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零三章 祭祖

宣武元年,十二月二十四。

臨近年末,大宋的百姓們都在為新皇登基的第一個年頭而忙碌著,許是上天眷顧的原因,今歲沒有什麼天災人禍發生,唯一的一次干旱也隨著一場大雨而消失的無影無蹤。

由于交趾和流求源源不斷的稻米運送至開封,所以開封的糧倉都堆滿了糧食,以往,汴河結冰,影響運輸,所以每到年關,開封的糧食價格都會隨之上漲,漲的最高的就是米價,但今歲的米價卻要比以往都要跌上幾成。

這一天,趙昕不到三更天就被皇後高滔滔從睡夢中喊起來,因為今兒個是祭祖的日子。

一番梳洗打扮之後,趙昕頭戴通天冠,身穿絳色龍袍,手執玄圭,即墨色的玉,整個人看起來就像是圖畫中常見的星官服飾一樣。

時辰到後,趙昕登上玉輅(lu),朝著太廟而去。

車架的頂棚都是鏤金的大蓮葉瓖嵌的,四根柱子及欄檻上是玉雕的盤花龍鳳,玉輅用四匹馬駕車,車後面跟著旗隊,玉輅左右兩旁各有一名侍從官,身穿黃色寬衫,里面是青窄襯衫,是青色褲,腰系錦繩。

今晚趙昕將居住在太廟里面,等到明日三更天的時候,開始舉行祭拜太廟的禮儀,在旁邊服務的都是皇室宗親。

翌日祭祖良辰已到,趙昕首先拜祭的是宋太祖趙匡胤,而後才是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恆,宋仁宗趙禎。

大宋朝開國至今一共有四位先皇,趙昕最佩服的自然就是宋太祖趙匡胤了,雖然他不是宋太祖的嫡系血脈,但這並不影響他對宋太祖的崇拜。

公元907年,朱溫逼唐哀帝李柷禪位,改國號為梁,結束了大唐三百年的統治,華夏大地自此陷入五代十國的動蕩不安的時代。

宋太祖,趙匡胤起于草莽,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後來陳橋兵變,被將士們黃袍加身,建立北宋。

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通過兩次「杯酒釋兵權」,罷去禁軍將領及地方藩鎮的兵權,加強中央集權,解決了自唐朝中葉以來地方節度使擁兵自擅的局面。

文以治國,武以安邦,宋太祖奉行「文以靖國」這一理念,果斷的實行「右文抑武」的基本國策,通過設立「誓牌」,尊孔崇儒,完善科舉,創設殿試,知人善任,厚祿養廉等一系列重大舉措,成為我國歷史上最受推崇的一代文治之君,徹底扭轉了唐末以來武夫專權的黑暗局面,使宋代的文化空前繁盛,以至于後人有稱「宋朝是文人的樂園」的稱譽,因此,宋太祖也可以稱的上是五代十國野蠻政治的終結者,又是後世歷朝文明政治的開拓者。

藩鎮割據,武夫亂政是華夏大地極為黑暗的統治時代,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罷黜支郡」「強干弱支」「內外相維」「三年一易」「設置通判」「差遣制度」等等,將軍權、行政權、司法權、財政權牢牢控制。一舉鏟平了藩鎮割據武夫亂政的歷史狀況。所以宋朝300年的歷史中從不曾發生大的內亂和地方割據。

以宋太祖為首的宋初領導集團集體發奮圖強,勵精圖治,使宋初的社會經濟迅速呈現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宋太祖減輕徭役,賦稅專收,以法治國,興修水利,發展生產,澄清吏治,勸獎農桑,移風易俗等一系列英明決策,不僅盡快醫治了200年的戰爭創傷,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榮的局面,出現了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最主要的是大宋朝的內藏庫可以說就是宋太祖他老人家辛辛苦苦攢下來的,沒有內藏庫存在話,宋朝只怕連農民起義都平定不了。

當面對宋太祖的畫像時,趙昕也是極為恭敬地行了三跪九扣之禮,他是發自內心的崇拜和尊敬宋太祖。

當輪到宋太宗的時候,趙昕的臉色就沒有那麼好了,對于這位太爺爺,趙昕是沒什麼好感的,如果宋太祖時雄才大略的話,那麼宋太宗趙光義可以說就是志大才疏。

趙昕認為雖然宋太宗趙光義兩次伐遼都以失敗而告終,但最起碼成為雄主的壯志雄心還是有的,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自從伐遼失敗之後,宋太宗意志消沉,采取治國馭將方針,使宋朝走上了「崇文抑武」的不歸路。

司馬光等人動不動就拿祖宗家法來壓制趙昕,這里的祖宗家法十之八九都是宋太宗時期確立下來的。

宋太宗在位期間高粱河之戰、雍熙北伐均以失敗告終,而且後方又爆發了王小波等農民起義,可以說是把宋太祖留下來的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

宋太祖和唐高祖相比的話,那可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可宋太宗和唐太宗相比的話,那真的就是水到家了。

但不管怎麼說,宋太宗還是有一點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將皇位拿到手中了,如果沒有他的話,經歷真宗和仁宗兩代,趙昕最多也就是個宗室而已。

所以不管宋太宗用了什麼手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位到手了,趙昕還是恭敬地行了三跪九扣之禮。

如果說趙昕對宋太宗多少還有點感激之情的話,那麼對宋真宗剩下的就只是鄙夷了。

宋真宗不但怯弱而且還妄自封禪,他在位期間,遼國大舉南侵,最終簽訂檀淵之盟這一不平等條約,為了掩飾這一失敗,他不得不大肆封禪。

要知道自宋真宗以前,僅有五位皇帝實行封禪,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這其中隨便拿出一位來看的話,都能甩他好幾條街。

宋真宗為了能過封禪,甚至偽造天書,以證明自己封禪的合法性。封禪活動耗資巨大,將宋真宗初年累計近四十年財力幾乎揮霍一空。再加上後期宋真宗迷信宗教,到了宋真宗晚年已經到了「內之蓄藏,稍已空盡」的地步。

趙昕匆匆行完三跪九扣之禮,而後來至他的父親宋仁宗趙禎的畫像前。

想起仁宗皇帝對自己的諄諄教誨,不知何時,趙昕早已是淚流滿面。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而宋仁宗趙禎就是締造這一盛世的仁君。

自己的父皇雖然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但不得不否認,他真的是難得的一位仁君,打不贏西夏,不是他的過錯。

歷朝歷代之改革,一旦失敗都難免掛起血雨腥風,但他卻想方設法的將慶歷新政的大臣們都給保全,為趙昕的中興留下了希望之火。

「父皇!你在天上看著兒臣,兒臣定會讓大宋更加繁榮富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