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夜微涼」的典故。
這都是中秋節的事了,那是以後的事情。
此刻還沒有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素香這次從陳府回來,成為了周圍的「名人」。
狗蛋兒的新衣服,莫大娘的銀釵子,莫大叔的煙管等等,都成為了周圍人話題內容。
那些人看見素香走過來,嘰嘰喳喳的聲音會立馬停得干淨。
有嘴閑不住地,喊住素香說道︰「素香,城里那般好,怎麼要回來受這農活的累哩。」
素香沒有走露風聲,給自己買的衣服還藏在櫃子的最底層,被厚重的麻衣壓著。不敢去試穿,總害怕弄壞了,這麼黑的膚色,染壞了這絲綢制成的衣裙怎麼辦?
膚色再黑,也不關絲綢的事情。
素香知道,自己還是沒有辦法去面對黑黝黝的自己套著一件淡白色素雅的絲綢衣裙。
既然大家都知道了,也無心去想誰說出去的,自己是「衣錦還鄉」了。
別人說別人的,素香微微抬起頭,走過那群人。
他們有點詫異地看著素香的背影,他們心里早就準備好了迎接素香的氣惱。
沒有想到,她就這樣走了?
沒有吵起價,心里面反而不自在起來。
待素香走遠,他們放低了聲音,嗡嗡地。
交換著各自的話。
「她怎麼跟以前不一樣了呢,要是以前我們提城里,她是恨不得跳起來打架的。」
「上次還扔著石子,把我家的二蛋給打的頭破血流。」
另一個人,點頭附和道︰「難道去了城里,轉了性?」
也有個人,沒有驚訝狀,只是狠狠地往地上唾了一口口水道︰「呸不要臉」
這人是方竹的娘。
其他幾人見狀,想說的話又吞回了肚里。
這些話只有方竹的娘敢說。
十里八鄉,誰不知道她的潑辣。
不想說,也沒有呆下去的理由,掩著話,于是各自找了理由。
有回家要喂豬的,有要回家煮飯的,有要找小孩的。
一哄而散。
素香不知道這些事情,也听不懂。
只是過著日復一日的生活。
守著攢著的銀兩,踏實地生火做飯,縫補衣物,喂養家畜。
好像生活就會這樣,平淡無奇地過下去。
閑時地時候,會教狗蛋兒念幾句詩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
這些都是唐代以後的著名詩詞,個個都是經典,句句都是名句。
背好一句,就獎勵他提出的小要求。
在這些小要求的利誘下,狗蛋兒使出了吃女乃的勁兒。
素香發現狗蛋兒雖然數數不行,但是對這文字,自成「小天賦」,自己一說變能背下。
最讓素香意外的是,狗蛋兒竟然對自己平時哼的那首王菲的歌「明月幾時有」,感上趣了。
正也確定是唐代以後的人寫的,素香抹去蘇軾的功勞,教著狗蛋兒這首詞。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素香一字一句教到。
狗蛋兒也跟著背得認真。
僅一個下午,狗蛋兒竟然能夠完整的背出。
素香覺得自己應該對狗蛋兒刮目相看了。
狗蛋兒托著下巴看著素香道︰「阿姐,我背了這麼長的詩詞,我肚子餓了,可以吃了嗎?」。
素香點了點頭,眼楮一眨道︰「你說什麼阿姐都答應你,只不過你得答應阿姐一件事情,就是以後若是別人問你這些詩句哪里學得,就說自己想的。」
狗蛋兒點了點頭。
素香心想︰自己這一行為不是在造一個大才子麼?弄不好以後,自己還是狀元他姐姐。可惜自己是女兒身,要不就憑借著自己的背下來的才華,才傾盛唐。
只不過素香沒有想起一句話,叫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這是後話了。
眼下,要活在當下。
活下去,就要吃,吃了才能飽。再加上一詞「美味」,才能真正地稱為活在當下。
就比如現在。
灶頭里火灶里。
此刻煨著好東西。
陣陣香味四溢而出,蔓延到小院里,勾起狗蛋兒的味覺。激發著他背書的動力。因為阿姐說得,只有等他背完了這詩詞,這好東西才能好。才能吃。
素香估算著狗蛋兒的智力,以為幾句詩句就會折騰他到此刻,沒有想到,竟然只支撐了幾個時辰,于是加上了這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才能勉強支撐到現在。
狗蛋兒已經迫不急到被香味拉到了灶台前。
狗蛋兒伸手便想將里面的東西拿出來。
「小心燙著,我來。」素香喊開狗蛋兒。
小跪在灶口前,往火灶里看。里面黑乎乎的。
燒透的木柴的火星已經沒有了,但是還是感覺到里面的熱氣。
素香拿著濕抹布用來隔熱,捏著土陶罐的倆個小耳朵,將它從熱木柴灰中提了了出來。
輕放在灶台上。
土陶罐表面已經被燻得很黑。
灌口用一片大菜葉子蓋著,它靠著土陶罐邊沿的地方,已有了些許的焦。
揭開這片葉子,里面鑽出一股熱氣,濃味香人。
聞著這香味,狗蛋兒已經無法控制自己,踮起腳,說道︰「阿姐,給我盛一碗。」
素香用木勺舀起一碗。
碗里,是已經被煨得爛乎乎的肉。
肥肉那部分,用筷子輕輕一踫,便已經斷掉。只能混著它的湯,吸入嘴中。瘦得那部分,此刻也沒有了平日的勁道,與肥肉糅合在一起。
經過一下午的煨,豬的後腿肉充分溶解于湯中。
加上用得容器是土陶罐,加熱的是灶里的燒透的木柴。
把最原汁原味的感覺都保留起來。
素香也嘗了一口,比自己用天然氣煨出來的好吃許多。
最好的美味,不是用味精等調料品加味,而是保留著它的原汁味道。
輕吸吮一口,香濃滑到了胃里。
普通的「土陶罐煨湯」,讓香味縈繞在炊煙四起的鄉間。
引來了一位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