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善︰你擊殺了平西王世子‘吳應熊’,俠義值+10。」
瞥了眼身中『化骨綿掌』,面目扭曲異常、正逐漸化為一攤膿血的吳應熊,陳沖頭也不回走出了柴房。
只不過是10點俠義值的小角色而已,不值得多做關注。
「沖哥,你手里拿的是什麼?」
見男人走出柴房,阿珂也沒好奇去見識死無全尸,反而對陳沖拿在手里,細細把玩的那個小東西挺好奇。
「你說這個?」
陳沖攤開手,露出掌心的粉彩葫蘆瓶,這瓷瓶約核桃大小,用極細的工筆勾勒出許多花草,看著就頗為精致。
阿珂點點頭,接到手里就著火光仔細查看,好奇的問道︰「這麼小個瓶子,看著倒挺精致的,能裝什麼呀?」
看姑娘拔開塞子要聞一聞,陳沖連忙一把奪回瓷瓶,順手收進了隨身空間。
這鼻煙壺般瓷瓶里,可是天下第一奇毒,被韋小寶譽為藥界扛把子的「奇婬合歡散」。
別說吃了,就是隔著衣服觸到、湊近聞到,都能讓男女失去自我。
屆時若在三個時辰內不與人交歡,必然要全身暴血而死。
心中暗道無知少女自尋死路,陳沖卻十分缺德,並沒有對阿珂多做解釋。
「別亂聞,這里面是毒藥。」
男人打了個哈哈,果斷轉移話題︰「對了,他們收拾的怎麼樣了?」
陳沖說的「他們」,自然不是說琪琪格和龍兒,而是媧皇嶺周邊四寨的侗民。
在和陳沖長談之後,龍兒決定听自己男人的話,帶領侗家可戰之兵,集體加入天地會。
媧皇嶺地處偏僻,雖然能躲避官府盤剝,但日子也沒那麼好過,畢竟山里的土地多是坡地和梯田。
這種田很難耕作,即便精心侍弄,想要靠地養活全家,依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除了種地以外,侗民還得打獵、采藥,不然完全無法維持生計。
在山里搞精耕細作,完全是個重體力活,老幼也就敲敲邊鼓,而打獵、采藥這種事,這兩類人更是插不上手。
龍兒若真帶走族里青壯,四個寨子連種地的人都沒了,剩下的老弱婦孺基本只能等死。
作為侗家女兒,又是神龍教新晉教主,龍兒肯定不能坐視族人餓死。
所以,在決定加入天地會以後,她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準備將全族拉到南方去,在福州找個地方扎根。
雖然只有四個寨子,滿打滿算就三千余口,但舉族搬遷哪有那麼容易?
正所謂「搬家搬出多的來」,一千多戶人家,大大小小零碎該得多少?
下午,龍兒和陳沖幾人吃過飯,便召集全族所有人召開會議。
在聖壇前,龍兒正式接任神龍教教主之位,並宣布吳三桂背信棄義、害死老教主,從此侗家和其一刀兩斷。
之前在和馮錫範戰斗時,龍兒讓神龍教教眾下山封鎖,因此寨民也知道了個大概情況。
既然對此早有心理準備,眾人倒也沒有什麼不能接受,只是有老人疑問,侗家今後何去何從。
有人捧哏,龍兒順勢宣布決策——神龍教將率族中可戰之士,整體加入天地會,直接參與轟轟烈烈的反清運動中,為廣大侗家兒女謀一個未來。
作出了移民的決定,其余人自然也沒什麼反對的余地,反正已經是第三次遷徙了。
第一次,從黔東跑到遼東蛇島,第二次,從神龍島跑回黔東。
現在再跑第三次,也沒什麼大不了,而且黔東媧皇嶺,和吳三桂勢力實在太近。
現在吳三桂擺明要吞掉神龍教,給眾人的路子也就兩條——要麼屈服向吳三桂投降,要麼來一場硬踫硬。
但問題來了——平西王世子吳應熊,帳下參軍馮錫範都被陳沖殺了,第一條路直接被堵死。
第二條路眾人是不願意選的,真不怕死何必兩度跑路?
因此,在認清現實以後,大伙痛快的同意提桶跑路。
在認清現實這一步上,陳沖也參與其中,並且還幫了大忙。
他的主要作用不是說服,而是用實力告訴投降派——老子就是要殺吳應熊,只要龍兒不攔著,你們所有人堆一起也擋不住。
更關鍵的一節,還是陳沖展示出的「妖術」,憑空大變活牛,實在是有些震撼。
沒有當場跪下叫神仙,得歸功于神龍教思想建設良好。
而提桶跑路,也不單單是形容詞,純粹是真真切切的提桶跑路。
在龍兒請求下,陳沖答應出手,幫眾人收好大件物品,等到了目的地再拿出來。
正因如此,陳沖才問阿珂,寨民東西收拾好了沒有。
少女癟癟嘴,結果不言而喻︰「破家值萬貫,哪里有這麼快?陳大哥,咱們估計有的等了。」
她心里不開心,陳沖也知道是什麼原因,畢竟這趟出門,可不單是找龍兒。
「別擔心,我記著呢!」
男人攬住少女縴腰,笑嘻嘻往寨里走去︰「陳大哥什麼時候騙過你?只要有我出馬,保證幫你找到爹娘。」
少女輕輕哼了一聲,沒有繼續撒氣,反而摟住陳沖的胳膊,靜靜往前走去。
正在兩人你儂我儂,享受甜蜜時光的時候,一個梳著沖天髻的小孩跑了過來。
他氣喘吁吁的跑到陳沖面前,期待的說道︰「陳大哥,我們寨里東西收拾好了,您先來我們寨里嘛!」
小狗子眼楮很亮,在看到陳沖施展「妖法」之後,就一直將他視為偶像。
陳沖沒有拒絕,點頭示意小狗子帶路。
看著身邊忙碌的寨民,他隨口問道︰「小狗子,為什麼你們寨里人手腳這麼快?」
小狗子繞著兩人跑來跑去,興奮的說道︰「我們寨里多半是獵戶,平時又不怎麼種地,家里東西當然少。」
陳沖恍然大悟,侗寨制度比較奇特,雖然都要種地、打獵、采藥,但每一行其實有分工。
四個寨子分工明確,種地好的就主要種地,身手好的主要去打獵,還有人專門采藥。
而且還會互相合作,農忙之時齊上陣,這才相互扶持,沒讓寨里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這些侗民中,其實有一部分人還會打漁,屬于在遼東學會的技能。
只不過,山里連河都沒有,顯然這門手藝早就荒廢了,去福建後倒是可以嘗試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