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六章 星球大戰計劃(加更6\13)

于東收到譚鍇來信的那天下午,大辦公室因為俄聯邦等三國組成獨立國家聯合體的新聞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他拿著信走到辦公室門口的時候,正听到何煜高聲道︰「散了,肯定要散,你們就听我一句,蘇維埃政府過不了這個年。」

「這還用你說嘛,八一九之後,誰還相信蘇維埃能繼續下去。」坐在何煜後面的聲樂系輔導員李振國揶揄道。

「倒也未必人人都這樣覺得吧。」何煜笑了笑,看向其他老師們,「你們說呢?」

沒人搭茬。

現在討論這個事情多少還是有些敏感了,而且很多人內心還是對蘇維埃抱著希望的,他們也怕蘇維埃真的倒了會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華夏會受影響。

劉昌敏拉了拉何煜的胳膊,說道︰「別聊了,你今天的工作還沒做完呢。」

何煜也知道自己表現得太顯眼,被劉昌敏這麼一拉,順勢坐了下去。沒人牽頭說話,其他人紛紛轉過頭去繼續工作。

于東默不作聲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剛掏出鋼筆準備上水,何煜的腦袋就湊了過來,他壓低著聲音問道︰「于東,獨立國家聯合體的事情听說了麼?」

「現在听說了。」于東兀自上著墨水,他對這個話題興趣不大。

何煜卻談性十足,繼續小聲道︰「你覺得呢,蘇維埃能過年麼,假如真的散了,對我們會有什麼影響?會不會……」

後面的話何煜沒有說,大概他也知道是禁忌。

「我們跟蘇維埃一樣麼?」于東反問道。

「不一樣……至少不完全一樣。」何煜搖頭。

「既然不一樣,就沒有必要把我們往他們身上去套了。」

「可是畢竟咱們之前……」

「之前是之前,現在是現在,思想該轉變了何老師。」

何煜看著于東臉上輕松的笑容,心里十分詫異,好像在于東看來,蘇維埃的事情尚不如他手中的鋼筆重要。

他到底是真的能看透更多東西,還是說壓根兩耳不聞窗外事?

跟于東聊不起來,何煜就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于東則繼續把墨水裝好,隨即又拿出本子,規劃下周的安排。蘇維埃的事情,他確實不太關心,因為已經經歷過一次,那一次他跟很多人一樣胡思亂想。

但是時間是最好的證明,一切並沒有大家想象的壞,甚至還有點好。

而且國家之間的博弈,普通人能做的事情實在太少,把自己手頭的工作做好,恐怕就已經是幫了忙了。

然而並非人人都像于東這樣淡定,整個下午大辦公室的氛圍都有些躁動,雖然再沒有像之前何煜那樣高聲大論,但總有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于東有時候還能听到他們說話,聊什麼的都有,有的聊蘇維埃的未來,有的又聊蘇維埃走到這一步的原因。

听到他們討論著各種原因,于東腦海中忽然蹦出來「星球大戰計劃」幾個字。

雖然「星球大戰計劃」並不是讓蘇維埃分解的主要原因,但是卻是一個具有戲劇性,容易讓人記住的事情。

說起來也就是前幾年而已,美國政府弄了個反彈道導彈防御系統戰略防御計劃,這個計劃被人稱為星球大戰計劃。

此計劃預算高達一萬多億美元,內容包含了很多方面,涉及的技術即便是很多年後看都是天馬行空。

最終這個計劃沒有施行,美國對外宣稱是因為存在技術缺陷,不過很多人認為這個計劃就是為了拖垮蘇維埃。

于東沒心思去探究事實的真相是什麼,星球大戰計劃倒是讓他想起來另一樁事︰他也曾寫過幾篇關于太空的小說。

有一段時間,他特別喜歡看跟深空有關的小說或者影視作品。

不論是早年克拉克寫的《2001太空漫游》,還是劉慈新的《三體》,抑或是電影《星際穿越》,他都一股腦地找來看。

大概有兩個多月的時間,他都沉浸在各種描述太空的作品中,甚至還為了看明白這些小說,去搜了相關的書籍,比如基普•索恩的《黑洞與時間彎曲》以及專門講解《星際穿越》中物理知識的同名書籍《星際穿越》。

看過之後,又手癢寫了很多。

其中短篇不計其數,中篇和長篇也有一些。

因為寫得太多,很多他自己都不怎麼記得,長篇和中篇稍微好點,多少有大概印象,短篇則只記得十之一二了。

印象最深的還是一篇他自己命名為《深空》的長篇小說,因為這一本他寫得最用心,最後寫出來也是最滿意的。

只不過……于東用鋼筆敲了敲桌面,他現在沒有時間把《深空》弄出來。

這本書分為八卷,他寫了四十多萬字,就算是現在開始寫,估計也要寫到年後了。

……

晚上跟劉昌敏他們在食堂吃過飯,于東拿著兩封信回到了宿舍,為什麼是兩封信?因為還有一封從《收獲》編輯部寄來的。

上班的時候于東一直沒有拆信,直到回宿舍才拆開。

他先拆了《收獲》譚鍇的來信,信中譚鍇主要跟于東說了兩件事情,第一件是告訴于東雜志社已經決定改為月刊,一月份就會上下一期。

第二件是跟于東約稿,譚鍇在信里花了老大的篇幅來訴苦,說稿件收得不多影響月刊,又說楊蕭一天跑他辦公室八趟給他施壓,讓于東一定要幫幫他。

而且譚鍇還特意強調,盡量是短篇稿件,一萬字以下最優。

看完信後,于東沒有急著給譚鍇回信,轉而又將《收獲》編輯部的來信拆開。

果然不出于東所料,又是一封約稿信,還是那個叫王瑜的文學編輯所寫。

這一次,王瑜的言辭更加懇切,他還提到偶然在《鐘山》讀了于東的補天,隨後把《補天》猛夸了一番,什麼「驚為天人之筆」的話都冒了出來。

但是于東卻知道,像王瑜這類剛上任的文學編輯,苦于手上資源少,往往喜歡先哄人,讓人以為隨便寫寫就能給入刊,但是等你稿子寄過去了,大概率又會給你退稿。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