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華哥,恭喜佳人垂青告別單身,從此一生有人陪伴,生活有人照看,可喜可賀!」

《前任3》的路演正式畫上句號,于是袁華回到《流浪地球》劇組完成收尾工作,剛見面趙金嘜就笑眯眯的拱手送上祝福。

「謝謝」,袁華仔細端詳了她一眼說:

「這段時間辛苦了,感覺你臉上嬰兒肥都不見了!」

趙金嘜模了模臉,有些詫異的說:「是嗎?」

「嗯」,袁華評價道:「嬰兒肥消退以後,少女感立馬就顯現出來了,還真是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好看啊!」

「真的嗎?哈哈哈……」,趙金嘜立刻喜上眉梢,有些害羞的捂臉笑個不停。

其實袁華並非信口開河,可能之前兩人天天在一起拍戲尚未察覺,這次分開了半個月再見面,袁華冷不丁一瞅發現趙金嘜好像變漂亮了一些,仔細一觀察發現了端倪,原來是嬰兒肥消退了……

她之前是稚女敕可愛,帶點嬰兒肥的幼態小圓臉,不過隨著年齡增長,五官越長越開,嬰兒肥消退,氣質逐漸提升,在原先的甜美可愛之余,逐漸顯現出幾分清冷與嫻靜的感覺,再輔以青春無敵的笑容,感覺顏值驟然上了一大台階!

另外她的顏值也有點被發型封印了,她顯然更適合長發,雙馬尾青春元氣,長發披肩文靜嫻雅,短發並不適合她。但在這部戲里面為了符合韓朵朵中學生的身份,所以留了「後不過肩」的中學生短發。

「對了華哥,《前任3》現在二十幾億了?」

「22億了。」

趙金嘜肅然起敬,拍著巴掌說:「厲害厲害,難怪現在大家都說你是票房神藥,你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袁華打個個哈哈:「嗨,都是運氣,不過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罷了!」

大家之所以對袁華高看一眼,就因為《前任3》的口碑不盡人意。真要說起來,《夏洛特煩惱》的也是低成本電影,但它的大賣並未引發很多口水,畢竟它的品質有口皆碑!

反觀《前任3》,這部電影的口碑極度分裂兩極分化。圍繞著究竟是一部走心的好電影、還是一部矯情的爛片,不少觀眾更是在網上掀起了激烈的「口水戰」。

有觀眾表示,「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前任話題引發情感共鳴;有的人在朋友圈說︰「很戳心,這愛情太讓人惋惜了。」而豆瓣用戶則差評居多,有人說劇情「尷尬、矯情」,有人疑惑「完全體會不到哭點在哪里」,甚至有人憤怒︰這部電影顛覆了我對電影市場的看法。

有人說,電影是一種藝術品,票房只是大眾審美趣味的反映,代表不了電影的好壞。20億票房對它來說太高了,德不配位。

也有人說,電影是一種娛樂商品,能被數以百萬計的觀眾用RMB投票選擇的,就是好電影。觀眾愛看,就算它拿下50億票房又有何不可?

但平心而論,即便是袁華的鐵粉也不得不承認,《前任3》頂多也就是中等水準,距離口碑佳作尚有一段距離。

很多人都認為它能大賣,袁華居功至偉,不過自家人知自家事,雖然這段時間沒少被捧殺,但袁華還是很清醒,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沒那麼牛逼。

《前任3》票房大賣他當然有貢獻,但絕對不至于像他們說的那樣一個人帶飛一部電影。結合前世事後的一些分析,袁華琢磨出了《前任3》票房大賣的三個重要因素。

一是國內性喜劇的匱乏,《前任3》正是贏在了第一口吃「性喜劇」這塊螃蟹上,這才有了《前任3》的票房奇跡。

第二是找到了一片藍海,藍海就是前任這個概念。

前任問題是整個後現代社會都面對的,只要有一部電影能正正規規講這個東西,無數自我感動的人就會把這部電影腦補成絕世佳片。他們不需要被電影感動,只需要電影當個引子,自我感動就好了。

他們看的哪里是電影啊?不過是在看電影的同時帶入自己罷了,緬懷自己過去的遺憾而已。這更像一個儀式,告別過去罷了。

如果單純從影片本身來看,《前任3》稱不上完美。但他非常的懂觀眾,抓住了受眾的脈搏。

現在各種類型電影層出不窮,作為黑馬殺出的電影也不佔少數,但他們都抓住了觀眾的一個特點——共鳴與共情,听起來好像很簡單,但能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精準撬動了「小鎮青年」的觀影群體。

從貓眼電影對影片精確的用戶畫像中,能找到一些線索。《前任3》的觀眾中,六成為女性;三四線城市觀眾佔比超過50%,一線城市只有一成左右;同時,64.5%的觀眾學歷為本科以下,44%的人小于25歲。這部分被概括為「小鎮青年」的觀眾群體,一直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票房倉庫」。

從觀影喜好上來看,三四線城市的受眾與一線城市有明顯的不同。相對于文藝片、進口大片,他們更傾向于輕松接地氣的國產動作片或喜劇片,作為愛情喜劇的《前任3》恰恰準確命中了這部分受眾,撬動起巨大的票房市場。

一般影片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佔比應在20%左右,《前任》佔比要低。在一線城市,可能覺得這部電影從電影本體認知會比較通俗而已,格調不是特別高。但是在三四線,它有廣大觀眾群體,這批觀眾很龐大,只是平時電影沒有很好撬動這部分市場,這部電影就給撬動起來了。

國內三四線城市人均gdp已經到達三千美元以上,這恰好與我國零七年的人均gdp相差無幾。而眾所周知,零七年開始我國電影市場井噴,而這回三四線城市也是一樣,電影票房也會井噴,會產生遠遠超過一二線的票房收入。

最近幾年影視行業空前繁榮,電影院建設狂飆突進,已經下沉到了每一個縣城,解決了最後的終端渠道問題,所以這個井噴其實是沒有任何障礙的,只需要有人制作出符合他們的產品就行。

而且由于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不貴,生活壓力不高,他們反而有更多的錢來進行這種低廉的額外性支出,是比一二線城市更優質的文化消費客戶。

那些「高觀影水準」用戶無法接受的直男癌三觀和花天酒地,恰恰是觀影主力地區的日常,自從三四線城市人均GDP普遍跨過3000美元之後,向享受型消費的轉變的速度就愈發加快。在這個過程中,被房價醫療教育等高生活成本壓制的一線城市人群,反而過得更加清心寡欲。

沒錯,相比于「未富先老」的一線城市,三四線城市更低的生活壓力,讓人們對消費升級的追逐更加猛烈。據企鵝智酷數據,三到六線城鎮的年輕人已經成為了泛娛樂市場不容忽視的力量。

他們時間更多,付費意願也不差,在游戲,直播等領域甚至遙遙領先,相較之下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市場甚至顯得有些「雞肋」,用戶數量和付費比例都沒有明顯優勢。至于電影市場,也同樣符合這個規律——

但在這種消費心態作用下,類似《前任3》的作品已經逐步從「電影」的本質中剝離出來,更加遵循市場的邏輯而非藝術邏輯。作為一個商業產品,《前任3》夠輕松、接地氣、有共鳴,多數消費者滿意而歸……

根據貓眼數據顯示,三四線地區票房增速秒殺一線!

到底是誰不理解這個時代?

資本以為的目標觀眾群是都市白領高校學生,其實真正貢獻票房的目標觀眾群是小鎮青年,社會階級的撕裂使得這些人被掌握話語權的社會精英掩蓋了,他們才是被忽視的沉默的大多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