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9.28章(上) 5月26日的正面較量

5月26日早晨。

拯念突擊集團乘坐傳送陣,悄悄嵌入凡爾大後方幾乎是和盎格魯交界的地方,預備著「屏蔽計劃」。

與此同時鐵星和凡爾的寬大正面戰場上,一場總戰線打擊作戰開始了。

在這個戰線上,奧西瑪和天空鐵星七十多個師,開始針對凡爾第二波軍事冒險做出應對。鐵星集結這麼多兵力可不會推進戰線,而是如同鉗子一樣瞅準了凡爾那為了報復而投入的軍事集團。

蘇逆︰只要滅掉了這個軍事集團,波馬在凡爾內維持住神權力的基礎就沒了。

在整個25號定下的作戰計劃,開始執行。奧西瑪各個後勤運輸隊在前沿火車站和備份戰備倉庫之間往返。

奧西瑪港口列車拖動一枚枚導彈抵達前線,一共跑了三個來回。

導彈部隊一共發射了十五個波次,六千三百四十七枚彈道導彈。哦,這玩意不一定就絕對是高科技,在當今基礎工業下,只要降低標準,就能量產。

標準降得有多低呢?完全是液體燃料導彈水準。

戰前發射需要充沛的兩個小時的時間,無法做到在十分鐘內豎起即發射的速度。

液體燃料是柴油和四氧化二氮。十三米長的箭體,總體是鋼殼,射程只有五百公里,而不是一千公里。

如果和平了,奧西瑪為了下一場戰爭做準備,則是會費心思地搞高強度塑料亦或是碳縴維,來減重、增程。

現在這是v2級別的火箭彈,在二什一世紀,在工業國只需要一個大公司就能搞定生產,這玩意就是幾個大學生核心團隊,帶上一群初中生就能夠搞定的玩意。

哦,對二什一世紀的三流國家還是很難,因為湊個一兩億是可以,三流國家真的要聚集幾千名正兒八經理工科專業人員組成團隊來搞「危險」研發,會遭遇阿美莉卡的情報人員滲透,收買、刺殺核心骨干。

簡而言之,火箭是並不難的,難的是要工業國的社會、物流、人員組織管理等一系列保障。

例如現在,奧西瑪之所以能讓液體火箭在這場戰爭中形成關鍵戰斗力。

首先生產制造環節就已經對所有人員的家庭、思想傾向都反復審查。然後開出了足夠高薪福利,甚至連家庭成員、教育、養老都全部包了。

盎格魯那些自由經濟評論員,反復抨擊奧西瑪某些崗位高薪,工作很輕松。完全沒有考慮到,如果人員在自由名義下,過于「復雜」,對于某些崗位來說,哪怕有能力,也都是不穩定,對于社會管理結構來說,「人的辨識」成本,也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成本。

其次是導彈前沿運輸的環節,整個發射設備,幾十噸的危險東西,在敵人各種偵查力量下要運到前線一百公里,中途不出一點紕漏差錯!

奧西瑪對導彈進入前線調度,火車站、卡車司機、沿途交通部門總動員人數超過幾十萬人,全程保持無線電靜默,不知道自己運輸的是什麼東西,只知道是最高級別運輸任務。同時二十四小時有己方空中遮蔽來保護。

最終準時抵達前線的時候,士兵們冒著危險在兩個小時內組裝起來,做好遮蔽網。

所以即使是導彈性能,讓發射步驟存在被打擊的可能,但是優秀組織控制得非常穩當,凡爾人根本利用不了時間空窗進行反擊。

導彈發射流程熟練,和周圍的部隊掩護、防御,屬于復雜戰役系統。

在二什一世紀。想要打一場以導彈核心快節奏戰爭,別說那些未能完成二次工業革命的三流國家,哪怕德日這些白頭鷹閹割的二流國家也做不到!

別看二流國家在元件上做得不錯,並且和霸權軍事體系綁定,能淘換到一些高科技。但是作為一個人類文明社會,在應對戰爭這種「文明常態」事件時的共識已經廢了。

…奧西瑪對凡爾,是氣貫丹田的少壯暴打半身不遂的老家伙…

25號上午,蘇逆將指揮中心備份好後,將第一指揮系統搬到了自己戰車上,開始前沿陣地巡查,

此時周圍的幾百公里內六十多組機動車載雷達,已經組網,系統界面上一個個「圓圈」雷達掃射面,重重疊疊覆蓋在地圖上。

鐵星的龍衛兵系統在空中戰備,和地面力量進行標準化通報。

這個通報的頻率,確保了空地雙方都知曉自家武裝特征,所以這時候任何一個外來力量進入空域,不僅僅會得到地面體系的鎖定,空中體系也會趕來堵截。

拯念對此很滿意︰「空對空是一張網,地對空也是一張網。」然後對蘇逆說道︰「我怎麼感覺你的技術路線好像是在針對我。」蘇逆︰「嗯,有備無患。」

工業國打非工業國,是通過工業產量進行降維打擊,而全工業國打半工業國,則是社會體系的碾壓。

在空中力量中,混在戰斗隊列里的衛鏗分體們駕駛變形機甲,優先搶到前沿完成偵查任務。

隨著一組組數據回復,最終確定敵人陣地上升騰起毀滅煙柱的位置。這每一個毀滅點,都對應了標注的位置。

總統計的衛鏗集群意志,滴咕道︰「哦,這才是我擅長的戰爭。」

衛鏗最適合的戰爭,是作為中人之姿的凡人站在時代高階梯上,俯視站在地板上的天才們。那些把基本盤踩塌陷的「大才們」的可笑蹦跳。

凡人靠著組織能力就能解決的事情,何須造個英雄?換而言之,「英雄」不必要通過凡人的愚蠢來制造。

5月26號南線大戰,僅僅在二十個小時內,鐵星軍事體系就精確地摧毀了敵人一萬四千個目標,也就是在每一個導彈點穴後,後面都有空中轟炸單位來補刀!而隨後陸地突襲力量也迅速趕到前線,用炮彈挨個徹底清理。拯念在北線的登陸突擊戰是怎麼玩的,衛鏗在正面戰線上給其來了個放大版本。

勝利是屬于整個鐵星秩序下的奉獻者們,例如鐵路上的運輸工作者,以及工廠中負責安全質檢員,以及跟著卡車隊伍直接上前線維護的導彈故障工作組,各個路段中推動偽裝網絡的志願者,這些都是宣傳不過來的無名氏。

而與鐵星區域總忙碌形成對比的是,不忙碌的凡爾地區,哦,從南到北,上千公里戰線上被炸的雞飛狗跳。隨後又被「剛好」趕來的鐵星機械化部隊給不斷地包圓。

衛老爺不學白頭鷹的「出動地面算我輸」,那種試圖只靠著轟炸來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就和「零傷亡」一樣,是外行創出來的噱頭。

戰爭是務實的,是「生死存亡」最真實搏斗,為了更快更好地達到勝利節點,確保變數最小。

空軍轟炸後,就是強陸軍進行餃接行動。

旁白︰美帝那一套,空軍轟炸後,小分隊滲透,亦或是派遣戰斗團打擊。在近古時代前期血虐小國時候可以吹噓是空軍戰斗力過于強大,但是在近古時代中後期,其無敵神話破滅後,客觀分析美軍的弱點,那就是「海軍,陸軍,空軍」大戰協調能力弱。

說起來這是第二次全球大戰中老問題了,就空軍那個誤炸就一直以來沒解決。所以「零傷亡」的噱頭只不過是美海空軍協調不了陸軍,就讓由自己控制的海軍陸戰隊小分隊,完成優先地面任務。這對付小國弱國可以,因為高烈度對抗下,美空軍優勢下,陸地上需要做的任務很少,但是如果對付同等大國,海空軍一次性壓不垮陸地上雷達網和導彈據點,海軍陸戰隊上岸就會被無人機洗地。

簡而言之,美軍「零傷亡」噱頭,就是考試把我做不好的題目全部給踢了,我就是滿分。

5月26日的作戰,鐵星並沒有把戰線推進了多少!只是突出了幾個虎口,一口吞掉了幾個集團。

二十個小時內,三個凡爾的重裝集團,十五個師團全部包在了包圍圈中!並且擊殘掉了百分之七十的重裝備!

這就是蘇逆以下鐵星軍事參謀集團戰略目的,不是要推進,而要凡爾前線崩盤。

…衛鏗對著波馬的「愛」︰我不是要滅國,我是讓你死。…

所以26日凡爾指揮部內被前面傳來的情況轟炸懵了,他們地圖上的敵我標示都不能明確做出來了,因為鐵星的一體化作戰太迅捷了,他們前沿的作戰標示圖上,都不確定他們那些部隊還剩下多少戰斗力,當然,更不清楚鐵星穿插進來部隊到底有多少。

總而言之,26日的時候,凡爾這一代勇氣和狂妄都葬送在這里。慘痛的軍事冒險記憶將刻入在凡爾人靈魂深處。

在前線的大殲滅戰後,後線上冒出來的那個小火苗,就算有一份情報報上來了,也沒法在乎,就算凡爾中有有心人來重視!此時整個凡爾指揮集團也忙不過來了。

凡人中的刁民衛鏗秉持的命運在此大前進,堅決要神低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