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83章 滿眼辛酸淚的IDG與荷蘭阿斯麥有約

在華亭賓館大堂咖啡吧,一位戴眼鏡的微胖中年人在優雅地喝著咖啡。

李曉凡一眼認出了這位儒雅的中年人,他大步走過去伸手道︰

「熊總,您好,我是李曉凡!」

李曉凡打招呼的這位中年人二十多年後就是大名鼎鼎的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

當下的熊曉鴿是IDG公司在亞太地區和中國區的負責人。

「嗨,李董,久仰大名,沒想到您這麼年輕!」

出生于1956年的熊曉鴿現在已經四十周歲。盡管之前他在網絡新聞上看到過一些關于李曉凡的介紹,但是當下面對面看到李曉凡,還是讓他驚訝。

眼前這位投資了雅虎項目的知名投資人居然這麼年輕。

今天倆人的這場會面是遠在美國的熊曉鴿老板IDG董事長麥戈文寫電子郵件給熊曉鴿,讓熊曉鴿主動聯系李曉凡後安排的。

麥戈文在電子郵件中告訴熊曉鴿,經過摩根斯坦利公司瑪麗•米克爾的介紹,美國IDG總部投資了李曉凡在新加坡創設的太平洋網上書店項目,讓負責亞太區業務的熊曉鴿有空跟進一下李曉凡這位最近大紅大紫的投資新秀。

熊曉鴿是1991年加盟IDG公司並回中國負責IDG在華業務的。前幾年,他秉承IDG經營信息出版業的傳統,在國內共合資、合作出版了十幾余種專業報刊雜志。像著名的《計算機世界》周刊就是IDG在中國合資出版的專業雜志。

第二年鄧爺爺南下發表講話釋放出將要加快改革步伐的信號,讓洞悉到發展機會的熊曉鴿決心作風險投資,隨後得到了麥戈文董事長的支持。不過由于時下國內風險投資機制還不建全,他們早期的投資並不順利,幾個筆記本電池研發等幾項投資都血本無歸。

所以當麥戈文董事長寫電子郵件把雅虎項目的天使投資人、新加坡太平洋網上書店項目創始人李曉凡介紹給熊曉鴿時候,當下的熊曉鴿把李曉凡當做神一般偶像人物存在。

「李董,很高興您百忙之中抽空接見我!」

「熊總,您老大哥不要客氣。我上次去美國的時候,有幸拜會了你們IDG的麥戈文董事長,听他說IDG現在國內也設立了風險基金,怎麼樣,你們這些基金運行得還順利嗎?」李曉凡問道。

「李董,不瞞您說,這滿眼都是辛酸淚啊!」熊曉鴿感慨道。

「熊總,為何這麼說啊?」李曉凡好奇道。

熊曉鴿解釋道︰「在我們的合資風險投資基金設立之前,國內只有一家官辦的風投機構叫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這家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是由國家科委與財政部以及一些央企等單位發起成立的,規模只有一千萬美元,這家公司成立的最初目的為配合國家火炬計劃的實施。所以國內之前大家沒有風險投資的經驗,缺少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大家都是模著石頭過河再說……」

熊曉鴿繼續道︰

「三年前,我們IDG與上海科委下面的上海科技投資公司各出資1000萬美元成立了上海太平洋技術創業有限公司。後面又分別與北京科委以及廣東科委下屬的投資公司,合資成立了北京太平洋技術創業有限公司和廣州太平洋技術創業有限公司。按照協議,三家公司加起來,我們理論上掌管了大約6000萬美元規模的基金……」

李曉凡贊道︰「6000萬美元,三支與國大最大城市科委合作的風投基金!熊總,您的工作很有成效啊!」

可是,熊曉鴿苦笑道︰「听起來似乎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目前國內做風險投資還有很多法律上的障礙,困住我們手腳,讓我們的投資工作開展得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

「熊總,您可以稍微給我介紹一下嗎,目前有哪些障礙?」李曉凡好奇道。

熊曉鴿爽朗道︰「行,李董,我給您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目前主要面臨兩個法定限制,第一是由于國內對境外進入內地的資本實行了嚴格的管制,當時還不允許我們IDG在內地設立獨資的風險投資管理公司,所以我們只能在境內找地方科委合作成立合資的風投機構。」

「雖然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去年頒布了《關于外商投資舉辦投資性公司的暫行規定》的規定。但這個規定對設立投資性公司的外國投資者要求非常高。例如,外方的資產不得低于4億美元,投資公司的注冊資本已按照合同、章程的規定按期繳付並且已繳付的出資額不低于3000萬美元,或外國投資方已在中國境內投資設立或擁有10個以上外商投資企業。從這些細則可以看出,這個規定出台的對象主要是為了那些投資實體、制造業的跨國公司。而像我們這樣的外資風險投資機構肯定是不夠格的……

熊曉鴿繼續道︰

「還有根據1990年修訂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外資投資者不得與境內自然人共同設立合資企業。這個規定也給我們的投資造成很大的困擾。當我們看好一個項目的時候,只能讓創業者重新注冊一個新公司,再讓這個新公司與我們的合資風投公司成立合資企業。而且當下的外資法政策規定,外資投資佔股25%以上的項目才能享受中外合資企業的優惠政策待遇,這就要求我們合資風投的投資在新項目里面的佔股需達50%以上,這讓創業者很難接受。合資公司模式也對被投資企業的管理造成了很大困難……」

熊曉鴿吐槽的當下這幾個法定限制導致IDG資本在早期的投資項目中通常采用「合資企業模式」,即IDG資本合資設立的境內風投機構作為投資主體,再與創業者注冊的公司合資成立新公司。

這種模式之下,退出也是大難題,後來IDG直到2000年才有了在中國市場的第一筆退出,而且不是通過上市,是通過股權轉讓實現的。

熊曉鴿無奈道︰「李董,說老實話,由于剛才提到的種種原因,還有中外文化的差異,我們的合資基金投資成績並不太好,清算下來,平均年收益可能僅有10%。所以我們第一支合資基金的3年合同期到了以後,我們就計劃清算解散了……」

被熊曉鴿這麼一吐槽,李曉凡開始慶幸自己的模式了。

當下國內對國外進來的資本進來實行嚴格管控,但是國家頒布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鼓勵外商投資農業與先進制造業等實體產業。

李曉凡之前讓老同學吳秀麗送了一本當下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給他。

李曉凡通篇讀完後,發現除了一產農業與二產制造業外,對外商鼓勵投資的服務業目錄里的只有可憐的三項︰

1國際經濟、科技、環保信息咨詢

2精密儀器設備維修、售後服務

3高新技術、新產品開發中心的建設與企業孵化

像內外貿、旅游、房地產及服務業都是屬于限制類產業,不允許外商獨資的。

「李董,我听麥戈文董事長說,最近您也打算開始投資國內的項目了。那您接下來如何打算解決我剛才提到的這些法律障礙呢?」熊曉鴿問道。

李曉凡笑道︰「我的模式可能與你們IDG有所不同,你們是先把境外資本弄進來再找項目。我恰好相反,我是先看好項目,再把境外資金引進來。而且我目前打算投資的都是國家鼓勵類的高科技產業項目,所以法律層面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就是我這樣個體戶的好處,比較靈活,決策快……」

熊曉鴿聞言後大笑起來︰「哈哈,李董,您別謙虛了。像你這樣身價超過2億美元,自己一手創建的項目即將在納斯納克上市的大老板還叫個體戶,讓我們這些打工者情何以堪哈!」

閑聊了許久後,李曉凡站起來向熊曉鴿道別︰

「熊總,今天很高興與您愉快交談,讓我學習到很多新知識。現在你們IDG公司通過投資我的太平洋網上書店項目,已經讓我們兩家公司緊緊聯系在一起。以後我們有空多多聯系,互通有無!」

「李董,您千萬別客氣,下次有好的項目,您也可以直接聯系我!」

這次李曉凡這麼好的一個太平洋網上書店項目被摩根斯坦利公司直接介紹給了美國IDG總部直投,讓熊曉鴿有點郁悶。

在分工上,麥戈文讓他負責整個IDG亞太區業務。但是他的重心一直在中國大陸,所以這回他錯過一個即將納斯達克上市的互聯網項目,讓迫切希望在亞太區做出一番事業來的熊曉鴿多少感覺有點遺憾。

(本書首發,希望大家支持正版閱讀,給作者以動力!)

離開華亭賓館後,在回去老洋房的路上,李曉凡接到了王丹蓉從新加坡打來的國際長途。

「李董,向您匯報一下,剛剛我收到了荷蘭阿斯麥ASML公司發來的電子郵件,想確認我們公司是否參加下周在他們公司總部荷蘭埃因霍溫舉行的股東大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