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一十五章伏妖降魔

第五百一十五章伏妖降魔

「蛇靈,休傷吾母!」

一聲厲斥從天而來,緊接著就是另一聲巨吼,那是白靈發出的虎嘯之聲,整個天地之間為之一震。

那一堵巨浪隨之向後涌去,在大江之上急退出十數丈遠。

而王禪與青裳騎著白虎,一躍而出,躍過觀禮台,從天而降,直接奔向巨浪之頂。

「公主,你助蝶兒擋住巨浪,我來收拾這個蛇靈。」

王禪說完,青裳從白虎之上飄然而下,同時一劍揮出,巨大的勁氣直襲巨浪,巨浪頓時被破開一個大口,被一劍伴腰斬斷。

而半空之中的王禪一劍揮出,同時使出五劍天問九式,一百八十種劍式變幻全部化成火龍同時襲向敖六。

敖六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這些火龍有如真龍一般,每一條都拖著數丈長的火焰,向著他奔去。

而白靈更是有如天虎下凡一樣,巨大的嘯聲,直接就把整個江水震得有如粉碎一樣。

在這一瞬間局勢頓時扭轉過來,而且王禪的每一次關鍵時刻出場,總是驚天動地,讓所有人都為之一震。

敖六一驚之下急退數十丈,而剛才他布的法術,在白靈一吼之下竟然已蕩然無存。

整個巨浪也紛紛跌落,大江還復大江本來的模樣。

「蝶兒,快扶母親坐下,收了符局,蛇靈妖法已破,此地有我來對付這個蛇靈,你們不必擔心了。」

王禪一劍五式,已經比在吳國雁落九轉之時更進一步,而且在施展天問九式的同時還能說話,這說明王禪的功力已經無法估量了。

而且剛才那一劍就把敖六逼退數十丈,此時王禪與白虎都落在水面,竟然踏著水面,並不下沉,如履平地,隨波逐流。

王禪回首看了看台上眾人,微微一笑。

「你竟然沒死,能入得桃花源而不死之人,想來你見到了那個老不死龜公的,看起來你運氣不錯。

而且竟然破了我的法術,實在讓人驚異。」

敖六心里也有些好奇,王禪總是讓人出乎意料,連他也不例外。

「母親,你沒事吧?」

此時王禪與白虎已經破了敖六的法術,而且一劍擊退敖六,而化蝶也收了符局,收回了迎月劍,王禪並不理敖六,依然轉身看了看王彩霞十分擔心。

而上游與下游都有數人奔來,正是趙伯與其它下屬,他們在整個大江之上依王禪所安排布下四相之局,而化蝶剛才所化的迎月巨劍才依此四相之局,像是在上下游布了幾根木樁一樣劍頭劍尾都有人在撐著,而非獨立支撐,這才能擋住巨流不吞沒楚都。

「禪兒,娘沒事,幸得你及時趕來,娘也就放心了。

蛇靈本也是天地靈物,既然作亂人世,你就盡力降伏于他,讓他莫要為禍世間,世間萬物非善即惡,不可有違天道,你盡力而為。」

王彩霞說完就站起身來,也是想讓王禪放心,此時青裳也扶住王彩霞,給她輸入內力療傷並無大礙。

而趙伯也站在一旁護衛著,再加上相國府的屬下,以及一些江湖人士,此時已把整個觀禮台圍了起來,敖六縱然有天大本事,也怕難與近身了。

「鬼谷先生,本王雖然不精武技,可本王相信你,一定會護衛我楚都,本王在此為你押陣,你可以放心伏妖降魔,為沿江百姓解除水怪之危。」

楚王此時帶著剩余的幾人,剛才也是虛驚一場,可楚王還是膽色過人,此時也是面不改變,巍然挺立。

剛才敖六那一巨尺,不僅可以把下台的四人打成肉餅,而他們在上台觀禮台上之人也難逃一死,此時算是死里逃生,已經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而且王禪出場氣勢不凡,一下就破了敖六的法術,讓大江慢慢恢復平靜之態,也給大家提升了信心。

「母親沒事就好,王上及一眾稍候片刻。

此蛇靈本是東海龍六子霸下,只是他們是一體雙靈,龜靈得天地之道,已回歸修行,而此蛇靈卻不知悔改,善弄法術,禍害人世。

在下算起來正是他的劫數,天道輪回,自然會降伏于他,還請諸位放心。」

王禪說完,看了看這才落下的墨翟。

「師弟,你還算來的及時,尚未釀成大禍。

你的天問九劍一劍五式確實驚天地泣鬼神,師兄甘拜下風,也不敢獻丑,這個蛇靈就交與你了,王上以及伯母就交與在下吧。」

墨翟也松了一口氣,此時整個大江平靜下來,沒有造成更多的禍害,心里也是憑添欣慰,只是對于王禪他也不得不服。

「師兄,一切還要謝謝師兄,若沒有師兄硬擋著這個蛇靈,小子此次怕會遺憾終身。」

王禪說得是實話,剛才的情勢他也十分清楚,晚一秒或許這觀禮台上的所有人都命喪當場,而大江失控就會禍及沿岸萬千百姓,這可是王禪無法承受之痛。

「好說好說,此蛇靈內力修為極高,你也不可大意。」

墨翟還是提醒著王禪,卻也回到台上,幫忙照顧著受傷之人。

而此時大江之中剛才那些落水之人,有的已經死了,有的還在折騰,也趁此時都紛紛逃上岸去。

所有護衛已護送百姓官員回來,此時把整個大江一邊都再次護衛起來。

敖六一看,王禪此時竟然還有閑心與眾人說話,心里也是有些不是滋味,可看著王禪身邊這頭高大的白虎,心里竟然會有一種恐懼。

他也不明白這白虎會有如此威勢,剛才的吼叫可以說陽氣十足,正好可以破了他法術,可看此白虎也只二歲多,還算不得成年的白虎,更不用說修為如何。

可在他的面前卻處處透著一股威勢,而此虎與此時的王禪也如他一般,能憑江而立,由此可見,王禪的武技修為已突破凡人之限,而與天地相通,達到超凡入聖的狀態,這讓他想起二十年前騎牛打傷他的老者,心里也是多了畏懼。

「鬼谷王禪,看起來你已經突破人之極限,實在可喜可賀,而你本也是天賜靈嬰,該有此機緣。

既然如此,為何還要貪戀人世間的功名,不若與我一道,取了真龍元神,助我修得真龍之身,也可助你羽化而登仙,遨游天地之間,何樂而不為呢?」

敖六此時不忘用羽化升仙來誘惑王禪,這對于修道之人來說,也算是難得的機會,可王禪卻並不買帳。

「蛇靈,我自出生一來,未償讓母親被人欺負,今日有失竟然讓母親受傷,讓在下十分生氣。

若是不念及你與老龜伯同體之靈,上天又有好生之德的份上,我今日必讓你魂飛魄散。

但我答應老龜伯,只要降伏于你,並不傷你真元。

可若是你不知好歹,我鬼谷王禪可是什麼事都敢做敢為的,並不會拘于禮數。

這柄游龍劍本是越國歐冶子所治名劍,原名湛盧,吸天地靈氣,得火龍劍心正是與你相克。

此劍今日在我手中,你還是乖乖受伏吧!」

王禪說得是實話,自出生在虎踞鎮開始,就沒有人敢惹趙府王氏,這是事實,當然這其中也並非全是王禪受封楚國靈童的功勞。

王彩霞之所以在虎踞鎮不敢有人欺負,還是王彩霞本身多行善舉,受百姓擁戴,而且趙府也有趙伯支撐,自然不會有人敢到趙府尋事了。

「鬼谷王禪,你別以為我真的怕了你,你盡管放馬過來,我敖六若是皺一皺眉就不是龍族之子。」

敖六面無表情,知道今天已難取得真龍的元神,此時也一心要除掉王禪,若不然他就會無功而返,可若是惹得世間其它高人來助,那他就會真的像王禪所說一樣,被打得元神俱滅,妄休千年。

二十年前的事,他依然心有余悸。

「敖六,你別再想著取什麼真龍元神,你本就是一條蛇,能與老龜同體同修,算是符合天地之道法,陰陽相生,可你卻不知悔改,二十年前禍害大江沿岸百姓,現在又妄圖得真龍之身。

你可知真龍之身本就與你不符,世間靈物各修其道,自然而為,強求而不可得,只會誤了終生。

我今日來此已是成竹在胸,你此時心有懼意,竟然還敢大言不慚,既然如此,那我就成全于你。

白靈,還呆著做什麼,快上!」

白虎一听,張開大嘴,狂嘯一聲,從大江之上一躍而起,直撲十數丈外的敖六,聲勢不凡,而且去如閃電,這十數丈在它的眼中,只是一撲之距。

敖六剛才一直自負的站在水中,其實是靠著他的蛇尾才支撐著,此時見王禪說打就打,而且先撲出的是白虎,心里一驚。

敖六也是身形靈活,有如蛇影,只那一個閃身,人已避開白虎的這一撲。

白虎一頭撲在水中,激起幾丈深的水渦,再從水中奔了出來,再朝敖六撲去。

在白靈眼中,敖六人靈之身也就只夠一頓早飯的量,所以它就像是追捕獵物一樣,緊追不舍。

而此時王禪的劍已經刺出,卻並非天問九式的其它劍勢,依然只是起手之勢劍問蒼穹。

可他的劍勢里已經蘊含著天問九劍的其它劍勢,只是王禪此時還不能一劍九式,劍勢之中有五式劍法,分別是第一到第五式的,問天可有情,問天可有壽,問天可有極,問天老何苦,問天生何歡。

而其它四式則為,問天死何懼,問天人世幾何,問天人世何苦,問天蒼生何辜。

此九問,先問天之情再問天之壽,其次再問天之極,這是世人對天的疑惑。

而其後六問就是創此劍法時對天之問,三問人生與死,何歡何喜何懼,再問人世緣由幾何,人世何苦何歡,最後問的是天下蒼生生死何辜。

(此時王禪依然還未拜師,也就還不懂真正的道法,也未夜讀天書,所以還只在人的局限之中,待楚國風雲後,王禪拜師學藝之後,他就會領悟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天地無情,以萬物為芻狗。

那時王禪就會對天地無惑,才能一劍九式,而天問九式也會在此書下半部分變成王禪自創的另一種劍法。)

王禪此劍一出,連人帶劍都化作一百八十種變幻的火龍之中,全問刺向敖六。

這一劍本無變幻,只是一直刺,而直刺也是劍法里最基本的劍法,卻也是最難防的,劍可變幻無窮,可挑可刺,可斬可劈,可撩可劃,幾乎囊括了劍法所有的應敵之變。

而王禪的游龍劍原名湛盧,性剛烈如火,鑄劍之時有火龍入劍,成火龍劍心,極陽之劍,只要用劍之人能駕馭此劍,那麼就可以發揮劍心火龍之威。

而火龍則正好是敖六蛇靈陰寒之氣的克星,所以此劍招一出,敖六就被無數火龍吞沒,縱然他有千年修為,在此劍之前卻沒有半分還手之力。

敖六手中的巨尺向前一擋,試圖擋住王禪的劍尖,可王禪的這一劍之所以難有破解之法。

在王禪剛出吳國之時,在伯否府上,墨翟也曾用過此招,那時趙伯為解危局,只得左手擊劍,以化解劍勢之中的變化,被刺穿左掌這才破了此招。

此時王禪一看,只是略轉劍鋒,劍勢卻並不改,依舊保持著一劍直刺。

敖六一驚,只得不停的向後退去,可白靈卻再次撲來,若敖六依然不變,那麼不是被王禪的劍刺穿,就會成為白虎虎口之下的獵物。

敖六此時也是逼得急了,一條巨舌噴出,接著整個人身一下就變成了真正的蛇身,全身通體皆白,銀光閃耀。

王禪在那一刻還是嚇了一跳,這是他第一次見如此巨大的白蛇,蛇身足足有水桶那般粗大,高大的蛇身伸出水面一半以上,只在水中一游,就已躍出幾十丈遠,這才堪堪躲開了白虎的捕食和王禪的一劍。

王禪也是躍在一邊,與白虎看著眼前這條巨蛇。

「原來是一條白蛇,你本不該出現在這里,應該找個深山潛修的,為何如此違天地之道。」

「哼,小小鬼谷王禪,今天我就要讓你後悔。」

蛇靈已經恢復陰靈之身,所以說話也變成一個女聲,只見它一說完,順水一溜,仰頭就朝著觀禮台上張開血盆大口,想一口就吞下整個觀禮台上的所有人。

剛才大家一直都只是看著敖六一身白衣,至少還是一個人的身子,雖然王禪說是蛇靈,可大家都並不會真的在意。

此時大江之中憑空多出如此一條巨大的白蛇,看著那血盆大嘴,中間一條血紅的舌頭更是向著大家噴涌撩來。

一時之間所有人都是大驚失色。

而此時觀禮台上卻也躍出幾人,分別是趙伯、墨翟、化蝶、青裳與青隻公主。

他們都是修習武技之人,雖然也害怕此等巨蛇,可卻還是比普通之人鎮靜許多,一時驚異之間五劍齊發,都同時刺向這巨大的蛇頭,以及噴來的白蛇紅信子。

此時整個蛇身已躍出水面,而白虎一見,一頭撲向蛇尾,雙爪緊緊抓住白蛇。

王禪也在那一楞之間,再次躍起,一劍斬向白蛇的頸部。

白蛇一看,地上竟然能有五個如此厲害的角色,而且劍氣十分凌厲,就在它欲圖吞食這些人的同時,它的蛇身之上已被劍氣擊中數十下,身上的蛇鱗已有數片被擊落,也相當于她多年的修為。

而王禪伯火龍之劍也的向它的七寸之身,若是再不收回,不僅佔不到任何便宜,反而會被王禪的火龍之劍一劍的斷頭顱。

(蛇的七寸實際上是蛇的心髒所處之地,蛇怕七寸也像人一樣,也是自然的一種自我保護。)

化蝶則長劍一揮,借著此時烈陽之光,在整個觀禮台上再布符局,形成一個金光所罩的保護網。

白蛇一看,知道縱是它變成原形,也難傷這些人半毫,而真龍之身雖然近在眼前,就算再次逼出真龍元神,她也不可能實現她的想法,而此時的王禪劍氣已致,她只能尾巴一甩,擊向來襲的王禪,而蛇頭則一個躍身直接插入大江之中。

大江之內再起波濤,而白虎則被蛇尾一甩,直接給甩上了觀禮平台之上,一身濕轆轆的。

而當大家再看時,已不見白蛇的蹤跡,就連王禪也已消失無影無蹤。

當大家都擔心之時,下游之遠處幾十丈外,白蛇再次躍出江面,而王禪則緊緊抓著白蛇整個人都騎在蛇的頸部,竟然毫發無損,而白虎則一直在江面上追著,看起來不降伏這條巨蛇,王禪是不會罷手的。

「你為何騎在我身上,我與你並不宿仇,你為何就不放過我。」

白蛇說完,再次躍入大江之中,在江中不停的翻騰著,試圖甩掉王禪。

蛇再如何厲害,但若有人能騎在其七寸頸部,蛇是沒有辦法的,咬不到,甩不月兌,而其尾巴也傷不到這里。

可王禪自從在桃花源受龜老伯點拔,似乎在水中也是如魚得水,並不會感覺難受。

「你可別折騰了,當年那位老者留你一命,就是因為你與此劍有緣,所以才讓我來降伏于你。

你本是陰靈之身,原本一直與陽靈之身的老龜合體,所以可以修得大道。

現在你們已分離,你陰氣過重,怨氣橫生,若你依我之見,吞下此劍,此劍火龍劍心,正與你相宜,可以克制你的陰氣,讓你回歸天地之道,這可是你的機會,也是你的機緣。

當年那位老者,就是知道你有此機緣,將來也會修得大道,所以才讓我尋得此劍,在此與你相遇,你自己考慮清楚了,若是再如此折騰,在下只需一劍就可以讓你身首分離,妄修千年。」

王禪也是好心相勸,他知道二十年前那位聖賢老者,也就是他將來的師傅,之所以不斬殺此蛇靈,就是知道此蛇靈與他還有機緣,也給蛇靈一個機會。

畢竟蛇靈當年也與龜靈一同隨禹帝治水,有功于世間百姓,只是貪欲之心讓她失了修行的本分,而王禪也不敢輕易斬殺如此修行千年的世間靈物。

「哼,你以為我會信你,你與當年那老者是什麼關系?

你先從我身上下來,或許我會听你的。」

王禪一听,嘿嘿一笑,知道蛇靈此時心有疑惑,而且也想騙王禪下得身來,這樣才好對付王禪。

可王禪並不怕,輕踏蛇身,一個飛躍就已站在大江之中,面對著蛇靈。

「你這是在找死。」

白蛇一看王禪真的下了她的蛇身,此時再次張開血盆大嘴,而她的蛇信一下就卷住了王禪。

「我並沒有找死,你可知這是何物?」

王禪十分鎮定,在那一瞬間從懷中掏出三個黑色的鐵環,三環相扣。

可在白蛇的眼中卻閃著金光,她知道這就是當年老者所拋出的鐵環,可大可小,當年她與龜身只受兩環之擊就被打散,而她受鐵環之擊,元氣大傷,不得慌忙逃竄。

現在再看到此鐵環,她的心里也是十分震驚。

「你是他什麼人,為何會有老者的鐵環?」

「你不用問我,他算是我將來的師傅。

若你還是執迷不悟,那麼縱然你現在卷著我的身子,我也有把握一劍刺破你的蛇身,讓你死在大江之中。」

王禪收起鐵環,手中的游龍劍噴著一股烈焰直指著巨大的蛇口,只要一劍刺中,就可以刺穿整個蛇身。

「罷了,罷了,既然如此,就依了你吧。」

白蛇此時已知道縱然它吞食王禪,可王禪手中這把劍也會把她的整個身子刺破,那麼她千年修為,也會付之一炬。

「算你實相。」

王禪說完,看了看手中的游龍劍道︰「游龍呀,你本是湛盧山中的火龍之魂,現在就讓你回歸天地之間,你我緣盡于此,去吧。」

王禪說完,把劍朝著蛇口一拋,整個游龍劍頓時化作一股火龍之身,完全被白蛇吞沒。

而隨著白蛇痛苦的在大江之中掙扎半刻之後,整個蛇身也慢慢消失,漸漸一個白衣女子,從水中浮了起來,看起來已是月兌胎換骨,變成另外一個人,與剛才的敖六已是完全不同。

「謝謝你還復我原本之身,經歷如此一番劫難,我還是回復當年的我,在此白素貞深謝意。」

「你叫白素貞,這到是奇怪了,為何不叫敖六,或是霸下了。」

王禪看著眼前的女人,一副清新可愛的樣子,而且也不像敖六一樣,一身透著陰寒之氣,此時的這位白素貞,到像一個食人間煙火的姑娘。

「千年之前,我本只是一條小白蛇,後來險被殘食,是一位騎牛的老者救了我,後來他知我天性陰寒,所以就把我附于霸下龍子身上,我們一共修行千年,可我也因此而失去了原本的記憶。

二十年前,老者再次分開了我與龍子霸下之身,看起來這一切都是天意,今天讓你回復我的本來面目,而我也記起了當年的一切,此名就是當年老者所賜。

現在還復真身,自知罪孽深重,自必尋一處安閑之地修習本性,以解罪孽。」

王禪一听,臉上一笑,也是躬身回禮。

「既然如此,那在下也要告辭了。」

白素貞看了看王禪頭上的四個肉角,還是面帶微笑道︰「你是天賜靈嬰,怪不得才有如此之能,請代我向你的母親至以歉意。

你剛才說得對,世間萬物本就依天地之道而生,不可強求,它日若有困難,可來越境西湖之中尋我。」

白素貞說完,順水而下,慢慢隱入水中。

(白素貞的故事,在另一本小說洪荒道祖里有新的演義,如果喜歡仙俠或玄幻的可以看一看。)

王禪看著大江之上恢復原來的平靜,而白素貞的身影也變成了一片波光粼粼,心里也有些悵然若失的感覺。

王禪轉身幾個跳躍,回到觀禮台上,只見此時大家都在等他,並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

「禪兒,蛇靈已經走了?」

王彩霞看著王禪,面上帶著關切的微笑,對于王禪所做也是十分滿意。

「回母親,此白蛇本無害人之心,只是她本陰寒之體,離了龜身失了平衡,才會如此暴孽。

原本她一直符于龍子霸下之體上修行,曾經也隨禹帝治水,算是有功德于人世之間,功大于過。

所以二十年前一個聖賢老者再次把他與霸下拔離,就是要等二十年後,由我來回復其身。

這一切都是天地之道使然,人不可有違之理,孩兒也只是依道而行,並沒有傷她,還望母親放心。

剛才她還要我向母親致歉,也請母親原諒這條小白蛇的違逆之舉。」

「沒事就好,你看大家都一直擔心著你,你也不問問蝶兒有無受傷。」

王彩霞說完,王禪這才看了看化蝶,也是心里關切。

「伯母,我沒有事,他總是這樣,見了姑娘家就會魂不守舍,我們還是盡快回去吧。」

「對對對,夫人與化蝶玄女此次救楚都于危難有功于楚國,這就坐我的車駕回府,它日本王自會論功行賞。」

此時楚王一眾也都下到第二台來,而子西則站在其身邊,看著王禪身邊的青裳臉色極為難看。

他本以為此次計謀能夠得逞,不僅借桃花源的那些吸血蝙蝠還有水蟻除掉王禪,可到頭來看著王禪如此神通廣大,不僅救了青裳,而且還降伏水怪,救了楚王一眾,以及楚都百姓,他的心里是極不平衡。

他楚都盛會的所有謀算都再次被王禪破解,而另一邊的子閭正扶著子節也被白蛇重傷,這一切像是天意一樣,正是偷雞不成反撒了一把米。

可他畢竟善于隱忍,也不會在乎一時的得失,他依然懷著他的謀算,期盼著將來能真的打敗王禪,助他的兒子實現他一生未實現的楚王之志。

此時他看著還留在大江岸邊的一眾人與王禪有說有笑,臉不改色,像是十分歡迎王禪與青裳一樣,只是心里卻再次泛起了一種仇怨,一種不甘心的仇怨,還有更回惡毒的念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