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95章 事不宜遲

「老爺!」匆匆跑過來的容珍打斷了他的思緒,「賀蘭諄帶著蕭淮他們往北面去了,跟蹤的人卻在半路被王府的人阻殺,如今並不知道他們確切去向!」

他仍靜立著未動,但隔片刻,卻突然轉過身來,就連目光也開始變得狠戾!

「他們沒回王府?!」

「沒有,而是行色匆匆地上了右側的大街!」

畢尚雲面肌忽然抖了抖,負在身後的手也下意識地垂下來。

他們沒回王府反而是去了別處,那麼可見並不是什麼燕王在尋他們。

而能令得賀蘭諄如此情急前來帶走他們的,恐怕只有一個可能——

「趕緊去盯盯城門!」

……海子畔這邊的宅子里,霍究的話像石子擊中了湖面,引出一片微瀾。

畢尚雲嘴里的「少爺」若是一直在朝上,那人會是誰?

「可眼下天色不早了,不如我們先商議下究竟該如何阻止畢賊?」片刻後沈羲打破沉默。

事件關鍵還是在畢尚雲這邊,在擒到他並且控制他之前,所有的猜測都只是猜測!

「殺畢尚雲容易,但前提是得防止他陰謀得逞!」

洛翼風面色同樣鄭重,「秦軍現由幾個將領指揮行動,因為祈徽就是畢尚雲的身份始終未曾暴露,所以他們對他的指令深信不疑。

「我在察覺出畢尚雲的企圖後曾經試著去接觸他們,但他們始終不相信,就連我拉上周黔去,以他的血統作保證他們也未曾動搖。

「現在唯一的辦法只有撕去畢尚雲的真面目,將他所有的罪行曝光,讓他們知道赫連人之所以落到如今田地,全都是因為畢尚雲的罪魁禍首!

「要滅赫連人的人是畢尚雲,他們全是被愚弄成了與燕王府火並的工具!」

蕭淮與賀蘭諄霍究互視,然後道︰「要揭露畢尚雲的真面目我們燕王府可以隨時行動,只不過這消息又如何能傳到秦軍耳中?如何令得他們相信事實?」

說著他頓一頓,又道︰「如果洛先生與他們的頭領有接觸的話,不知道我能不能見一見?」

「當然可以!」洛翼風隨即道,「事實上,在徐公子前去畢府的時候,洛某已經著人去聯絡這幾位將軍了。

「而請幾位到得這里,也正是要請世子妃與徐公子前去表明身份,令他們能夠情願跟隨世子一道前去尋畢賊看穿他的真面目!」

畢老賊既然準備要對付燕王府,那麼這支隊伍不說全部,肯定也有部分人潛伏在不遠處了。

「他們現在何處?」沈羲問。

「眼下就在南城外,事不宜遲,我認為咱們宜盡早過去!」

蕭淮點點頭,想了一下,說道︰「霍究去南城營調集兩千人馬待命,以防回頭發生什麼沖突。

「吳騰去準備輛馬車,劉撼則回府讓珍珠收拾兩套我與世子妃還有霍究的衣裳拿過來。等你們回來我們就整裝出發。」

這里人員都安排下去,洛翼風便也著那提燈籠的男子去沏了茶進來。

漢子名喚馮衍,脖子後頭一條半尺來長的大猙獰疤痕,表明他背後也是有著故事的。

好在霍究他們速度都快,沒一會兒都到齊了。

珍珠听說沈羲要換衣,便也跟著來了,跟洛翼風借了個房間換了裝出來,蕭淮他們倒罷,已是見慣過的,洛翼風見了卻眼里綻出亮彩,隨即又幽幽嘆了口氣,帶著幾分傷感之色撇開了臉。

這里準備停當,便就出發。

天空已經飄起雨來,好在馬車夠牢也夠嚴實。

出城的事自不在話下,然而守在城門下的人見得他們出了城門,隨即便奔回了太傅府。

「一行數人,當中還有對面生的主僕,直出的南城門!」

簾櫳下的畢尚雲臉色越發陰翌︰「這麼巧,南城門?」又道︰「那面生的主僕又是什麼模樣?」

「看不出身份來,其主也就三四旬之間,做普通文士打扮。」

畢尚雲咬牙,抬步踱到書案旁,說道︰「立刻傳令下去,命諸明勝他們幾個速速轉移!」

「來不及了!」這時候又有殺手氣喘噓噓飛步進來︰「老爺,諸明勝他們不知何故,方才出了村莊,正在往南門趕來,算算蕭淮他們這會兒應該已經與他們遇上了!」

畢尚雲瞬間變了臉色︰「蕭淮他們帶了多少人?!」

「除去他們各自身邊的侍衛,還有霍究于一個時辰前調集在南城外待命的兩千人馬!」

那清瘦的臉上瞬時又抖了兩抖!

……出了城門馬兒便可放開馳騁。

不出兩刻鐘已奔出二三十里,洛翼風指著驛道左側的村莊︰「就是那里了!

「他們三個人,都是從前秦軍里的將領,後來卸甲歸田,又被畢尚雲以翼虎上符找到,如今成了統領秦軍的八位將軍之三。

「為首的姓江,其余二位是兄弟二人,姓陳。

「江將軍從前是前軍都督府的參將,而兩位陳將軍則是左軍營的千戶。

「他們當時未在京師,忙于征戰而又未曾趕得及去往南邊會合,隨後靈帝殉國,就這樣隱匿了下來。」

「當時秦軍殘部為何沒曾被俘?」沈羲撩開了車簾說道。

「自然有被俘的。畢竟六十萬兵馬,死傷幾十萬,也俘虜了幾萬,後來被遣去西北修皇陵了。」蕭淮替洛翼風回答了。

他雖然沒有參與當年戰爭,但是這些歷史卻是早已爛熟在心里。

「畢尚雲召集的這幾萬人,應是趁亂匿起來的。

「而原本應該沒有這麼多人,我想想頂多也就五六萬,但這十幾年里他們娶妻生子,子嗣後人自然也不該忘根。

「尤其是在畢尚雲與李錠聯手制訂下那麼狠絕的屠殺令的情況下,自發參與進來,人數也就多了。」

「正是。」洛翼風望著他點頭,眼里隱隱透著贊賞之色,「昔年老兵至今不過四萬來人,余下幾萬皆是他們的後裔,有些甚至才十歲出頭,但卻也畢賊煽動得前來飛蛾撲火。

「可怎麼著大秦也亡了,如果不是因為畢賊將赫連人趕盡殺絕,他們又怎麼會對拓跋人滿懷著恨意呢?

「冤冤相報何時了?畢賊不除,三族矛盾永遠只會惡化而不可能走向和解。」

他邊說邊幽幽地嘆著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