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可憐呂馬童戰戰兢兢地在二人後頭, 渾然不知自己已叫一頭不講道理的蠻橫惡虎給惦記上了。

呂布不著痕跡地回了好幾次頭,直將呂馬童那討嫌面孔記得清清楚楚後,才冷哼一聲, 重視前方。

因心中不快,他下意識忘了需落後大王半個馬身的規矩,兀自順著自個兒脾氣來。

得他一夾馬月復,本就嫌踱步無趣得狠的烏騅立馬會意地甩起尾巴, 高高興興地越過前頭那馬假虎威的混賬玉獅了。

項羽面無表情地注視著愛將那道毫不客氣越了自己去的背影, 不假思索地催了身下玉獅緊隨其後,以免被越甩越開。

玉獅懼于霸王一身氣勢,始終如履薄冰,這會兒哪敢不從。

哪怕累得再厲害,也不敢有片刻耽擱, 趕緊追上去了。

烏騅極瞧不上這玉獅, 見它還敢跟上,倏然來了脾氣。

趁著背上騎將只松松挽著韁繩、一副由它自由發揮的架勢, 它哪肯叫玉獅追上了, 立馬就四蹄狂奔起來!

然背上馭著個大殺神,玉獅心中甚為恐懼,哪能叫它甩開, 當場也拿出了畢生氣力朝前狂奔。

一黑一白的二人二騎縱馳,就如二道閃電掠過廣闊平原,始終是一前一後地緊咬著。

這一番風馳電掣,到頭來將烏騅與玉獅具都累得氣喘吁吁,卻只將身後騎從又甩得老遠。

二馬傾力狂奔, 晃眼功夫已過近百里, 具都極為疲累。

呂布似是這會兒才回過神來, 不禁擰了擰眉。

他略緊了下韁繩,烏騅便麻溜地順梯下台,轉為慢悠悠地踱步了。

項羽這時從容命玉獅加快幾步,與他齊頭並進,若無其事地問道︰「奉先方才覷那呂馬童作甚?」

呂布懶洋洋地側了側頭,漠然睨他一眼,隨口胡扯道︰「大王看錯了罷,布不曾覷甚麼人。」

項羽抿了抿唇,下一刻未忍住道︰「三眼。」

呂布莫名其妙地看向他。

項羽冷冰冰地板著臉。

那對重瞳並不看他,只嚴肅盯著前方無人路徑,半晌方慢吞吞道︰「奉先共回頭,覷了那呂馬童三眼。」

他咋不知這憨子還有這眼觀四路、耳听八方的能耐?

呂布暗中月復誹,嘴上只若無其事地「喔」了一聲,滿是敷衍道︰「布難得遇著位本家,方才多瞧了幾眼。」

項羽默然不語。

呂布一想起呂馬童那可憎模樣,便滿心嫌惡。

加上已將對付列入日後清算的清單里,哪願這憨王再提那人來惹他心煩。

不過……

呂布眼珠一轉,忽覺眼下四周無人,呆王心情又看似不錯,可不正是提那便宜老兄之請的大好時機!

他的火氣素來是來得快、去得更快。

主意一定,他虎眸一眯,唇角微微彎起,方才的橫眉冷眼即一下化作了黠然笑意︰「大王,布有要事需稟!」

他這臉色變得飛快,著實叫項羽目不暇接。

項羽微微一怔,淡淡道︰「奉先但說無妨。」

呂布只略斟酌了下用詞,便開始滔滔不絕︰「年節既過,春耕將至,不論為百姓或是將士,斷都不可誤了耕種時機。而眾所周知,齊地向來地廣人眾,縱無法與關中之地比得,卻絕然不可小覷,更遑論還有燕趙二地?若讓諸侯得了喘息之機,大王僅靠西、東楚二地之錢糧兵員,怕是一時陷入勢均力敵之僵境,難以破敵,反而陷入危險。」

項羽認真听著,斟酌片刻,詢道︰「奉先之意,可是年節一過,即要發兵奪回三地?」

「陳平等人尚在趙地,」呂布嘴角微抽,毫不客氣道︰「大王若是如此,豈不將自家所遣使者坑害死了麼!當然還需等上一陣!」

項羽蹙眉。

見這憨瓜毫不開竅,呂布心道得虧未指望于他,繼續道︰「依布之見,那北地局勢一日不定,東楚之地恐怕便一日離不得大王坐鎮,更無法輕易移師北行,免叫那鼠輩趁虛而入,屆時疲于奔命。只那衡山雖下,九江戰事卻始終未明……」

項羽越是听他分析,眉頭越是擰緊。

見項憨子已徹底上了勾,呂布心下竊喜,面上則一本正經,鄭重提議道︰「大王分明還有一虎狼之師在別處整裝待發,緣何不用?」

「何部,」項羽目露疑惑,順著愛將的話問道︰「何處?」

呂布眉飛色舞道︰「我那兄長雖低調內斂,卻是天生將才,于兵法一道才華橫溢,大王自他大破彭越、駐咸陽、理殘兵諸事中,莫非還難察所能麼!」

饒是對眼前這愛將深信不疑的項羽,聞言也實在無法取信。

他默然不語,呂布卻已察言觀色、品出那抹不以為然,不由急道︰「那辯士辦事不論成或不成,一時半會總急不得。既那九江一帶戰況膠著,東楚之軍不可輕動,關中尚有二十余萬精卒,何不趁其不備,先攻下那魏地,好讓那輸糧路途暢通無阻?」

項羽沉聲道︰「國邑不得有失,章邯動不得。」

呂布心罵這項憨子太不識貨,至今還未將韓信那下金蛋的母雞當個可獨領一軍的將軍,真就當個尋常副將使喚。

況且由咸陽出兵討魏,實在是百利而無一害。

不管魏地能不能徹底打下,只要造成一定威脅,便可引起諸侯軍的惶恐,從而大幅減輕接下來位處關外的主要戰場上的壓力。

若那時陳平還未說服趙王歇,魏地失守一事,定也能增加游說籌碼。

呂布心念一動,突改口道︰「罷了,布與韓兄關系匪淺,大王難免疑布用人唯親,偏听偏信……」

他何時說過此話?

項羽抿了抿唇,欲要言語,卻听愛將的下一句話已接了上來︰「大王為一國之君,一軍主帥,行事慎重些,亦是情理之中。只布有一提議,不知大王可願一听。」

項羽一番話就被生生堵了回去,半晌方悶悶道︰「講。」

呂布定定看著這顆喜怒難定的榆木腦袋,眸中似有光芒萬丈。

在項羽眼中,這愛將唇角上揚,眉目間滿是令人見之喜愛的自信與驕傲︰「關中守軍近二十萬,為防出甚差錯,大王可令韓信一員不動。」

一員不動?

項羽不解地蹙眉。

就見他愛將神采飛揚道︰「布不才,願以身家性命為韓兄擔保。大王盡可下令,命他需自籌兵員、糧秣,納漢、魏俘虜……只以三者拼湊而成,至于旁的,莫說是那城中軍,連關中軍亦一人不用。」

說到此,面對難掩愕然的項憨子,呂布只覺揚眉吐氣,痛快道︰「倘若憑如此一支雜湊軍,韓兄亦可于魏地有所建樹,大王可願從此任用于他?」

項羽久久不言。

任誰听得此話,都只會覺是痴人說夢。

——僅靠倉促征入的青壯與敵軍俘虜編就而成的部曲,戰力如何?

當年于章邯那可圈可點的指揮下,也輕易一潰如潮的中部軍,便是最好的前例。

這般雜湊而成的烏合之眾,莫說是正經與軍作敵,哪怕只求順順當當地帶上戰場,就絕非僅訓練上三四個月即能做到的。

但愛將生性執拗,對那不過是統軍能耐尚能入眼、因胯恥而羸名遠揚的韓信如此青眼有加、反復舉薦,更主動提出如此苛刻條件,顯是心意已決。

項羽思量許久,終是暗嘆一聲。

罷了。

他心里煩躁,卻禁不住想既愛將執意如此,便……隨其一回罷。

他雖不看重韓信,更打心底不認為其具備愛將所言的那般神乎其神的練兵、運兵之能,到底是將對方當做尋常部將對待的。

自不至于下作地有意刁難、迫對方一敗涂地。

「不必。」

項羽淡淡道︰「奉先那關中軍,直接交由他領著,而更多的人……他願籌措多少,能籌措多少,便由他籌措多少。」

六日後。

當還為自己那日一時沖動、提出那無禮之請而深感慚愧,坐立不安的韓信,真得到準他領兵征魏的王詔時……

只覺身處雲霧中,腳踩綿雲般,滿是難以置信。

——竟真成了?

當時提出那一請求,實在是因著胸中那股不願錯失良機的沖動作祟。

卻說自賢弟走後,他將那二萬魏兵與近萬漢兵編合起來,和關中軍一道強化整訓了一個月後,其軍貌便大有改變。

雖比起他更為熟悉、又曾為前秦精銳之師的關中軍而言,這部分新編入的將士顯得良莠不齊,但要打個漢中,卻是足夠用了。

他不顧章邯震驚下的勸阻,抓緊了劉邦敗逃回漢中的時機,訓練剛滿月,便領著這支新軍朝西挺進。

反觀劉邦才逃出生天,心有余悸,緩了好幾天才定了心神。

他雖知駐守咸陽的守軍八成要來,卻實在舍不得放棄到嘴的肥肉,于是在蕭何輔佐下重振士氣,從巴蜀征召來一批青壯充軍,想著盡快訓練一通,充作守軍。

他哪料到韓信會來得如此之快?

那二萬新兵剛至漢中,他根本未來得及練兵,韓信那氣勢洶洶、甚是煞人部曲便開到了。

劉邦勉強抵擋數日,奈何士氣低迷、兵士懼戰,到頭來只有尋了時機,悄悄棄城而逃。

韓信雖再次未能逮著他人,但本次是為練兵而來,倒也不算太過遺憾。

他將漢中順利奪回,又親自將劉邦一路攆回巴蜀後,才回咸陽尋章邯復命。

章邯正為那日未能攔住他而深感不安,哪里料到他竟用兵如神至此,當真靠那與烏合之眾無異的雜湊軍勢,將漢中給神速奪回了!

不僅如此,經此一戰,韓信可加緊訓練的兵員里,還多增了那由蕭何辛苦自巴蜀征來的二萬青壯。

手底下兵員漸多,韓信便將主意打到關外去了。

眼下兵糧雖還寬裕得很,但卻不僅需供關內軍士吃用,還得送去東楚戰場。

二邊同時消耗,加上糧道漫長,途徑多國,難免為敵所奪。

要想打通糧道,攻克魏地,便成了當務之急。

韓信一邊有條不紊地練兵,一邊安撫民眾,一邊……靜靜地等待著。

冬去春來,春耕在即,就是他心目中最佳的出兵時機。

可即便是在厚著臉皮、向賢弟提出那一請求時,他也從未敢想過素瞧不上他的大王,竟會任命他為主將!

韓信睜大雙眼,目不轉楮地看著這封簡短詔書。

——從這日起,他不再是憑借身為主將的賢弟的額外信重、縱為副將、也可臨時代領全軍。

而是在賢弟毫無保留、真摯熱烈地鼎力舉薦下,得了被破格提拔的殊榮,結結實實地成了關中軍的主將。

是——有征兵、籌糧、發兵征戰之完整職權的主將!

韓信深吸口氣,緊緊地閉上了眼,握著詔書的手抑制不住地顫抖著。

不過少頃,他眼眶一片滾熱,眼角亦已濕潤。

與此同時,一股前所未有的灼燙流經四肢百骸,令他充溢著前所未有的前行動力。

——他早習慣了一身落拓,寂寂無聞。

——也習慣了獨自咀嚼艱辛,承受蔑然漠視。

——更習慣了內心漂泊無依,志向高懸空中,如明月般皎潔,卻也遙不可及。

唯獨未曾習慣,得一如此情真意切、始終信他尊他的賢弟。

韓信如一樽泥塑般僵在原地,久久紋絲不動。

唯有他心里清楚,那股隱而無形,卻始終桎梏他、困縛他、苛責他的枷鎖……

已被這紙詔書所蘊含的賢弟那真誠心意、拳拳信任所融化,得了無痕跡。

韓信輕輕拭去眼角水光,微微一笑。

目已明,心已定,路已清。

他垂眸放下詔書,將不久前還在賢弟手里的那枚將軍印綬,慎之又慎地納入襟中,妥善放好。

這份拾他于微末的情意,他縱粉身碎骨,亦需回報。

與韓信那小心翼翼的舉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身上的沸騰熱血,是那震動不已的骨節,還有耳邊響起的……刀戈激烈相交的轟響。

——那是藏鋒神兵,一朝出鞘的悸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