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八章︰且慢!

其實,剛才李世民也是病篤亂投醫。

他自己,又何嘗想讓蘇長生去突厥呢?

蘇長生的才能,怎麼能屈就于區區突厥一地呢?

李世民連忙問道︰「表弟,你就幫忙推薦幾個人,順便再指點一下種植哪些農作物好唄?」

李世民感覺,蘇長生或許真的不會種地。

但是他一定是了解草原農作物種植的詳情的。

別問為什麼,問就是直覺。

蘇長生想了想,說道︰「這個倒是可以的。」

「突厥之地,是可以種植棉花的。」

「我可以在村上找幾個經驗豐富之人,他們可以指導突厥人種植棉花。」

「並且還可以不斷的實驗種植其他的農作物。」

「不過,我有兩點要求。」

李世民趕緊說道︰「表弟你說,別說兩點,就是十點朝廷也都依你。」

對于大表哥經常代表朝廷胡吹大氣的行為,蘇長生已經懶得說他了。

蘇長生不由說道︰「第一,所有的主意都是你出的,和我沒有半點關系。」

表弟就是不願意出面做官啊,李世民微微嘆了口氣,說道︰「好。」

「第二點,就是必須要給農業專家絕對的自由。農業上面的事情,絕對不能插手,並且要給予全力配合。」

李世民點點頭說道︰「這一條,自然也允了。表弟,草原上,真的能種植棉花嗎?」

草原上種植棉花,就算是在後世,也開發出來沒多少年。

但是其實棉花種植,需要的水分比玉米都少,也相對容易種植。

蘇長生點頭說道︰「自然是可以種植的,並且比其他的農作物更容易種植一些。並且棉花的經濟效益,也比其他農作物更高。」

一听到這個,李世民有些不願意了。

不由說道︰「表弟,要不要換個其他的農作物?」

「經濟收入這麼高的棉花,種植到突厥去,豈不是可惜了?」

蘇長生微微一笑說道︰「我大唐,又不是不能種植!」

「再說了,突厥人收入高了,他們難道不會購買我大唐的茶葉、鹽巴、還有綢緞、鐵鍋等必須品嗎?」

「到時候,不斷加深商業貿易,突厥將會更加離不開我大唐。」

「而一旦我大唐不再收購他們的棉花,不再引入他們的牛羊的時候,你可以細想。」

李世民思索一番,不由露出毛骨悚然之狀。

不得不說,這個辦法,實在是太惡毒了啊。

讓草原民族依靠種植棉花,出口牛羊肉來發家致富,生活徹底安穩下來。

然後,大唐忽然不收棉花,不收牛羊肉了。

草原民族就相當于被卡住了脖子。

這就相當于,草原民族的命門被大唐捏在手里啊!

這個辦法,讓草原民族富起來,讓他們安定下來。

那麼,他們就再也沒有血性,再也沒有強悍無匹的戰斗力了。

而接下來,用物資和經濟來制衡他們。

只要他們不听話,就能制裁的他們生活不能自理。

表弟這個辦法,實在是太壞了啊。

……

李世民走後,蘇長生叫來了老馮頭。

「老馮頭,你選幾個會種棉花為種地的好手來。」

老馮頭不由問道︰「莊主,不知找他們有什麼事?」

蘇長生不由說道︰「大唐不是已經將突厥的頡利可汗都俘虜來了嗎?」

「所以,以後突厥也就是我大唐子民了。」

「找幾個會種棉花的好手,是讓他們去突厥,教授哪些突厥人種植棉花。」

「到時候,朝廷自然會給這些人官身的,甚至給個小小的爵位,也未可知。」

「而除了棉花之外,你們還要逐步模索,種植更多的農作物。」

「記住,那邊的氣候和長安完全不同,不能照搬長安這里的經驗。」

「所以,你找的人手,最好是識字,再者就是喜歡琢磨的經年老農。」

听到這里,老馮頭不由說道︰「莊主,哪沒有。」

蘇長生不由皺眉問道︰「怎麼會沒有呢?這可是為國效力,光宗耀祖的大好機會,你可不要耽誤了他們的前程。」

老馮頭連忙說道︰「莊主你誤會了,咱們村上啊,除了你現在教授的那個學生,就沒人識字了。」

是了,蘇長生差點把古代識字率低這件事情給忘記了。

蘇長生不由說道︰「那就把這一個條件去掉好了。」

老馮頭咧嘴一笑,露出焦黃的後槽牙說道︰「莊主,你看俺行不?」

蘇長生板臉說道︰「你都黃土埋半截身子的人了,別逗。」

老馮頭嘿嘿笑道︰「俺也想為國效力,掙個出身出來啊!俺要不行的話,您看小兒長青行不?」

蘇長生說道︰「長青留在我身邊,你還怕掙不出個出身來不成?你去挑選幾個人來,記住,一定要選人才,切莫任人唯親。」

老馮頭連連點頭,懷著對蘇長生的感激之情,下去挑選人手去了。

結果,很快走漏了風聲。

大家伙一听能當官,甚至還能賺個爵位。

雖然去突厥一定會很苦,但是這個時代的人,連死都不怕,更不會怕苦。

居然大半個村子的人,都主動跑過來毛遂自薦。

最終還是蘇長生親自挑選,最終挑選出三人。

他命一人為主,兩人為輔,回家做好出遠門的準備。

只怕用不幾日,就會被派往突厥。

等幾人走後,蘇長生則是開始書寫一篇突厥農作物種植的建議書。

後世的時候,陰山一代的農作物經濟十分可觀。

種植的農作物、瓜果還有藥材,多達幾百種。

蘇長生挑選出大唐有的農作物,又好種植的哪些類型,一一記錄下來。

這三個人雖然不識字,但是去突厥,總有識字之人。

到時候,讓別人念給他們听就好了。

他們都是積年老農,善于琢磨,又心思活泛,很容易領悟這里面的意思。

……

第二日,朝會之上,吏部已經選擇好了去突厥坐鎮的人選。

吏部尚書長孫無忌不由匯報道︰「陛下,臣等經過協商,最終決定在突厥原部設置順州、祐州、化州、長州四個都督府。」

「左部設定襄都督府,右部置雲中都督府。這年五月,任命突利為順州都督。任命崔鶴為祐州都督。」

听到這里,李世民不由皺眉說道︰「且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