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嫣攥緊著手里的書望著前方,連如何回應她也不知道了。
下個月,這是說一個月的時間她就要再嫁進梅家了?
她還以為沈羲不久,她至少也還有幾個月的時間可以奮斗。
「太快了。」她說道,「我還沒有想好。」
「那我就去跟你父親說說,再推遲些。」文氏應著她,頓了一會兒,又說道︰「不過,我想就是能往後拖也拖不了太長時間了,想來最多也就是今年的事。」
文氏隱約察覺她有些抗拒,但卻弄不明白是為什麼。
本來就隔著層肚皮,她這反應再大起來,她也不知道怎麼做才合適。
沈嫣皺起了眉頭。
文氏勸道︰「站在你父親的角度,他也是為你好。」
「我知道。」她站起來。
誰會懷疑他是為她好呢?
可是往往這種好心,並不見得就真正是好的。
「我沒什麼。」她說著,又轉回身來︰「我就是想歇會兒。」
文氏點頭起身︰「那你先歇著,你有什麼事情再尋我。」
沈嫣透過窗戶望她出了院門,才收回目光。
雙手緊攀著窗沿默了片刻,她忽然道︰「老爺在哪兒?」
沈崇光午歇起來正在書房里問沈懋的功課。
門口長隨說「三姑娘來了」,他順勢往窗外一看,果然沈嫣正往他這里來。
便交代沈懋︰「好生把這文章背熟了,回頭要是梁哥兒背了出來你還背不出,仔細領雙倍的罰。」
沈懋老實地抱著書出去了。
跨出門口時正好遇到沈嫣,連忙又端立著喚了聲「姐姐」。
沈嫣無心與他多說,點點頭便就讓他去了。
這里進了門,正遇上書案後沈崇光的目光。
「父親。」她躬身福了禮。
沈崇光點點頭。
做了十五年的父女,單獨說話的次數簡直屈指可數。
紀氏的那些惡行曝露,他心里未必也對這女兒心生了些愧疚,若不是他昔年行事太輕狂,他們兄妹又何至于如此?
再想起先前文氏說過的那些話,著意看了她兩眼,果然是太瘦了些。
語氣便不覺地放得軟和︰「不是說你身子不舒服麼?怎麼又跑我這兒來了?」
沈嫣笑了笑︰「我沒有哪里不舒服。因著二姐姐出了閣,府里忽然空落起來,便就不知不覺走到父親這里來了。」
听她這麼說,沈崇光還是高興的。
他喜歡嬌柔又貼心的女兒,沈蘅就比沈嫣要嘴甜得多,如今沈嫣終于也肯親近他這個當爹的,他沒有理由不歡迎。
他沉吟著道︰「你能與你二姐姐這般親近,也是你的福氣。府里雖還有個蘅姐兒,到底與你年歲隔得遠了。
「所以為父近日正在考慮讓你與麒瑛盡快完婚。」
沈嫣指甲掐進肉里,面上卻在笑︰「我覺得不必這麼急,梅公子不是還要趕明年的春闈麼?不如等他考完再說。」
沈羲讓她先模清楚情況再行事,她不能沖動,把事情給弄糟了。
沈崇光卻道︰「先成家後立業,並沒有什麼不好。再說先把婚完了,說不定還更能令他集中心力。」
沈嫣低頭望著腳尖,果然文氏沒騙她,沈崇光還真打算把她盡快嫁過去!
這麼看來她真是不能再指望後面還有時間供她揮霍了。但她卻還連個退婚的理由都沒找到!
沒有理由,沈崇光是肯定不會給她任何機會的。
「你在想什麼?」正怔忡間,忽又听沈崇光道。
「哦,沒有什麼。」她回神,並且下意識地站起來。
手扶著桌案,心底下仿佛有股氣在一直往上躥。
從來沒有過的想中止這門婚約的念頭如同又大又急的雨滴一樣敲打著她的胸膛,她竟然連一個想要推遲婚禮的理由都找不到。
而且就目前狀況看,只紀念日就算是找到了理由也沒有把握將他說服,他若不肯,沈若浦怕是也不會替她作主吧?
「如果我不同意呢?」她忽然道。
「不同意?」沈崇光果然沉了臉色,凝眉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有什麼好不同意的?」
按照古禮,就是讓她十歲出嫁她也不能不嫁,他不明白她怎麼能突然說出不同意這樣不懂事的話來。
「你莫不是想要退婚?」
看到她這副模樣,再聯想起文氏先前所說的話,他恍惚間閃過這句話。
沈嫣抿緊了雙唇。
退婚兩個字確實擊中了她的心坎,沒錯,她糾結這麼久的根源,還不就是想退婚?
「老爺,工部的吳大人求見。」
正在這時,長隨進來稟道。
沈崇光扭頭看了眼他,而後沉臉與沈嫣道︰「少給我胡思亂想!回房忙你的去!」
說完拂了拂衣襟跨出房門,多一個字都未曾再留給她了。
沈嫣回了房,攥著拳頭靠在牆壁上,心里頭像是有一簇簇的火苗在燃燒!
原本她是去印證文氏的話的,倒並沒有打定主意立馬就提出退婚。
但沈崇光在猜到她想退婚之後竟然連什麼原因都不曾問就讓她打消念頭,卻成了壓垮她信念的最後一根稻草!
原來她的感受和意願是從來不用被顧及的,哪怕問上那麼一句他也不肯施予!
既然如此,那她又還顧慮什麼呢?
她不替自己爭,誰還能替她去爭?
她對著鏡子里的自己看了半晌,喚了丫鬟進來︰「去打听打听,梅家近來什麼情況呢?」
梅麒瑛雖然入仕,但京中大小事倒也了解,這兩日與楊潛在一起的時間也頗多。
對于眼下朝局他看在眼里,也是記在心里,韓家與畢尚雲接連倒台,沈家愈發水漲船高。
而且燕王府雖然未曾在畢尚雲陰謀披露之後直接登基,可日後這江山到底由誰來坐,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因著這層關系,京師里盯著沈家幾個未婚的公子小姐的人也愈來愈多。
當知道與沈羲關系頗為親近的三姑娘沈嫣已經有了婚約,而且還就在京師,除去一些懷著不純目的登門攀交的人之外,也頗有些閑言碎語傳進了梅家人的耳里。
不外乎梅沈兩家地位懸殊,堂堂閣老府的小姐,世子妃的妹妹,居然許給了一個小小的鄉紳之子,這未免太不般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