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40章 奉高游記(上)

張鈺給兩人準備了馬車,對,馬車,看到眼前這輛馬車的時候,兩人神色有些古怪。

難道說,就不怕他們奪走馬車,然後直接離開泰山郡?還是說,他們有什麼辦法,可以確保自己不管怎麼樣,都離不開?想到張鈺那道人打扮,不由得會朝著‘道術’上想。

「要不要走?」田豫指了指馬車。作為俘虜,正好眼前有一輛馬車,心里不知道為什麼,就會有想逃跑的念頭。

「走,當然要走!」梁習無所謂,「奉高那麼大,步行太費時間了!」

真正上了馬車,才發現這拉車的不過是一匹駑馬,速度快不起來,而且看起來很溫順。

這種馬受不得驚,跑起來還慢,真要用這馬車逃走,估計沒走多遠已經被人追回來。

果然,人家給你馬車那是信任你的品格,但不代表人家就傻!

「所以,我們現在去哪里?」田豫頓時沒了脾氣,索性也不管,先到處看看。

多少有些感慨,張鈺對他們是真的好,擔心他們沒錢,還專門給了他們一些。

這些錢,都差不多是尋常一家三口一個月的用度了。而實際上,這是給他們一天的開銷。

「食肆……」梁習回道,「想要知道一個地方的富足,看看食肆都有什麼東西出售,價格如何,大概就能了解。」

梁習雖然還稚女敕,也不是什麼名門出身,不過本身對治政和民生有獨特的見解。

「難怪你不讓我吃朝食……」田豫調侃道。來到這里也是才知道,這邊居然都是一天三餐,他們起來沒多久,說是可以提供早餐,只是梁習讓他先別吃。

對此梁習也是笑笑不說話,就衙門這邊一日三餐不能說明什麼。

畢竟有下面的百姓供應上面的消耗,如果下面本身吃不飽穿不暖,那麼衙門一日三餐就可以用‘奢靡’形容。

馬車上,梁習也沒有忘記觀察外面的百姓。

一般來說,就算是陳國,百姓也是行色匆匆,要不然就是麻木不仁。

辛苦種出糧食,商人去收肯定會壓價,運過來,只為多幾文錢。

實際上這依然不夠,還很不安全,往往十多個青壯過來,然後匆匆離開。

又或者早已習慣吃不飽的日子,只能說姑且還活著,整個人變得麻木不仁的。

「看到沒有……」梁習突然說了句,「路上的百姓,他們的氣色都不錯。」

「早看出來了。」田豫嘆了口氣,「必須承認,這里的百姓比任何一個地方都健康。」

就算是他的家鄉,那里的百姓也達不到這樣的氣色,更別說他們看起來很安穩,沒有誰形色匆匆的,這意味著城里的治安很好。

不僅如此,他還看到有賊捕掾或守軍在巡視,然而百姓不僅沒有害怕,甚至還主動和對方打招呼。這樣的情況,對于田豫來說,簡直不敢置信。

「這樣的場面,居然出現在的賊人管轄的城池里面。」梁習搖了搖頭,明明這應該是出現在大治的天下中。也可以說,這是沒一個有理想的文士,最希望看到的場面。

可惜它卻沒有出現在大漢,反而是在賊人的治下。一時間,有種強烈的倒錯感,到底誰才是官,誰才是賊?這里是大漢,還是這里之外的地方是賊窩?

到了一家路邊食肆,很普通的一家,這種食肆沒什麼本錢,進不了什麼好貨。

不過正因為這樣,這個食肆里面的食物,直接代表這個城市的最低標準和最低價格!

「店家,有什麼吃的?」兩人進入店里,這里有客人,但不多,找座位也容易。

真正需要吃早飯的,大概半個時辰前就吃了,這個時間,基本在上工,很少有人還在吃早飯的。

還在吃的,家庭情況也不錯,沒必要來這里吃。

「面食米飯都有,雞鴨魚肉也有,想吃什麼報個名就好。」店家是個中年人,不過招待兩人的還是老板娘。這是個夫妻檔,丈夫當大廚,而妻子負責接待和算賬。

「那有什麼推薦的,做點上來?」梁習聞言一愣,隨即笑道,「別做太貴的,吃不起。」

「河鮮貴點,畢竟就那麼幾條河。雞鴨豬肉,那是真便宜。」老板娘笑道,「兩位的口音,不是本地人?」

「路過的士子,游學至此。」梁習笑道,「听說這里的人都一日三餐,湊湊熱鬧。」

「這一日三餐,也就這兩年才能這樣……」老板娘聞言感慨,「多虧太平教,換了兩年前,怎麼活下去都成問題……」

「那太平教不是反賊麼?不劫掠地方就不錯,怎麼還……」田豫試著問道,之前就商量好了,他負責說壞話,然後梁習負責說好話。

「我們也想不通,這太平教過來泰山,不劫掠也不加收稅賦,反而還減免稅賦……不僅如此,這兩年還改進種田方法,甚至還搞出那個什麼‘集中養殖’技術,雞鴨豬肉提升不少,價格也下降許多,換了以前,小店還真不敢買那麼多材料,怕浪費。」老板娘感慨。

或許是女性的關系,有些感性。也有可能是看是外來人,來點凡爾賽發言。

「還能這樣的?」梁習和田豫一愣,這還是賊人?還是說,自己對賊人的理解有誤?

「那有那麼多嗦嗦的,還要不要吃東西了?」店家在後面嚷嚷了句,這兩個士子好討厭,一坐下來都沒點什麼就知道嚷嚷。

若不是自家糠糟之妻沒什麼姿色,還以為兩人打什麼壞主意。

「這不拮據,點不了什麼貴的東西……要不店家推薦一下,來點能飽月復,最好有點油水的。」梁習連忙笑道。

「索餅怎麼樣?這府衙流出的秘方,學的人不少,我家這絕對實惠。」店家回道。就這種小店,要敢說正宗或者好吃什麼的,那听著就覺得唬人。

「可以!」梁習點頭,索餅他知道,就是把面切成條狀後拿去煮,如同細繩,所以叫做索餅。不過口感絕對不好,畢竟這年頭的面都是全麥,口感偏粗。

真要算,估計還沒有發酵和餳面之類的步驟……就說饅頭這玩意,春秋戰國時期已經開始出現,不過發面的那種白面饅頭,普及應該是出現蒸屜之後才開始。

這個時代也有蒸煮食物的餐具,叫做甑(zeng),馬王堆出土的所謂‘蒸餾器具’其實就是這個,屬于炊具,並不用于蒸餾酒。就那個時代的生產工藝,蒸餾那純粹浪費糧食。

本來對索餅不怎麼期待的兩人,等東西端上來,一時間愣住。

白面索餅,加雞肉,這湯頭應該也是雞湯,配上一些蔥花,看著就食欲拉滿……

一時間兩人面面相窺,不可思議的看向這索餅︰這里百姓的生活水平,都那麼高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