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九五章 影史第三(求訂閱,求月票)

「凱恩,你覺得我這種非科幻迷會喜歡上這部電影麼?」

進電影院的時候,劉易斯又問了一句。他雖然跟劉雨坤是好朋友,但是他平時並不怎麼看科幻小說,更沒有看過《第二世界》。

「我相信會的。」劉雨坤笑著點頭,「先不說YU怎麼樣,難道斯皮爾伯格還不值得你信賴麼?」

「走吧,走吧,如果不好看,你要請我吃兩頓大餐。」

「沒有問題。」

電影開始。

第一個畫面是一棟大樓外牆上的大屏幕,上面正播報著新聞。

鏡頭下移,熙來攘往的街頭,路人行色匆匆,不少人手里都拿著一個小東西,看起來應該是移動電話,因為有些人正把它放在耳邊說著什麼。

「看來也不是太科幻……」劉易斯小聲嘀咕,「這不就是移動電話普及麼?」

隨後又切到一個手機的正面,手機很漂亮,沒有按鍵。

不過在劉易斯看來也並不稀奇,這類的通訊設備,電影里面早就有了好嘛?這個只不過看起來設計精巧一點而已。

「哦,這是在付錢嗎?掃一掃那個小方塊就能付錢……這是不是太搞笑了,我看還不如指紋付款或者刷卡,這個小方塊太危險了。」

「咦,怎麼還有耐克手機?哦……原來就是個手機外套,為什麼需要這種手機外套?」

「這個是什麼?大型移動電話?可是看鍵盤,好像是筆記本電腦。」

「這個電視確實挺大,不過也沒有三維投影厲害啊。」

劉易斯一直在小聲嘀咕,基本上每看到一樣新東西都會評價一下。劉雨坤已經習慣了,只要他聲音不大,不吵到別人就好。

其實劉雨坤能發現更多的東西,比如這里的手機,並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有區別,有層次的,不像很多科幻電影里面,所有的通訊設備都是統一的。

人們會同時使用台式電腦、平板電腦、手機以及筆記本電腦,而且也同樣是種類繁多。

雖然這一切看起來並不炫酷,卻有一種真實感,一方面得益于高超的電影技術,另一方面,這個世界做得太細致了,仿佛就是一個真實的,觸手可及的世界。

這一點跟小說一樣,但是電影畫面對感官的刺激更加強烈,讓人一下子就走了進去。

電影的前二十分鐘都在鋪墊一個完美的世界,同時用人們的對話和電視里面播放的新聞,引出最近這座城市不太平,經常發生暴力事件。

市政府提醒居民平時出門要注意一些。

不過主角卻機緣巧合遇到了一群擁有特意功能的人,這些人組成了一個組織,自稱是覺醒者。

他們聲稱,這個世界正被某種不知名的力量控制著,並希望主角也能加入進去,跟他們一起對抗幕後黑手。

主角一開始並不相信,因為這些人也說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控制著世界,他們像一群無頭蒼蠅,天天找著所謂的幕後黑手。

但是,幕後黑手還沒找到,世界卻突然亂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特異功能,各種各樣的類型,有人會噴火,有人會飛,有能人能透視,有人能力大無窮,還有的人會變形。

看到這里的時候,劉雨坤有些詫異,因為這跟小說里面寫的並不一樣。但是……作為電影,這樣的情節看起來挺有意思的,至少場面非常刺激。

覺醒者組織一開始見到越來越多人有了特異功能,非常高興,短時間吸納了很多成員,組織不斷壯大。

不過後來,因為人太多,各懷鬼胎,所以組織最終在一場大戰中毀滅,同時也讓整個世界變為一片廢墟。

主角也覺醒了異能,而且是一種非常強大的能力,這個世界,只要他一動念,他就能去到他想去的地方。

覺醒者內戰的時候,主角一直都在幫忙調停,不過最終卻失敗了。

電影的最後,主角站在廢墟之前發呆,這時插了一段畫面,一個黑暗空間里,無數個玻璃艙一圈一圈地排在一起,每一個艙里都躺著一個人。

這時畫外音說︰趕快重啟吧。

然後畫面切回到主角這邊,他呆呆地看著整個世界正在重建,毀壞的大樓重新矗立,死去的人們紛紛復活,寂靜的世界一下子又熱鬧了起來。

一切,就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大樓外面的大屏上正播報著新聞,跟電影開頭的一模一樣。

隨後電影結束。

看著謝幕,劉雨坤陷入沉思。電影對現實世界的交代顯然不如小說那樣詳細,僅僅就結尾的時候露出了一個畫面。

斯皮爾伯格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為了讓電影更有戲劇性還是為了續集做準備?

「還在發什麼呆,人都快走完了。」

旁邊的劉易斯拍了拍劉雨坤的腦袋,「好了,電影非常好看,你免了一頓大餐。特別是後來覺醒者大戰的時候,打得也太爽了,刺激。」

劉雨坤笑了笑,果然,不同的觀眾視角是不同的。不過側面也說明斯皮爾伯格確實了解觀眾,知道觀眾們喜歡看什麼,電影後半段的改編確實讓觀眾有更多的感官刺激,節奏也瞬間起來了,跟小說的感覺完全不同。

「對了,你沒發現電影里面有很多廣告麼?」劉雨坤問。

劉易斯搖搖頭,「廣告,什麼廣告,沒發現啊。」

「難道你沒發現里面的手機基本上都是摩托羅拉?其中有一段還展示了摩托羅拉的老二代手機?」

「這不是為了體現科技發展的歷史麼,有什麼問題?」

「那耐克呢?有些人的手機殼是耐克的標志。」

「這有什麼,也不全是耐克的,我看還有一些其他的元素,而且我覺得那個耐克的外殼挺好看的,很醒目。」

「……」

劉雨坤不得不感慨,這部電影的廣告做得確實很好,能讓人記住,卻又讓人反應不過來這是廣告。

甚至劉雨坤覺得里面出現的那場英超比賽都是個廣告。

時間已經不早,兩人跟著大部隊走出電影院,走著走著劉易斯忽然你轉頭看向劉雨坤,像是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凱恩,你發現沒有,電影里面的那個世界全都是假的,結尾出現的那一個一個艙門里面出現的那些睡著的人,才是真正的人類。他們只是被某種東西控制了,所以活在夢中?」

劉雨坤啞然失笑,即便沒有看過小說,也不應該這麼長時間才反應過來吧,電影結尾的那個畫面加上那句畫外音,應該能夠猜出很多東西才對。

那句「重啟」還不明顯麼?

劉雨坤剛才一直在想的是,為什麼重啟了,整個世界都回檔了,主角卻沒有回檔,原因電影里面並沒有交代,或者藏在了之前的情節里,他一時半會想不出來。

電影跟小說有很多地方都不一樣,這讓劉雨坤感到驚喜,因為這樣讓他收獲了雙倍快樂。

剛才電影謝幕的時候,劉雨坤注意到這部電影的美術指導和道具指導里面有YU的名字,這說明于東參與了道具的設計,那些移動電話和筆記本電腦很有可能就出自于東之手。

劉易斯更喜歡那些刺激的情節,但是劉雨坤卻更加關注里面出現的那些近未來科技。

這些設計有很多細想一下都有合理性,如果這部電影足夠火,會不會引領以後的電子產品設計潮流呢?

那些技術公司,會以電影里面出現的那些東西為模板更新科技麼?

又或者,電影中出現的那幾款摩托羅拉手機其實就是摩托羅拉公司自己設計的概念產品?

劉雨坤搖搖頭,這些問題他一時想不明白,他準備這幾天認真關注新聞,肯定有新聞會報道這些東西,到時候也會有專業人士對電影進行解析,或許能看到一些有價值的見解。

他又轉頭看了看一起走出來的觀眾他們,看得出來,大部分人都很喜歡這部電影,出來之後依舊在熱烈討論著。

而且即便已經這麼晚了,依舊有人陸續進入電影院,趕著下一個場次。

或許首映放在零點,就是為了考驗觀眾們的熱情吧。

不管怎麼說,《第二世界》已經注定成功了。

……

《第二世界》的成功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雖然錯過了暑期檔,但是一上映就引起了轟動。

最主要是這次涉及了很多廣告,合作的品牌也在想方設法幫忙宣傳,摩托羅拉的門店在電影上映的當天就把新發布的手機旁邊放上電影海報。

很多人不知道電影的人都好奇,怎麼賣手機的還宣傳期電影了呢?

大概環球自己都沒想到,這一次他們沒有做太多努力,營銷力度卻強得超乎他們想象,而且渠道多得可怕。

別的城市不知道,就說紐約和洛杉磯,人們走在路上很難不看到跟《第二世界》有關的東西。

電影院有,書店有,手機店有,電腦店有,就連服裝店都有。

「《第二世界》到底是什麼電影,為什麼這麼多地方都能看到?」

更多的人帶著好奇進入到了電影院。

電影出來之後,關于電影的解析就鋪天蓋地地出來了。

一片好評,當然,最早的這批好評中有很多都是打點好的。

不少人開始研究電影里面出現的近未來科技,關于掃碼付款這點引起了爭論。一部分人認為這個掃碼付款的方式很多余,而且不安全,完全不如刷卡支付,只是看起來簡單。

就在大家爭論的時候,霓虹的一個組織發出聲明,聲稱他們已經根據小說里面的描寫研發出來二維碼的基礎款。

只要技術成熟,絕對能保證安全性,完全有可能替代刷卡支付。並且列舉了掃碼支付的各種優勢,表示或許以後掃碼支付會成為主流。

不過掃碼支付的難題並不在于掃碼上面,有著更多其他難題需要解決。

首周之後,環球開了一個發布會,斯皮爾伯格還出席了,席間,他告訴記者,「這部電影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你們去發現。第二世界,不僅僅是一個名字而已。」

斯皮爾伯格此話一出,瞬間引起了各路媒體的關注。

這話什麼意思?

什麼叫第二世界不僅僅是個名字?

這是斯皮爾伯格故弄玄虛吸引大家進電影院反復觀看電影,還是電影里面真的有很多東西等待人們的挖掘?

有人帶著好奇心,反反復復地去電影院看了很多遍電影,最終發現了很多第一遍看的時候沒有發現的東西。

基本上每個畫面都有一個小心思,電影里面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在顯示操作畫面的時候都有一套完整的邏輯。

每個手機上面的圖標都用了心,同樣的圖標,點進去功能確實都是一樣的,而且操作沒有任何差別。這就意味著,制作團隊為了每一種手機以及每一個軟件都設計了一整套操作動作。

電影里面出現的每一個二維碼都不一樣。

電影里面出現的每一個人的服裝都跟現時代不一樣。

路上沒有一輛車是當前款型的車。

就連音樂,都完全是原創,包括里面那些學生听的熱門榜單歌曲,全都是找人制作的新歌曲。

之前環球宣城這部電影的制作成本八千萬美金還有人不相信,當有人扒出這些東西之後,之前質疑的人立馬閉嘴了。

不過這部電影其實比侏羅紀公園要便宜很多,因為很多成本都被廣告商攤去了,真正自己投資的並不算很多。也是因為如此,斯皮爾伯格才敢這樣花錢。

而電影的票房也沒有辜負它的成本投入。

首周末票房很快出來了,《第二世界》成功以四千二百萬首映票房超過了夏天上映的《獅子王》成為今年首周末票房冠軍,屈居《侏羅紀公園》和《蝙蝠俠歸來》之後成為北美影史開畫成績榜第三名。

要知道,這個成績可是在十月份達到的。人們完全可以相信,如果早一點,它很有可能破掉《侏羅紀公園》的開畫記錄。

不過這都不重要了,因為《第二世界》表現強勁,已經在美國刮起了一陣旋風,現在人們所要期待的是,它到底能走多遠,是否能夠成為又一部站在影史票房巔峰的影片。

接下來,它首先要超越今年的《獅子王》和《阿甘正傳》成為今年的票房冠軍,然後再朝站在北美票房巔峰的《E.T外星人》發起進攻。

……

「《第二世界》首周末拿到了四千二百萬美金的票房。」

中影公司總經理吳孟城的辦公室里,助理激動地跟他匯報著《第二世界》在北美的票房。

他們原定要引進的《亡命天涯》的全美總票房也就一億八千萬美金,基本上是一定會被《第二世界》超過了。

如此以來,他們這次選擇《第二世界》絕對算得上一次明智之選。

吳孟城笑著說道,「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如今在美國,斯皮爾伯格這個名字就代表了票房。如果《第二世界》後續發揮很好的話,說不定全美票房榜的前三名就要被斯皮爾伯格一個人給包攬了。」

「還有全球票房總榜前三名。」助理笑著補充道。

吳孟城卻搖頭道,「據我的觀察,《獅子王》的全球總票房很有可能超過《E.T外星人》。他們的榜單咱們就別管了,從今年往後,咱們國內的榜單就要開出來了。」

他往後一靠,嘆道︰「不知道什麼時候,咱們國內的電影票房榜單也能都是幾億美金的級別。」

助理咋舌,吳總可真敢想。

……

《第二世界》在美國上映後的一個禮拜,《混沌日記》也在國內上映。

《混沌日記》首周拿到了980萬的票房。

這個成績相對于《第二世界》肯定不夠看,但是《混沌日記》作為在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國內分賬電影,有這個票房表現已經非常不錯。

也就是說,它現在每多賣出去一塊錢的票,就創造了一個新的記錄。

《混沌日記》能走分賬也不容易,片子審核花了好久,又倒了好幾手,最終倒到了中影公司去了。

對于《混沌日記》的分賬,中影公司根本沒有宣傳,就這樣靜悄悄地進行著。

拿到首周票房數據之後,馮曉寧第一時間就給于東打了個電話,告訴了他這個好消息。

于東知道這個消息後也很高興,這個票房雖然不算高,但非常有意義。而且如果表現好的話,後續總票房應該能超過三千萬。

這樣的票房,即便不是第一部,也不算差了。

《混沌日記》的成本只有一百八十萬,也就是說,現在成本已經賺回來了。

再說中影公司那邊,據說他們買這部電影花了三百五十萬,即便如此,他們也回本了,接下去只管著賺錢就行了。

「恭喜啊,馮導,你現在可是全國最賣座的導演。」于東笑著恭喜道。

馮曉寧也笑了,「你就別開我玩笑了,在你其他幾部電影面前,我這根本不夠看的,恐怕是墊底。」

「未必,《混沌日記》的票販應該要比《軟刀》高。」

「《軟刀》沒記票房,就不比了。你的其他兩部電影,最低的也是《土撥鼠之日》,也有一億美金。《混沌日記》恐怕會成為你的小說改編電影中,第一個票房低于一億美金的。」

說到「低于一億美金」的時候,馮曉寧忍不住笑得更厲害了,《混沌日記》哪里是票房低于一億美金這麼簡單,它離一億美金還不知道有多遠。

……

《花城》編輯部里。

「呂夢萍,你的信。」

「嗯,就放這兒吧。」

呂夢萍看了看桌上的一沓信,又將目光移向手里的《參考消息》。

最近一段時間,《參考消息》快成于東的私報了,隔三差五就有他的消息。

《第二世界》首周票房破了四千二百萬美金,報道說已經是美國影史第三了,挺了不起的。

呂夢萍又想起那次去找于東的場景,當時看到于東時,她還挺意外的,沒想到于東竟然是那麼一個清秀的小伙子。

那個時候,于東剛剛出名,名氣還不如現在,她試著去約稿,卻沒有約到。

後來,她又寫過幾封信給于東,卻都如石沉大海,杳無音訊。

「以前都約不到,現在就更約不到了啊。」

呂夢萍長嘆一聲,隨手拿起桌角放著的信,準備開始一天的工作。

第一封,開頭是一個新人的自薦,花了大量的篇幅表達了對自己的敬慕,然後開始介紹他的作品以及發稿履歷。

說實在的,看到自薦信之後,呂夢萍就已經對他的稿子失去了興趣,自薦信寫成這樣,作品又能好到哪兒去?

不過呂夢萍還是認真負責地把稿子看了遍,最後發現她的預感是對的,對方的小說簡直狗屁不通。

第二封,沒有自薦信,是一篇短篇小說,寫作手法很稚女敕,字雖然丑卻是挺工整的,呂夢萍耐心地給對方回了信,給與了一些言語上的鼓勵,婉拒了對方的稿子。

第三封,是一篇上次退掉的稿子,對方改了改,改得反而更差。

第四封,是一篇中篇,寫得湊合,如果再打磨打磨,或許真有可能發表,不過不是在《花城》,呂夢萍給對方推薦了幾個雜志社。

第五封……

「呂夢萍,吃飯去了。」

同事來喊呂夢萍吃飯的時候,呂夢萍正要看第六封信,信已經拿到手上,都已經拆開了,她模了模厚度,還好,索性看了再去吃飯吧。

信一打開,呂夢萍眼皮子就跳了一下,因為她一眼就看到底下的于東二字。

她這才回過頭看信封上的地址,竟然是金陵藝術學院,她剛才看稿看多了,都沒有顧得上看這些。

于東老師給自己來稿了?

「呂夢萍老師你好,之前一直很忙,沒顧得上給你回信,還望見諒……」

于東為自己沒有回信道了歉,然後簡單地說了一下自己寄來的稿子,是一篇兩萬字的中篇小說,名字叫《樹洞》。

呂夢萍迫不及待地翻開了《樹洞》,剛看到稿子,她心中就油然生出一種幸福感。

不僅僅因為這是于東的稿子,更因為這字。

看看,人家已經是這麼出名的作家,謄寫的稿子還是這樣一絲不苟,工工整整,反觀之前那幾位,要麼就是寫字本來就丑,要麼就是自恃字寫得好而龍飛鳳舞,反正都很難認。

看了一上午那類稿子,忽然看到于東這稿子,眼楮都清明多了。

「姚想仰著頭,一滴雨從天空中落下正中他的鼻尖……這場大雨讓他想起來兩天前的那天晚上……」

還是個倒敘,故事講回了兩天前。

村里面有一棵大樹,有著各種各樣的傳說,姚想不信,就在兩天前的晚上跑來查看,然後卡在了樹洞里面。

看到這里,呂夢萍笑出聲來。

原來故事一開始的視角,姚想已經卡在了樹洞里面

倒敘完了,故事繼續往前,姚想已經沒有力氣,他的視角是剩下一個樹洞,中間有一只鳥飛到洞口看了他一會兒。

他張著嘴巴,發出並不清晰的聲音,想求那只鳥救他,不過話沒說完,鳥就飛走了,他也跟著暈了。

等他再次醒來的時候,村里的人都圍著他。

原來他被人從樹洞救了出來。

再後來,姚想一步一步成為村里的神棍。

看完小說,呂夢萍露出了笑意,于東老師果然不會讓人失望。兩萬多字的小說,一口氣看完,根本就不帶停的。于東對小說節奏的把控,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底部。

呂夢萍甚至感覺,于東的語言要比之前多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讓呂夢萍印象最深的小說結尾處。

小說最後姚想養黑鳥的那段描寫,正好跟前面那只鳥呼應,似乎說明姚想其實不僅僅在騙村民,其實他自己在內心已經信了那些玄而又玄的東西。

或許,他以為自己之所以能夠得救,是因為當時那只黑鳥听懂了他的話。

——

——

——

求訂閱

求月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