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九章 新世界的大門

雖然天文望遠鏡,乃是天文學上一大進步。但是能看到,又能談得上有趣的天文現象,還是不多。

周夢臣想起的就是木星衛星。

第一木星是非常大的,是太陽系之中行星體積最大的一個。另外就是木星衛星的現象了。

這可以用來作為地球與月球關系的一個佐證。

于是,周夢臣重新調整視角,找到了木星。如果能看見,一顆大星之側帶這兩顆小星。

木星的衛星並不只是有兩顆。不過而今,天文望遠鏡能看到的只有這些而已。甚至由于角度的問題,有什麼看到也不像是兩顆小星,反而好像是一個圓環一般。

周夢臣指點給嘉靖皇帝,嘉靖皇帝看了,大為驚奇。

就好像給他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一樣。

隨即要周夢臣按照星表,一個個指給他看。

就這樣嘉靖一直到後半夜都意猶未盡。弄得周夢臣只能留宿宮中了。

第二日,周夢臣還在迷迷糊糊之間的時候,嘉靖皇帝就又來到了應天閣之中。

周夢臣立即迎接。這一次嘉靖皇帝並沒有說星象的事情。

嘉靖很是惆悵的看著東方的天空,說道︰「周先生,昨夜,朕一夜沒有睡好?你說天地之間,真有鬼神嗎?」

不管什麼神話,都難以月兌離對一個地方的描繪,那就是天上,在西方是天堂,在中國是天庭。

月亮之上沒有廣寒宮,太陽之中也沒有金烏。天上的星宿也不是一個個神仙的駐地,而是一個個好像地球差不多的大球。這讓非常迷信的嘉靖,內心中受到了很大的打擊。

周夢臣這才恍然大悟,為什麼嘉靖皇帝昨日要讓周夢臣要讓他按照星表,將大多數星辰指給他看。

這其實沒有什麼好看的?

比起那些不知道從多少光年外的照射來的恆星來說,這個倍數的天文望遠鏡,根本看不大清楚。與肉眼看,自然是有所有差別的,卻也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原來,周夢臣特別選兩處天象,就是為了佐證的日心說,而嘉靖皇帝卻是為了找到他心目之中的天庭與天上的神仙。

這個舉動自然是失敗了。

周夢臣說道︰「陛下,臣不知道。只是子不語怪力亂神。」

嘉靖說道︰「你周某人什麼時候,是孔孟門徒了。不過,既然怪力亂神不語,那麼長生之道何在?」

嘉靖這一句話,與其是問周夢臣,還不如說是問自己。

當自己堅持幾十年的觀念一點點的被打碎。這個過程是最難受的。嘉靖而今就是如此。他不過做過多少次法事,拜這個神仙,祭那個神仙,在這些事情上的花費數以百萬兩之多。

可以說,比一些國家工程話費都多。

而今有人告訴他,這些都不存在。

當然了,嘉靖還有這樣那樣的理由而寬慰自己。為找不到這些天上神仙找理由。但是有初步科學思維的嘉靖,很清楚這些東西是站不住腳的。

周夢臣說道︰「陛下,臣一直都說,求長生之道。非求神仙之道。」

嘉靖說道︰「好一個求長生之道,非求神仙之道,求人不如求己。」嘉靖看著周夢臣,語氣之中多了幾分親近,說道︰「既然如此,還請周先生回去之後,將日心說種種,擬表成文,上奏內閣,朕要明發天下,以證視听。」

周夢臣听了,渾身一震,立即下跪道︰「臣謝過陛下隆恩。」

的確是隆恩。

之前不管周夢臣怎麼說怎麼論,周夢臣的學說都有傳播範圍的,大明官府正統的天文學說,依舊是郭守敬留下來的歷法體系。就好像大明而今心學橫行,但是大明官府正統的思想,依然是程朱理學而已。

周夢臣的學說讓皇帝明發天下。就意味著,他的學說距離大明天文歷法領域的官方學說,僅僅有一步之遙。

當然了,這一步說容易,也容易。

容易是,周夢臣是大明天文歷法第一,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畢竟大明天文歷算這個圈子太小了。就這樣大貓小貓三兩只,很少有什麼世外高人。周夢臣早就將這些人折服了。

不可能有人能當面反駁周夢臣的學說。

說不容易,也不容易。

不容易的地方,不是別的。就是大明的正統學說一直是儒學。儒學對其他學說有居高臨下的指導作用。

周夢臣不怕圈內人反對,就擔心一點,那就是儒家士大夫們反對。

這可就難了。

因為討論的焦點,就不是周夢臣的學說對不對,符合不符合現實,而是符合不符合儒家學說了。

這一點,周夢臣並沒有準備。

不過,他並不畏難。

畢竟,他為了這一天,也做了很多準備。

比如說,周夢臣在自己的學說很多地方,都引用前代大儒的說法,比如朱熹,比如宋濂。他們都是支持地圓說。之所以恨不得將文章寫得根本是他整理前代人儒的學說,自己根本沒有一點獨創的地方。

就是為了減少阻力。

嘉靖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說這個,其實也是有私心的。

嘉靖自從嘉靖二十年以來,對修仙問道太熱心了。有一撥又一撥的大臣進諫,搞得嘉靖很是煩惱。但今天這種種天象,更是給了下面大臣們勸諫的借口,這個理論根本就是天人感應。

周夢臣的理論與天人感應天然相對。

嘉靖自己相信了周夢臣的理論,但是對將周夢臣推上官方學說上,並沒有多少興趣。

他一來是繼續拉攏周夢臣。畢竟在他看來,道門長生之道,越來越難以走通了。周夢臣的重要性就越來越重要了,自然要稍稍給一點甜頭。二來就是用周夢臣的學說,與限制君權的天人感應打擂台。

至于能不能打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嘉靖說道︰「你我既是君臣,又是道友,自然要同道扶持。只要你好生為朕求長生之道?臣決計不會虧待有功之臣的。」

周夢臣說道︰「請陛下放心,在這一件事情臣不敢有一絲放松。只是——」周夢臣說道︰「而今有一點點的難處。」

嘉靖說道︰「有什麼難處?」

周夢臣說道︰「鋼鐵乃是一切的根本。不管是用來做什麼都不能離開。實驗冶煉鋼鐵,又是再花錢不過了,軍器局的攤子有些支撐不住了——」

嘉靖說道︰「怎麼想要朕出內庫?」

嘉靖語氣之中有些不情願,其實內心之中已經盤算出多少錢了。

其實這一段時間,嘉靖內庫之中有積累了一點錢,無他,在水銀事件之後,嘉靖雖然整修宮殿,花了不少錢,但是漸漸的減少了祭祀法事等花費,總體反倒是有結余了。

這些錢,嘉靖從來沒有想過用在朝廷大事上。

內庫是內庫,戶部是戶部。

嘉靖分得很清楚。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周夢臣並不是直接要錢,他說道︰「朝廷而今用度艱難。臣也不敢要陛下撥銀子,只是馮保制玻璃之術,可否下放給軍器局,並令永安店出購?」

嘉靖有些奇怪,說道︰「可以是可以。只是你真不要朕撥錢?」

周夢臣說道︰「臣的學問,以務實為要,談不上點石成金,但是得臣衣缽者,或許一輩子榮華富貴得不了,但是養家糊口,卻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是臣的學問與腐儒之學的區別。」

「朝廷用度不緊張,臣自然也不會清高。只是而今復套之事,沸沸揚揚。臣也要為陛下分憂。能自力更生,就自力更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