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還以為能提出挑戰,應該有些本事,結果居然如此不堪一擊……」典韋嫌棄的看向建御雷,或者說是雷將軍。

雷更是懵逼,在邪馬台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強猛將的他,在這里居然撐不了一拳?

「好了,事情就到這里!」張鈺出面,「倭國的,從哪來回哪去,你們既然侵攻大漢冊封的倭王國,那麼自然要承擔後果。你們回去,應該好好考慮這件事情,而不是這里潑撒。大海風浪很大,出來的使者回不去也很正常。」

對,張鈺就是威脅,不過威脅一群倭人,他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叨擾了……」雷懂漢話,只是他的漢話很怪,類似先秦古語,又好像有些口音。

與其說是潮州話,已經有些接近閩南方言。

否則也不會說‘將軍’的時候,別人听著感覺是‘建御’一樣。真正的問題在于,先秦官話並不是大漢的官話,大漢用的是楚雅語。

當然不管是先秦官話還是大漢官話,和後來的普通話都是不同的。

換言之,漢語拼音這玩意張鈺一直沒有拿出來,就是這個原因。

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漢語拼音相當于重新學習另外一種語言。

問題你這本身不是漢官話,有什麼資格說是漢語拼音?

張鈺也覺得,這個世界該認真的地方不認真,不該認真的地方偏偏有些較勁。

呂布張飛關羽甚至是劉備,用的都是隕鐵打造的神兵利器,而且還是按照演義來打造的。

再說張飛那外表,妥妥的演義描寫。

可到了語言這邊,他最初還以為如許多穿越前輩一樣,是全球通用普通話的。

誰知道偏偏在這個方面,就非常較真。方言這玩意,有段時間很折磨人。

就說他現在要弄漢語拼音,都要根據大漢官話來進行編寫,同時引用漢語注音符號。

有一說一,這個符號的確和倭國音標相似,可真要算倭國音標用的是大唐樂譜音標。說到底,還是華夏的玩意。

總不能說,如今已經打上倭國的標簽,那就丟掉了吧?

按照這個說法,茶道,插花,陶瓷,絲綢這些國籍都被打上倭國標簽的東西,難道我們還直接丟掉不成?又比如說相撲這個運動,因為是人家的國技,就忘記宋代這玩意也是我們華夏的運動不成?

真是這樣的話,隔壁的南棒會為你點贊,他們可注冊了不少的文化遺產,就等你放棄……

說難听點,倭國扣除漫畫和動畫,就沒有什麼是屬于他們的本土產業。

倭國的使者就這樣離開了,當然他們走不走無關痛癢。海外島國,難道你們還能來個登陸作戰?

就算登陸也無所謂,正好順便幫忙把三韓和高句麗給打一打。

現在三韓和高句麗,可還不是大漢的藩屬國,我們是沒必要援朝抗倭的。

不過援朝抗倭沒有,假道伐虢倒是可以來一下。當然,這不是現在需要考慮的事情……

且說雷被打敗,返回去和使團的匯合。原本表現謙虛的他,神情開始變得冰冷起來。

「大漢的軍人,他們的實力很強。」雷看向伙伴,「若要和大漢開戰,對我們不利!」

不僅僅是軍人的戰斗力,還有武器和甲冑,這些都超過他們太多太多。

他們為什麼會來進貢,當然不是為了所謂的‘正名’。

而是在侵吞奴國的時候,那邊有一部分人持有的武器和甲冑,讓他們吃了虧。

至少,在付出相對的代價之後,才將其戰勝,當時雙方可是五倍的人數差距。

之後才打听到,這些武器和甲冑,是奴國以前通過向大海那邊,名為漢的國家進貢,獲得的回饋禮物。最近的大概是四五十年前,最遠的甚至是近兩百年的古董武器。

就算是這樣,依然給他們造成很大的困擾。當時就有人向卑彌呼提議,不如他們也向大漢進貢,換取武器和甲冑。

大陸(九州島)上還有不少國家沒有消滅,比如說邪馬台國的死對頭投馬國,便是大國主的勢力,同時大國主還是建御名方的父親。

所以說這建御真不是姓氏,一個邪馬台的,一個投馬國的,八竿子沒血緣關系的兩人,一個叫建御雷,一個叫做建御名方,這建御怎麼可能是姓氏。

卑彌呼覺得有道理,最後派出使者,借助奴國去過大漢的俘虜帶路,最終來到洛陽。

也不需要認路,只需要來到樂浪帶方郡,只說說是倭國來的使者,地方官員自然會接待,然後地方太守和官員會護送,一路過來是順風順水。

真正讓他們意外的,是大漢官府對他們的態度。不,到所謂外交部的時候,得到的待遇都很優渥,但到底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或者說,到底是誰在針對邪馬台國?

這些不得而知,除非留下來一段時間,好好打听一下消息。

這個是有必要的,畢竟若雙方開戰,連對方是什麼情況都不知道,那麼對他們很不利。

「將軍,那我們應該怎麼辦?」隨從詢問。

「我們可能要留在洛陽一段時間,既然大漢不需要我們的貢品,那麼想辦法在洛陽發賣。我們帶的物資,可不允許他們吃太久。」雷想了想說道。

「是!」隨從們紛紛回應,很干脆,甚至不回去質疑。

準確的說,如今的倭國還在奴隸制國家,甚至連自己的文明和文字都沒有。

一個奴隸制的國家,當權者就是‘高貴’的存在,是有特權的。而普通人甚至是奴隸,都只能听命和服從,否則的話會大難臨頭。他們甚至不會考慮,自己為什麼是奴隸,為什麼是平民。

不得不說,大概是與世隔絕而且沒什麼人干擾的關系,倭國的血統論保持的很好。

以至于神武天皇的後裔,作為天皇一直傳承下去,這也是倭國能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原因。

幾乎是從現在的古墳時代,甚至到明治維新,血統論一直都佔據很濃厚的一筆。

哪怕後來資本崛起,依然有一大堆所謂的‘華族’,直至二戰之後才被廢除。

就算如此,華族在倭國的政商兩界,依然有活躍的身影。有一說一,當華族從明面轉移到地下,才是最讓人頭痛的,畢竟血統論到現在,在倭國依然有很大的影響力。

「滯留啊……看來是打算為以後的開戰做準備。」張鈺這邊,大概是晚上的時候,收到羽林衛的通報,「若只是正常滯留,那麼隨便他們。若是有什麼不軌行為,直接拿下。」

就如同他所言,海上風浪大,出來的使者回不去,也很正常。

只希望留在洛陽的這些倭人,不要不識好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