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八章 一劍刺穿人間佛

西陵關押要犯的並不只有幽閣,那些身份屬于道門,罪不至死的犯人,就會被關入神閣。

在西陵掌教說罷,有兩位神官從大殿外走來,來到葉紅魚身前,欠身行禮,葉紅魚沒有為難那二人,深深再看了一眼掌教之後,隨著那二人離殿而去。

這時,殿內靠近神座的巨大石柱內,走出一人,此人穿著一身道袍,面容天生猙獰,正是前代裁決大神官,幾月前他被葉紅魚斬落裁決神座,並未死去,重傷之下被掌座救起,後幾月,神殿的人都以為他死了,沒想到一直在西陵神殿中藏著。

西陵掌教漠然看向前代裁決大神官,說道︰「既然葉紅魚包庇叛逆,那就沒有資格繼續擔任裁決大神官,你再去執掌裁決神座。」

前代裁決大神官面上喜色頓生,折腰行禮道︰「多謝掌教恩賜。」

……

滿是黃沙的西荒上,行走著一輛完全由精鐵鑄成的巨大馬車,車轅下,是右帳王庭最是精壯的十匹駿馬。

車輪在松軟的黃土上深陷著,隨著車輪滾動,伴隨著厚重的沙塵,在西荒上留下了極深的溝槽。

那些駿馬的腿在行走時不住顫抖著,它們明明拉著的只是一輛馬車,卻像是拉著一座山,隨著不斷行走,終于有一匹駿馬月兌力,口吐白沫死在了黃沙上。

馬車停下,一位右帳王庭的騎兵駕著一匹駿馬走來,換下了死去的駿馬,騎兵向著馬車虔誠地跪在黃沙上,親吻了數下地上的黃沙,然後又駕馬離開。

馬車繼續行駛,一個日夜之後,來到蔥嶺北山,期間,便就死去了三十匹駿馬。

這時,沒有駿馬死去,馬車卻停了下來,因為在馬車前方,出現了一人,那人的腰間挎著一柄劍。

「上好的右帳王庭寶馬,放在大唐,一千兩銀子都有價無市,這一路上,卻不知累死了多少,嘖嘖,懸空寺不如改個名字好了,就叫吸血寺。」

馬車上走出老僧,老僧腳下的草鞋落在地上,地面像是被斷掉的山川轟砸而顫抖起來,他平靜看著來人,說道︰「原來是十二先生,罪過,罪過,不過若累死這些馬匹,能讓冥王之子死去,懸空寺背負上一些罪孽,那又如何?」

葉啟想了想,說道︰「你這麼說好像也對,只是我書院不想冥王之子死,而且,你對老師做過承諾,你不能出手,所以,講經首座,你只能在荒原上待著。」

講經首座從車上拿來一根錫杖,錫杖入地,輕易將地上的黃沙刺穿一尺,他說道︰「多年之前,我確實向夫子做過承諾,非滅世之大事,不得出手,然而冥王之子降臨人間,此就是滅世大事。

冥王之子不死,永夜會來,人間會死,書院怎能抱著這般想法?而你,又怎能來阻我?」

葉啟將腰間的劍接下拿在手中,說道︰「書院比任何一個不可知之地都要離人間近,不會願意看著人間死,在我們的計劃中,冥王之子不能死。」

講經首座語氣平淡堅定說道︰「佛祖沒有錯,西陵道門的預言也不會有錯,書院錯了。」

葉啟拔劍,說道︰「執迷不悟,今日只能以劍相向了。」

……

葉啟來時本來要去懸空寺直接給講經首座一劍,沒想到中途收到消息,講經首座動身,欲要前往爛柯寺,所以他便來了蔥嶺前,等待多日。

既然已經拔劍,那就要出劍,在葉啟說完,他便刺出了劍十二。

他的劍下染過酒徒與屠夫的血,所以他的劍足夠耀眼,在刺出劍後,天地只能黯淡,生靈的注視只能看在他與他的劍上。

講經首座的眼神不再平淡,左手緊握錫杖,右手豎在唇前,他輕聲又急切誦念道︰「如是我聞︰三界皆無常,有道本性相,一切皆空……」

佛祖遁世千年,在人間消失匿跡千年,講經首座走出懸空寺,那他就是人間的佛,而在某夜書院晚宴之後,夫子曾言肯定了他的存在,當下人間,在他之下,是知守觀觀主與懸空寺講經首座。

佛走于人間,佛言便要勝過天諭,便有言出法隨之能。

佛經聲聲,在他的腳下似乎變成了一片來自世界初始時的佛國,無數穿著獸皮的人們跪拜著,低聲隨著他的聲音一同誦念佛經。

蔥嶺北山下的天地元氣驟然變得極為安寧,一切皆空,那元氣自然要空,天地規則同樣要空。

然而,當講經首座說到空後,他再難誦出之後的佛言,他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的劍。

佛國在那柄劍下不斷地崩解,自己的言出法隨竟是在那人的劍下毫無用處。

猛然間,他想到了幾個月前的某日,在懸空寺大殿內看到的那兩個互相追住的影子,他猜到其中一人是酒徒,卻難猜到另外一人,原來是他。

佛國在劍十二下,化作了無數的碎屑,碎屑被劍十二磨滅,變為了本質的天地元氣,講經首座枯坐懸空寺數十年,除了修成佛家金剛不壞身,更是在無量境圓滿,能以佛言改動昊天世界的規則,于周身凝成佛國。

他出言演化出了佛國,也可說那是他的無量境,無量,代表著無量的天地元氣。

無數片佛國碎屑化成天地元氣,沒了佛言支撐,相互踫撞,聲勢如龍吼,引來狂風肆虐,自蔥嶺北山開始,黃沙漫天,驟然遮蓋了數千里的西荒。

忽然,北山腳下的滾滾黃沙分出一條無法愈合的間隙,一聲巨響轟鳴傳來,卻是劍十二已然刺穿了講經首座的佛國,劍尖刺在了講經首座的胸口。

口中難以誦佛言,講經首座只能以金剛不壞身來應對這一劍。

……

屠夫在死前,為了表明自己的作用,曾言自己能夠幾十刀劈開講經首座的肉身,那時的葉啟也言,他亦能夠幾十劍做到。

他吞噬了酒徒與屠夫的修為,自身修為早已到了五境上某一妙境的臨界點,此時他的劍就在人間之佛身前,又何須幾十劍。

轟鳴巨響之後,劍入肉身的聲音響起,講經首座低垂頭顱看在自己胸口,面上苦痛難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