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張玉靖開著車,帶著陳銘和張銑初將鐵匠鋪過戶的事情辦好。現在只要證件齊全,手續也簡單,很快就辦好了。陳銘也去銀行把錢轉給了張玉靖。

張銑初一直臉色很沉,陳銘以為他是舍不得那個鐵匠鋪。

「張叔,這鐵匠鋪我一直會保留在這里,不會拆的,你鑰匙我也給你留一個,你回來隨時都可以到鐵匠鋪看看。」陳銘說道。

「好好。」但是張銑初依然開心不起來。

「爸,你是不是舍不得離開大溪鋪?到了城里,在小區里多走動走動,我們小區里也有很多老人,每天一起打打牌,跳跳舞,也挺不錯的。你習慣了,說不定讓你會大溪鋪,你還不肯回來呢。」張玉靖說道。

「你的意思是,以後我們給你把娃帶大了,你還要把我們趕回來?」張銑初板著臉問道。

「你知道我不是這個意思。」張玉靖連忙解釋。

「你不是這個意思,你老婆呢?你做得了你老婆的主?」張銑初哼了一聲。

張玉靖不說話了,他還真做不了他老婆的主。本來回來騙父母賣鐵匠鋪和房子,就是他老婆的主意。

「你媽和我的養老錢現在都給你了,要是以後你老婆容不下我們兩個,你說說我們以後的日子該咋過?」張銑初問道。

陳銘現在終于明白為何張銑初一臉不高興了。只是這種事情,陳銘是插不上話的,清官難斷家務事。陳銘只好坐在那里閉目養神,假裝什麼都沒听到。

「怎麼可能?春喜不是這樣的人。她雖然是小氣了點,但心不壞。再說,就算春喜是這樣的人,我怎麼也不可能讓你們回來的。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我是寸步不讓的。」張玉靖其實心里也在打鼓,雖然他也想從父母手里把錢全部撈走,倒也沒有不給父母養老的心思。畢竟這是他的親生父母。但是他老婆肖春喜是真的看不上他的父母,總是嫌棄他父母是小地方的人,又沒有很多家產,更沒有地位,不能夠給他們工作上給予任何幫助。錢到手之後,肖春喜對父母的態度怎麼樣,張玉靖不用想也知道。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張銑初其實也心里明白得很,但是看在兒子和孫子的份上,張銑初才會將養老錢和鐵匠鋪賣到的錢,一分不留地交給張玉靖。

「陳醫師,讓你見笑了。」張銑初嘆了一口氣。

「張叔,你也不要太擔心。總不至于這樣。」陳銘寬慰了一句。

「對啊,爸。不至于。」張玉靖說道。

張銑初沒有再說話。

陳銘在張銑初家吃了中飯,下午的時候,張銑初兩口子就要隨兒子去城里。陳銘看著他們坐車遠去之後,才回了茶樹村。

茶樹村村口的馬路上橫著幾輛挖土機。看來是要在這邊開始動工了。

新公路早已經拉好線,地上也用石灰撒上了印跡。現在修路真的很方便,根本不需要人力去挖土方。只要錢到位,道路推進得飛快。

馬岩和陳永剛也圍在那里看熱鬧。

「陳醫師,去趕集了啊?」馬岩走了過來。

「去大溪鋪有點事。」陳銘說道。

「以後這路修通了,去大溪鋪就方便多了。」馬岩說道。

「方便個啥?我走路過去,走那條都一樣遠。你們看住點,別又搞出一條豆腐渣路來。」陳銘笑道。

「這回是縣里抓工程,我們管不了。」馬岩搖搖頭。

「管不了不是不用管。你們盯緊點,別讓他們搞名堂。你管不了,還不曉得去縣里舉報啊?」陳銘說道。

「也是。以後兩頭,我們每天會派專人盯著。」馬岩連忙去向蘇沫曦匯報這個情況。蘇沫曦已經在茶樹村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徹底讓馬岩等茶樹村本地干部信服。

陳銘心道,這女人還真不簡單。

陳銘對修路沒什麼興趣,看著天色尚早,便去了陳民安那里。

「事辦好了啊?」陳民安一只手舉著一塊放滿瓦罐的木板,雖然上面擺的都是細活,重量也不輕,怎麼說加上木板也有四五十斤重。

「你這手勁算是練出來了。」陳銘走過去,在陳民安準備將手中的木板放下的時候扶住木板,方便陳民安放下來。這個時候是最容易失手的,木板稍微偏一點,一整塊木板上的瓦罐都得砸光。

「這算什麼?以前窯里的師傅,隨便拉一個出來,單手可以舉起兩個大水缸坯,一個坯沒晾干的時候,幾十斤重,兩個足足一百多斤重。」陳民安將手中的木板放下,額頭上還稍微有些汗珠。

「不急,慢慢來。」陳銘說道。

「其實現在手勁大不大也不重要了。那些現代化的制陶企業里面,都實現自動化了。根本不用費力去搬。連進窯都不用搬動。人家窯里還有除塵裝置,燒制出來的陶瓷一點灰塵都沒有。釉面光滑得很。」陳民安很是羨慕那些制陶企業。

「慢慢來,我們這個窯遲早也能夠變成那樣。」陳銘說道。

陳民安搖搖頭︰「談何容易。」

將瓦罐坯擺好,陳民安又開始制作新的。

陳銘也坐到他的那個轉盤前,準備動手做瓦罐。

「陳醫師,你做的是什麼呀?好像都是一樣的東西。」陳民安問道。

「就是專門用來裝茶葉的。」陳銘比劃了一下。

「這個挺好,不過只適合城里人用,一個罐子裝不了多少。」陳民安看著那個茶罐皺了皺眉頭。

「那可不一定。」陳銘說道。

「那茶罐最多裝一二兩茶葉,咱們村里人喝的茶也,都是一把一把抓的,你這一罐子茶,還不夠人一把抓的。」陳民安伸手在陳銘制作的茶罐坯里抓了一下,還真是只夠抓一把的。

「好茶葉誰給你一把一把抓啊?我給叔的茶葉,就是一點一點捏的。」陳銘比劃了一下,「回頭給你弄一罐茶過來,保準你喝一口茶,一天都不感覺到渴。」

「那茶我喝過了,味道真是很不錯。」陳民安有些回味。那種茶,誰喝了,都忘不了那種味道。

「我那茶就不適合一把抓,你放多一點都是浪費。」陳銘抬頭往陳民安那邊看了一眼,「就得一點點撮。」

「你那茶不是采的馬家的那幾棵老茶樹的茶葉吧?咱們村里怎麼會有那麼好喝的茶呢?」陳民安隨口說了一句,嚇了陳銘一跳。

陳銘心中暗道,你不去算命真是白瞎了這天賦。

「那可不是因為茶葉好,而是我制茶的手法好。我用的是炮制藥材的手法炮制出來的茶葉,還用煉藥的方法煉制了一遍,將茶葉里面的雜質全部給清除了,那些好東西全部變成了易溶解的物質。所以,每次泡茶,一點渣都沒有。」陳銘得意地說道,老茶樹的事情是打死也不會說出來的。

陳民安提醒了一句︰「陳醫師,有個事我得提醒你一下。你這茶葉千萬別讓別人知道。這茶太好喝了,難免不會讓人聯想到以前馬家的貢茶。喝過那茶的人雖然沒活的了,現在突然出現了這麼好喝的茶,你猜村里人會怎麼想?」

「我隨便他們怎麼想。這茶就是我炮制出來的。他們馬家人要是想不開,非要來煩我,我就讓你們以後再也不敢來煩我。」陳銘說道

「呵呵。」陳民安笑著搖搖頭,繼續自己手里的活。

「我要是不來,你一個人在這里怎麼過得了。」陳銘問道。

「一開始真不適應,不過習慣了就好了。你看著陶泥在手中千變萬化,手上稍微一點變化,做出來的瓦罐樣子就大不一樣。就好像自己在創造一樣。」陳民安很享受這種感覺。

「是啊。就好像自己創造出一種生命一樣。」陳銘說道。

「是的,在我意識中,就好像感覺這瓦罐是有生命的,是自己把他創造出來的,然後培育它成長。我似乎能夠感覺到它的愉悅。」陳民安說道。

這就是一種匠心,真正用心去做一件事情。

陳銘不懂什麼叫匠心,但是他理解陳民安,當他畫出天品符的時候,他便是將心神融入這天地之間,那一刻,他感受不到自己,感受不到天地,他已經完全與天地融為一體。所謂的天人合一。

也許陳民安還做不到天人合一的地步,但是他已經在朝著這個正確的方向在走。

陳銘連續幾天都在窯里和陳民安做瓦罐,屋子里晾曬了一屋子的各種瓦罐。

「這麼做下去,要不了幾天,我們就可以湊一窯瓦罐了。」陳民安擦了擦汗,一臉的興奮。

「銷路你準備怎麼解決?」陳銘問道。

「之前蘇支書倒是說要幫我解決銷路問題。不過我還是準備先自己嘗試一下。先開個網店,把這些瓦罐掛在網店里,看有沒有人買。」陳民安倒是沒有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蘇沫曦身上啊。

「這樣也好。求人不如求己,說不定一下子就賣出去了。你這瓦罐做得挺漂亮的,上了釉,燒制出來,肯定更好看。」陳銘說道。

「就是釉色太簡單了。等以後搞來了彩釉,再想辦法弄點好看的圖案,應該還會更好一些。」陳民安對這一批瓦罐還是抱有一絲希望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