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章 陰差陽錯

正所謂「否極泰來」,正當大家都處在牛市的喜悅之中時,就在實盤的最後幾天,也就是五月中旬,股災來了。

股災來得毫無征兆,突然就看見K線圖斗轉直下,很多人都來不及反應,就直接封死在跌停板上了。

張鑫由于出手謹慎,在跌停之前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買入價,本來想再等等的,結果等來了跌停,所以張鑫也成為了五個人中唯一還能保持盈利的人。

當然,對于張鑫來說還是有一些遺憾的,那就是當時沒有能夠果斷做空。

之後的幾天,張鑫有幸親眼目睹了數次千股跌停的壯觀景象。

後來資本市場才傳出消息,原來之前牛市行情過熱,不少人為了擴大盈利,甚至不惜通過融資融券的方式,利用杠桿撬動股市,後來國家為了降低系統性風險,決定清理融資融券業務。

由于涉及其中的券商、銀行太多了,為了收回資金,紛紛將資金從股市抽離,最終導致踩踏行情。

後來基金經理和張鑫等人閑聊,說到了行業里有幾個名聲在外的操盤手因為沒能及時抽身,導致爆倉,欠下了一大筆外債,最後絕望跳樓自我了斷。

這也讓眾人一陣唏噓,張鑫也是從那時候起知道,操盤手看上去風光無限,實則在懸崖上走鋼絲,稍不留意可能就萬劫不復。

通過基金經理的描述,行業內經常听到某某因為爆倉而自我了斷的新聞。

操盤培訓結束後,五個人因為表現可圈可點,基金經理也覺得他們值得培養,所以向幾個人發出了橄欖枝。

最終只有張鑫和王申兩人沒有接受邀請。

王申是因為有自己的想法,他家境不錯,完全有資本自己操盤。

張鑫也選擇拒絕則完全是出于無奈,因為公司的操盤手是沒有固定工資的,報酬來源于操盤盈利。

換句話說,如果操盤沒有盈利甚至虧錢,那麼自己一分錢都得不到。

這對于家庭普通的張鑫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尤其是剛剛經歷了股災,張鑫對于之後至少半年的行情都是不太看好的,如果留下來,意味著他很可能還要和家里人拿生活費,經過再三考慮,最後只能拒絕基金經理的挽留。

對于當時的張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先找到一份有固定收入的工作,這樣才能實現他以前在父母面前夸下的豪言壯語。

哪成想現實跟他開了個玩笑,畢業後根據專業選擇了去做期貨經紀人,結果這個崗位對金融方面的要求並不算高,反而需要他通過電話去尋找意向客戶,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太過實誠的張鑫反而不適合這個崗位,哪怕他對行情分析確實準確度較高。

無奈之下,他只能重新找工作。

為了節省開支,張鑫接受了王申的邀請,選擇和他一起在金陵比較偏僻的春江新城合租了一套房子,平均下來每個人每個月六百塊房租。

接下來的日子,張鑫每天都在網上尋找合適的崗位,投簡歷,然後等候面試通知。

王申則每天盯盤,他家里給了他幾萬塊錢作為試水,所以他正式開啟了操盤生涯。

張鑫在等候面試電話的時候,也跟著一起看K線圖,雖然他沒有資金去操作,不過為了增加經驗,他通過模擬資金來驗證自己對行情的判斷。

每天收盤後,兩人會對當天的行情走勢進行總結和辯論,當天的盈利或虧損能夠很好地證明各自的觀點。

王申指出張鑫使用的是模擬資金,在心理上更輕松一些,所以張鑫的戰績做不得數,至少需要打個折扣。

張鑫也明白這個道理,事實面前任何理由都顯得蒼白無力。

本來張鑫以為自己會很快找到工作,然後攢一筆錢以供自己操盤,結果就是打來電話通知面試的幾乎都是銷售性質的崗位,至于一些分析師助理之類的工作,則石沉大海,這讓張鑫很是沮喪。

王申則安慰地說道︰「這種結果很顯而易見啊,股票或者期貨行情分析師基本上對經驗要求很高的,你一個剛畢業的,人家拒絕你也是理所應當。況且咱們的學校也不是什麼名校,就算當實習生,人家估計也不會看上一眼。」

之後張鑫開始了海投簡歷,結果仍然讓人感到沮喪。

甚至張鑫一度打算先去電子廠上班得了。

王申阻止了他,倒不是王申看不起工人,而是電子廠上班固然能夠短時間里獲得不錯的薪水,但是工廠里加班是常態,只要進去了,基本上就沒有機會接觸股票或者期貨了,更危險的就是一旦適應了工廠生活,張鑫很有可能形成習慣,最終磨滅了對夢想的追求。

隨著氣候越來越冷,張鑫身上的錢也越來越少,最後不得不向王申借錢付房租,至于平時吃飯,基本都是王申結賬,然後將每天的開銷記下來,方便以後統計。

王申在金錢上斤斤計較,那也只是習慣使然,他知道張鑫的困難,所以只是記賬,並沒有催賬,只是讓張鑫等以後手頭寬裕了再還給他。

雖然王申的做法讓人覺得很小氣,不過張鑫也能理解,畢竟他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而且有錢人好像都比較小氣。

轉眼2015年就過去了,元旦後張鑫仍然是無業游民一個,而王申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幾個月下來,他的虧損已經達到百分之三十了,這還是他比較克制,嚴格把控好止損的情況。

後來張鑫的姐姐張琴給他打電話,由于張鑫不太會說謊,編造的工作漏洞太多,被姐姐給識破了,家里人這才知道張鑫這半年來一直處于待業狀態。

家里人一合計,決定讓張鑫先回姐姐家,工作的事等年後再說。

撐了半年,張鑫也確實不太願意繼續依靠王申的接濟過活,于是和姐姐要了些錢,和王申吃了頓散伙飯,簡單地收拾了幾身衣服便返回老家江陵市。

後來姐姐從她的老板娘那里得知程序員待遇不錯,而且工作機會多,于是一家人商議著讓張鑫做程序員得了。

尤其是得知老板娘家的兒子也是通過培訓入門的,姐姐也想讓張鑫走這條路。

在待業半年後,由父母出資去了一家滬市的程序員培訓機構,經過四個多月的高強壓的填鴨式培訓,在2016年六月份培訓結束,算是勉強掌握了基本的代碼技術。

由于人比較實在,張鑫實在不願意通過簡歷造假的方式去獲得一份待遇不錯的工作。

幸好剛畢業這一兩年正是互聯網發展的浪潮,經過十多次的面試與拒絕後,張鑫總算被一家初創公司看中。

之後輾轉了兩家公司,終于來到當前這家互聯網公司,也就是2017年三月份進入了這家名叫「珠合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

這家公司規模和之前的兩家創業公司不可同日而語,光是研發部門就有兩三百人,所以張鑫進入公司後也稍稍緩了一口氣,至少不出意外的話,這一兩年內是不用再換工作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