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淨妖司衙門,一間淡雅的書房。
文士裝扮的儒雅男子,正在背著雙手,打量桌上的白犬,許久未曾說話,葉清則在一旁安靜肅立。
哮天犬撓著脖子,兩眼也在打量對方。
好一只老妖怪,看著像三十多,聞起來卻有上千歲!
「汪!」
它叫了一聲。
那文士便退了半步,好似被嚇到一般,失笑道︰
「這小狗好生靈性!」
他在桌前坐下,給自己倒了杯茶,問葉清︰「就這些了嗎?」
「是,此間種種,敬明已如實復述。」
葉清微低著頭,姿態恭敬。
這敬意倒是發自真心。
一個大乾上層,幾乎公開的秘密︰
淨妖司的三位當家,實是大乾開國時,便跟著太祖爺打天下的功臣。
其中每一位,都是千年道行在身的大妖!
太祖立淨妖司,著其掃濁揚清,震懾群魔。開國數百年來,三妖也是忠心耿耿,鞠躬盡瘁!
對現在的人來說,他們是長輩中的長輩。
便是當今皇帝親臨,也得問聲好才行。
葉清跟前這位,便是淨妖司的二當家。外人皆稱二先生,也有人稱官位︰淨妖司指揮同知。
不過淨妖司內部,一般尊稱其為二爺。
另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是……淨妖司首尊脾氣非常惡劣,行事也很沖動。
所以這衙門實際的領導者,其實是這位名義上的二當家……
听到葉清的回話後,二先生眯著眼楮,似乎在思考,沒多久便笑出了聲,言道︰
「這位說書人啊,倒是比你說的……還要高深那麼一些。」
葉清抬了抬頭,說道︰「二爺何出此言。」
「他讓你帶什麼話來著……你怎麼還站著?先坐先坐!」
「是……」
葉清依言坐下,很認真地回道︰「那楊先生讓我帶的是句詩︰未出土時便有節,凌雲高處仍虛心。」
二先生︰「你可知他何意?」
葉清微微點頭,猶豫著說︰「我路上想過,這該是句詠竹詩。楊先生似乎想說……他已看出二爺的本相。」
「嗯,你之前提起過,這說書人對其眼力頗為自信,現在看來,恐怕不是吹牛啊!」
二先生倒杯茶,感嘆道︰「但只到這層,卻還是沒體會到這位楊先生的真意。」
「啊?」
「哈哈,敬明啊,你什麼都好,踏實勤懇,聰敏,樂于思考,卻唯獨少了那麼一點靈性……你是不是還以為,楊先生帶句詩給我,是夸我呢?」
葉清神情微怔︰「難道不是嗎?」
「表面上的確如此,這兩句詩,一贊我有節,二贊我虛心。但你往深了想就知道,他分明是在嘲諷我……哈哈哈。」
說著說著,二先生竟大笑了起來︰
「我此次讓你前去,是見楊先生對鬼類有些辦法,看他能不能幫忙,這點你自是知道的。
但你卻不知,那剝卦卦象,我是故意不解,也有試探他的才學乃至立場的意思。
若那楊先生願意幫忙,其行的便是正道。所以我才命你,在他答應出手之後,再把扇子拿出來。
還寫上厚德載物,作為勉勵和褒獎。對高人來說,這意思的確很清楚,我想請他到淨妖司任職。
你說說,這般試探與謀算一個隱士,哪里談的上有節?他這一句未出生時便有節,實是說我成了精,卻不如未出土時有禮有節。」
葉清眼神放空,顯得很呆。
待二先生飲過一杯茶,他才問道︰「那楊先生對您的招攬……」
二先生搖搖頭︰
「想來他早就看到了這層,其心意說的很清楚,不可能出山的。
這凌雲高處,便是指我位高權重,要我虛心,順從他的心意,別再去煩他。
好在他把扇子收下了,對淨妖司乃至朝廷,應當沒有敵意。」
說到這里,二先生仰天長嘆︰「唉……不知其師承何處,竟能教出這等人物。天下之大,奇人異士又何其多也,若都願出仕任職,何愁大乾不能中興?」
一旁的哮天犬斜睨著他,人性化地咧咧嘴角,「嘁」了一聲。
二先生沖它笑笑,翻個杯子,倒了杯茶推過去。
哮天犬嗅嗅,猶豫下,還是喝了幾口。
舌忝舌忝嘴角,似乎挺香。
葉清卻說︰「那……需不需要……」
二先生輕輕搖頭︰「這該是個真正的隱士,輕易請不出來的,順其自然吧!」
「是。」
兩人說著,外間傳來敲門聲︰「二爺,厲千戶傳信說,他已帶齊親衛,只等咱這邊兒的消息。」
二先生點頭︰「知道了。」
外邊的人無聲退去。
葉清剛要起身,二先生卻攔住了,指指哮天犬︰「待它喝完這杯茶。」
「是……」
「哈哈,可是還有事情不明白?」
「敬明確有一事不解。」
「問吧。」
葉清停頓一下,似乎在斟酌言詞︰「二爺既有心招攬楊先生,為何不直接問問呢?」
听得這話,二先生眉毛一揚,看著葉清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
「凌雲高處更虛心啊……你說得對!既要請人,便該有些誠意,這麼端著算怎麼回事。」
「額……」
葉清自然反應過來,自己好像補了一刀。
「不礙的,但你這性子,倒適合與楊先生走動走動,權當交個朋友吧,對你沒壞處。」
「是……」
終于,哮天犬喝夠了茶,麻溜跳下桌子,回頭望向兩人,好似在說︰
「愣著干啥,走啊!」
二先生卻拿出三個銅板,飛快地卜了一卦。
「下乾上坤,小往大來,利于出征!」
他一揮手︰「去吧!」
……
……
楊書自然不知那淨妖司中,二先生與葉清之間的許多言辭。
更不知在他們心中,自己已經是個……心思敏捷到一定地步,隨便說句話,都可斟酌斟酌再斟酌的高人。
若楊書從頭听到尾,定會說那二先生小人之心,度君子之月復。
我楊某人多良善?怎可能拐著彎罵人!
明明就是夸你!
好在他並不知道這些,正研究著那把扇子。
有天眼在,扇子的材質,制法以及功效,自然無所遁藏。
它有十一根扇骨,加持著兩道法術。
其中內側九支是【盾甲符】,或心神或法力,都可將其激活。
效用顧名思義,可以用來抵擋別人的攻擊。
九道一齊放出來,能擋住五百年道行全力一擊。
用比較形象的方式來說明,若楊書開啟這九道盾甲符,白蛇傳說中的小青一甩尾便打不死他。
得補上一尾巴!
平心而論……算是很實用的護身用具。
雖然用一道少一道。
最外側,也最粗重的兩根傘骨,則加持著【藏兵符】。
楊書很喜歡這法術。
他將扇子合起,心念一動,那扇子閃爍一下,便化作一把木劍,橫在胸前。
再一晃,又變成折扇,搖來搖去。
這【藏兵符】與納物有些相似,雖沒那麼高級,卻也很足夠實用。
以後若得了什麼兵器,盡可藏于其中。倒無需擔心那種……背個大斧子上街,然後被官差盤問的窘迫。
而且說書人的扇子,其實是有講究的。
說書時,折扇攥在手里便是刀,雙手刺去就是槍,利落斬下是斧,反手一砸又是錘。
刀光劍影,鼓角錚鳴
千變萬化,自在由心。
而這位做折扇的高人。明顯考慮到這點,相當湊趣!
「不得不說,有心了啊!」
不枉楊某人一通夸獎!
他還琢磨,以後法力高些了,就使天眼研究研究,把這藏兵符學了去。現在嘛……還力有不逮。
五年法力,只能讓楊書看得遠些,看的久些,卻還支撐不了這種偷師之事。
當當當!
更夫報時。
外邊已是二更天。楊書尋思怎麼還沒動靜。忽听著一聲不正常的響動,遠遠傳了過來。
開啟天眼望過去,楊書微微一笑。
不出所料,正是兩個衙門在合力緝捕羊道人!