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其實在現代教育理念里,比較提倡愛的教育。

但是肖絳卻認為,對待這幫以高瑜和高鈺為首的小紈褲、太子一派,卻應該進行挫折教育。

教育本來就沒有一定的規律,應該因材施教。

而且社會環境,出身地位都不一樣,在這個封建的古代社會,講藝堂的這幫孩子出身于權貴家族,在燕北更是頂級的權貴。

他們從出生到長大,一直是眾星捧月。除了不敢違逆自己的父母之外,可以說無法無天。

畢竟沒有人對他們說任何一句重話,更不要提教育和管教了。

而且總有一些不那麼正直的所謂大人,為了在他們那里謀求好處和利益,對他們無底線順從,甚至出一些充滿惡意的壞主意。

這些孩子,年紀大的才十二三歲,正確的三觀還遠遠沒有形成。對與是非對錯,好人歹人分辨也不那麼清晰。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人沒有良好的引導,是很容易長歪的。

明正德皇帝就是典型例子。

而之前的野豬事件,不就是鴻雁居里那些下人婆子們給那一對孿生姐弟出的餿主意嗎?

如果當時不狠狠教育他們,他們就會覺得這樣的事情無所謂。一旦形成固有觀念,再改可就難了。

而他們又站在這個社會的頂層,將來很可能身居高位、要職、掌握著社會上全部的資源,甚至決定國家的走向。這樣的人如果作惡,那他的危害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

肖絳穿越而來,是流落在異世界的異客,本來對這里沒有任何歸屬感。

但是,她已經確定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既然要生活在這里,要在這里活下去,而且通過一些零散信息的分析,她斷定和平不會長久。

越國?不熟悉。

武國?已經拋棄她。

而且連皇帝的帶父母都把她當成棄子和死子,她絕回那個無情無義的地方。

那麼燕北!

也只有燕北是她唯一可以依托的地方,為此她必須為燕北作出貢獻。她不願意做個沒用的人,是哪怕是為了過太平日子而努力呢。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

何況她並沒有遭遇過重大的人生折磨和不公正,只是失去了原來熟悉的現代生活,來到另一個世界而已。

所以她才不是小肚雞腸,非要跟那幾個小屁孩杠上。

是骨子里身為軍人的正直與熱血,還有身為老師的教育職責,讓她下定了決心,就算不能教育出棟梁之材,也肯定不讓任何一個禍害從自己手底下溜過去。

「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嗎?可我也沒想到,你們的水平真不怎麼樣。」第二天上課的時候,肖絳把戒尺當成教鞭,敲了敲桌子。

「那些比較簡單的題倒是做的還不錯,可是比較難的題目,沒有一個人做出來。就算是中等水平,也只有四個人做出了一半而已。」

四個做出一半中等題的人,是高瑜高鈺姐弟兩個,還有一個叫廖章睿的十一歲男孩。濃眉大眼的,個子在同齡人里算是很高,氣質上卻文質彬彬。

除了武國之外,越和燕北國的王都沒有稱帝。

但,據肖絳粗略的研究,燕北模仿的是武國的官制,有點類似于中國的大明朝初期。不過因為國家小而窮,不得已以戰養國,所以制度比較簡陋粗疏。

他們的平章政事姓廖,從一品大員,中書省丞相手下,正是的廖章睿的祖父。

最後一個倒真是出人意料,正是那個新來的,叫莫依依的小女生,才只有八歲。除了一個叫閆禮生的胖嘟嘟的小男孩外,屬她的年紀最小了。

這小姑娘看起來身子有點弱,瘦兮兮的,不過神情在大方懂事之中帶著一種天真嬌憨,顯然也是被寵愛大的。

而此時此刻,肖絳在講台上說得熱鬧,還敲了戒尺示意,可課堂下面那群熊孩子卻是該干嘛干嘛,仿佛她是個透明人,根本不存在似的。

這就是非暴力不合作,消極對抗的意思。

昨天第一回合主動出擊,結果折戟沉沙。于是在第二天,他們就用這種方式表達不滿,以及對教習的不屑。

肖絳司空見慣,對這些招式適應的很。

如果她這時候氣得暴跳,倒中了這群孩子的意。

這些小混帳有的三三兩兩的交頭接耳;有的貌似在打盹兒;兩個小姑娘拿著一只沙包拋來拋去;有的嘻嘻哈哈的在轉著手中的毛筆,就像現在的學生轉著圓珠筆一樣;有的互相扔著書本而打鬧。

高瑜更是離開了自己的座位,側身坐在弟弟的桌子上。好像是嫌棄高鈺的發髻不好,直接給他打散了重新梳。

其間不知兩人說了什麼高興的事兒,一起哈哈大笑了起來。那聲音簡直大得……簡直聲震寰宇似的。

肖絳望著下面的吵鬧,因為有備而來,所以不急不躁。

她早就吩咐跟她到講藝堂的阿泠站在一邊,此時伸出了手說,「來,筆墨伺候,本教習要畫一幅畫。」

話是對阿泠說的,但她眼楮卻盯著下面的孩子,所以看明顯看到高瑜的小紅唇一撇。

只看她的肢體語言,那意思就很明顯︰你還會畫畫嗎?丑八怪!

果然,熊孩子們雖然看似目中無人,其實心里身上都長著一百只眼楮盯著她。

這是第二回合交手。

阿泠之前被囑咐過,所以很順從很麻利的上前,鋪開了畫紙,研了墨,並拿出特別適合白描的一支細細的筆,並且蘸了墨遞到了肖絳的手上。

嘴上卻問,「小姐,您要畫什麼呢?」

「哦,我呀?我是想給王上做一幅畫呢!」肖絳好整以暇的對著畫紙比了比,好像要確定畫作的比例和下筆的點。

而後又指了指課堂下面說,「你看,這嘈雜紛擾的地方像不像個菜場?有孩童追逐嬉笑,有討價還價,有售賣吆喝,還有打把式賣藝的……我琢磨著王上定然沒有看到過這樣的場面,所以想獻此圖于王上,讓王上也看看我燕北的大好風光啊。」

主僕二人一問一答,雖然沒有故意高聲,但那聲量可也不算低。雖然下面很吵鬧,不過如果每個人都在注意這邊的話,豎著耳朵也應該听得清清楚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