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四章 事急從權

第九十四章   事急從權

周夢臣哪怕做了不知道多少惡事,但是周夢臣做到了,讓韃子不能越大同而南下,僅僅在這一點,嘉靖就會包容。

果然,嘉靖臉色稍緩,說道︰「我知道下面的人辦事是很難的。左也是難,右也是難,朕掌控天下,左手有左手的主意,右手有右手的想法,朕也難。這一件事情朕就不追究了。當做不知道了。你繼續講王殺仇的故事吧。」

周夢臣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氣,心中暗道︰「算是過了一關。」

其實周夢臣也知道,這一關並不難過。畢竟當時那一場風波已經過去了。就表示嘉靖不當回事。但是嘉靖有權力將任何事情都不當回事。周夢臣卻沒有這個權力,在能解釋的時候,也要給嘉靖一些解釋。

周夢臣說道︰「民以食為天,于是臣一力屯田。」于是周夢臣將他屯田理民的種種措施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特別強調了其中的軍事色彩。隨即話題一轉,說到了王殺仇身上。

周夢臣說道︰「韃子大軍隨時可以來,臣手中兵馬不夠用。于是臣開始招兵,也因為馬匹不足,只能招募步卒,而在招募步卒的時候,臣從花名冊上見到了王殺仇。」

「臣當時有些好奇。問道︰‘你當時不是想從軍。’」

「王殺仇說道;‘當時當官軍不殺韃子,而我不願意為仇鸞狗賊之下,而今陛下聖明,誅殺此獠,我自然願意從軍。’」

其實周夢臣根本沒有見過。他與王殺仇僅有的一面,也是在戰陣之上。

畢竟周夢臣忙得很,根本沒有心思去關注一個低級軍官的心理活動。這番話,不過是杜撰出來。說給嘉靖听的。

嘉靖未必不了解這一點。但是依然听得津津有味。

隨即周夢臣話題一跳,說到了白登之役。

在這一點上,周夢臣絲毫沒有夸獎自己的意思,將整個經過一五一十地說出來。說夜不收如何拼死獲得情報,說騎兵與騎馬步卒為何分批出發,說如果中了韃子奸計,說大同周邊的糧食的重要性。

說自己如何遇韃子遭遇。

更是雙方如何交戰,特別是在無名高地上的血戰。

周夢臣而今說這一番話,更多是想嘉靖諒解自己。為自己分辨。但是說著說著,周夢臣也忘記了自己的初衷。當時戰場上的一幕幕似乎再次出現在自己的眼前,無數將士拼死廝殺。落馬而死,被騎兵撞死的,各種廝殺,即

便到了最後一刻也不放手的,周夢臣自己開始著甲拔劍,準備上陣等等。

周夢臣又提到了王殺仇,他說道︰「當時,臣手中各方面支撐不住了,京營損失慘重,即將崩潰,周,劉位將軍各部都是傷兵,臣不得向戚繼光再次要來一批人手,過來的就是王殺仇。」

「臣當時只能說,讓他們每人抱著火藥包,沖入韃子之中點燃。」

「王殺仇第一個領命。他說道︰‘他的名字不需要任何人記住,他只要不讓韃子好過就行。于是他們五十個人,沖入韃子人群之中,瓦解了這一次攻勢。’」

周夢臣說著說著,不知不覺之間,兩行清淚流了下來。他渾然不覺,依然說道︰「之後,馬芳終于感到,突然出擊,打潰了韃子。才有了白登大勝。」

「即便朝廷上下,都稱臣為國朝名將,但是臣與陛下說心里話,這一戰太僥幸了,那一日但凡有一個閃失,陛下只會听到 周夢臣喪師辱國的消息,臣死不足惜,臣的家人亦死不足惜,但是大同鎮本來就殘破,如果再來一次大敗,讓韃子深入扣關。百姓怎麼辦,朝廷怎麼辦?陛下的聲威怎麼辦?」

「在此之戰後,臣就下定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擴充大同的兵額,將大同邊牆擴建成銅牆鐵壁。這樣的戰事,臣不想再打第二次了。」

周夢臣說著說著,就已經淚流滿面了。

嘉靖听了,也很震撼。

第一個震撼于戰場的血腥。

說實話,嘉靖召見過的大小臣子,真正在戰爭第一線廝殺過的並不多,豐城侯,仇鸞,這些將領更多是在後面指揮,面對敵人很弱的時候,以多打少,以強凌弱的時候,也不需要他們靠戰爭多近。

周夢臣或許嘉靖見過距離戰場最近一位將領的。當日在高坡之上,韃子沖得厲害的時候,距離周夢臣不超過一百步。

第二個震撼,震撼于周夢臣哭。

周夢臣並不是嚎啕大哭,也不是痛哭流涕。更沒有各種哽咽之類的聲音。有的只有靜靜流淌的淚水,這是情緒極其壓抑且平靜,但依然忍受不住的悲痛。

是的,其實比起古代人,現代的人心更軟一些。

這是因為生活條件決定的。現代的人,死一只貓都能傷心很久,但是以古代的生育率,每一個成年男丁,或許都要經歷一次自己弟弟妹妹或者哥哥姐姐夭折,然後再經歷一次自己兒子或者女兒的夭折。

這還一方面,至于饑

荒賣兒女,到兒女都賣不出去,只能易子而食的慘劇,更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這種對苦難的承受力,是現代人所不能及的。

周夢臣兩輩子都沒有見過高坡血戰的場面。一瞬間剛剛一個個高喊周大人的將士,就已經身首異處了。有些稚女敕的猶如孩子的戰士,已經與韃子同歸于盡了。

周夢臣晚上起來巡營,缺發現帳篷一下子少了一大半。

那種殘酷的意味,深深的刺入了周夢臣的內心之中。讓他每次想起來,都有錐心之痛。

嘉靖不是沒有見過有人在他面前哭過。但是但凡是國家重臣都是很重體面的,也有很強情緒控制能力。周夢臣是第一個在他面前哭的國家重臣。

嘉靖忽然心中一松,想起了周夢臣剛剛到了京師的故作聰明的樣子,心中一酸,暗道︰「到底還是年輕啊。」嘉靖對黃錦說道︰「給周卿一面手帕。」

立即有太監拿了一面手帕遞給了周夢臣。

周夢臣將眼淚擦去。立即行禮說道︰「臣失態了。請陛下責罰。」

嘉靖說道︰「算了,你也是有心了。愛兵如子。朕能理解。沙場征戰苦。朕也是今日才知道如此徹透。」

周夢臣很想說,你才知道哪里去了。真正的沙場之苦,不在于臨陣搏命,因為生死只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是在待遇不夠的情況下,穿著單薄的衣服,食不果月復的情況之下,還有與敵人作戰。

這其實是大多數與韃子對峙的邊軍現狀。

這才是真正的苦楚。

如果讓邊軍來選的,他們寧願在周夢臣這樣的將領,在苦戰惡戰,也不願意在什麼都克扣的將領手下,打勝仗。

只是,這些話,周夢臣知道這個時候說,是絕對不合時宜的。

「陛下,這也是臣為什麼在大同大動干戈的原因,大同邊牆從山西鎮到宣府鎮,綿延千里。臣要想保全境內,必須派兵把守,但是這一道邊牆處處把守的話,需要一支最少十萬人的大同軍。臣也知道朝廷是不可能給臣這麼多兵額。」

「臣只能自己想辦法了。衛所本來就是國家經制之軍,是國家根本制度。朝廷拔那麼多土地給衛所,本質上就是軍費支出,而今各衛所都不堪戰,別的地方臣管不了,但是在臣治下,絕對不允許這樣的事情。衛所如果不能打,就應該將土地交給朝廷,分給願意為大明效死的將士們。這也是臣能給將士們做的事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