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一章 談判條件

周夢臣特地選殷正茂作為談判代表。其實也是對殷正茂的栽培。

這一場談判下來,只要成功。殷正茂定然會升官。

周夢臣最大的問題,就是他的升官太快,羽翼未成。為什麼馬芳被調走,周夢臣感到十分肉疼。固然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但也是周夢臣在邊關日淺,夾帶中人少,板凳厚度不夠。去一個主力,讓周夢臣幾乎找不到替補。即便能找到水平相差太遠了。

如果周夢臣在邊關深耕十余年,定然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周夢臣痛定思痛。這才想提拔自己的嫡系。畢竟很多事情,不是自己人是不能放心托付的。而他升得快,他的心月復卻未必能跟得上。別的不說,周夢臣而今想來,他幸好沒有升宣大總督。因為他發現他即便升了宣大總督,宣大總督最重要的兩個下屬,一個是大同巡撫,一個是宣府巡撫。他估計都拿捏不住了。

周夢臣背景深厚,弄得宣大總督蘇佑,好像沒有這個人一般。蘇佑當做看不見有大同鎮,只當自己不是宣大總督,僅僅是宣府總督而已。但是周夢臣升任之後,也面臨很尷尬的局面。楊繼盛資歷還是淺了一些,不足以擔任大同巡撫,宣府巡撫定然也不是周夢臣自己人。

不知道要多少人事斗爭,才能將這兩個位置的大臣壓死。特別是有嚴嵩在後背支持的時候,更是難辦。

之所以這樣,就是周夢臣沒有足夠的人去佔位置。

周夢臣是高升的話,對繼任者是有推薦權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周夢臣可以將李儒推上大同總兵的位置上。對于有功之臣的推薦,朝廷也是要考慮的。可惜了,周夢臣有機會安插人,卻不知道安插誰?

這就是所謂的根基淺薄。

看看所謂的文官大佬之中,那一個不是桃李滿天下。只要一翻,有的是自己的黨羽。周夢臣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嘉靖二十六年的同年們,而且即便嘉靖二十六年的同年,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跟著周夢臣混了。

故而,周夢臣才決定下功夫提拔自己人。

準備將凌雲翼從北京調任朔州軍器監。然後讓殷正茂高升。即便沒有缺,也想資歷功勞給刷刷。將來也好安排。

殷正茂自然明白其中道理,否則大明禮部,翰林院,乃至于兵部有多少人不能用。偏偏是他坐在這個容易立功的位置上。

殷正茂說道︰「請周兄放心

,我定然不會有辱國體。」

他微微一頓,說道︰「今日雖然在封號之上爭論不休。但是不是沒有結果的。我最少模清了談判的幾處要點。這一次談判,封號與白蓮教徒這兩個前提條件。封號這邊爭執不下,但是白蓮教那邊已經有過暗示了。只要和議一成,韃子就取締白蓮教,並願意送一批白蓮教徒給朝廷,以示與白蓮教一刀兩斷。今後再有白蓮教逃到草原上,他們絕對送還。」

楊繼盛冷笑一聲,說道︰「真是好吃相。」

周夢臣自然知道,辛愛在草原做的事情。白蓮教當初幫了俺答父子多少。而今卻已經是過眼雲煙了。張惠正在將板升百姓全部編戶齊民,大概有數萬戶之多,分為數個縣,當然了。或許為了韃子所謂的西京府更好听一些,估計韃子會在編制上擴大一些。比如將縣叫成州。

做一些虛張聲勢的勾當。

這些送過來的白蓮教徒,想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白蓮教在草原興盛這麼多年。縱然骨干都死在朔州之戰中。留守中上層全部叛變,但要說白蓮教一個忠心的也沒有,卻是未必了。

辛愛正好將這一批人給清理了。

楊繼盛對白蓮教自然沒有什麼好臉色。但是白蓮教骨干到底是漢人,見白蓮教的人如此被韃子過河拆橋。吃得干淨利落,心中無名火起。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周夢臣說道︰「蕭芹如果知道今日之事,也不知道做何想法。算了,韃子其他條件是什麼?」

殷正茂說道︰「我試探了一下,韃子最在乎的其實還是通貢。對于通貢的數量,地點,物品種類說的最多,他們希望我們能賣出糧食與鐵器,他們願意用戰馬來換。」

「大人,這方面如何決斷?還有,大人覺得通貢的地點應該在什麼地方?」

周夢臣斬釘截鐵地說道︰「玉林。就在玉林通貢。」

周夢臣之所以咬定要在玉林,就是因為玉林距離青城最近。如果將來周夢臣對青城動手,玉林就是大軍出發地。所以對玉林的建設,周夢臣一直是上心的。可惜現在周夢臣沒錢。而且和議達成在即,即便是有錢,也不好加固敏感地區的城防。

但是如果在玉林通貢的話,很多事情都可以順理成章了。

大量人員聚集。即便不修路,人走多了,從殺胡口到玉林衛的這一段路程,自然而然就修繕了。而且玉林人多,各種配套設施,都會逐漸增加。周夢臣將來用兵的時候,都

能用得上。

「至于鐵與糧——」周夢臣沉吟片刻,說道︰「鐵是要請示朝廷的。這樣吧,我們可以用鐵換馬。除此之外,其他的東西,包括糧食都隨行就市。不過,我會在玉林設集,凡是出入關的物資都要交稅。」

「這一點,你要提前說清楚。」

鐵與糧,是最敏感的軍事物資,周夢臣本身卻不是太在乎。

首先,鐵。朔州監一直在爆產量。周夢臣估計如果沒有戰事的話,嘉靖三十二年或者嘉靖三十三年,今明兩年之間,朔州監的產量想達到一個高峰。倒是限制朔州監產量的,就是鐵礦石數量。畢竟朔州監的鐵礦石一直是渾源通過桑干河送過來的。

運輸量是有上限的。

所以,大趨勢是鐵越來越便宜。

而且周夢臣也不在乎韃子有足夠的鐵器。無他,即便不封鎖,韃子也有一定的鐵器生產能力。畢竟之前封鎖的再嚴實,也沒有讓韃子騎兵用木棒上陣,還不如放開了。畢竟周夢臣準備在一兩年之間,將大同鎮所有的火器都裝備齊,甚至燧發槍工藝很有可能有突破。

到時候鐵已經不重要了,鋼與火藥才重要。

這都不是韃子可以搞出來的。

不過鐵太過敏感了。周夢臣如果說放開鐵禁,北京言官定然是有異議的,所以周夢臣退一步,確定用鐵換馬。畢竟戰馬也是很敏感的軍事物資。這對上對下,都能說得過去。

至于糧食,周夢臣自己都不夠吃,怎麼可能賣給韃子。

不過,他不賣,有人願意賣的話,周夢臣並不介意。

周夢臣決定控制住本地產的糧食,這些作為軍需,發給將士。想來沒有人願意將口糧賣出去。即便有,也是少部分的。如此一來,想要有大量糧食,就要從外地運輸過來。

如果很多韃子的物資比如馬羊牛這樣的牲口都需要糧食交易,那麼定然有很多糧食距離在大同。

市場調節之下,這些糧食越多價格就越低。

即便沒有如周夢臣所願,周夢臣也不在意,反正這些糧食在大同,等有朝一日,周夢臣準備與韃子開戰,先切斷貿易。讓這些糧食爛在商家手中,周夢臣就能將這些糧食作為軍糧來用了。

什麼,他們不願意賣?

到時候,自然是非常時刻,非常處理了。

所以周夢臣算盤打得很響,至于將來能不能如此,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