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六章 高舉朱子大旗

周夢臣恭敬的說道︰「是。」

隨即說道︰「我研究計算日食的時候,總覺得不大對勁。為什麼日月運行軌跡如此簡單,但是五星之變化如此繁多,我感覺其中總是有地方不對。我覺得,五星在太空之中運行軌跡,應該如日月一般簡單才是。」

「日月運行軌跡,一個被稱為黃道,一個被稱為白道。都非常的穩定,」

「日月五星本質上是一樣的,那麼他們的軌道也應該一樣才對。」

「我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設,那就是五星並不是圍繞地球轉的,他是圍繞著另外一處轉,只有如此,才能解釋為什麼從地球上看五星運行軌道如此繁復。」

「那麼五星圍繞著誰在轉?我試了一下,就有答案了。是太陽。」

「這才是我們所處的世界。」

「基于這種理解,算法上就極其簡便,可以將日食問題。」周夢臣一揮手。程大位與劉修水抬了一個木板上來,上面依舊蓋著黑布。周夢臣掀開,上面畫出一個三個圓,一個是以太陽為中心與月球相切的一個圓。另外一個圓就是月球本身,還有一個圓,就是地球。

月球這個圓是沿著地球這個圓外延滾動。呈現出不同的狀態。

這是為了呈現天體運行的狀態。

其實真正計算的時候,可以直接將地球這個圓忽略掉,只研究太陽與月球相切的關系就行了。

車巡撫此刻回到座位里面不再說話了。

這也是他的一向習慣,就是在不確定一件事情本質之前,是絕對不會輕易發表意見的,之前的托密勒模型,還能讓車巡撫理解,車巡撫也不覺得能引起爭論,這才出面背書。而此刻這個東西,已經超出了車巡撫本人的理解內容之外。

所以,他才閉嘴不談。

就是明白這東西,一定會引起爭論。

武岡王是壓根不明白這一件事情是怎麼回事?而豐城侯倒是能听明白,一來他不想得罪周夢臣,二來他也是一知半解。也不出來說話。

他們不說話,並不會沒有別人說話。

立即有幾個老頭站了出來。

「周夢臣,此言差矣。」一個老頭這義正言辭的說道︰「天有數重,群星各附其天,因天而動,這是古人之至理也,你這是——,妖言惑眾。」

這其實就是神話中九重天的理論來源。

古代天文學家們發現了日食月食,還有星與星之間的凌犯現象。

所謂之凌犯,就是從地球的角度來看,兩顆星撞在一起,最有名的就是火星凌日天文現象。這就讓古代天文學家確信一點,那就是天上群星距離地面的高度是不一樣的。基于這個事實,發揮想象力,就想象出,天是分層的,最近的月,最高的是日,

至于各重天的叫法,因為天文學家命名的不同。叫法不同,這里也就不一一作出解釋了。

周夢臣微微一笑,對于這些詰難,周夢臣早就做好了準備。

夢臣說道︰「天文之道,口說無憑,驗之于天。得天者勝之。九重天之說,乃是先賢測天而為之。只是時過境遷。而今我之學說,驗之于天,無不應對。如果先生不信,可以來一算。就知道真假。」

「數學之道,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容不得一絲虛假。請——」

這一句話一說,幾乎所有人都將緊緊的貼在板凳之上,不願意起身了。

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

明代比起宋元時代,乃是數學的低谷期。

武昌城中精通算學的人並不多,其中比較有名就有馮立。馮立是早就算過了。雖然他對這個理論還是將信將疑。但是決計不會這個時代出來與周夢臣唱反調,至于其他人。這個圈子說大不大,說小不小。

馮立與周夢臣的關系,很多人都知道。

大體將周夢臣當成自己人。雖然未必信服,但是見馮立沒有表示,自然也不會上來拆台。當然了,回去之後,自然會細細算的。只是不是現在。

一時間無人說話,不知道誰說了一句,說道︰「如此一來,天人感應怎麼說?」

周夢臣心中咯 一聲。

這才是周夢臣最擔心的問題。

天人感應。

別的不說,熒惑守心,太白晝見,這些天文現象,都是象征著天下大亂,還有其他天象,在天人感應之中,都是各種解釋的,比如日食,就是「陰侵陽,臣凌君」。月食乃是「君臣失序,國不明。」

在漢代一旦出現日食,就要三公負責,要鞠躬下台的。

後世雖然沒有這樣的規矩,但是依然相信這樣的解釋。不過後世做了補救,如果能事先預測出來,做一些措施,比如齋戒,禳日。但是如果事先沒有預測出來,突然日食了,讓朝廷上下來不及準備,可以想象朝廷上下是多混亂,更相信這是國家禍端的征兆。

更不要說,當今的嘉靖皇帝又是一個非常迷信的皇帝,他對屢次預測不準的欽天監,會有什麼態度,也就可想而知。

天人感應,是周夢臣不能回避的問題。而天人感應本身就是儒家統治學,以天的無上權威,確定皇權天子的無上權威。這不是自然科學,而是政治哲學。

這個題目,如果將成自然哲學來解的話,一定會死的很慘的。

以明代的風氣,不會落到哥白尼這個下場,但一輩子也進不到主流之中。被排斥為狂人囈語。即便後世很多開明學者,如黃宗羲之輩,他們認為西洋天文學最大的問題,就是只知疇人之學,不知天人感應之理。

所謂疇人,就是精通天文的學者。

好在天人感應的時代,已經遠去了。而今是理學的時代。

周夢臣頭一點也不硬,而且身姿還是非常柔軟的。自然想到用理學來打掩護。不得不承認,雖然理學在後世是非常保守的,但是放在具體時代之中,其中還是有一些積極的意義的。

周夢臣說道︰「我不是大儒,不知道該如何解釋這個問題,但是我覺得,我這個理論與朱子

之理暗合。」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打起精神了。

對于天文數算,大部分都不是太了解的。畢竟這些學問在明代已經衰落了。但是對于理學來說,卻是大興之時,但凡是士大夫沒有讀過朱子的書,就好像是文盲一般。

周夢臣說道︰「朱子言及天地初開,是這樣說的。」他微微一頓,清清嗓子,背朱子的原話,道︰「天地初間,只是陰陽二氣,這是一個氣運行,磨來磨去,磨得急了,便去許多渣滓。里面無處出,便結成個地在中央,氣之清便為天,為日月,為星辰,只在外常用周環運轉,地便在中央不動,不是在下。」

周夢臣背出這一段,很多人微微點頭,顯然他們是讀過的。

周夢臣說道︰「我細思之,朱子也有誤處。」

此言一出,立即有很多人皺眉。周夢臣不等他們開口,立即說道︰「諸位不知道鑽木取火嗎?如果如朱子所言,陰陽之氣運行相磨,即便有東西沉積于中,也會被點燃的。而太陽就是一個好火球。」

「而且,」周夢臣隨手解下腰間的玉佩,拽著玉佩的繩子,轉動,將玉佩在空中轉動的痕跡,形成一道若隱若現的圓圈,說道︰「即便有東西留在中央,也應該有東西被甩出來的。」

「朱子明見萬里,雖然小有錯漏,吾輩當加以修訂一二。我這個說法才真正如朱子之原意。」

「陰陽之氣于虛空之中磨急了,留在中央的就是成了一個大火球,而飛逸出來的東西,就形成了包括大地在內的群星。」

這個時代,理學影響力巨大,但並不是不可動搖的,畢竟王陽明已經去世了,陽明心學廣傳天下。

周夢臣雖然說朱子有所錯漏,但本質上,將日心說往這理學上面靠。雖然周夢臣知道自己所說是一派胡言,但是他更知道,這個更能讓人相信,反正科學理論是可以更新的,將來更新換代便是了。

周夢臣這種柔軟的身姿,非常有用。

下面的士大夫們此刻議論紛紛的。

卻沒有將注意力放在攻擊周夢臣不諳天人之理。而將注意力放在周夢臣這個說法,符合不符合朱子本意。

有人覺得朱子怎麼可能有錯?是周夢臣胡攪蠻纏。但也有人覺得,周夢臣所言,不無道理,是詮釋了朱子未盡之意。雖然也有爭論,但是最少並沒有將周夢臣的理論打進異端邪說之中。

這對周夢臣來說,就已經夠了。

偷偷的進村,打槍的不要,周夢臣也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只是這樣的情況,卻讓一個人非常不舒服。不是別人,就是王道之。

王道之听不懂這些爭論,但是他卻能看出來里面的情勢。

但凡有人詰難周夢臣,王道之就心中高興,想要看周夢臣出丑。但凡周夢臣成功化解,王道之就咬牙暗恨這些人沒有能力。此刻見周夢臣似乎成功過關了,內心之中更是無能狂怒,忍不住說道︰「說這些有什麼用啊?而今都已經快午時了,日食還沒有來?定然是你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