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38章 你們倒是追啊

錦衣火炮來得慢一些,但也是在一刻鐘之後趕到了。

三十門錦衣火炮在四個軍陣前一字排開,炮彈即刻就被填進了炮膛中。

一架錦衣火炮的標準配彈量是二十枚炮彈。

其中五枚是實心彈,是專門用來攻打城池用的,其余的十五枚邊都是散花彈了,專門用來攻擊軍陣。

蘇超和今川優子以及汪直都騎在馬上,站在路中央,等著德川家康帶著軍隊過來。

錦衣軍的斥候還在不斷的往來,將對方的距離抱回來。

等著錦衣軍的軍陣布置好之後,德川家的軍隊還在七八里之外,以他們的行軍速度,至少還要半個時辰。

也就是說,錦衣軍可以至少休息一個時辰,以逸待勞。

錦衣軍這邊已經準備好了,德川家康那邊也發覺了有些不對,因為他陸續派出去的斥候到現在一個也沒有回來。

德川家康沒有蘇超那樣的嚴格要求,斥候最少要前探三十里。

他的斥候只是前探五里,這已經是極限了,畢竟就算是德川家也沒有那麼多的戰騎讓斥候們使用。

因此德川家的斥候還是靠著雙腿奔跑,一旦前面發生了情況,他們便會用接力的方式快速的將消息傳遞回來。

斥候的消失讓德川家康警覺起來,當他們距離錦衣軍這邊還有六里左右的時候,他便命全軍停了下來,然後派了一個武士帶著百余人前去探路。

德川家的軍隊動向很快就傳到了蘇超面前,蘇超便知道這是德川家有了警覺。

「今川家主,派你的人上前去引誘一下德川家的人吧,讓他們覺得這邊有你今川家的埋伏。」蘇超對今川優子說道。

今川優子點了點頭,邊轉頭對自己的貼身護衛說了幾句,那個貼身護衛便朝著後面奔去,很快就帶了百余人走上前來。

今川優子又對那百余人吩咐了一陣,然後邊讓那個貼身護衛帶著那百余人朝著前面快速的奔了過去。

此時蘇超已經知道對面帶著德川家軍隊前來的人就是日本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德川家康了。

就是這位德川家康開創了日本歷史上最為強大的幕府德川幕府,也讓日本有了兩百余年的穩定。

德川幕府又稱江戶幕府。是日本歷史上最後一個武家統治幕府。在歷史上德川家康在江戶開設幕府,江戶幕府共經十五代征夷大將軍,歷時二百六十余年。

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後,建立起幕府嚴密控制下的政治體制,經過兩代將軍,幕府統治趨于穩定。

江戶時代將軍是最大的封建主,直接管理著全國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許多重要城市。

當時日本全國其他地區分成大大小小兩百多個「藩」,藩的首領必須听命于將軍。

全國的大名分為三類,親藩、譜代和外樣大名。

將軍與大名都養著自己的家臣即武士,他們構成了幕府統治的基礎,從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構成的封建統治制度即幕藩體制。

在德川時代,全體居民都被嚴格的等級制度分為四個階層︰武士、農民、手工業者和商人。

德川幕府對外實行鎖國政策,嚴禁日本人與外國貿易,禁止日本與海外交往,把外國商人和傳教士驅逐出境,只許同中國、朝鮮、荷蘭等國通商,而且只準在長崎一地進行。

此時誰也不知道,正是由于蘇超的到來,日本國的歷史在這個時候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後世的德川幕府再也不會出現了。

蘇超很想看看日本歷史上這位德川將軍到底是什麼樣子。

再說德川家康派出的那一隊斥候,前行三里之後就遇到了錦衣軍的十幾個斥候。

眼見十幾個穿著怪異的人,那個德川家的武士即刻就知道這不是今川家的人。

他們德川家與今川家打交道的時候多了,就沒有見過頭發這麼整齊的。

「上去,殺光他們。」那個武士並沒有第一時間派人回去稟報德川家康,而是想著將錦衣軍的十五個斥候全部干掉。

那個武士命令下達之後,即刻抽出倭刀舉在手中,大叫著朝錦衣軍的斥候沖了過去。

而他的百余個士兵也是一樣,紛紛抽出倭刀緊跟上去。

錦衣軍的斥候見德川家的人就這麼沖上來,也不著急,十幾個人即刻將背後的連射弩取了下來,然後打開連射弩,上好了弩箭,邊開始快速的撤退。

他們先前已經干掉了幾十個德川家的斥候,這次見來得人多,第一時間便開始後撤。

斥候的任務是打探軍情,斬殺對方的斥候,而不是與對方正面作戰,因為他們要隨時把探查到的消息傳遞回去。

雖然到了日本以後,錦衣軍的斥候也沒有了戰馬可用,但是他們奔跑的速度是專門訓練出來的,可不是日本國那些沒有經過系統訓練的士卒可以比的。

因此他們在前面跑,後面那百余個德川家的士兵拼了命的追,也沒有辦法拉近雙方的距離。

再加上此時日本人的個子普遍矮小,腿更短,追得就更辛苦了。

追出了三里路之後,德川家的百余個斥候就累得不輕了,就連那個武士也受不了了,讓大家停下來,氣喘噓噓的看著前面的錦衣軍斥候。

見後面的日本人不追了,錦衣軍斥候的小隊長也讓大家停下來,喘著粗氣,看著那些德川家的士兵。

「女乃女乃的,你們倒是追啊,老子還沒跑過癮呢。」那個錦衣軍斥候的小隊長朝著德川家的士兵高聲喊道。

有了自家小隊長做了表率,那些個錦衣校尉自然不會客氣了,跟著就有人朝著德川家的士兵往前挺動著胯骨,叫道︰「來啊,你們倒是來啊,來了老子**你們。」

「這些日本小鬼子都是他娘的完蛋玩意,跑這麼幾步就完蛋了。」一個校尉豎起中指朝著那些德川家的士兵一邊比劃一邊叫道。

這豎中指的動作可是有歷史了,並不是西方舶來品,因此大明男人幾乎就沒有人不會的,從老叟到稚童,都會對別人豎中指,因為這個動作實在太形象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