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三阿哥和四阿哥感到震驚。

胤祜比他們還震驚, 這兩人也太遲鈍了,從去年到今年,他進學快一年了, 他以為其他人都知道,沒想到還有兩個傻乎乎的。

對此,胤祜只想補一刀︰「我體弱,皇阿瑪特許我每天晚一個時辰來上書房,每天背書只用二十遍。五哥他們早就知道, 他們三個還因為這事‘病」了三天, 我們去探過病,你們忘了嗎?」

三阿哥和四阿哥︰「???」

倆人的心情沒法形容, 六弟晚一個時辰再少背一百遍書,這種好待遇他們酸歸酸, 也只是酸一下。

但是所有人都瞞著他倆,那種感覺就不好受了!

一年前三個弟弟生病, 他們當然記得, 只是後來三個弟弟哭著要來讀書, 他們還以為是真的病的。

卻萬萬沒想到會有內情!!

「我可能真心錯付了。」三阿哥苦著臉。

「把可能去掉。我們就是真心錯付了。」四阿哥面無表情。

他伸手抹了把臉,其他人瞞著他們,他不生氣也不憤怒。

但是胤祺、胤祈和胤三個, 跟他們一起逃課一起當苦力的。

原以為他們與三個弟弟有過共患難的經歷,關系會比其他人好一點,沒想到這三個弟弟更不是好東西!!

就有種被人背叛了的憤怒。

三阿哥又何嘗不是?!

他快把那三個當成親弟弟了,結果那三個聯手瞞著他們。

回頭想想,三個弟弟「生病」期間哭著要讀書,跟他們在園子里的情況何其相似?之前沒發現異常,如今再看, 他們三個絕對是裝病被皇阿瑪收拾了,都哭著求讀書。

逃課五兄弟的關系就崩就崩。

前一天還好得不行,今天秒崩。

見兩人備受打擊,胤祜以為他們是酸的,還好心安慰他們。

「我是真的體弱,太早了起不來,背書又頭昏腦脹,身體和腦子都跟不上,比勤奮和毅力更不如其他兄弟,就去皇阿瑪面前坦白,才得了一點優待。三哥和四哥向來優秀,皇阿瑪對你們期望太高,所以會高標準要求你們,是認可你們的實力。」

然而,三阿哥和四阿哥並沒有感受到安慰。

「別以為你吹捧幾句,我們就會相信。」三阿哥表示拒絕。

勤奮和毅力是他們的優點,不代表他們不需要優待。

他和四弟太要強了,從一開始就你追我敢努力讀書,從來不懂得為自己爭取好待遇,所以一直被虧待。

四阿哥一言不發,給了個眼神讓他自己體會。

「那好吧。」胤祜無奈攤手。

「不關六弟的事,快回去上課吧。」四阿哥道。

胤祺、胤祈和胤是什麼性子?若不是故意隱瞞,早就鬧開了。

估計是想看他和三哥的笑話,結果時間一長,他們又被發配到園子里當苦力,也許他們早就忘了這回事。

回到書房,胤祜繼續到李之芳面前裝乖。

雖然師傅早就看透他的真面目了,但戲還是繼續演。

……

自從大年初一的家宴之後,胤俄隔三差五就去趟大阿哥那里,向兩個小佷女表達一下愛意,把人家欺負慘了。

大阿哥的兩個侍妾心疼孩子,但是遇到不懂事的胤俄,他身份高,又是鈕鈷祿貴妃之子,根本拿他沒辦法。

遇到這種不懂事的熊孩子,道理講不通,你又不能打他罵他。

說多了他還哭鬧,你們有理也變成無理了。

院子里的奴才也護不住兩個小格格,只能向大阿哥哭訴。

于是,這天大阿哥提前回來了。

把胤俄逮了個正著,把他拎到院子里教育。

大阿哥蹲在地上,與他視線齊平,也不凶他,只能忽悠著。

「胤俄弟弟,兩個小佷女不能天天捏,三歲前一年只能捏一次,捏多了就不是愛,是欺負他們了。」

等兩個小格格年滿三歲,胤俄早就進學了,也該講道理了。

「額娘說了,大哥喜歡我,我要多喜歡一點小佷女,才對得起大哥。」胤俄一臉天真,把鈕鈷祿貴妃給賣了。

大阿哥眼底的溫度立刻消退了。

三阿哥教些有的沒的,那是挑事,故意氣他。

他們兄弟間的玩鬧,大阿哥沒有當回事,自家小格格被欺負一回也就算了。但鈕鈷祿貴妃作為一個長輩,竟然教孩子去欺負另兩個更小的孩子,還真是心胸狹窄!

大阿哥對鈕鈷祿貴妃心生不滿,沒有遷怒到胤俄身上。

認真嚴肅地按住他的肩膀,告誡道︰「等小佷女滿了三歲,你想怎麼喜歡她們都可以。她們現在還小,不能陪你玩,你平時不要過來了。你經常過來,她們會長不高。」

小孩子最怕听到長不高這樣的字眼,胤俄也怕。

小雞啄米似的使勁點頭,「等她們長大了,我再喜歡她們。」

「胤俄是個好叔叔,等她們長大了也會喜歡你。」

「好!那我等她們長大!」

當天下午,太子又和胤祜去鐘粹宮蹭飯。

火娃和水娃開心極了,纏著胤祜陪他們玩。

玩得正開心,大阿哥心事重重地找上門來,跟他們打了個招呼,就去了正殿找皇後,沒呆多久就走了,走的時候背影輕松,腳步也輕快了許多,看起來心情好了很多的樣子。

等他走出鐘粹宮,胤祜歪著頭問︰「他來干嘛?」

滿懷心事而來,離開時腳下都快生風了,一副好事臨頭的樣子。

想不通,這短短時間里,能發生什麼好事?

「還能干嘛?他已經到了該娶親的年紀。」太子眉頭一挑,就給出了答案,又道︰「惠妃不在宮中,無人替他操持,只能到鐘粹宮求皇額娘替他找個好福晉。」

當然了,這不是重點。

重點是康熙答應過他,等他娶親之後,就允許他接惠妃回宮。

對大阿哥而言,是雙倍的喜悅。

「明年是不是就輪到你了?」胤祜捂著臉一聲哀嚎。

大阿哥生于康熙十一年,滿打滿算也才十五歲,小小年紀就有了兩個女兒,還要娶媳婦,好闊怕呀!!

他開始為親哥擔心了。

「小孩子想太多長不高。我沒那麼快,你別擔心。」

「今年選秀輪不到你,下一屆三年後你躲得掉?三年後不算快?親哥,你還是個孩子,小小年紀就被摧殘。」

「別作妖!」太子在他頭上拍了下。

今年沒有他的份,三年後肯定跑不掉的,按實歲也才十六歲。

但他的婚事與大阿哥不同,他是儲君,婚禮比其他人繁瑣得多,規格僅次于皇帝大婚,光是準備工作至少得一兩年。

再讓欽開監挑個好日子,拖一拖,就沒那麼早了。

這些事,太子沒同挑開跟他說,胤祜為此憂慮了好幾天,康熙也發現他最近悶悶不樂,問他也不肯說。

康熙思索了一下,近日里沒發生過值得六兒子憂慮之事,上書房無事發生,皇後那里也安然無事。

問題出在哪?

只能逮住太子問話。

「保成,小六有什麼煩心事?」

「大哥年紀到了,前幾日去了趟鐘粹宮,讓皇額娘替他挑個好福晉。小六得知此事,就不太開心了,擔心兒臣娶親後就不疼他了。」

太子美化了一下弟弟的憂愁,擔心他早婚,說成有人搶哥哥。

瞬間從憂傷小王子變成甜份超標的萌物弟弟了。

太子臉上還帶著明晃晃的笑意,像在炫耀在弟弟心里他最重要。

立刻引來康熙的嘲諷︰「那是你對他不夠好,他覺得你可能被人搶走,才會有此擔憂。你該反思了!」

一定是太子對六兒子不夠好,他才會患得患失。

呵,還有臉來炫耀?

太子︰「……」

一句話把天聊死了,讓他怎麼接?

康熙還沒嘲諷夠,又開火了︰「他有六個弟弟,卻從不擔心弟弟跟他爭寵。是朕給了他足夠的寵愛與底氣,讓他知道自己是朕最喜愛的兒子,不用將其他人爭寵。說到底,是你對他不夠好!」

經歷了兩波嘲諷,太子沉默良久。

是誰給了康熙錯覺,才會覺得他對弟弟還不夠好?

不管康熙如何看待,太子有絕對的自信,在自家弟弟心里,第一位是姐姐,第二位肯定是他,其他人都得靠邊站。

最後他遞上一本折子,「皇阿瑪,您看看折子。」

等康熙接過去,他又從腰間解下荷包,從荷包里取出一面幼兒手掌大的玻璃鏡子,一起遞給康熙。

「洋人帶著洋玻璃在大清大肆斂財,兒臣心中多有不忿,國庫空虛,沒道理還讓洋人攬走大清的財寶。」

「就在去年下半年,兒臣讓詹事府的人研究玻璃,立志做出比洋玻璃更通透的玻璃,不但要充盈國庫,還要出海賺洋人的錢。洋人從大清拿走多少,咱們要數十倍地拿回來!」

「經過一次次失敗,兒臣的私房都快掏空了,終于做出了成果。造出比洋玻璃更勝一籌的玻璃。」

太子手里有配方,但是無從解釋配方的來源。

只能掏自己的私房讓人去造玻璃,一點點信息透露出去,時不時冒出個點子或是什麼的,一步步去指引。

再加上底下的人腦瓜子好使,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很強,一點提示就能化為靈感,不到半年時間,就將玻璃造出來了。

當然了,以後世的眼光看,還是粗糙了些。

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很了不起了,想拿去圈錢絕對不成問題。

康熙收起了笑意,神色愈加凝重。

他拿起鏡子一照,雖是面小鏡子,卻光鑒照人,遠比慈寧宮里皇瑪嬤所用的水銀鏡子更清晰,也更平整、更光滑。

品質確實遠超洋玻璃。

說句不好听的,洋玻璃甚至沒有資格與它相提並論。

「造出了比洋玻璃更好的大清玻璃,詹事府的人該重賞,」康熙的心思立刻活泛了,直接把詹事府造的玻璃命名為大清玻璃。

頓了下,又道︰「只有這麼小的鏡子?」

「大塊的玻璃有屏風大小,但不方便攜帶。兒臣想著先拿成品給皇阿瑪過目,特地帶了塊小的。」

「好!」康熙目露精光,贊了聲好,才打開折子看了起來。

「像這種清晰度的鏡子,有三面能照見全身的大的。兒臣讓人瓖在衣櫃上,等衣櫃等做好了,就孝敬給烏庫媽嬤和皇瑪嬤還有皇額娘。」太子說完,又看了康熙一眼,「女人愛美,先哄她們高興一下,下一批做出來了,再給皇阿瑪準備上。」

康熙看著折子,邊听邊點頭︰「你是個孝順的。有好東西先想著孝敬長輩,你烏庫媽嬤見了準會高興。」

折子寫得很詳細,太子將自己的圈錢大計寫得一清二楚。

先圈大清富商的錢,拿著這些錢當本錢造火器,有了強大的火器便有了出海的資本,才能順利地將海外的金銀帶回大清。

還提到被冷落在欽天監的戴梓。

戴梓是造火器最好的人選,康熙忌憚他漢人的身份,不能放心用他,又因為諸多顧慮不願意發展火器。

太子以玻璃的暴利相誘,就不信他不心動。

見康熙擰了下眉,繼續看了下去。

看完了,才合起折子放在御案上。

折子里不但寫了利潤之高,連利益分配都寫得清清楚楚。

玻璃的收益三成歸內務府,三成歸康熙私庫,太子拿兩成,一成給詹事府,剩下一成給弟弟胤祜。

內務府的銀子是皇家的開銷,分配比例康熙確實很心動。

「野心不小嘛,名義是為圈錢,實際是為研究火器。」大事上康熙從不含糊,他挑起眉鋒,眼神犀利︰「說吧,你還想干嘛!」

以圈錢的名義,促使他發展火器。

康熙始終認為火器不可盛行,此物殺傷力太強,又好隱藏,讓人防不勝防,若是落到亂黨手里,後果不堪設想。

到那時,距離大清亡國就不遠了。

「大清的版圖太小了。」太子道。

康熙眉心一跳,神色恢復有過短暫的驚訝,瞬間又恢復了正常,他抬起手指著太子︰「你!你好樣的!」

「大清版圖還小?」

「你去問問南懷仁他們國家有多大!問問那些來到大清就舍不得走的洋人他們的國家又有多大!再看看周邊國家有多大!」

「你不妨去問問,誰有我大清山河遼闊、地大物博?」

太子道︰「大清物資富饒,是沒錯。兒臣以為,這筆財富可以留給子孫後代。我們這代人既然有能力,何不取用海外的物資?多給子孫留一點,保我大清千秋萬代!」

自己的物資留給子孫後代,去海外掠奪別人的。

明明是強盜思想,康熙卻可恥地心動了。

他盯著太子看了好一會兒。

以往這個兒子終日面帶笑意,處事手段柔和,對兄弟也友愛,極少有強硬的一面,不論是當兒子還是兄弟,都挑不出毛病來。

他還想過太子性子太軟了些。

如今再看,他的野心不在大清,目光不局限在幾個兄弟身上,哪怕大阿哥佔了個長字,也從不忌憚大阿哥,只想開拓疆土遠征海外,格局遠比他想象中要大,不負他的培養。

太子目光清正,任由他看。

沉默良久,康熙道︰「海外之事,從長計議。玻璃可以大批制作,先把大清富商的錢圈回來。」

頓了下,又補充道︰「火器也不急于一時半刻。」

太子道︰「皇阿瑪,研究火器刻不容緩。北方毛熊蠢蠢欲動,準噶爾近年來也不安分,勢必要打滅他們的氣焰。若是個不輕不癢的教訓,過不了幾年他們又會卷土重來。」

在和平年代,他不是好戰分子。

但回到清朝,該打的一個也不能落下,康熙不打他以後也會打。

不論如何,他一定要促成火器的發展。

「火器的研究必不可少。只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若不泛濫,皇阿瑪的擔憂不會成真!」太子又道。

「行了,朕還要考慮。」

……

二月二,胤祜七歲生辰當天。

三個瓖著穿衣鏡的衣櫃運送進宮,太子親自帶著人送到三個宮里,給宮里地位最高的三個女人。

太皇太後和太後喜得跟什麼似的,一會到鏡子前照照自己的頭發,一會去理理身上的衣裳,直夸太子孝順。

胤祜特地跑去慈寧宮照鏡子。

他捧著自己的臉,對著鏡子自夸道︰「不愧是宮里最靚的崽,瞧瞧我這帥氣的小臉蛋,闔宮上下也找不到一個能打的。」

「對,咱們小六從小就好看。」太皇太後攬著他直笑,忍不住逗他,「長大以後挑福晉得挑花眼。」

「我才不擔心,有烏庫媽嬤替我掌眼,定會為我挑個最好的!」

「好,烏庫媽嬤給你挑個最好的!」太皇太後滿口答應。

殿中的宮人也忍不住笑。

隨著三個瓖了鏡子的衣櫃進宮,分別送到三個地位最高的女人手里,詹事府研究出玻璃的消息像是長了翅膀,火速傳開了,從宮里傳到宮外,不少人在打听,能打听到的消息卻寥寥無幾。

一眾皇子跑到太皇太後那里圍觀了一圈。

又借著請安的名義去太後那里圍觀,越看就越心動,一個個都盯上了太子,整天眼巴巴地盯著他。

盯了幾天,太子給了他們一人送了面手掌大小的鏡子。

穿衣鏡就甭想了,又不是姑娘家,要什麼穿衣鏡?

給了幾個兄弟,也沒忘記給幾個格格送去,為格格們準備的是梳妝台,可供她們坐在鏡子前梳妝打扮。

幾個格格開心極了,太子收荷包和扇套收到手軟。

又是一輪新的圍觀。

皇子們看了格格們的梳妝台,回去後不免嘆息。

「不但皇阿瑪更喜歡格格,太子哥哥也是。」

「男孩子要什麼鏡子?反正是禿頭怪,照再多的鏡子還是禿瓢,為了傷害自己嗎?」胤祜狠起來連自己都罵。

一群沒見識的家伙,照鏡子是什麼好事?

除了一遍遍提醒自己是個禿頭怪,就沒啥用了。

一句「禿瓢」引來幾道憤怒的目光。

胤祜還嫌仇恨拉的不夠多︰「我巴不得用塊巴掌大的鏡子,我只要看我的臉就夠了,不想看到自己的禿頭。」

三阿哥抬頭望天,「六弟言之有理,我們用小鏡子就夠了。」

幾個阿哥們滿足于小鏡子,但也有人連巴掌大的小鏡子都沒有。

鈕鈷祿貴妃就酸得不行,她之前有面小小的水銀鏡,她當成寶。

太子給兄弟送鏡子也沒落下胤俄。

鈕鈷祿貴妃的水銀鏡就壓箱底了,實在是沒法比。她不禁想,巴掌大的鏡子就能照得縴毫畢現,瓖在衣櫃上的鏡子該有多大?

可惜只能酸一下。

酸也沒用,太子不會白送給她。

……

新玻璃引起熱議,但還未對外售賣,很快就到了二月下旬。

二月二十二,康熙帶著皇後與一眾兒女去了暢春園。

除了最小的五格格沒帶,另四個格格都帶上了,阿哥們除了太子、胤祜和胤祐,還帶了三個沒入學的小的。

論年齡,五格格比胤俄的胤祹還大幾個月,但每次有好事她總是被落下,這個妹妹好像有點神秘,已經三歲半了,胤祜總共也沒見過她幾面,只有在過年的時候遠遠地瞧過兩眼。

在馬車上,胤祜對皇後提出了疑惑︰「五格格是個神秘人物?」

「你不知道?」皇後撩了他一眼。

「不知道。」胤祜如實搖頭。

「在她出生前,端嬪和敬嬪想抱養兩個小阿哥,怕烏雅氏肚子里是個格格。在她們看來,格格是要撫蒙的,養了也是浪費感情。」

「就惹惱了你皇阿瑪,不但讓她們撈了個空,還要給五格格找個京城的婆家。另四個格格是個撫蒙,他覺得虧待她們四個,所有不太願意見到五格格,去哪里都要帶著前面四個格格。」

「端嬪和敬嬪從此失了寵。」

「僖嬪也有意讓她低調,以免招恨。也怕另四個格格心生嫉恨,所以把她拘在咸福宮里,不讓五格格接觸另四個格格。在那四個格格出嫁前,五格格不會經常露面。」

于是,成了胤祜眼里的神秘人物。

胤祜沉默了半分鐘,才吐槽道︰「人心好復雜。」

他心里一陣唏噓,虧待了前面四個格格,所以什麼好事都有她們的份,看起來十分寵愛她們,但實際呢?

那個表面上不受待見的,反而有最好的結果。

起因是打臉端嬪和敬嬪。

五格格該給她倆磕個頭,她倆對她的貢獻形同再生父母了。

來到暢春園,三個小的跟胤祐住在承露軒,胤祜被康熙拎到清溪書屋去陪吃陪住了,書還是要繼續讀。

鈕鈷祿貴妃沒來,胤俄任性起來身邊的奴才根本管不了他,一天天跟在胤和胤祹後面跑,變成他倆的跟屁蟲了。

胤和胤祹又是胤祜的跟屁蟲,等同胤祜有了三個跟屁蟲弟弟。

三個弟弟每天必做之事有二,一是盼著六哥早點下學,二是瞪李之芳,總覺得這個老頭壞透了,都怪這個老頭每天讓六哥背書、抄書,就很討厭了,害得六哥沒時間陪他們玩。

住進暢春園的第十天,三個小的去告狀了。

在宮里上書房離得遠,怕他們打擾哥哥們讀書,無人敢帶他們過去,在暢春園來去自由,隨時可以盯人。

他們三個也不傻,還會跑到隔壁書房去觀察胤祐,第一天,他們發現兩間書房學的東西是一樣的。

第二天,就不一樣了。

第三天和第四天,胤祐學的是隔壁書房第二天教過的,小孩子記性好,雖然听不懂含意,卻能分辨是不同來。

盯了幾天,三個小的終于確認了——六哥被虐待了!!

于是,康熙就見到三個淚眼汪汪的小兒子,他們字字泣血,控訴李之芳的惡劣行徑,好似是六兒子快被欺負死了。

「皇阿瑪,快去救救六哥吧!」

「嗚嗚嗚嗚六哥太可憐了,壞老頭子欺負六哥。」

康熙︰「就六哥可憐?你們八哥也在讀書,他不可憐?」

「才不是!六哥一天要學那麼那麼那麼多!」胤張開雙臂,做出很多很大的樣子,之後再收回手,大拇指掐在食指第一個指節上,「八哥只要學這麼一點點。六哥可憐!」

康熙被三個兒子煩得不行。

最終,他帶著三人去了趟無逸齋。

先去看太子,再去看胤祐,最後去看胤祜。

他驚覺胤祜在學《孟子》,進度已經超過隔壁的胤祐了。

康熙以為胤祜不愛讀書,對他要求不高,每次問李之芳,得到的答案總是尚可,他的要求就更低了,只要兒子不逃課端正了態度,也不想為難兒子,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卻萬萬沒想到,李之芳嘴里的「尚可」一年趕上人家三年,騙了他一年!

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兩頭騙!!

還騙他說六兒子學習不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