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章 有喜(三)

滎陽軍的軍營位于京城西郊,快馬加鞭,一來一回也得大半日。

送喜信進宮,可就快多了。內侍小圓公公奉主子之命,麻溜地進宮報喜。沒到兩炷香功夫,小圓就進了椒房殿。

喬皇後今日連午覺都沒睡,就等著喜信哪!

小圓喜氣洋洋地跪下道喜︰「啟稟皇後娘娘,殿下打發奴才前來報喜。二皇子妃娘娘有了喜信。」

喬皇後一顆心陡然落了地,端莊美麗的臉孔上滿是喜悅的笑容︰「好好好!太好了!來人,給小圓看賞!」

彩蘭笑吟吟地捧了兩個大紅封來,小圓笑嘻嘻地接了厚賞︰「奴才多謝皇後娘娘賞賜。」

沒等喬皇後追問,便細細說起了周院使為陸明玉看診的情形︰「……周院使說了,時日雖短,卻是喜脈無疑。殿下喜得說話都不利索了。倒是皇子妃娘娘,還是鎮定如常。」

喬皇後心意舒暢,立刻笑道︰「懷孕有喜,做親娘的心中有數,自然不會像男子一般驚喜失態。」

總之,兒媳進門有喜,就是一等一的大功臣。什麼脾氣剛硬性情霸道之類的,此時此刻都不算什麼了。

小圓告退後,喬皇後在椒房殿里有些坐不住,索性起身去了文華殿。

……

喬皇後素來端莊自持守禮,從不過問朝政。上一次來文華殿,還是因為李景李昊兄弟御前動手被罰。

時隔一年,喬皇後再次踏入文華殿,心情天差地別。

永嘉帝正批閱奏折,听聞喬皇後來了,也有些訝然。他很清楚喬皇後的脾氣,如果不是有要事,不會輕易踏入文華殿。

「請皇後進來。」

永嘉帝放下手中的奏折,吩咐劉公公一聲。

片刻後,喬皇後笑盈盈地進了文華殿︰「臣妾見過皇上。」

永嘉帝笑著說道︰「平身。皇後特意來見朕,又這般笑容滿面,莫非是有什麼喜事?」

喬皇後的好心情顯而易見。眼中的笑意幾乎溢出︰「是,臣妾特意來給皇上道喜。」

永嘉帝一臉興味︰「哦?喜從何來?」

「陸氏有了身孕。」喬皇後笑道︰「進門喜,可不是一樁大喜事麼?」

永嘉帝頓時喜笑顏開︰「果然是一樁喜事。」

大皇子妃小產,讓一心期盼長孫的永嘉帝頗為失望。緊接著,楊宮人也有了身孕。不過,生母出身卑微,便是一舉生了皇孫,也是庶出。

永嘉帝口中不說,其實在心里對嫡庶很看重。如今嫡出的兒媳進門有喜,不管生男生女,都是正經的嫡出血脈。如何不令人高興!

喬皇後笑著說道︰「臣妾心里也很是歡喜。說句心里話,五個皇子,不論嫡庶,都是臣妾的兒子。臣妾待他們的心,也都是一樣。大皇子成親幾年,遲遲沒有子嗣,臣妾心里也是著急的。」

「陸氏有了身孕,這是正經的嫡支血脈。臣妾這高興,又多了一層。」

永嘉帝龍心大悅,听了這等大實話,半點沒惱,反而笑了起來︰「這也是人之常情。朕有這麼多兒子,嫡子只有阿景一個。朕也盼著他早日有子嗣。」

最好,第一胎就生個嫡出的皇孫。

永嘉帝越想越是高興,笑著說道︰「陸氏有功,皇後要厚賞。」

喬皇後笑著應道︰「時日尚短,不宜聲張,免得折了孩子的福分。所以,臣妾只私下告訴皇上。等陸氏坐穩了這一胎,再宣布喜訊也不遲。」

這也有理。

大皇子妃一有喜,大皇子就迫不及待地報喜,弄得宮中內外無人不知。可不就是折了孩子的福?

永嘉帝深以為然,很快改口︰「皇後言之有理。這件事,你知朕知便可,就是壽寧宮那邊,也暫時別聲張。」

喬皇後含笑應了。

……

這等喜事,說是別聲張,又豈能瞞得了人?

後宮中,孟貴妃第一個得知此事。

孟貴妃得寵數年,暗中拉攏永嘉帝身邊的一兩個內侍不是難事。喬皇後去文華殿的事,很快傳入孟貴妃耳中。

周院使去了孟家,小圓進宮回稟。喬皇後滿臉喜色。

稍一聯想,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孟貴妃心里恨得牙癢。

大皇子妃早進門三年多,肚皮還是平平。陸明玉這才剛進門就有了喜訊。這一比較,立刻有了高下。

楊宮人便是生了皇孫,也只是庶支的庶子,又哪及得上嫡出嫡孫來的金貴?

孟貴妃越想越是懊惱,打發人去叫了大皇子來。還沒等她張口,大皇子便道︰「母妃,兒子正有一樁事和你商議。」

「梁氏的身體已經好多了,如今也能打理內宅瑣事了。楊宮人還是回府中安胎吧!免得勞累了母後。」

孟貴妃柳眉一豎,冷笑連連︰「這是梁氏的主意吧!」

大皇子咳嗽一聲︰「母妃別惱,這是我自己的主意……」

「呸!」孟貴妃大怒︰「在你親娘面前,也耍心眼。我真是白養了你!梁氏那個賤~婢吹一吹枕邊風,你就吃了豬油懵了心,到我面前來聒噪。」

「你給我回去告訴她,楊宮人就在延禧宮里待著,等生了孩子,還得養在我面前。她不樂意,讓她親自來和我說。」

「自己肚皮不中用,小心思小算盤倒是不少。看看陸明玉,這才剛進門,就有了喜。以後等陸明玉生了嫡出的皇孫,二皇子府就牢牢壓了大皇子府一頭。」

被罵得狗血淋頭的大皇子,听到最後幾句,面色霍然變了︰「母妃說的是真的?陸氏有了身孕?」

孟貴妃又呸了一聲︰「這等大事,我還能說來蒙你不成!整日在你父皇身邊獻殷勤有什麼用!陸氏一有身孕,你父皇定會對李景另眼相看。你就等著看吧!」

大皇子的面色沉了下來。

嫡庶有別,這個道理,他從小就知道。

父皇再寵愛他,也影響不了二弟的地位。

父皇再偏心他,也沒立他為太子。

這一切,都因為他是庶子。他口中從來不提嫡庶,其實,心中比常人更看重嫡子。

和此事一比,楊宮人在哪兒安胎的事,簡直不值一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