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67章 黨爭大潮的端倪

黃錦忙施禮稱是,然後笑道︰「陛下,這一百五十萬兩銀子既然是借出去的,也要手利錢才行啊。」

蘇超忙說道︰「黃公公,不帶這樣的啊,那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可是用在山西都司,又不是呂大人私人借的。

這辦的是公家的事兒,哪里還有要利錢的道理?」

嘉靖皇帝哈哈大笑道︰「看看這個吝嗇鬼,不就一點利錢嘛,還這麼舍不得的?

黃伴兒,算了,不用跟他收利錢了,有他蘇超作保就行了,反正他弄不來錢還給朕,你去他家里要就是了。」

蘇超即刻轉頭對呂本說道︰「呂大人,戶部那里也不能去便宜了他們,回頭這錢您還是要拿回來才行啊,哪怕是分幾年都可以。」

呂本笑道︰「侯爺放心,這錢是借陛下的,自然要由戶部還上才行。」

蘇超笑道「有呂大人這句話就行了。」

接著他便對嘉靖皇帝施禮道︰「陛下,臣南下清剿倭寇之事還要陛下這里給道旨意才行啊,臣也好再次接手剿倭之事。

到時候臣將這三件事情一起辦了,徹底解決倭寇之患。」

嘉靖皇帝點了點頭,說道︰「行了,等朕見過了那個日本公主以後,再頒旨給你就是。」

這次事情辦得很順利,要跟嘉靖皇帝扯了一陣閑篇兒之後,蘇超和呂本二人便各自拿了一大盒子的丹藥出了永壽宮。

至于山西都司那一百五十萬兩銀子,回頭呂本在找黃錦去辦就是了。

事情辦得順利,蘇超和呂本都很高興,一出永壽宮,呂本便朝蘇超抱拳說道︰「侯爺,老夫在這里謝過您了。」

蘇超擺了擺手,笑道︰「呂相您客氣了,你這是辦得國事,又不是謀私利,謝蘇某干什麼?再說您不也是幫我說話了嘛。」

跟著他有嘆道︰「這要是朝中之人都是咱們這樣為國為民的,少些爭權奪利,我大明豈能不興盛?」

「唉……,誰說不是呢?」呂本也跟著嘆道︰「這嚴嵩父子剛剛下去,徐相又開始爭權了,為了排除異己,不惜折損剿倭重臣,私心大于國利啊。」

兩個人一邊說著,一邊往西安門走過去。

這一路上兩個了倒是沒有再多聊什麼,因為後面跟了一個太監,有些話實在是不方便談。

到了西安門外,呂本便對蘇超說道︰「侯爺,到老夫的車上坐坐如何?」

蘇超點頭笑道︰「好,那就蘇某就陪著相爺坐坐馬車。」

呂本的馬車不小,上面還有碳爐和鐵壺,在馬車里就可以煮水泡茶。

呂本先是給蘇超泡了茶,這才說道︰「侯爺,徐相如今爭權的勢頭很足啊,要想辦法壓制一下才行。

老夫自入內閣之後,便想踏踏實實的為大明做些實在的事情。

奈何那時嚴嵩父子深得陛下寵信,老夫是抗衡不過他啊,而且徐階此人也是私心極重,不肯與老夫一起抗衡嚴嵩。

因此這些年來老夫是有志難伸,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先符合嚴家的利益才行,老夫著實是憋屈了好多年。

原本想著嚴嵩父子倒了,老夫終于可以好好的做些事情了,但是您看,徐相那里現在又開始大肆的排斥異己,攬權于一身,這跟當年的嚴嵩父子是如出一轍啊。

侯爺,老夫之所以跟您說這些,並不是抱怨,而是想侯爺能夠與老夫一起壓制住徐階,讓咱們這些做實事的人,能夠痛痛快快的干上幾年,也不枉為官一任啊。」

蘇超見呂本這是跟自己吐露心聲了,便知道這老頭是真的在感謝自己了,不然一個成熟的政客絕對不會對別人說這樣的話。

「呂相,您放心便是,現在徐相已經跟蘇某掐起來了。」蘇超笑道︰「我已經告訴他了,胡宗憲我是要保住的,但是他依然不肯放手,蘇某現在已經是沒有退路可走了。

還有前面程建棟的事情,他連招呼都沒打就動手了,也沒有給蘇某面子,這老徐看著比嚴嵩父子還狠啊。

我義父活著的時候,嚴嵩父子好歹也會給他老人家一些面子,事情沒有做得太絕。

但是現在看徐相,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啊,呵呵。」

蘇超可是記得大明朝的黨爭開始愈發激烈的開端就是在嚴嵩倒台之後徐階爭權開始的。

明代的黨爭幾乎伴隨明王朝始終,其激烈程度在歷朝可列頭部。

從洪武開朝淮西浙東兩大集團之爭,演變至洪武十三年由朱元璋親自定讞、頗有欲加之罪嫌疑的「胡黨案」「藍黨案」;

再到英宗代宗兩朝更迭中,奪門勛貴對景泰諸臣的反攻倒算;

直到嘉靖朝「大禮議」帝黨舊臣水火難容終釀左順門事件,及晚期嚴黨獨大遍及天下,以至于徐階等「王學」諸臣不得不以小人之法「倒嚴」;

而到了後來的萬歷朝後期,朝廷內部以宣、昆、齊、楚、浙等區域為小集團的黨爭輪番上演,至天啟朝終于演變成「閹黨」和所謂「東林黨」士大夫之爭。

明代朝堂較之前代,多了廠衛恣肆,少了相權彈壓,獨夫政治下的「頂角平衡」,往往因皇帝怠政或權閹做大而產生了跑偏。

于是紛爭不斷,各派力量的此消彼長和反攻倒算,加速了朝廷內部的撕裂,也蛀空了帝國大廈的棟梁。

朝野之間從無休止的爭吵和攻訐,為明朝的迅速敗亡,獻上了壓垮病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晚明是明代黨爭的典型時期。

終明一代,黨爭源頭依靠對道德、秩序崇拜的「正義性」被蠶食,直到晚明,憑借**果的利益牌局,各方由最初的「所爭者正」步步扭曲為「以爭為正」。

這和宋末新黨陣營亂入宵小投機的情況類似,作為閹黨對立面的東林士人群體中,也不乏有趁機鑽營、謀取個人利益的敗類。

晚明黨爭之烈和宋末新舊黨爭是不相伯仲的,所謂「言愈長,爭愈甚,官邪愈多,民害愈深,封疆愈危」的歷史悲劇,再度輪回。

自嘉靖朝晚期開始愈演愈烈的黨爭,直接導致了大明國力的衰敗,所有的官員都醉心于爭權奪利,務實做事的人少之又少。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