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529 觀音,自己人!

「當然會!」觀音菩薩的眼楮越來越亮。

能不會嗎?天道都要死了,還不想方設法地自救?指望漫天仙佛?天道通過與楊信交流也開始認識到不可能,那就只能依靠做為天地主角的人族。

這樣的話,必須得需要一個意志堅定、與天道同一條心、壽元悠長的人王出現。

而且,所謂的人王不能修行,楊信懷疑根本不是天道的本意,而是聖人挖的坑,聖人不想人族做大,所以千方百計地坑人族,封神之戰直接連人王之位都給坑沒了,眾聖徹底瓜分人族氣運。

這與清末民初,歐羅巴列強瓜分神州何等的相似。好在,做為異數的楊信出現了,又修行的是武道,雖然實力不高,但能與天道溝通,潛移默化地與天道交流,讓其有了一定的認知。

楊信甚至有些懷疑,所謂的天道是不是就是盤古的潛意識,盤古開天闢地,身化萬物,元神化為三清,但這元神跟意識應該不是同一概念,這或許是盤古的成聖之道,盤古莫非想成就大道聖人。

但是三清不爭氣,只知內斗,不知一致對外,封神大戰時期,三清真要一狠心,帶領人教闡教和劫教,一起殺向靈山,還湊不夠三百六十五正神之位?結果倒好,自家人打得那叫一個天崩地裂,讓外人撿了一個大便宜。

「想多了想多了……」楊信連連搖頭。

「時間,西行量劫難滿打滿算也就十余年,不管是培養頂級高手,還是增強底蘊,人族時間不夠!」觀音菩薩一針見血地說道。

楊信笑了。觀音菩薩能夠站在人族的立場考慮人族的優勢和劣勢,說明觀音菩薩被說動了。

「本王有一個棋盤,自成一方世界,天地法則已經完善,可以說是此方天地的一個翻版,最主要的是,棋盤世界與現實世界的時間流速不一樣,棋盤世界一千年,現實世界才一年。」楊信平靜地說道。

觀音菩薩再次被震驚到了,這樣的話可以源源不斷地培育出無數武道強者,而且武道強者對天地元氣地依賴可以說是近乎與無,這樣的話,人族已經有了與漫天仙佛、妖魔鬼怪對抗的資本。

「本王這里還有一套更適合天道的修行之道,這種修行之道迥異于此方世界的修行之道,本王稱之為今法修,而此方世界原來的修行之道,本王稱之為古法修。」楊信說完,抬起手指又一次地在觀音菩薩眉心上一點,把將夜世界修行體系的知識傳遞了過去。

「嘶~」觀音菩薩簡單地了解完將夜世界的修行體系之後,直吸了一口冷氣,按楊信的說法,這今法修是在斷古法修的根。

古法修不管是玄門正宗的三千正道,還是佛門的八百旁門,抑或著其他法門,都是納天地元氣為己用,而今法修干脆跳過這一步,直接與天地溝通並與之交流,並與天道綁在一起,然後利用天地元氣斗法,這是典型的與天道、與此方天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但偏偏還不肆意地索取天地元氣,天地元氣越多越好,天地元氣越多,今法修的實力越強大。

今法修的修士與古法修的修士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這種修行之道普及開來,今法修的修士達到一定的基數,就會對紫宵宮一脈的傳承之道顛覆性毀滅,這可比自己背叛闡教投身佛門嚴重的多。

一時間,觀音菩薩第三次渾身冷汗直冒,按理說,一個大羅金仙可以很好地控制自身,但今時今日,楊信所言對她的沖擊太大,大到觀音菩薩方寸大亂。

這是大危機!

但是,觀音菩薩從巨大的危險之中敏銳地發覺這也是一個機會,能夠成為聖人的唯一機會。

「換位思考,如此自己是天道,自己肯定全力傾向今法修的修士,機緣和資源會往今法修的修士拼命地傾斜,而且,天道也得借助聖人之力管理整個天地,以前,天道沒得選,現在,天道有了另外一種選擇,更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天道不死死地抓住這次機會才怪。」

「古法修的天道聖人所堅持的道跟現在天道所推行道有著本質的區別,不懷時俱進、散功重修,遲早被今法修的天道聖人所取代。如果在以往,今法修根本發展不起來,三界大能會本能地感知到危險,再通過推演之術找到危機的源頭,然後強力撲滅。」

「但是此時,天機混亂,推演之術做廢,等于廢掉了三界大能、甚至聖人的耳目,再加上大唐帝國人道氣運金龍的掩護,使得今法修以及武道有了發展的機會。」

「楊信的棋盤世界,補足了今法修和武道修士的唯一一塊短板……」觀音菩薩想到這,渾身顫栗,然後極其鄭重地說道︰「本尊,不,在下用元神向著天道起誓,加入你們。」

不成聖,終為螻蟻,為了成聖,觀音菩薩決定舍命一搏!事成,自己能成聖人之尊,事敗,身殞道消。當即,觀音菩薩再次用元神向著天道起誓。

「現在需要我做什麼?」觀音菩薩正色地問道。

「先為天地續一波命,菩薩可知封神榜上的分水將軍?」楊信問道。

「申公豹!」觀音菩薩眼楮一亮。

「是的,菩薩所要做之事便與當年的申公豹所做之事一樣,送一些修士入劫,比如說佛門那些菩薩的坐騎等等,但凡吃過人的,一律將它們祭天,用它們之死反哺天地。」楊信冷聲說道。

「善!在下還有一求。」觀音菩薩忽然說道。

「菩薩請說。」楊信說道。

「秦王殿下稱在下為道友即可,在下想讓自己的一道身外化身前往大唐長安,成為唐皇之妻。」觀音菩薩說道。

「道友這是在效仿涂山女嬌嫁于大禹王之舊事?可!但長孫無垢的人族皇後之位不能動。」楊信明白觀音菩薩這是在納投名狀,意欲將自己徹底綁在人族的身上。

唐皇李世民真要重新奪取了人王位格,重登九九人王之位,重奪人族氣運,觀音菩薩也可借此機會得到浩瀚如煙的氣運和功德,當年青丘氏九尾狐一族正是借此大禹治水的機會,得到了天大的氣運與功德,福澤後世子孫,可惜,被蘇妲己近乎敗壞了精光。

楊信當然認可,這也對觀音菩薩投名狀的認可和接納,但是皇後之位必須由人族擔任,所以,楊信表示長孫無垢的皇後之位不能動,很有意思的是,長孫無垢的小名就是觀音婢,不知道長孫無垢與觀音菩薩的身外化身產生什麼樣的交集。

同時,楊信也是有別的打算,觀音菩薩的身外化身進入大唐長安城,勢必會進入夫子的法眼。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自己和夫子畢竟是外人,對此方世界的詳細秘辛不甚了解,對敵人也是有大概的了解,正好,可以借此機會了解此方世界的詳情,為未來的大戰提前做好相應的布署。

隨即,楊信通過棋盤世界將這里發生的一切,以及自己所想,統統告訴了夫子,讓夫子提前做好準備。

「善!」觀音菩薩連忙說道,然後意念一動,分出一道身外化身。

「在下送子觀音,見過本尊,見過秦王殿下。」觀音菩薩的身外化身送子觀音行禮道。

「好家伙,這觀音菩薩的所謀真深啊,這是奔著二代人王去的。」楊信心中連連驚嘆道。

「道友,這是道友的身外化身還是善尸?」楊信忽然問道。

「果然瞞不過秦王殿下,這是在下的善尸。」觀音菩薩坦然說道。

楊信沉默了片刻,最終沒有阻止送子觀音入長安,第一代人王非李世民莫屬,但李世民功德圓滿之後,不可能永遠霸著凡間人王之位,那二代人王之位就各憑手段了。

楊信做出如此決定,還是由送子觀音的身份所決定的。這觀音菩薩的善尸送子觀音本身就是以人族的身份出現在世間的。

送子觀音原是春秋時期楚莊王的第三個女兒,名叫妙善。楚莊王打算為三女兒妙善招一位夫婿進宮,以繼承王位。妙善卻根本不願成婚,一心想削發為尼。楚莊王施之家法,妙善寧死不從。

楚莊王怒氣之下,命她飲劍自刎。但劍在她的脖子上,不僅沒有傷害她,反而自斷成上千節。楚莊王又下令把她悶死,讓她的靈魂意外下了地獄。掌管地獄的閻羅王好心卻又使她在南海普陀山復活,復活時站在普陀山一水池中的蓮花上,最終,妙善在南海得道。

說白了,觀音菩薩這是在斬出善尸之後,讓自己的善尸經過六道輪回轉世為人,經歷了紅塵之劫,才證得菩薩果位,而且這位送子觀音執掌送子之責,民間香火興旺的狠,送子觀音成為唐皇之妻,肯定生的孩子最多,再加上自己的教導,得到二代人王之位的機會可是相當的大。

「去吧。」楊信揮揮手,打開了一絲禁制,送子觀音行完禮後,轉身前往大唐長安。

接著,觀音菩薩分出兩道身外化身。

楊信不禁一愣,不可置信地問道︰「這是道友的惡尸和自我之尸?」

觀音菩薩搖了搖頭說道︰「三界之中,唯有道祖鴻鈞斬三尸成聖,斬卻兩尸便為準聖,在下還沒有達到準聖之位,這兩具為在下的身外化身,在下共有三十三具身外化身,這是楊柳觀音,又稱藥王觀音,主掌醫道,留在秦王殿邊,一則隨時救治傷患,二則也算是對世尊如來有個交待。」

「這是白衣觀音,做那分水將軍申公豹之舊事,在下則回往靈山,統籌調度。」觀音菩薩說道。

楊信笑了,心中暗道︰「說是什麼統籌調度,不就是玩無間道嗎?不過,本王喜歡,有觀音菩薩做臥底,佛門的一舉一動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而且,誰能想得到法相莊嚴的觀音菩薩都背叛佛門了?」

「善!」楊信說完,意念一動,眉心一展,將玉淨瓶還給了觀音菩薩,只不過,玉淨瓶中的玉露則統統留了下來。

觀音菩薩眉頭一皺,無奈地苦笑道︰「在下好不容易攢下的玉露被道友用了個精光啊。」

「沒辦法,誰讓我們當時的立場不一致,身為敵對方,當然無所不用極其地削弱對方。」楊信聳聳肩,坦然地說道。

觀音菩薩再次苦笑一聲,將玉淨瓶遞給了楊柳觀音,楊柳觀音說道︰「好在楊柳枝沒有損壞一絲。」

「道友的意思是有楊柳枝在,可以源源不斷地制造玉露?」楊信連忙問道。

「哪有這麼簡單?而且即使能這樣,楊柳也不建議秦王殿下這麼做。」楊柳觀音搖頭說道。

「為什麼?這種寶物不應該是多多益善嗎?」楊信問道。

「秦王殿下可是忘了能量守恆的法則,天地間的能量是有定數的,在下玉淨瓶中多了玉露,天地元氣便會少一些,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它只是從一種形式轉化成另外一種形式,這玉露何嘗不是天地元氣的另外一種形式?秦王殿下剛剛還說要讓修士祭天,為天地續命,現在卻又肆意吸納天地元氣,豈不是自相矛盾?」楊柳觀音笑著反問道。

相比于法相莊嚴的觀音菩薩,楊柳觀音卻柔和的多,也活潑的多,有些像活潑的少女,很符合楚莊王三女兒妙善公主的人設。

打臉,干脆直接的打臉!楊信臉色不由得一黑,隨後不由得搖頭苦笑道︰「在下著相了。那好,我們就按原定計劃行事。」

楊信說完,便撤下禁制,觀音菩薩直接踏上祥雲,飛往靈山,將楊柳觀音留在了這里。

「這位是觀音菩薩的身外化身妙善,她會陪同我們一同前往西天靈山大雷音寺取經,妙善精通醫道,我們這一路再也不用擔心傷病之痛了。」楊信說道。

楊柳觀音妙善一一與諸位見禮。

「這是怎麼回事?」孫悟空隨手設下一層屏障,問道。

「本王將觀音菩薩忽悠走了,妙善只是做為一個見證者,不會影響我們。」楊信說道。

楊信並沒有跟孫悟空說實話,這是楊信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孫悟空現在是自己人,但以後不一定是自己人了,這跟孫悟空的出身和所行功法導致的。出身代表孫悟空的立場,畢竟孫悟空是女媧娘娘的補天石所化,而且孫悟空也不太可能散功重修。

這些人中,能夠散功重修的唯有小白龍敖烈,豬八戒是人教三代弟子,他根本不可能背叛人教,原著中豬八戒也沒有成佛,只是成為了淨壇使者,說白了就是太上聖人往佛門中摻沙子分氣運、分功德,佛門也知道太上聖人的謀算,不能拒絕,但能敷衍,所以便給了個淨壇使者的稱號,既不是佛,也不是菩薩,更不是羅漢之流,這是雙方妥協的結果。

而小白龍敖烈卻是有散功重修的可能,因為龍鳳初劫時,龍族對天地的破壞太重,對天地欠下了極大的因果,後世龍族的實力封頂,根本不允許有大羅金仙的存在,準聖更是別提了,天道最多也就是允許四海龍族有一兩個金仙境。

像小白龍敖烈這樣的金仙境其實很有水份,是楊信用玉露和功德生生地給堆出來的,而且小白龍敖烈晉級金仙,也將天下龍族的氣運幾乎禍禍了個精光。

「敖烈,你過來。」楊信對著小白龍招了招手。

「殿下何事?」敖烈問道。

「想不想讓你的族人擺月兌天道對龍族的桎梏?」楊信盯著小白龍的雙眼,一字一頓地問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