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8章 善于迎來送往

鐘國正一听,明白了姚曉梅的話外之音,不想在這個方面和她爭論,就對她們姐妹說道︰「你們姐妹好好地聊天吧,我還有事情要辦,我先走了。明天晚上,我在地委招待所請你們三姐妹吃晚飯,到時候,我來接你們。」

姚曉梅說︰「不,不,不,哪能要你請客的。你把曉蘭送過來,我還沒有感謝你,要請也是我們請你啊。」

鐘國正以不用質疑的口氣說道︰「哪能要女同志請客的?再說,我已經參加工作了,多多少少也有一點工資了。你還是學生一個,哪麼好意思要你破費?等你參加工作以後了,你再請我也不遲啊。」

鐘國正再次握著姚曉蘭的手,一邊說著,一邊用中指在她的手掌心輕輕地劃了一下。

姚曉蘭雖然是一個大二的學生,然而從高中開始,對男女之間的事情就已經了然于心,到大學後,由于自己是學校公認的校花,無論是那些師兄,還是那些未婚或花心的已婚男老師,就像一只只的蜜蜂,常常圍繞著自己轉個不停,因而對這個剛剛畢業走向社會還不久的男人的小動作,先是一愣,迅即就明白了他的心思,也用中指在鐘國正的手心劃了一下,露出了心有靈犀的微笑。

鐘國正回到地委招待所,一個人吃了晚飯後就躲到自己開的間子里,想安安靜靜地睡上一個大覺,可滿腦子都是姚曉梅的影子,越睡反而越沒有了睡意,就起身來到街上,茫無目標地轉來轉去。

地區還是地區,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熱鬧得很,不像縣城,一到了晚上,除了電影院那個地方人多一些外,其他地方基本上是鬼都打死人。更不像在公社,一旦日落西山,便是萬籟俱寂,發明回復進入到了一個黑暗的世界。

他轉著轉著,就毫無意識地走進了自己的母校。元旦前夕的校園,顯得比往常更加的安寧。遠目望去,昔日此時此刻明亮如晝、輝煌耀眼的教室,竟然沒有一個地方還亮著的,宿舍區也是寥若星辰的亮著幾盞燈。而老師的宿舍區則基本上都亮著燈光。

鐘國正突然自笑起來,這次來寒江,本沒有打算找李曉明的,可自己卻神不知鬼不曉的走進了校園,看來冥冥之中,還是有一個人在引導著自己,非要見上他一眼不可了。

當李曉明打開門看到是鐘國正時,就笑他,你這個人每次來都是神出鬼沒,見首不見尾,好像搞地下工作似的!

鐘國正就笑著答道︰「哥,我有那麼神秘嗎?」

鐘國正說完,往間子里一看,忽然發現有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長得很漂亮的女崽坐在里面,正笑看著自己,就問李曉明︰「你來了客人啊?她是?」

李曉明笑著介紹到︰「她是我團地委的同事呂麗君,今年,不,現在應該說,是去年寒江師專畢業分配道團地委的。」

李曉明隨而指著鐘國正,對呂麗君介紹說︰「他叫鐘國正,我們一個大隊的兄弟,寒江農專去年畢業的,省委組織部的選調生,在寒州縣大歷縣公社工作。他可是我們未來的政治明星,很有潛質和發展潛力的!」李曉明半開玩笑地說。

鐘國正看看李曉明,又看看呂麗君,眼楮眨了眨,忽然笑道︰「哥,我哪麼稱呼啊?是叫她名字,還是叫她嫂子?」

呂麗君听到鐘國正說要叫嫂子,心里很受用,但臉還是不由自主的紅了一下,趕緊答道︰「你就叫我小呂好了。」

李曉明笑著說道︰「只要她不反對,你叫她哄麼都可以。」

鐘國正便「嫂子,嫂子」的開始稱呼起來。對呂麗君說道︰「嫂子,我們大歷縣公社,有一個叫姚曉梅的,也是在你們寒江師專讀書的,不曉得你認不認識?」

呂麗娟答道︰「姚曉梅?我不但認識,而且還很熟。她可是我們學校的校花啊,人蠻不錯的。你怎麼認識她的?」

鐘國正接過呂麗娟的話說道︰「我就剛剛認識的。如果說姚曉梅是你們學校的校花的話,那你就是師專的花王了!」

三個人聊了一會兒後,就談起官場上的事情來了。李曉明說︰「我到團地委工作以來,發現官場有一個很明顯很重要的特點,就是迎來送往。官場中的迎來送往就像一張大網一樣,不管你做哄麼事情,也不管你有好大的抱負和本事,一旦離開迎來送往,不搞迎來送往,就是定好了的事情,也沒有辦法落實好。只要你一進入官場之中,就無法離開迎來送往這張網,除非你萬事不求人,永遠不要進步。」

鐘國正在公社工作,主要是和大隊干部打交道,雖然整天都吃吃喝喝,但並沒有感覺到有哄麼迎來送往的,就說道︰「我倒沒有感覺出哄麼,就是到大隊喝酒喝得難,總是搞得驚天動地、昏天黑地、呼天喊地的。」

李曉明就笑他︰「你這就是典型的迎來送往啊。你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呀。」

鐘國正不解地問道︰「這就叫迎來送往?我哪麼一點也沒有感覺出來,那就是迎來送往?

李曉明說︰「這就是迎來送往,就是用公款安排的一切吃喝玩樂游。我最近看了一些歷史書,當然不是我們讀的那些教科書了,發現我們國家早在漢代,官府就制定了很多官場接待的制度和規定。」

「比如在魏晉南北朝時,官府還專門設置了‘送故主薄’這樣的專職官員,上任的新官唯恐身邊的船馬不多,卸任的舊官唯怕送自己的吏卒太少,同僚之間擔心接待的場面不夠,認為場面大花費多才叫忠義和真心,而場面小花費少則是薄俗和寡義。」李曉明舉魏晉南北朝時的例子介紹道。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如果你想和周圍的人不同,你就很難在官場中很好地生活下去。因為人們永遠都是拿異樣的眼神來看待另類的。所以,在官場里做鶴立雞群的人注定是以悲劇結束的。」李曉明感慨的說道。

「中國很多古語也都指出這類不按規矩出牌、特立獨行之人的下場,比如槍打出頭鳥;木秀于林,風必摧之等。這其實是在當時的官場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又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就是這種迎來送往的受害者之一。」

李曉明繼續感嘆道︰「所以,一旦進入官場,你想有所作為,就必須入鄉隨俗,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好迎來送往的各種規則。當然,這是要有經濟實力來做後盾的。沒有經濟實力,就只能是望迎興嘆,想送無路了。」

李曉明喝了一口茶後,接著慢慢說道︰「迎來送往離不開飯局。中國的飯局,是全世界最繁文縟節的飯局。比如飯局中的座次,就有主座、主賓、主陪和副賓等等的講究。」

「主座是主人東道主坐的,坐在主座對面的是主座邀請的主陪,坐在主座左右兩側的是主賓和副賓。」李曉明介紹道,「座位是不能亂坐的。如果讓東道主和客人面對而坐,或者讓客人坐在主座上,都是一種失禮。」

「通過座位的分配,灌輸了一種尊卑有別的社會政治關系,和誰對自己最重要。這種座次的排位,從古代一直延續到現在。一般都是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就有了左丞右相的說法。」李曉明說道。

「皇帝聚會群臣,皇帝總是坐北向南的,所以古人常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把稱臣叫做‘北面’。在東西長、南北窄的房屋中,宴席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李曉明繼續說。

呂麗君對這些不感興趣,感到好像是在听天書一般,似懂非懂,就在心里想,也不曉得鐘國正找了女朋友沒有,如果沒有找的話,可以介紹幾個師妹給他。不過,他在寒州的公社工作,也只能是介紹寒州籍的師妹,或者是願意到寒州工作的師妹了。她時不時的看一下鐘國正,發現他和李曉明一樣,長得還真的很有男人的味道。難道他們村子都是出男子漢的一個地方嗎?

鐘國正原以為自己對酒席上的那些規矩已經曉得,听了李曉明的這些話後,才感覺到自己真的是太感性,太原始,太井底之蛙了,才感覺到官場真的深似海,不管哄麼事情都是學問一套一套的,自己要學的東西真的是太多太多了,自己應該好好的多向他學習請教。他一邊認真地听著李曉明講,一邊在心里默記著李曉明說的話。

官場中的飯局,不像自己在家里吃飯,有哄麼菜就做哄麼菜,必須是好酒好菜,山中走獸雲中燕,月復地牛羊海底鮮,應有盡有,其他如白鱔、鹿尾,都是貴重難得的東西,也必須千方百計地去買到,做不到滿漢全席,至少也要有十大碗,否則客人就會怪你慳吝小氣。而且不論冬夏,宴席總是要到夜深入靜之時,才會席散人走。

宴席散的時候,主人們還要將客人送出登轎,逐次揖送,還要派下人持著主人的名帖,到各公館道聲辛苦了。第二天,客人起身,主人還要把客人送出城外,還要饋贈盤纏。而且要根據客人官職的大小和重要的程度,來確定盤纏的厚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