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五十九章 逆水行舟

秦太監回到自己直房,讓左右隨從都退下後,才稍稍放松下來,然後陷入了長考。

正所謂天威莫測,故意出一道含糊的旨意,讓臣下去猜測,這是皇上的老把戲了。

其實秦太監有個很大不敬的月復誹,也許是皇上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辦了,所以扔個模模糊糊的旨意出來,假裝是聖明天子考驗臣下。

但無論皇帝動機怎麼想的,考驗就是考驗。

秦太監只知道,自己的職業生涯又到了一個極其關鍵的節點,甚至關系到未來的命運。

現在情況是這樣,隨著天子幼年大伴黃錦的逐漸成熟,肯定要擠佔自己的空間。

因為乾清宮管事、提督大內禁兵這些差事,本來就天然更適合伴隨天子長大的黃錦。

只是前些年黃錦還年輕不成熟,對宮里事務不熟悉,所以自己才有機會,從某種意義上算是替黃錦佔著位置。

雖然自己與黃錦目前算是聯盟關系,大家都是「年輕一代」,需要共同面對老人。

但黃錦也不可能為了聯盟關系,冒著引起猜疑風險,拒絕皇帝提拔,放棄進步吧?

對此秦太監雖身居高位,但一直很清醒。

如果不能開拓出新的生存空間,那今後就只有不停被擠壓的命運了。

想想御馬監的前輩,五十多年前成化朝的大太監汪直,立下那麼多功勞,最終結局如何?

前路被司禮監眾太監牢牢封鎖,後路被東廠提督尚銘步步緊逼,最後汪直被擠壓的去了南京孝陵種菜。

一代權閹汪太監就這樣默默無聞的老去,據傳聞前幾年死了,但已經沒人在意和關注了。

同為御馬監太監,他秦太監目前面臨的情況又何其相似?

向前看,司禮監由來自興王府的老人把持,他秦福依舊是外人。

前後看,盟友黃錦在等著接手他秦福的差事,不讓還不行。

表面風光之下,個中滋味,冷暖自知。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若不想被淘汰,秦太監就必須要找到職場突破新方向!

但到了乾清宮管事、御馬監太監這樣的地位,如果不想養老的話,所能騰挪的空間是在不算多了,除了司禮監,去哪都是降職貶斥。

這也是秦太監一直暗搓搓琢磨著畢雲,盯著東廠的緣故。

因為對秦太監而言,只有去名義上是司禮監下屬、威名赫赫、極其要害的東廠,在外人眼里才能算是不跌份,甚至算是升了。

想到這里,秦太監突然又醒悟到,這次出宮辦案,也可以視為皇上給的一次機會。

讓你辦一件本該由東廠去辦的事情,看看你到底行不行,能不能挑起東廠的擔子。

能有這樣的機會,估計還是黃錦幫著說話了。

嘉靖皇帝這人刻薄,不會平白無故就施恩的,既然你秦福想去東廠,總得做點什麼來交換吧?不然憑什麼給你好處?

一直到深夜,想明白嘉靖皇帝的所有可能的用意後,秦太監才能和衣而臥,安然入睡。

當太監的,不怕事情難辦,有時也不怕把事情辦砸,但就怕沒琢磨明白皇上用意啊。

在夢里,已經頭發全白的秦太監奏請外放為南京守備太監養老,收了一大堆義子義孫

次日清早,昨夜雙修的嘉靖皇帝還沒有起床,或許還是三修四修

秦太監只能在大殿門外叩首陛辭,然後出去辦事。

剛走出乾清門,就看到了司禮監太監、東廠提督畢雲在宮門外徘徊。

秦太監本不想說話,繞過就走。

但畢雲卻喊住了秦太監,懇請道︰「煩請老秦幫忙傳話。」

良心未泯的秦太監停住腳步,心里無奈的嘆口氣。

一直以來,他並不想直接面對畢雲的,眼不見就心不虛了。

誰知道畢雲總是熱情的糾纏自己,這就讓人實在很苦惱啊。

五年前,五朝元老太監蕭敬去世,終年九十。

四年前,正德朝八虎太監之一張永去世。

兩年前,正德朝八虎太監之一谷大用被抄家貶斥。

所以現在的秦福,已經是非興王府出身的太監里,除了畢雲之外地位最高的一個了。

相對于畢雲,秦福與皇帝還更貼心一點,所以畢雲一直都是盡力籠絡秦福的。

相對于其他興王府出身的太監,前朝余孽畢雲更信不過。

但畢公公始終想不到,一直在謀算自己的不是別人,正是眼前這位秦太監,這時候還在指望秦太監幫忙說話。

轉過身來,秦太監對畢公公反問道︰「畢爺是來求見皇上的?」

畢雲點點頭,不然一大早在乾清宮門口兜圈子作甚?

秦太監神色復雜的說︰「還是別見了。」然後又補充道︰「皇上遣我出宮辦張延齡案。」

畢公公愕然,然後茫然,事情怎麼變成這樣了?

秦太監對畢公公行了個禮道︰「畢公年過六十,若能退而養老,不失為善終啊。」

畢雲很敏感的問道︰「你這是何意?」

秦太監解釋說︰「張家的事情宛如一道上好的食材,皇上一直在等著將食材做成佳肴。

但畢公你燒菜卻燒糊了,皇上已然覺得畢公老邁無用,畢公你還能如何?

你事情辦不好,也沒有任何補救。這種情況下,糾纏著要見皇上,只會惹皇上更見厭煩啊。」

「那你出宮去辦案?」畢雲又疑惑的試探道。

秦太監長嘆一聲道︰「我怕別人去辦案,對畢公你更不利!難道皇上派了別人去,能讓畢公你更安心?」

畢公公感覺不出秦太監的邏輯有什麼問題,又求教說︰「那老秦你覺得,我現在應該怎麼做?」

秦太監好心指點道︰「什麼都別做了!豈不聞,做的越多、錯的越多乎?

你要什麼都不做,最多就是被皇上視為昏庸,最壞也就是免差養老去。

你要是想做什麼,萬一越做越錯,惹得皇上厭煩動了別的心思,後果豈不更加莫測?」

你這就是勸咱坐以待斃?畢公公總覺得哪里不對,但又想不出反駁的道理。

秦太監不再說什麼,這幾句真的都是肺腑之言,你畢公公最好信了,什麼也別再做了。

應該說,畢公公回想起來時,感覺事情從一開始就不對!

堂堂一個可止小兒夜啼的東廠廠公,捏住了張家這落魄死狗的人命罪證,然後敲詐點錢財,本該是順水乘舟吧?

可張家居然絲毫不害怕,始終不給錢,這是不是有人暗地里給張家撐腰?

作為苦主和人證的孫某,已經屈服于東廠,為何又膽敢壞東廠的好事?

他居然擅自跑到刑部去告發張家,把事情捅出來,這是不是又有人在背後操縱?

到底是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