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張燕也沒想到,最先和自己接洽的不是黃巾少帥,而是什麼羽林衛指揮使曹操。

羽林軍他知道,可羽林衛是什麼他就不清楚,不過地位應該不低。

「張將軍,招呼不周,還望不要見怪。」曹操命人為張燕準備茶水,然後笑著說道。

最近幾年,茶葉也算大行其道,不少商人到處尋找合適的茶種。

品茶的方法,也從一開始是烹茶,到現在的泡茶。

為張燕斟上一杯後,問道︰「將軍此番前來,是應黃巾少帥邀請,商談歸附之事?」

「非也,只是黃巾少帥盛情難卻,過來看看。」張燕也是人精,說話留三分。

什麼叫過來看看,那可以是過來歸附,也可以是過來玩玩。到底是什麼,現在不確定。

所以是有所保留,還是待價而沽?曹操想了想,覺得應該是後者……

太行山不適合耕種,人少還好說,上百萬人,如果不定期出去劫掠一番,估計糧食都不夠吃的。

若不能對外擴張,那麼張燕這群人,很大概率要困死在太行山中。

早些時候,張燕也在嘗試向冀州和河內侵略。並州不去,那邊的騎兵克制他,太行山的環境,也根本不適合訓練騎兵。反之,他麾下弓箭手的規模和實力卻非同一般。

張燕能過來,就意味著擴張並沒有成功,也就是說,主動權在自己這邊。

「陛下已經下旨,讓本官照料將軍。將軍若有什麼地方想去,只要不違禁,曹某都可以奉陪。」曹操微笑著說道。

「那可有勞指揮使了!」張燕點點頭,「說起來,這羽林衛,是個什麼職位?」

「這個啊……」曹操聞言一愣,隨即恍然,羽林衛改組的事情,估計外面還不知道,索性把這個職位的由來和權力說了出來。

張燕聞言也是一驚,羽林軍改組羽林衛,皇帝親軍,情報部門?更重要的是,這個計劃還是黃巾少帥提出來的?就覺得荒唐,這個機構組織起來,那不是把自己也列入對方的監視範圍?

黃巾少帥,怎麼感覺不太聰明的樣子……

若合作者是個不太聰明的存在,那麼他必須要權衡,到底要不要深入合作。其實現在這樣也不錯,用馬匹換糧食,再收購一些那邊的特產,轉賣到並州或幽州,甚至草原那邊。

是以最近兩年,太行山的百姓難得吃飽穿暖,也因為張燕徹底掌控太行山諸寇。

只是听說黃巾少帥控制洛陽,挾持皇帝,還發來邀請共謀大事,那自然要支持一波。

問題現在這情況,他必須要重新考慮。

「將軍選擇來洛陽,那應該是更相信車騎將軍多一些,奈何其出征在外,將軍怕是要在洛陽等一段時間。陛下已經下旨,為將軍即隨行人士,安排好下榻之處。」曹操見他沉思,大概猜到他的想法,索性換個話題。

「有勞了!」張燕點頭,這皇帝還可以,禮賢下士做得還算到位。可惜真有誠意的話,應該是親自過來接見他。

「說來將軍來得也不巧,今天正好是大朝會的日子。否則的話,陛下大概會親自過來接待將軍。」曹操補充。

哦,原來今天是大朝會……張燕一愣,他這個鄉野粗人,怎麼可能知道大朝會什麼時候開。

估計就能說說皇帝用的是金鋤頭,或者在樹蔭下扇扇風,吃吃瓜什麼的……

就算如此,那也直接召見他,而不是讓曹操過來見他。

「那將軍可知道,陛下為何沒有召見將軍?」曹操問了句,張燕的神色自然沒什麼變化,但並不妨礙曹操知道他在想些什麼。

或者說就算不知道,他也會順著之前那番話這樣說下去。

沒等他說些什麼,嘆了口氣說道︰「將軍有所不知,如今朝堂之上,大概分成三股勢力,一個是車騎將軍及其麾下,一個是三公九卿為主的群臣,最後一個是陛下本身。

將軍的出身,若上朝,怕是會被群臣攻佞。陛下在三方勢力最弱,車騎將軍不在,怕將軍受委屈,于是只能由曹某私下來招待將軍。」

張燕恍然,想想也應該是這樣。不過皇帝居然和群臣不同心,這倒是意外。

一般來說,不應該是皇帝和群臣聯手,一起對付黃巾少帥才對嗎?

實際上一般也的確如此,問題在經過張鈺一番操作後,皇帝不厭惡世家豪族就不錯了,還怎麼可能跟他們一起合作。

現在皇帝很清楚,黃巾少帥代表天下百姓,而群臣代表的是世家大族。

黃巾少帥得勢,那麼天下百姓就能得到利益,最後連帶著他也能得到民心。

若是世家大族得勢,甚至趕走黃巾少帥,自己最後不僅要成為傀儡,百姓收到折磨還要他來承擔責任。最後某個臣子出面要求他禪位,自己還沒有抵抗的余地。

兩害取其輕,傻子都知道應該選擇哪個……

「如今陛下也在用人之際,將軍當知道,錦上添花,遠不如雪中送炭。」曹操終于進入正題,或者說這原本就是劉辯的真正目的。

「本將只是過來洛陽看看而已。」張燕搖了搖頭,實際上已經有些心動。

「以將軍的才能,就算封候拜將問題不大。另外,將軍就算和黃巾少帥合作,最後不也是在陛下麾下?不管如何,其實都不沖突!」曹操笑道。

這是要自己當兩面間諜?張燕嘴角微微抬起,這個不錯,兩邊都不得罪,又能從兩邊獲利,這買賣怎麼都劃算!

「此事先不要提,本將還沒有這個考慮。」有興趣是有興趣,那麼容易答應下來,就顯得自己太廉價了。

「這是當然,將軍大可趁著這段時間,好好在洛陽看看,好好想想。」曹操不急,不管張燕最終投奔黃巾少帥,還是投奔陛下,其實都沒什麼區別。

畢竟負責和他接洽的只會是他,其中的可操作性其實不少。從張鈺的角度來說,張燕投陛下更好,這樣日後清算也有借口。清算未必會有,但借口不會嫌少。

「也好……」張燕點頭,後者已經起身告辭。

「渠帥,不會真的要投那個漢帝吧?」有近側前來詢問,都是家鄉的兄弟。

「我可什麼都沒說。」張燕戲謔的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