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得知王道的死訊,陳修平已經開始了計劃了,第一步就是降低百姓對于朝廷的信任,狄戎手里的那些情報可是藏了這麼多年的猛料啊,尤其是劉升等人,全是一切關于人命的舊事,趙柯也不可能因為這些事情把這些奸臣就治罪的,而在百姓眼里,這就是皇上的無能。
這就給了陳修平一個理由,一個推翻趙柯皇位的理由,清君側,這個理由讓陳修平師出有名,讓陳修平以官方的身份來討伐趙柯,清君側這種事情自古以來發生的就不少,有名的一共有四次,成功的只有一次,而現在,陳修平就是想做這種事情,按照陳修平的計劃,這一次的清君側有很大概率會成功,畢竟像劉升這種奸佞之人,早就人人得兒誅之了。
歷史上的第一次清君側發生在西漢時期的「七國之亂」,漢景帝繼位之後,因為諸侯王的勢力越來越大,采納了御史大夫晁錯的《削藩策》,從而引起了諸侯王的反抗,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西向進發,拉開了「七國之亂」的序幕。
漢景帝在袁盎的建議下,誅殺晁錯以滿足叛軍要求,從而坐實了叛軍的反叛罪名。此後,在梁王劉武和漢將周亞夫的相互配合下,這次轟轟烈烈的叛亂僅用時三個月便被平定。
第二次則是改變了華夏最繁華的朝代命運的「安史之亂」,唐玄宗統治晚期,由于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開始不斷懈怠政事,導致統治愈加腐敗,政治日趨混亂,這讓已經全面做大的安祿山看到了機會,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名在範陽起兵,拉開了「安史之亂」的序幕。
這次戰亂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將唐朝從鼎盛時期瞬間推入了深淵,叛亂持續時間長達七年,直到寶應二年(763年)春天才徹底平定。
第三次則是元朝末期的元末孛羅帖木兒之亂。
第四次則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也是唯一一次成功的清君側,明朝「靖難之役」,朱棣以「尊祖訓、清君側,誅奸臣齊泰、黃子澄,為國靖難」為名,開啟了長達四年的「靖難之役」。
而朱棣不僅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位以地方反攻中央成功的藩王,同時也是歷史上唯一一位「清君側」成功之人。
這便隨歷史上有名的四次大型的清君側,只有明成祖朱棣成功了,至于朱棣的成功要歸結于建文帝與朝廷的一系列腦殘操作,而如今的新宋朝廷與建文帝當時的朝廷有些類似,甚至更黑暗,或者說是腐朽。
如今的新宋朝廷就是一個空殼子,不是靠著手里剩余的幾十萬軍隊,怕是早就內亂了,可笑的是,這幾十萬軍隊都是被趙柯誣陷的王道一手創立的。
「王爺,你說我要是以劉升為目標,發動清君側,會成功嗎?」
陳修平也不隱瞞天師,畢竟是同類人,話就說的明白了一點。
「清君側,好你個陳修平啊,我當初怎麼沒想到這個理由啊,清君側,像劉升這等奸人,我當初要是也是以清君側為名義起兵,說不定現在都攻打到了應天了。」
清君側三個字出口,天師表露出後悔的神色,隨即接著說道︰「書讀的多還是有好處啊,要我幫忙嗎?」天師也十分看好陳修平說的這個清君側,因為現在的新宋可以說就是分崩離析,各個勢力基本上都是各自為政,勉強听一下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