什麼交代沒有?」

周夢臣說道︰「自然是有交代的。陛下的意思,是讓我將大同結余銀兩上繳,不過什麼是結余,卻是我說了算。」

即便周夢臣已經決定與方鈍拉近關系了。但是有些事情該爭還是要爭的。畢竟錢是英雄膽,有多少錢才能做多少事。這一點周夢臣太明白了。所以周夢臣明知道,今日要大出血,也要盡可能留下銀子。

方鈍哈哈一笑,從一邊拉來一個算盤。說道︰「糧食什麼我不算了,看你可憐。你在罐頭作坊結余有二百一十七兩。玉林關稅有二十萬兩,朔州稅有二十三萬兩。總計有二百六十萬兩,再加上大同府各地賦稅,有一萬七千兩。以及你去年結余,有五萬兩上下。我將零頭都給你抹了,算你五萬兩。一共是二百六十五萬兩,你說說,你留下多少?」

周夢臣此刻見識了方鈍的手段。

方鈍計算出來的數據,雖然有周夢臣手上的數據有些出入,但誤差大概在一萬兩上下。關鍵是,周夢臣很多東西都沒有給戶部報賬。就好像罐頭的生意,這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入賬。周夢臣是單列的。

當然了,這年頭戶部對下面控制權也沒有那麼深。名義上的控制權都落不到實處,在後世政府之中還有小金庫。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了。

方鈍就好像看了周夢臣的賬本一樣,讓周夢臣如何不吃驚。

其實,這對方鈍來說,根本就是小意思。

畢竟他如果沒有這種挖老鼠洞般的細致,如何能臨危受命。支撐去年大局,賑災,河道,軍費那一個不要錢。而從地方調錢,說得容易,下面誰會無私貢獻,周夢臣都想給大同多留點,下面有余錢省府,豈能如此甘心將錢交上來啊?

方鈍就是憑著這一手。從各種經濟數據之中,以及自己的調查之中,能給出對方無限逼近對方府庫的數字。讓下面的人都無法拒絕來自戶部尚書的問候。

周夢臣還是想要頑抗一下,說道︰「其中有五十萬兩,屬于玉林開關時候,各商賈的押金。這個是不能動的。」

方鈍斜眼看周夢臣,似笑非笑。似乎在說︰「你都花光了,還說我不能用?」

的確,周夢臣在挪用的時候,可從來沒有想起這五十萬兩是押金啊?

方鈍也不拆穿周夢臣,說道︰「好。賢佷說得好啊?只是這樣大的數目放在下面總是不好的。這樣吧,朝廷太倉庫,是最好的銀庫,禁衛把守,十二個時辰有人訓練,而且冬暖夏涼。將銀子放在這里,你也放心是吧,放心,真要退押金的時候,讓他們來北京退便是了,難不成堂堂戶部還能賴賬不成?」

周夢臣心中暗罵︰「銀子要什麼冬暖夏涼?」

只是面對這樣的局面,一時間也說不出話來,他知道在賬目上,是算不過方鈍的。只是帶著幾分哀求,說道︰「方叔,你總不能將大同一掃而空吧。」

方鈍說道︰「自然不會的。糧食一分不動,甚至如果可以的,我可以從太倉調一批糧食去大同。但是銀子,你也不用留太多了,三十萬兩,三十萬兩夠你用了。」

方鈍這個數目也不亂給的,他計算了大同鎮的消耗。畢竟大同鎮發餉都是發糧食,銀子用處不多,結合各處用處,三十兩已經很寬裕了。

只是周夢臣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三十萬兩怎麼能夠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