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一條閩江橫穿福建,擦著福州城蜿蜒而過,向東奔入大海中。

正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這條天作的水路,州城外不知多少人拿船討生活。

早些年船運為官府把持,民間雖有些小船,也就打魚擺渡、小打小鬧。

然而時過境遷,在前朝倭亂、朝廷禁海以後,民間船運終究繁榮了起來。

據知情人說,出海滿倉貨,靠岸半倉銀,這里面的油水大得嚇人。

銀子來了,地痞流氓、貪官污吏也來了。

有錢的地方就一定有是非,任何年月都是這樣。

無論黑白兩道,但凡有點勢力的人,無不盯著這塊肥肉,恨不得將這只下金蛋的雞,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然而,他們終究打錯了算盤,這些可都是膽大包天,敢劈波斬浪去海里討食的人。

花小錢破財免災也就罷了,長年累月、越來越狠的盤剝,他們怎麼可能容忍?

要知道,那些錢可不是海風刮來的,全都是他們拿命換來的銀子。

先是圍打地痞流氓,後來是與黑派火並,最後則是趕走酷吏。

在一次次械斗中,這些靠船為生的人,也看明白一個道理——你不欺負人、人就欺負你。

要想不被人欺負、不被人吞掉,最好的辦法就是抱團。

于是一個個船幫,就這麼順理成章的出現了。

這些船幫雖有個「幫」字,也有主事之人,卻和一般的江湖幫派不同。

尋常江湖幫派的老大,一身高強武藝自不消說,學武的主要目的,多是為了和人拼殺爭斗。

但這些船幫主事並非如此。

雖然他們也有一身武藝,卻很少與人爭強斗狠,練武也大都為了結交江湖中人,方便和「綠林好漢」打交道。

老話說「匪過如梳、官過如篦」,擺平了黑道人物,白道也不能小心對待。

和官面人打交道,又與黑道相處不一樣,有一身武藝反倒不如一身文藝。

畢竟官老爺都是風流雅士,對武夫粗人並不待見,再說地方官結交武林高手,也實在不成體統。

在這種情況下,有一身風雅才藝,才是和各位老爺交流的關鍵。

于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出現了——閩南省各船幫的主事們,竟然個個都身懷絕技!

當然,這里的「絕技」並不是什麼武功,而是琴棋書畫、花鳥魚茶、詩酒戲曲之類「風雅」之道。

又因為關乎于眾人生計,許多船幫主事在這些旁門小道上的造詣,甚至比許多正經讀書人還要高。

有高自然有矮,那些被比下去的人,對這種結果當然不滿。

「天下能人,何其多也?」

「即便是玩物喪志之道,也有大把天資卓絕、才華橫溢之人沉迷其中。他們的天賦和成就,哪里是這些用心不純的家伙所能及的?」

「這些人能在閩南出風頭,完全是因為我等專心聖人學問,若非為了濟世救民的大道,吾等必不讓這些人專美于前」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是自古相傳的名言,事實固然勝于雄辯,但那些被比下去的人,也總有種種托詞。

不過即便是不服,也只是針對其它船幫的主事,對于順風堂堂主,江南士人皆是心服口服。

在江河湖海討生活的人,都希望順風順水、平平安安賺到錢。

從這個堂口用的「順風」二字就看得出,這個船幫確實來源已久。

否則,也搶不到這個好名字。

順風堂當代主事名叫劉正風,福清縣劉氏旁支出身,曾在宗族學堂進過學,而且還曾考上童生。

其少時母親病重,父子二人變賣了家中房屋田產,又借了一大筆錢,可惜請遍附近名醫,依舊未能妙手回春。

田屋皆喪,父子二人沒了生計,只得一同加入順風堂,這一晃就過了四十一年。

劉正風自幼聰慧,又是識文斷字的童生,和其他普通小孩兒自然不同。

堂中老人傳授各項技能,無論是武功、算學、經濟還是操船,他都是一點就通,于是很快得到了堂主的關注。

海上乞食和別的行當不一樣,若是出現絲毫差錯,不僅可能血本無歸,還可能命喪大洋。

在這種環境下,只要你足夠強,獲得任何人的信任都不難。

所以在學會一身本領後,他只是出海數次,就展露出了自己的才華,在堂口中站穩了腳跟。

從一條船的小水手,到一個堂口的二把手,劉正風用了二十七年。

作為一個堂口的副堂主,手下兄弟數百,靠堂口吃飯的人上千,可以說權和錢都有了。

然而即便一呼百應,他也並未流露出對權柄的貪戀,哪怕每年過手金銀成千上萬,他也並未貪污一絲一毫。

順風堂的人都覺得,劉副堂主雖然好,但是個很奇怪的人,畢竟大丈夫在世,無非酒色財氣而已。

照理說,一個人若不好錢、權、酒,至少該對感興趣。

但劉正風不是這樣,他不僅不好,他連個老婆都沒有,孑然一身無牽無掛。

人無志趣必為異類。

而異類,都會令人心生恐懼,幸好劉正風非是如此。

這個不貪利、不戀權、不的男人,唯一感興趣的東西,就是音律之道。

他受蒙師影響,自幼便愛上了器樂音律,後來雖入順風堂,但也沒有放下這個興趣。

在手頭寬裕之後,劉正風一有空便尋名師、訪高友,因此在音律的造詣也愈發深厚。

無巧不成書。

十四年前,赤峰先生遭貶,成為了福清縣正印官。

這位周知縣為人方正,但最好彈琴鼓瑟,于音律也頗有造詣,兩人一來二去,竟然相交莫逆。

有了這一層關系,老堂主直接將重擔交到劉正風身上。

劉正風果然不負老堂主所托,背靠一縣正印官的支持,順風堂也愈發興盛。

朋友有通財之義,在劉正風的幫助下,赤峰先生政績自然不差,年年考核上優,硬生生以貶謫之身,升到了福州知州的位置。

隨著胸口補子變成白鷳,順風堂也順勢一躍,成為了福州第一船幫。

可惜,這「福州第一」的名頭,順風堂根本不能長久。

因為這位赤峰先生的好友、閩南音律第一、順風堂的中興之主、劈波斬浪的航海人劉正風,即將退隱江湖、金盆洗手。

而時間,就是明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