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2章 黃昏才剛好

「這次南下,首當其沖應該就是最北面的鄄城……」朱指了指地圖,管亥樂進和呼廚泉為二路軍不在這里,在場的只有夏侯惇,種輯和田豫,當然還有軍師程昱。

主簿李典過去幫管亥了,同時在那邊擔任軍師的還有荀諶。

「要抵達定陶還要渡河,除非我們從陳留過去。」朱指了指地圖,一條河橫在南下的路上,不管是從北方南下,還是從東邊西去都會被這條河擋住。

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陳留郡這邊出發,自東向西,殺向定陶。

劉岱部的主力,就在這里,直至鄄城的橋瑁部,還有冤句縣的張邈部,也沒辦法忽視不管。

「自從劉岱舉兵響應,便以兗州牧自居,連帶張邈和橋瑁也在擴充兵力,總兵力三萬人,其中一萬人是新兵。」程昱也順便把情報說明一下。

扣除這三萬戰兵外,還有兩三萬輔兵,以及在必要的時候,可能會發動的數萬民夫。

這部分基本不用管,同時不考慮新兵,同時拆分三家兵力,那麼其實也沒多少敵人。

「所以本將的意思是,夏侯惇,你和田豫從東面繞過去,牽制張邈部。本將率軍在北部與橋瑁部周旋。記住,只是拖延,不要力戰。」朱看向夏侯惇。

這位是曹操的部屬,後來也在軍中效力。履歷來說太淺,不過實力和眼光來看,比種輯強不少。

種輯是家學深厚,奈何出身太安逸,實力方面只能說還好,統兵太模板化,說到底就是沒有真正上戰場歷練過。

是以可以的話不想分兵,若是分兵,矮子里面挑高個,那就夏侯惇。

至于田豫,今年不到二十歲的年紀,他來統軍,其他人肯定不服氣。

「將軍,屬下不懂。」夏侯惇性格比較烈,或者說有些莽,「我們明明可以直接擊敗橋瑁和張邈部,為何非要等別人來打?」

他可是記得很清楚,還有一路是從西面殺過來,直接朝著定陶方向進攻。

從目前的布局來看,他們這邊反而是牽制,真正的主力是管亥那邊。

「橋瑁和張邈的家人,在劉岱手里。」朱回道,「兩人並不打算和朝廷為敵,尤其是張邈,已經私下找人,去洛陽找到羽林衛指揮使。」

夏侯惇聞言一愣,還有這事?孟德也是的,怎麼不早點告訴他?

他卻不想想,曹操和張邈私下關系的確不錯,問題這也不是值得到處宣揚的……

再說這種事情,告訴朱,讓他判斷就好,夏侯惇本來沒有統兵的權力,沒必要告知。

「他們不會真的和我們打,最多是做做樣子。真正的敵人,其實一開始只有劉岱。」朱解釋道,「還有什麼疑問嗎?」

「沒了……」夏侯惇還能說些什麼。

大軍開拔,雖說是演戲,不過朱當然也不會優哉游哉去磨時間。

鄄城和冤句可以慢慢來,但廩丘、成陽和句陽三城卻在攻打範圍。

這不夏侯惇朝著西南方向進發,第一站就攻打句陽,朱南下,攻打鄄城。

或者說,他這條線,主要就是不斷逼迫橋瑁後退,直至到成陽,退無可退為止。

管亥那邊,自東向西殺過來,那麼在前往定陶之前,乘氏縣是繞不開的據點。

劉岱在這里,設置了重兵,人數在五千左右。就他那兵力,在這里設置五千已經算重兵。

再說,只要這里能拖住敵人,那麼他隨時可以從定陶,以及其他幾縣調兵支援。

「將軍,前面就是乘氏縣!」大軍從泰山郡出發,過魯國,經任城國和山陽郡,來到濟陰郡邊上。這一路過去,郡太守和郡王立刻投降,守軍開始向前推進,接管當地防務。

為了避免後方出現問題,這幾個新地盤暫時軍管。好在軍管的制度已經很完善,是以雖然嚴格一些,不過並不會影響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最多,是娛樂項目稍微減少一些。

「情況如何?」管亥不是第一次統兵,雖然沒打過什麼硬仗,不過也算老將。

「劉岱部在那邊布置五千精兵,大多都是他麾下精銳。」探子當即匯報。

「將軍,如今天色也慢慢暗下來……」樂進上前,繼續下去,到乘氏縣那邊,大概已經天黑,至少也得是黃昏。

「我們害怕天黑嗎?」管亥若有所思,「不,不如說我們更擅長在黑夜里進攻!」

畢竟就沒有夜盲癥,夜間訓練也進行過不少,在黑夜里面交戰,大家已經習慣。

當然,這種情況大概只能適應奇襲和反夜襲,正面進攻不行,畢竟真的黑燈瞎火的,容易誤傷。

「樂進,呼廚泉听令!」管亥已經有打算,樂進的話倒是提醒他了,「爾等分別領一千騎兵,突入對方營盤!我方步卒,在後方會立刻跟上!」

「喏!」兩人上前領命,同時也明白管亥的意圖。只能說計劃很危險,還要看對方的營盤到底是怎麼樣的。一般來說,拒馬什麼的肯定少不了,這樣突入進去,怕危險性很大。

「樂進校尉,不如你正面突破,我在營盤周圍射箭掩護你?」路上呼廚泉提議。

「記得閣下的騎兵,本身也有近戰能力。」樂進才不讓呼廚泉佔便宜。

「話雖如此,本……本司馬的士卒近戰沒有騎射厲害。」呼廚泉有些為難,他現在的身份是大漢軍的別部司馬。

麾下依然是匈奴騎兵,或者說,這一路過來,他們招募的那些漢軍幾乎都被分散到各部中。

就有種,自己忙活半天,給被人當了嫁衣的感覺。

不過到底是在里面,安插了不少親信,真要有天離開大漢,至少有數千人跟自己走。

說起來也無奈,匈奴新單于,新左賢王和右賢王,如今居然要在大漢當將領。

關鍵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居然也慢慢接受這個身份。

同時他們還入了太平教,學習道家經典之後,發現這玩意還真不錯,逐漸沉迷進去。

就慢慢的,連殺回去,重新奪回權力,統御南匈奴什麼的,都變得淡薄起來。

也覺得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後來覺得應該是大漢這邊的生活太好,自己的待遇也很好,別部司馬,校尉這樣的級別,享受其實和以前當單于和谷蠡王差不多。

天知道以後,封候拜將的,生活會多麼舒服,真就此間樂,不想回去了……或者說,把南匈奴融入進大漢,大家一起享福,這不是更好麼?

只是現在有些為難,匈奴兵擅長騎射,也能近戰,但肯定沒有大漢騎兵擅長。

「無妨,將軍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要擾亂對方營盤,與殺敵無關。」樂進回道,「最多,我沖前面,劉司馬(呼廚泉漢姓)跟在後面便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