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個人跟著姜海走進頂樓辦公室,自動站成一排。
看著前面姜海正和坐在辦公椅上的男人說話,眼中疑惑更深。
「老板,人都帶來了,都調查過人品沒問題。」
譚明陽點頭,視線在他們身上掃過。
一共十七個人,十一個男老師,六個女老師。
每個年紀都在三十歲以上,有的神情嚴肅有的和藹可親。
譚明陽把手中鋼筆合上,坐直身體。
「信陽集團在福州有一所學校剛建好,正好缺老師。」
「里面接受的學生都是失去父母的孩子,你們如果願意過去,薪資待遇也能接受,就簽合同,回去收拾東西。」
十七人瞳孔一縮,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難怪他們要找老師,原來是為福州那邊的孩子們!
信陽集團在福州事件中的所作所為他們都知道,對譚明陽也很敬佩。
譚明陽沒有著急讓他們下決定,而是笑道︰
「你們可以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如果有什麼問題還可以聯系姜經理。」
十七人點頭,在有人準備離開的時候,突然有個人出聲發問︰
「譚總,請問福州的學校是什麼規模?」
譚明陽拿著筆的手一頓,重新抬起頭。
打量一下說話的男人,眼底閃過一抹贊賞。
「你叫什麼名字?以前都教過什麼?」
男人臉上滿是鎮定,從容道︰
「嚴石寬,語文和數學都教過。」
譚明陽點頭,笑道︰
「福州的學校規模還算可以,從小學到初中,如果以後有需要,也會成立高中部。」
「除去失去父母的孩子,還有會接收一些家中貧困,沒有能力上學的孩子。」
嚴石寬點頭,思索片刻道︰
「一個學校不光要有學生會,還有很多後勤人員,而且從小學到初中最少也要九個班。」
「我們就算都去只怕人也不夠,希望譚總多考慮一下。」
譚明陽點頭,沒有說自己的計劃。
等他們都離開,姜海道︰
「老板,你讓找的食堂工,還有保安明天送去福州。」
譚明陽坐在椅子上,看著面前的資料介紹,手指點在嚴石寬的照片上。
想到剛才對方的話,還有那身沉穩氣度,眼神一閃。
把資料遞過去,對姜海道︰「調查一下這個人。」
接過資料看兩眼,疑惑問︰「老板,他有什麼問題?」
譚明陽向後一靠,揉著眉心道︰
「沒什麼問題,只是覺得挺有領導能力。」
「如果沒有什麼問題,福州那邊的學校就交給他管理。」
姜海了然點頭,轉身出去。
五天後,十七個老師中只有十一個人決定跟著去福州。
嚴石寬的調查結果也出來,人沒有任何問題。
以前教過的學生和認識人對他的評價都是很不錯,有責任感,沒有其他不良愛好。
在走之前,譚明陽專門找對方談話。
在離開上海的時候,嚴石寬福州信陽學校校長的身份已經敲定。
帶著人和準備的書從上海出發, 兩天後終于到福州。
王俊提前開車來接他們,,譚明陽看到他黝黑的皮膚,忍不住一笑;
「看著精神不少,估計回去的時候崔浩他們都認不出你了。」
王俊模模頭發,咧嘴一笑。
在福州這段時間挺累,也挺開心。
大家一切為一件事努力,做的還是有意義的事情,讓人心情愉悅。
想到建好的學校,心中涌出一股成就感。
「譚哥,走,我帶你們去看看學校。」
譚明陽沒有拒絕,大家上車,往後學校的方向去。
當初張書記給的地皮有好幾個選擇,最終他毫不猶豫選了一塊地段偏僻的。
遠離城市中心,周圍很安靜。
當車子停在學校門口,眾人從車上下來,看著面前嶄新的學校,都忍不住發出感嘆。
大門寬敞,右邊一個小平房,從里面走出兩個保安。
「譚總好。」
‘滋啦’
大門打開,露出寬敞的操場。
眾人走進去,直走沒多遠就是一個六層樓。
旁邊王俊走在譚明陽身邊,笑著介紹︰
「這棟樓是老實辦公室還有教務室,財務室」
「旁邊是小學教學樓和食堂。」
「後面是初中部,教學樓和老師辦公室在一起。」
「在後面是宿舍和食堂,一會帶你們去看看。」
一群風塵僕僕的人,在偌大空曠的學校內轉悠一圈。
嚴石寬等人都眼神亮晶晶,顯然對這個學校環境非常滿意。
而在小學博和初中部中間,還有一個大操場,平時大課間就在那里活動。
整個學校外面都被刷成橙色,非常漂亮。
比他們先到一步的食堂人員已經做好飯菜,等走進食堂,直接開飯。
吃飯的時候,王俊道︰
「怎麼樣,譚哥這學校建的不錯吧?」
譚明陽點頭,給兒子加一塊胡蘿卜︰
「不錯,以後成立高中部都夠了。」
這塊地皮雖然地段不好,可面積是真夠用。
連續在路上奔波兩天,吃過飯譚明陽就讓大家現在學校宿舍休息,有什麼事情明天再說。
等把人都安頓好,譚明陽就和王俊找個地方坐下閑聊。
「這邊讓你找的老師怎麼樣?」
譚明陽不光在上海找老師,也在福州本地找人。
可惜,福州剛從危難中走出來,不少人還沉浸在悲傷中。
老師不好找,合適的老師更不好找!
王俊叼著煙,眯著眼楮道︰
「找了幾個,性格還算不錯。」
譚明陽點頭,看著遠處快要落山的太陽道︰
「明天讓人去統計一下合適的孩子,早點接進來也給當政府減輕一下工作。」
「還有咱們免費招收貧困學生的消息也放出去,爭取讓他們早點開學。」
次日,譚明陽帶著一眾老師去統計合適的孩子。
譚星輝和柳晴也跟著幫忙,看到那些迷茫的孩子,都繃著臉努力忍住情緒。
一連三天,終于把合適的孩子登記好。
空蕩蕩的學校陸續住進學生,熱鬧起來。
期間張書記帶人去一趟,看到他們在忙,也沒打擾,只是讓人多幫忙。
要不是人夠多,也不能這麼快就登記好。
至于那些沒有家里有大人,卻沒有能力上學的孩子,譚明陽帶著人一家家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